第1508章 朕要的更多

“陛下對於漠北如何打算?”

身爲貴族院長的魏徵忍不住問皇帝,今天的大朝會上,漠北二汗的請求,也算是引得不少人驚歎連連。而在朝會上,皇帝讓魏徵的貴族院來負責兩汗國改爲諸侯國一事。

身爲貴族院長,魏徵倒是基本上明白皇帝意圖的。

漠北之地不比漠南,對於大華來說,那是一個有些雞肋的地方。這地方與漠南還隔着大漠,地處極北方,距離遙遠,而且乾旱少雨,冬天寒冷而又漫長,根本無法種植耕作。

這種地方,若是放在二十年前,那就是食之無味的雞肋。

不過如今嘛,卻也不能輕棄。

畢竟漠北這麼大,若是還如過去諸朝一樣的政策,那用不了二十年,肯定又會成爲隱患。

“漠北之地,朝廷得控制。二汗願意內附,這是好事,但朕今天沒有輕易的答應他們的請求,想必諸位愛卿也都是明白的。契苾歌愣和藥葛羅吐迷度打的什麼算盤,朕很清楚,你們也清楚。”

二汗不過是知道大勢所歸,所以主動請求內附。一旦大華皇帝好那虛名,那麼讓他們成爲大華的諸侯國,可就順利的打入大華內部了,到時有憲法和分封法爲他們背書,大華也沒理由再來對付他們。

“朝廷對於漠北,需要的是控制。而如果將漠北分封爲兩個諸侯國,那就違背了大華的漠北戰略。”

房玄齡點頭。

皇帝今天朝會上還能保持清醒,這是非常不錯的。若是皇帝一時好面子,就順着二汗的話同意分封他們爲諸侯,把漠北分成兩個諸侯國,那絕對是大華漠北戰略的重大失敗。

大華吞併漠南,征服燕北,將之分成了上千的諸侯國,使之漠南和燕北這兩個緊鄰中原北方的塞上地區,再難有強大的遊牧部族勢力,保障了大華北方的安全。

可以說那是大華北方策略最成功的一筆,也是歷代中原王朝都沒能達成的一種成功戰略。

不論是秦朝長城軍團的大破匈奴,還是漢朝韜光養晦,後來終於遠逐匈奴,再後來隋文帝對突厥的離強合弱,其實打來打去,都只是治標不治本。雖能一時擊敗草原部族,甚至遠逐他們,但他們從來都沒能真正的統治草原。

一個部族敗了,馬上又有一個部落代之而起。

匈奴人、柔然人、鮮卑人、突厥人、薛延陀人、鐵勒人······

大華的北方戰略卻完全不同。

隋朝之時,文帝雖然手段高超,把強大的突厥弄的四分五裂,但每次也只是離強合弱,甚至將之陰山下以及河套等肥美的草原,都送給那些親隋的突厥可汗遊牧。

不但漠南由突厥人控制着,甚至河套、以及陰山下等這些戰略之地,都是內遷安置突厥人。

這纔有了後來始畢可汗的迅速崛起,並兵圍楊廣於雁門,差點生擒大隋皇帝。

大華的北方戰略是控制草原。

收服了陰山以南的廣大地區,從河套到雲中。

進而奪取了漠南地區,分封了廣大諸侯,建堡築城,步步推向草原深處,將之穩固。

現在,就算二汗不主動臣服內附,其實大華也肯定會找理由對付他們,吞併漠北的。就如當年薛延陀雖然也曾爲大唐征服突厥人立下汗馬功勞,可就算他後來不反唐,大唐也一樣會滅掉他一樣。

如今二汗主動的臣服,不過是讓這個事情變的簡單一些,溫柔一些,沒那麼殘酷罷了。

“朕認爲,對於漠北,應當多分封,廣施恩澤。”張超笑着對魏徵道。

所謂廣施恩澤,就是漠北不僅封兩個封國,而是要多封特封。

“二汗授封什麼爵位?”

“就封個國公吧。”張超道。

當年大唐貞觀之時,曾經先後封過不少突厥和鐵勒人爵位,甚至是賜姓。有些還都封了王,但當年的這些王,到了大華之後,其實都貶降了。

王爵多貶爲公侯。

現在二汗該怎麼封,這得皇帝給個標準。

一個契苾國公一個回紇國公,但兩人的封地,不是瓜分漠北。只是從漠北劃出一小片地方來做二人的封地。

“二汗的兄弟子侄,也要多封廣封,以顯朝廷恩澤。”

兩人封公,他們的兄弟子侄也都多封爵,什麼侯伯子男,封他幾十個,這樣一來,每人劃分一塊封地,分的越多,封地就越小。

“另外鐵勒諸部,也要廣封他們的首領,給封侯伯子男。”

“朝廷再授封一些功臣子弟爲漠北諸侯,授爵封地。”

馬周等聽着皇帝的計劃,都是頻頻點頭。

皇帝這個分封,可比只把二汗國變成二封國高明的多。哪怕二汗王的兄弟子侄也多分封,甚至鐵勒諸部首領們也都分封,但分封法的制度下,契苾國公契苾歌愣也只能管自己的那個契苾國,他並不能管到契苾族其它子弟分封出來的封地。

各個封地是互不統屬的,這樣一來,原本漠北分爲東西兩部,哪怕內部也差不多是子弟分封,但他們還是兩個整體,是有可汗的。

但現在大華分封,漠北就不再是兩國,而將可能是二百國,甚至是更多。這幾百個封國,將互不統屬,都是大華帝國的封臣封地。

而張超又趁機還要分封一批中原功臣子弟過去。

“臣以爲,契苾和回紇兩族封爵封地可佔三分之一,然後鐵勒其餘諸部的封爵封地也佔三分之一,再中原功臣子弟分封過去,封爵封地也佔三分之一。如此以後漠北之地,三家勢力,成鼎足之勢,朝廷對漠北的控制也將不斷增強,最終真正的掌握漠北。”房玄齡老成持重。

