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皇太孫

“荒唐!”

甘露殿裡,張超聽完幾個兒子的請求,十分惱火。

太子提出要跟李麗質離婚,七郎提出跟長孫無忌的女兒離婚,連毛都沒長齊的十二郎也提出要跟韋氏退婚,十七郎則要跟杜氏退婚。

“荒唐!”

張超拍了桌子。

他很清楚這些兒子們想的是啥,甚至敢說,這些想法其實是他們手下人慫恿的。

“就算是民間百姓,也有句老話叫富貴不易妻。你們倒好,堂堂嫡皇子,就這樣做表率的?”

幾個兒子被罵的狗血淋頭,低着腦袋沒人敢回話。

“七郎,還記得當初長孫無忌想要退婚,長孫二孃可是翻牆來找你私奔,爲此還鬧出了那麼大的誤會。二孃雖是長孫無忌的女兒,可她已經嫁入我張家,就是我們張家人,你們婚後也有一年多了,孩子也有了,你們感情也挺和睦的,現在就爲了有些東西,就要連夫妻伉儷之情都不顧了?”

“父皇,兒臣不離婚了。”

“滾回去跟二孃賠罪去,好好向你媳婦賠罪。”

張珽連忙退下。

十二和十七也連忙落荒而逃,這兩傢伙還小,並不太懂事。他們也是被手下人這麼一說,京兆過去最大的兩大豪族韋杜兩家,如今確實算是衰弱,但也還各保留了一兩支在中原,並不是全都被放逐去了海外。

雖說這確實會讓皇子們的外援變弱,但因此就要離婚退婚?

最後就剩下了太子張璟。

“伯玉啊,朕知道你心裡怎麼想的?也知道你擔憂什麼,但今天朕跟你直言。你只要做好你的太子本份,那麼其它的事情你不用猜疑擔憂。你是嫡長子,我華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立國,只要你不亂來,那這皇位將來就是你的。”

“關於長樂,我也再說一句,我今天沒有封她爲太子妃,不是我對她身份有意見。只不過,慣例沒有馬上封而已。等過幾天,就會正式下詔冊封她爲太子妃,你們的長子,會是東宮的繼承人。”

“父皇,立長樂爲太子妃,晟兒將來地位能保保證嗎?畢竟,他有李家的血統。”

張璟說出了他的擔憂。

張超從御案後走出來,站到兒子面前。

長子已經長的與他一般高了,長子比承乾要小几歲,都是那般高挑,只不過比現在的承乾要更加的稚嫩一些。

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我們漢人重血統沒錯,但向來是以父系血統論,沒有說以母系論的,又不是蘇毗女國,她們纔是母系社會。漢人娶胡女,生下的孩子依然是漢人。你娶李氏女,生的孩子依然是我們張家人。往大了說,我們漢衚衕婚,生下的孩子就是漢人了。甚至那些胡人受我漢家教化,也就從此成了漢人。”

隋朝楊家、唐朝李家,都與胡通婚,但能說他們是胡人嗎?

當然不能。

“三郎取了名沒?”張超問。

“還沒有取名,請父親爲他取個名字。”

“大郎叫張晟,三郎不如就叫張易!”張超想了想道,爲自己的第三個孫子取了名字。

兒子們一個接一個的成婚,這兩年已經有十一個兒子成婚。但目前生兒育女的雖然都有,但生了兒子的只有長子張璟和七郎張珽了。

孫子們論行排輩,張珽的兒子排行二,名字也是張超取的叫張昆。

張晟、張昆,現在老三叫張易。

“明天,你就搬進東宮吧。從現在起,你就是大華的太子殿下,是帝國儲君。從明天開始,你跟隨我學習政務。”

“是。”張璟點頭,“兒臣告退。”

“去吧,跟長樂好好賠個不是,我知道這兩年你在琉求因而疏遠了長樂。你也不要因爲她是李家的人,就心裡存什麼介蒂。你十一弟的母親平陽公主不也是李唐公主嗎?”

“記住,嫡庶有別,別做出什麼寵妾滅妻的蠢事來。不管你院裡王氏謝氏顧氏蕭氏是多麼的善解人意、溫柔體貼,可有些事情不能出格。如果你連自己的家事都處置不好,那將來這偌大的帝國你又如何掌握呢?”

張璟退下。

張超回到桌後,將背緊靠在椅背上。

新的帝國建立了,但千頭萬緒,事情更多了。

擺在他面前的還是新舊交替帶來的許多問題,就比如對前朝的君臣的處置、定位。今天他幾個兒子的表現,也正是這種問題的表現。

他決定維持前朝公主們的封號。

也會堅定長樂公主太子妃的地位。

他甚至準備立張晟爲皇太孫。

太子、太孫並立,歷史上還沒有開過先河,歷史上第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李治。李治晚年,李忠李弘兩個太子或廢或死,最後立李顯爲太子。李顯爲太子兩年後,得皇孫李重照,於是冊封李重照爲皇太孫。

太孫不同於皇孫,就如同太子不同於皇子。

太孫,就是欽定冊封的儲君了。

立太孫倒是早有先例,但基本上都是太子已死,於是按宗法制的繼承順序,繼承位在嫡長子這支裡傳承,因此立太孫而不是其它嫡子。

可太子在世,就並立太孫,這可是相當罕見了。

不過立太孫倒也是有好處的。

最大的好處,就是鞏固太子的地位,徹底的斷絕其它皇子們的奪嫡之心。太子有太孫,這是雙重保障。

除非太子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被廢太子之位,導致太孫也因此被廢,要不然,一般的情況下,就算太子死了,繼承之位也是太孫的。

