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丹書鐵券

宇文士及回到長安後,向天子如實奏報了洮州的大好局勢。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宇文士及甚至親手畫了一幅長卷,整幅長卷由上百幅畫組成,上面如實的繪下了他自出京一路到洮州的所見景象。

李淵和裴寂等大臣們一同觀看,宇文士及的畫還不錯,雖然比較簡單,但卻把許多景象都畫的很清楚明瞭。

畫卷上,洮州簡直就是一副繁榮景象。

築城修路,興修水利、墾荒屯田。

河谷邊,到處都是關中移民趕着牛馬在犁地,後面還有吐谷渾的奴隸在勞作,有婦人送水到田間。

山坡上,也有百姓在砍樹燒荒,開墾梯田。

沿着河谷新墾的田地邊,是一條很寬的道路,道路旁,還隱約能看到驛站、墩堡,以及遠處的軍府和移民屯堡。

墩堡有佩帶着刀槍的府兵設關把守,檢查過往商旅。

洮州的連綿山間,有數座城池,以及一座座的墩堡、烽火臺、屯莊等等連接而成。

新城鎮、臨潭城、江心市,這些城池高大,處處透着勃勃生機。

尤其是江心市,處於一處江心半島上,立起一大片的市鎮,街道、商鋪,以及無數的商人、牛馬,一堆堆的貨物,一羣羣的牛馬。

李淵甚至看到,這些商人們有的穿着皮毛,結着辮子,牽着牛馬,他們明顯是番商。而許多戴上着襆頭,穿着長袍的則是漢商。

這些人在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交談,是那般的和諧。

在幾幅畫卷中,軍府裡有府兵在訓練,旗幟飄揚,隊列整齊。

“這洮州,不比京畿州縣差!”裴寂嘆道。

他雖沒去過洮州,但當年他也是鎮守太原晉陽宮的宮監,又當了數年宰相,對於一個邊州應有的情況比較清楚。

而洮州,明顯是完全出乎大家預料的。哪怕是他們之前收過了張運到朝廷的三萬貫錢帛物資,也料不到洮州會如此的好。

www¸ttKan¸¢○

真是眼見爲實啊,真真切切的畫卷擺在那裡,這讓他們有如親臨。

“陛下,臣這次回來,帶來了價值十萬貫的吐谷渾戰馬!”

吐谷渾戰馬向來都是優良的戰馬,一匹馬折價二十貫,並不算誇張。五千匹折價十萬貫,也不算虛報。

李淵撫須大笑,“五千匹吐谷渾戰馬,可是好東西。”

上一次,李淵把自己的元從禁軍調了一萬給李世民,戰死了幾千,最後剩下的那些也全留在了隴右。

而現在張短短几月時間,已經上繳了三萬貫錢和五千匹戰馬,價值十幾萬貫了。

“陛下,張文遠託臣向陛下奏報,以後每月洮州都能向朝廷上供一萬貫的錢帛物資!”

一月一萬,一年就是十二萬貫。

哪怕是牛羊或者皮毛等爲主的實物,也非常驚人了。

裴寂等聽了也連連稱讚,大唐三百多州的刺史都跟張一樣,那他們這些宰相就好當了。

宇文士及向皇帝呈上一個箱子。

內侍打開,裡面是許多文書簿冊。

“這是?”

“回陛下,這是洮州的戶口統計,如今洮州一共有一萬七千七百七十五戶,有口十一萬三千餘,另有奴隸兩萬六千餘口。有馬.....”

一項項的統計,從洮州戶數,到口數,再到奴隸數量,到牛馬數量,羊只數量,以及授分的田地數量,公廨田、職田、永業田、口分田等等。

最讓皇帝等震驚的還是裡面還有一幅張呈進的地圖。

那是幅洮州地圖,包括岷、宕、芳三州,另外還有一塊新納入的土地,足有南北三百餘里,東西二百餘里,十分廣闊。

這片本來是黑冶利的地盤,如今被納進了大唐的疆界。

拓邊三百里!