“房公所言善矣,朕也認爲這三分之勢甚佳。”

中原子弟佔三分之一,這個數量,既能讓大結對漠北局勢有真正的插手,但又不會過於讓漠北的鐵勒人難以接受。

而讓其餘鐵勒諸部也分封三分之一,這一招尤其精妙。

這是對鐵勒的分化,把回紇與契苾兩族,從鐵勒這個大部族中分離出來。

“臣只擔心契苾與回紇未必願意這個分封之法啊。”馬周說出心中顧慮,這個漠北分封法一出,朝廷這邊自然是願意的,貴族院那邊肯定也願意,畢竟一下子把漠北拿出三分之一來分封,大家自然高興,說不定自家也能得到一份機會呢。

哪怕自家得不到,這朝廷在漠北增強了實力,這不也是對整個大華都有利的嗎?

鐵勒其餘諸部肯定也願意。

畢竟在突厥之後,先有鐵勒裡的薛延陀聯合鐵勒諸部,建立了薛延陀汗國。後來薛延陀滅,契苾和回紇又各拉了不少鐵勒部落,建立了自己的汗國。

但在如今的漠北,其實是以兩族爲主導,其它鐵勒各部基本上地位不高。如果大華現在要分封漠北,給鐵勒諸部也三分之一的位置,他們豈會有不願意的道理。

最不願意的應當是契苾與回紇兩部,本來是平分漠北,各自稱汗,現在好了,主動願意爲分封諸侯,結果地盤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

而契苾歌愣與藥葛羅吐迷度兩汗估計就更不願意了,從大汗,變成了國公,統治的封地,更是大大縮水,過去漠北就兩汗國,而以後可能漠北涌出六七百個封國,哪怕兩人的封國會是公國,諸國之中最大,但也一樣是要與六七百個諸侯一起分漠北啊。

“大勢!”

張超笑着對馬周說。

如果鐵勒其餘諸部願意,如果大華上下都滿意,甚至可能許多兩族的貴族子弟也願意這個分封法,那麼不管契苾歌愣和藥葛羅吐迷度兩汗如何不願意,也無法改變這個大勢了。

“如果兩汗想反悔,那麼他們面臨的可能就是衆叛親離。我們可以輕易的讓鐵勒諸部起來反抗他們,甚至可以扶持兩族的子弟來取代二汗。”

什麼叫大勢,什麼叫借勢,這就是。

兩汗雖然都可以拉起不下二十萬騎,但這是建立在二汗能夠團結各自所有的部落的情況下,而如果二汗內部出現了問題,那就根本集結不起這麼多力量,甚至還得面臨着內訌。

大華到時只需要給點承諾,就能挑起他們的內戰,坐山觀虎鬥,等他們兩敗俱傷之後,再出來收拾殘局,撿拾掉到地上的戰利品即可。

說來說去,其實還是實力的問題。

大華在東西兩邊都已經穩固,一個個的敵手慘幾於大華鐵騎之下,大華在北方已經沒有敵人了。

大華有了充足的餘力來對付漠北。

張超可以選擇溫柔點的手段來收服漠北二汗國,當然也可以選擇簡單粗暴一些的方式來解決這最後的隱患。

一力降十會。

兩汗王不管怎麼選擇,其實最終的結果都是漠北將徹底的併入大華的版圖,成爲大華帝國疆土的一部份。

“二汗如今俱在漢京,這正是解決漠北問題的最佳時機。在他們離京之前,就把此事敲定。”

“陛下,若二汗不答應?”

張超微微一笑,對馬周答道,“二汗若不願意,朕相信他的兄弟他的子侄裡,肯定有人願意答應的。”

馬周點頭,心領神會!

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548章 三千第864章 排槍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351章 國公府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1461章 哈里發第1324章 密謀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741章 鹽債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274章 教科書第509章 萬言書第1379章 摘桃子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1494章 魏徵第345章 憑拳頭說話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771章 分家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961章第363章 刺字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041章 圍城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758章 齊王妃第1402章 投降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62章 屋裡人第694章 等一下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486章 金狼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431章 趙國公第741章 鹽債第630章 行者第663章 大地主第七十章 捐款第562章 賜婚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936章 求票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719章 三李第1491章 太子妃第709章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第657章 中秋第639章 糧票第1326章 合夥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288章 致富經第1028章 越國王第1481章 紅利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1474章 版圖第610章 童子軍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81章 對口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1387章 瘟疫第1211章 省親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980章 望長安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80章 請酒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267章 吸金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87章 金坷垃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
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548章 三千第864章 排槍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351章 國公府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1461章 哈里發第1324章 密謀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741章 鹽債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274章 教科書第509章 萬言書第1379章 摘桃子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1494章 魏徵第345章 憑拳頭說話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771章 分家第1389章 張氏盟友第961章第363章 刺字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041章 圍城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758章 齊王妃第1402章 投降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62章 屋裡人第694章 等一下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486章 金狼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431章 趙國公第741章 鹽債第630章 行者第663章 大地主第七十章 捐款第562章 賜婚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936章 求票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719章 三李第1491章 太子妃第709章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第657章 中秋第639章 糧票第1326章 合夥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288章 致富經第1028章 越國王第1481章 紅利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1474章 版圖第610章 童子軍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81章 對口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1387章 瘟疫第1211章 省親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980章 望長安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80章 請酒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267章 吸金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87章 金坷垃第546章 新聞發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