另一方面,張超也是想早點把張晟有李家血統的這點事情,先擺上來,擺明態度。這樣就不會對這個問題有爭議,早早杜絕隱患。

張璟想離婚,這會讓張璟的名聲不好,更何況,長樂畢竟是嫡妻,卻不冊封爲太子妃,反冊封一個妾侍爲太子妃,這不可能。如果不冊封王氏,讓太子再娶一個,那會有更多的問題。

張晟是嫡長,張易是庶次子,將來如果太子妃的兒子爲繼承人,既非嫡又非長,這可是隱患重重的。

至於張晟有李家血統,這真算不了什麼。

漢家講究血統,但是父系血統。

再說李家都被送去海外了,難不成哪天李晟還會想着要恢復李唐?

提起筆。

張超在紙上寫下宗室分封幾個字。

宗室分封是必不可少的,但怎麼封?

琉求、大宛、呂宋等這些原張家封地,張超不準備再分封給皇族,準備改爲朝廷直轄。

但宗室勢力必須得有保證,否則,太危險。

他的七位兄弟,張越七人皆封郡王。

這七兄弟,張超準備將他們全部分封到東北去,西流松花江、嫩江、呼倫湖、牡丹江、圖門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這些全都是靺鞨諸部控制的地方,嫩江流域、呼倫湖則是室韋諸部控制的。

室韋和靺鞨現在是自治,張超打算把自己的七位兄弟分封過去,統領兩部。

修城築堡,修路鋪橋,移民屯墾,在那邊立足,慢慢的開發東北,把東北納入帝國統治之內。

至於自己的三十一個兒子,太子張璟入主東宮。

其餘三十個,張超打算北、西、南三個方向都分封。

分封七八個兒子在漠南一帶,分封五六個到漠北去。

然後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再分封七八個。

在河中地區和哈薩克草原,再分封個七八個。

室封的封地相對靠近一些,這樣有利於抱團,守望相助。

等以後皇孫們,還可以分封到信度去,甚至以後也要分封一些皇孫去美澳非佔地方。

相比起諸侯分封得有大功才封,宗室分封的好處是皇帝的兒孫們生下來就有資格分封,雖然到了後面,肯定好地方也都佔的差不多了,但起碼是可以封的。

現在大唐五千多實封諸侯,而宗室才幾十,但以後每隔一代,皇族都能翻上好幾番。

把宗室分封的初步構想寫下來,劃了一張分封草圖。

看着這些,張超相信拿到議會去是能通過的,畢竟,憲法保障皇權,保障皇族的分封之權。

而他現在拿出來給室宗的地方,並不是什麼好地方,也不是搶佔其它諸侯的地盤。

甚至張超還把原來張家的那些好地方都給拿出來,列入朝廷的直轄。

他相信,朝廷大臣和議員們,肯定樂於看到皇帝做這麼一樁賠本的買賣。

其實把琉求、呂宋、大宛等張家的封地,還有那五百多換封回來的諸侯領,收歸朝廷直轄,而不是分封給張家,張超也是考慮良久的。

一直以來,朝廷分封的核心,還是諸侯屏障朝廷,他們的封地都在四邊之地。分封的本質,從來都不是要削弱中央,而是要讓中央更強。

琉求、呂宋、大宛、伊麗這些地方,都是最有發展潛力的邊地。交給諸侯,不管是異姓諸侯還是宗室諸侯,其實都是對中央朝廷的一個威脅。

這些地方可不像漠南遼北等諸侯封地,遠離中央,發展上會比較困難。這些地方,緊鄰中原,是最易發展起來的。

這樣的好地,當然得留給朝廷。

希望他的兄弟和兒子們能夠明白他的這一番用心吧,張超看着這副分封草圖想道。

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1257章 無情第1385章 張學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1185章 崩逝第549章 漢京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434章 抗稅第650章 反了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們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81章 洞房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54章 團滅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722章 天王第1280章 同盟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593章 買一送一第857章 老匹夫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96章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22章 雙生第119章 太子妃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387章 瘟疫第1442章 劊子手第275章 說媒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1404章 殺帥第843章 堂後官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039章 密詔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232章 杜十娘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456章 華租界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058章 異姓王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1181章 初長成第1333章 廢君者第398章 宮變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639章 糧票第816章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751章 太上皇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865章 能當錘子用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911章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266章 逼宮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231章 私了第826章 尚書令第241章 探監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520章 二世第1508章 朕要的更多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632章 得意的笑第1464章 大華夢第1100章 恩惠第233章 鬧大了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892章 押上來
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1257章 無情第1385章 張學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1185章 崩逝第549章 漢京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434章 抗稅第650章 反了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們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81章 洞房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54章 團滅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722章 天王第1280章 同盟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593章 買一送一第857章 老匹夫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96章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22章 雙生第119章 太子妃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387章 瘟疫第1442章 劊子手第275章 說媒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1404章 殺帥第843章 堂後官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039章 密詔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232章 杜十娘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456章 華租界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058章 異姓王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1181章 初長成第1333章 廢君者第398章 宮變第675章 小別勝新婚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639章 糧票第816章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751章 太上皇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865章 能當錘子用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911章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266章 逼宮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一百二十八章 攤牌第231章 私了第826章 尚書令第241章 探監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520章 二世第1508章 朕要的更多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632章 得意的笑第1464章 大華夢第1100章 恩惠第233章 鬧大了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892章 押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