每一項都足以讓君臣們震驚許久了。

“洮州人口突破十萬了?我記得戰前洮岷宕芳四州加起來都不滿四萬人口。”

大家驚歎,就算這次張從關內移民一萬戶到洮州,那也不過增加了六七萬人口吧,再加上戰後四州剩下的大約兩萬人口,加起來也不會才八萬啊,可現在卻有十一萬多。

這些人哪來的?

連李淵都有些奇怪了,朝廷只負責把那一萬府兵的家眷移過去。

宇文士及剛從洮州回來,自然是最有言權的。

“戰後洮岷四州人口確實不多,但也不止四萬的。主要是有好多番部,他們都並不是編戶。”

這些番人雖內附,可沒上大唐戶口,也不納稅賦,反正很特殊。這也是多年來的一種獨特現象,邊關對於一些番族部落願意內附的,都安置進來,他們依然管着自己的部落,也不納稅,就是偶爾上點土產貢品,打仗的時候,跟着打打醬油。

可張在洮州,卻一改這種傳統習俗。

所有的番人都必須納入大唐的統治,沒有國中治外之民。野利部就是不願意,結果被張連根拔起了。

有了野利部這隻死雞,其它在四州內的那些內附大小番部,最後都老實的上了大唐戶口,領取了大唐的身份牌。

他們成了大唐的編戶齊民,甚至戶貼上也註明的是漢人,都不再是番族蠻夷。

他們一樣分田均地,也一樣得承擔租庸調,一樣要遵守大唐律法,反正張手下,這些人完全就成了唐人了。

雖然好多番人,連句漢話都不會說。

僅此一項,張就讓洮州的戶數人口增加了許多。

再加上許多關內、隴右的百姓,主動的跑到洮州來落戶,因此現在洮州人口達到了近十二萬口,擁有一萬七千多戶。

比起戰前的戶口翻了差不多三翻。

這種業績,震驚大唐君臣。

再看看張三在洮州均的田,數量更加驚人,張三呈上的奏報中顯示,他在洮州均田授地,洮州總田數已經達到了八百多萬畝。

這敢信?

八萬多頃地啊。

如果按一丁百畝地,可授八萬多個丁男。而大唐的稅賦,以租庸爲主,就是按丁口授田,然後按丁口徵稅。

每丁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服役二十天。

這等於是一年十六萬多石糧,和十六萬丈絹,二十四萬多匹綿啊。

就算現在朝廷有移民政策,加戰後的寬免,洮州三年免稅賦,但三年後呢?這些地,就算按一半來算,也是相當驚人的啊。

洮州可是邊州啊,又不是關中平原和河東河南河北以及江淮、江漢等富裕之地。

而且李淵知道,洮州還是個牧區呢,那裡牲畜業甚至比農業要達。

“陛下,臣還有一個好消息!”宇文士及今天非要把李淵他們震麻木不可。

“哦,還有何好消息?”

“臣在洮州時,與張文遠一起堪探尋找礦產,得陛下洪福所佑,在洮州找到三座大礦山。”

李淵坐直身子,微微前傾。

“是何礦物?”

“一座金礦,一座鐵礦,還有一座銅礦。”

宇文士及自己到現在都還是相當的震驚的,他跟着張到處逛了幾天,然後就現了三座礦山,還已經由匠師判定都是礦產儲量很高的礦產,尤其是那座金礦,聽說儲量很驚嚇。並且,這三座礦山都比較好挖掘開採。

“能年產幾何?”

“只要有充足人手,那座金礦能年採黃金八百斤。鐵礦可採鐵礦冶鐵三十萬斤以上,銅礦可冶銅礦十萬斤!”

