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馬周有些猶豫,正旦大朝會後,他被皇帝召到宮中談話。回來後,就有些神思不定。

“其實你應當回去,我知道你有抱負,而現在正是你展現抱負的時機。在朝中,你有更寬闊的舞臺。”李超勸馬週迴朝堂,李世民找馬周談話,就是私下向馬周認了錯,並希望他回去。

皇帝給臣子認錯,哪怕是私下的,也是極其難得的事情。這個態度,讓馬周心亂。他心裡面,確實希望能在朝中,這並不是他多戀棧權力,而是一個書生的抱負。但凡讀書人總是這樣的,他們充滿着治國平天下,輔佐君王開創大業的夢想。

甚至充滿着改造君王的慾望。

之前李世民表現出來的蠻橫,傷了馬周的心。但現在皇帝認錯了,馬周心又活了。

“你不回去嗎?馬周問。

李超笑笑。

“最近重新翻看魏書,看看北魏歷史,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崔浩。”

崔浩,北魏著名能臣,也是李超妻子清河崔氏的祖上。這是南北朝時期,北朝裡與王猛一樣並稱的兩位著名謀臣。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其母又是范陽盧氏女,他歷經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位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謀臣。甚至北魏能夠統一北方,擊滅胡夏、北涼,大破柔然,都有他的汗馬功勞。

可最後,崔浩卻被太武帝滿門抄斬,死的無比的慘。

馬周當然知道崔浩。

崔浩死於國史之獄,這是公開的說法。太武帝讓崔浩主修北魏國史,就如當初李超主修了八部史書一樣。不一樣的是,李超修的都是前代的史,並沒修本朝史。崔浩修北魏國史,因爲“暴揚國惡”,並且把《國史》刊刻在石碑上,任過往的行人品評,於是被人拓跋燾殺掉了。

“你覺得太武帝爲何殺崔浩?”李超問。

馬周先看了看四周,他們現在李家的亭子裡,四周很開闊,僕人離的很遠。

“崔浩之死,不單純是國史的問題。崔浩其實一直是太武帝的重臣,甚至是心腹。許多事情,太武帝不方面直接出面做,便都是授意崔浩去做的。比如打壓太子,比如誅佛,再比如漢化等等。”

馬周對歷史很熟,對北魏國史也深有研究。

對於崔浩的死,有自己的看法。

這種看法較深刻,遠非普通的流傳說法。

“國史之獄,崔浩只是主修,實際修史的另有官員,可最後只有崔浩被滿門抄斬,其餘修史的官員甚至都沒處死。”李超嘆道,“其實崔浩之死,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北魏太武帝的漢化改革所引發的反撲。當反撲的勢力越來越大,最終太武帝便只能犧牲了崔浩。太武帝后來,曾經發出過感嘆,崔浩可惜,悔之晚矣!”

李超今天跟馬周說崔浩,並不是單純的談歷史人物。

而是崔浩這個人,和李超很像。

北魏太武帝,是個有雄心的君主,和李世民很像。他在崔浩等謀臣武將的幫助下,統一北方。又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打擊佛教,發展國力,使得北魏空前強大。

不過他的這一系列改革,自然也引起了舊勢力的反撲,佛教勢力還有北魏的鮮卑貴族們,都在不斷的反撲,甚至他們還團結在了太子的下面,把太子扛做大旗反對。

最終,太武帝殺了崔浩。

雖然崔浩死後沒幾年,太子一黨被太武帝嚴厲打擊,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太子最後也氣鬱而死。

可當時圍繞着太武漢化改革的鬥爭是相當激烈的。

崔浩之死,表面是因爲修國史的事情,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崔浩是改革的先鋒,是太武改革的重要謀臣,所以他一直是反撲勢力瞄準的靶子。

從某些方面來說,崔浩就是李超。

大唐這些年推行新政無數,涉及各個方面,李超在其中絕對是謀主。

大唐的貞觀新政,其改革的力度,不亞於太武的漢化改革,得罪的利益集團也是強大的。

崔浩爲什麼會死?

因爲他是改革先鋒,改革的設計師,因此所有人都盯着他。當有大量的人以你爲敵的時候,你犯的小錯,也會被大肆宣揚,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盯着。

在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會被暴露,小錯也難以掩飾。

李世民確實幾次三番的又邀請李超回朝,尚書令的位置依然替他留着。

可李超堅決不受。

現階段,來自皇帝的猜忌可能極小,更大的還是來自那些改革中受損的利益集團。站在後面搖搖扇子就好了,沒必要自己親自衝在前面。

況且,李超也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經營更多的人脈,拉攏更多的盟友,也化解下那些敵對者的敵意。

灞上李家這些年發展這麼迅速,並不是只顧自己發展自己賺錢,李家一直都拉着許多盟友的。不說來自山東的那一票勳貴們,他還通過聯姻,與山東士族接近了關係,利益捆綁。還有關隴豪門以及江南士族,甚至是商賈和普通士人等,李超都在四處撒好處。

多一個朋友多條路。

少個敵人少支箭。

如崔浩那樣的,做爲太武帝的鷹犬,忠心耿耿,讓咬誰就咬誰,結果呢,得罪了無數的人,最終不但害的他自己家族被滿門抄斬,甚至讓范陽盧氏、太原王氏等許多漢族豪門與他聯姻的家族跟着被抄滅。