黃金八百斤,鐵三十萬斤,銅十萬斤。

三個數字擺在那裡,李淵和裴寂等都不由的呼吸粗重起來。

這個數字若是放在後世,連個鄉鎮企業規模都比不上,只能是村級。可是在唐朝,尤其是唐初,卻很驚人了。

唐初不比西漢時黃金開採量大,李淵可是很清楚,這幾年朝廷每年的黃金開採量都不到三萬兩。三萬兩就是兩千斤不到,而現在洮州居然有個能年產八百斤黃金的大金礦。

朝廷的鐵產量稍高,一年約兩百萬斤,銅產量一年只有約二十萬斤。

洮州一年能產三十萬斤鐵,十萬斤銅。

這三個數字,一對比,就一點也不少,不但不少,還非常的多。

黃金雖在大唐不是貨幣,也很重要,是皇帝賞賜給功臣們的貴重物。因此在有的時候,黃金和銅錢絹帛一樣的是硬通貨。

至於鐵和銅就更重要了,鐵能制鐵甲鐵盔,能鍊鋼鑄刀劍。這是武器,是國之利器。

而銅,現在朝廷一直缺錢。缺銅錢,其實就是因爲缺少銅原料,銅太貴重。特別是許多銅礦都遠在江南和嶺南地區,開採、鑄造、轉運,成本極高。

江南鑄一貫錢,成本得有七八百文錢,嶺南鑄的錢,加上運費,有時甚至花費到兩千。

造一枚錢,朝廷不但沒賺,反而還虧上千文錢。

洮州現一座大銅礦,一年十萬斤銅,這可是等於原來的一半年產量啊。

鑄一爐銅錢,要用到兩萬多斤銅,可得錢三千三百貫。朝廷一年一百鑄錢爐全力開動,鑄三十三萬錢,要用銅二百多萬斤。

現在的年產量二十萬斤,杯水車薪。

雖然洮州的銅礦一年產銅十萬斤,也僅能鑄五爐錢,得一萬來貫。

但起碼也是個好消息啊,張隨便幾天就能找到一座年產十萬斤的大銅礦,也許洮州境內有大銅礦脈呢?

有了一座銅礦,也許還會有更多呢?

不管怎麼說,這些是好消息啊。

“朕,都不知道要如何酬謝張文遠之功了!”

臣子太厲害,也確實讓皇帝頭疼。

張這才二十二歲不到,已經是開國侯,上柱國,還是太子賓客,是實打實的正三品。

再升賞,可就有點太快了。

他還這麼年輕呢,一路這樣升上去,以後升無可升怎麼辦?

李淵望向老夥計裴寂。

裴寂收到李淵的眼神,立即會意。

“陛下可加封其父爵位,賜其妻誥命,賞其田地,賜其美女歌伎。”

“朕記得張文遠之父是寧民縣開國男爵位吧,那就下旨加封張鐵槍爲寧民縣開國伯,特封張文遠之妻崔氏爲榮國夫人。加張文遠真封二百,通前共真食封五百戶!”

想了想,李淵又加了一句。

“賜鐵券、恕一死!”(未完待續。)

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1462章 蠢萌第593章 四猛八大錘第1076章 播種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926章 求月票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131章 救一半第1499章 李治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939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911章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895章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379章 摘桃子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477章 二把手第812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840章 五軍第1039章 密詔第197章 洗馬的官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1185章 崩逝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456章 華租界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650章 反了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935章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1225章 臣服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282章 闖宮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515章 稅警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000章 三天第1030章 廢帝第1295章 大換封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187章 金坷垃第1144章 宋青書第254章 衆籌第867章 志願軍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139章 隨軍第627章 劊子手第1498章 女元帥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920章 求月票!第836章 神機營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1491章 太子妃第590章 內定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802章 趙國第620章 頭一炮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514章 保守第301章 志願兵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294章 開元第1000章 三天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318章 選妃
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1462章 蠢萌第593章 四猛八大錘第1076章 播種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926章 求月票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131章 救一半第1499章 李治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939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911章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895章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379章 摘桃子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477章 二把手第812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840章 五軍第1039章 密詔第197章 洗馬的官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1185章 崩逝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456章 華租界第369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650章 反了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935章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1225章 臣服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282章 闖宮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515章 稅警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000章 三天第1030章 廢帝第1295章 大換封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187章 金坷垃第1144章 宋青書第254章 衆籌第867章 志願軍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139章 隨軍第627章 劊子手第1498章 女元帥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920章 求月票!第836章 神機營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1491章 太子妃第590章 內定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802章 趙國第620章 頭一炮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514章 保守第301章 志願兵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294章 開元第1000章 三天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318章 選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