他可不希望哪天李世民殺了他,過個幾年又喊一句李超可惜,悔之晚矣。

朝堂上有李世民有太子有房玄齡杜如晦有長孫無忌有馬周有魏徵這些人就足夠了,他們都是堅持推行改革的人,李超雖然是改革的總設計師,但不一定非要呆在朝堂主持嘛。

相比起留在朝堂,李超認爲自己好好的賦閒在家,多發展下經濟,與各大豪門等利益捆綁起來更重要。

“賓王,你留在朝堂,我在野,也是一樣的。”

馬周聽了李超一席話,也明白了許多。

“貞觀新政,改革變法,你是首功。就算你不留在朝堂,也不會有人忘記你的功勞的。不過你離開,但也能讓你少受些關注,不用成爲集火的靶子。”

“是啊,你在朝中繼續推行改革。我呢,就深入敵營,跟他們去交朋友,化敵爲友啊!”李超笑着說道。他一直信奉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他提出來的那些改革新政,確實得罪了不少人,但他也相信,自己有辦法,讓這些人跟着享受到結盟的利益好處。

跟着他李超,有錢賺。

封建諸侯,大家有機會爲自己的家族爭取到自己的領地。發展工商,大家能成爲大唐的資本家。

馬周認真道,“文遠放心去做,我在朝中定會爲文遠方便。”

李超笑了。

這話纔是他想聽的,“這次回朝,陛下準備讓你任何職?”

原來馬周是尚書右僕射兼戶部尚書,但現在右僕射是宇文士及,戶部尚書是戴胄,沒他位置了。

“中書侍郎。”

李超點頭,這個位置好。說來,中書侍郎必加宰相銜,論排位,在中書門下諸相之中,中書侍郎排在第四位,僅在尚書令之後,還在左右僕射之前。在如今中書令空缺的情況下,其實馬週一下子成了排名第三的宰相。

這簡直是因禍得福,反而排名連升三位了。

在如今中書省爲主的中樞時代,中書侍郎是實際主持中書省的,地位特殊,位高權重。李世民看來真的非常看重馬周。

“你回中書之後,幫我個忙。”李超道。

“你說。”馬周也沒客氣,本來這種事情,不合規矩。

“這次陛下把遼東的地大加分封,各家得到遼東封地的貴族們,此刻都謀劃着怎麼勸陛下發兵徵遼呢。還都想着兵發越多越好,恨不得和楊廣一樣一次發個百萬大軍,一舉滅遼。”李超搖了搖頭,雖然他也是遼東的封侯之一,可他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場面。

“我希望你回中書之後,力保朝廷不出兵徵遼。”

馬周有些意外。

“不徵遼?”

“嗯,眼下徵遼時機不到。朝廷真要有實力了,也是先收拾統葉護,先打西域在說。”

“可那些封侯未必肯等啊。”

李超笑了笑。

“想打遼東當然也行,不過就得自己去打了。我這裡有一個提案,就是對高句麗的五年計劃。計劃有兩部份,一部分是朝廷放出風聲假意要徵遼,然後我們暗中策反泉蓋蘇文父子發起叛亂,讓高句麗內亂。”

馬周問第二部份。

“第二部份嘛,就是朝廷允許遼東的封侯甚至是大唐的商賈,向朝廷申請私掠許可證後,開船前往高句麗沿海劫掠。”

馬周對李超的這個海賊戰略計劃,有所耳聞。如果朝廷真的頒發這種許可證,那麼確實能給高句麗很大的打擊。

並且,李超的造船廠馬上就能得到無數新訂單,大賺一筆了。

“我支持你的計劃。”馬周答道。

“造船廠準備擴大規模,招募新合夥人和發行股票募集擴張資金,計劃修建多個造船廠,並建設配套的木材廠、帆纜廠、鐵錨廠等,我們計劃一年能產三百多條三桅帆船,相當於一天產一艘。這個船廠,我給你留一份!”

馬周搖頭,“我不方便參股的。”

“朝廷也沒有律法規定你不能參股,再說,到時以你兒子名義入股,他是我義子,在我船廠入一股有問題嗎?”

李超這次打算多招些股東,拉他上百家貴族一起,這樣一來,有錢大家賺,同利益共進退。

他甚至打算把太子再拉進來參一股。

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732章 貞觀元年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191章 李世民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65章 酒後第164章 新婦第1402章 投降第1442章 劊子手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805章 崔鶯鶯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402章 投降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1205章 李家坡第1233章 北伐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1249章 暴君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377章 發難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412章 白虎第498章 天子鏡第1076章 播種第935章第361章 節度使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87章 嘿嘿嘿!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五十八章 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第774章 白日夢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893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467章 投名狀第138章 護士長第166章 下馬威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555章 陌刀王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46章 招降使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1562章 新世家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1222章 清君側第283章 座師第877章 唐旗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35章 勸進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735章 新太子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1225章 臣服第1359章 大決戰第1331章 帝王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270章 崩盤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234章 有恃無恐
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732章 貞觀元年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191章 李世民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65章 酒後第164章 新婦第1402章 投降第1442章 劊子手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805章 崔鶯鶯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402章 投降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1205章 李家坡第1233章 北伐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1249章 暴君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377章 發難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412章 白虎第498章 天子鏡第1076章 播種第935章第361章 節度使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87章 嘿嘿嘿!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五十八章 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第774章 白日夢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893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467章 投名狀第138章 護士長第166章 下馬威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555章 陌刀王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46章 招降使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1562章 新世家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1222章 清君側第283章 座師第877章 唐旗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35章 勸進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735章 新太子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1225章 臣服第1359章 大決戰第1331章 帝王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270章 崩盤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234章 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