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登臨澎湖

大唐貞觀四年,四月初十。23us.com更新最快

福建道泉州澎湖縣。

“琉求,到了!”

高高的桅杆瞭望哨上,哨手高聲的喊道。聞聲,艉樓船長室裡的李超和張仲堅一起來到甲板上,遠處,碧海藍天之中,有一片島嶼。

“這就是澎湖?”範履冰望着那些島嶼問。

張仲堅捋着鬍鬚笑道,“沒錯,這就是澎湖列島,名字還是由趙王親自命名。此外港外海濤澎湖,港內卻水靜如湖。這名字真是絕配了,若不是我知道越王從未來過此處,我真懷疑越王是此生此長。”

李超看着那片島嶼,緩緩的說出驚人之語。

“我曾經來過此處,十年之前,隨我師傅三藏法師來過此處,我還曾經隨師傅駕舟登陸到海峽對面的琉求島。我來過這裡,所以我給這裡取名澎湖。”

新被任命爲澎湖縣令,這次隨船前來上任的範履冰驚訝無比。早就聽說過李超早年隨神秘高僧雲遊天下,想不到十年前李超居然已經來過此處了。

範履冰是懷州河內人,貞觀元年的進士。那一科的科舉主考官是李超,因此說來他其實和孫伏伽一樣也算是李超的門生了。科舉中進士之後,他先入了國子監學習了半年,然後加入了李超的國史編纂組。

再然後在尚書省任職,擔任的是五房堂後官。今年年後,李超出京前,保舉了這位在尚書省任職的門下外放地方,出任琉求島上第一任官府的長官。

琉求島是李家封地,但也因此成爲朝廷的疆土。去年李家開始經營琉求,一年時間,已經往琉求移民近五萬。在那裡修城築堡,修建了港口和屯莊,與土著山夷們的關係也還不錯。

有了這麼多的人口,朝廷當然也得設立官府。

最終,朝廷把琉求島設爲一個縣,澎湖縣。隸屬於福建道泉州治下。

整個琉求島和澎湖列島都只是一個縣,朝廷派了範履冰擔任了第一任縣令,又先派了縣丞、主簿、縣尉,不過目前這三位範的屬官還沒到。

範可以算是光桿上任,除了自己的一個幕僚師爺,他連一個屬下都沒有。

一個縣衙起碼得有不少的胥吏,得有三班衙役,得有五房師爺,得有錄事等等,但現在這些都沒有。

李超出京後,他直接來的福建,先到福州面見福建宣撫使,還有三司使,然後又到泉州,面見刺史。

在泉州呆了一段時間,對琉求也算有了些瞭解。

等到四月,李超駕船南來,匯合後一起搭李超的船隊來到琉求。

上船出海的那一刻,範履冰暈船了,他甚至後悔了。他從沒見過那麼大的風浪,離開了港口後,很快四周所見除了海還是海,對於一個內陸文人來說,這是一種未知的恐懼。

船上的伙食也挺差,餅乾鹹魚,新鮮菜也就只有豆芽了。

而那些水手們卻相當輕鬆,對他來說這是無比恐懼的事情,而對水手們來說,跨越琉求海峽,不過是小事一樁,選好日子,算好天氣,然後輕鬆的揚帆啓航,不過幾天就到了。

“到了澎湖,也就馬上到琉求大島了。”李超拍了拍這個門生,選擇範履冰來做這琉求第一任主官,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這個是自己的門生。貞觀元年的進士,還是很有幾份真實本事的。

再一個,他原來在李超的修史組裡,李超對他較熟悉,這個既有才情,而且也比較正直忠厚,但在尚書省任堂後官的表現來看,又不缺機敏,這樣的年輕官員,正是李超需要的。

他主動向皇帝提出在琉求設州置縣,派駐官員。

朝廷最後只設了一個縣,李超順勢推薦範履冰,朝廷也就答應了。尚書省的堂後官還只是吏,但職權卻很重,幹上兩任,到地方當個下州刺史都有資格了。李超把這進士堂後官拉去琉求,皇帝還有些猶豫的。

船隊駛入澎湖,果然平靜如湖。

引得範履冰驚歎無比。

李超笑着對自己的門生道,“澎湖列島總共有六十四個島嶼,主要的島嶼就是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了,約有十五萬畝大小。超過一千畝大的島嶼,還有八個。其餘幾十個島嶼都在一千畝以下,大約有四十個島嶼是不適合居住的。”

李超在開發琉求之前,已經先開發了澎湖。在這裡築堡,修建房屋倉庫,疏通港口,設立碼頭。

澎湖處於琉求海峽之中,扼海峽要衝,可以稱的上是東南鎖匙。這可不僅是扼住福建通往琉求的要衝,甚至還是在東南海運的必經之道上,扼守要衝。

澎湖有極好的良港,這使得來往海峽兩岸,以及東南沿海的航行中,他能成爲一個優良的補給點和避風港。

“這裡距離琉求本島,最近還有九十里,半天可至。”

“還有九十里?”範履冰驚訝。

“才九十里而已,已經很近了。”張仲堅笑道,茫茫大海上,百里都只是非常近的距離。

澎湖列島的三個主島環抱而成的內海,就是澎湖灣,南北長約二十五里,東西寬約十六裡。

南口寬約六裡,水深在十米以上,泥沙底,冬季理想的避風錨地。

“這裡現在有多少人?”範履冰問。

“大約有三千人。”李家的一名船長替李超回答道,李家對澎湖列島很重視,這裡修築有城堡,還有一個港口城。甚至在幾大島上還有漁村和農莊。

“這裡能種地?”

範履冰看着腳下的大島,這裡的島有個特點,就是很低很平,看着像是個漂在海上的盤子,沒有什麼高山。

雖然說三大島面積有十幾萬畝大,可無河川山嶽,土壤層也淺薄,均爲紅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之海風強勁,並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這裡能種植芋頭、高粱,也能種西瓜。”船長也如實說道,這裡種糧食不行,但能種一些特別的瓜菜,也算是就地供應島上和過往船隻。糧食、蔬菜、肉食,主要還是靠從泉州或者琉求島上供應。

“過去我們都是從泉州運來,但今年開始,我們已經都是從琉求島上運來。”

但這裡漁業資源豐富,島上除了從事修船以及補給、交易的,其餘的多是從事捕撈和加工。鮮魚、魚乾、魚粉、魚罐頭,還有捕鯨、鯨油加工等。

“琉求島上已經能夠供應這裡三千多人的需求?”範履冰比較感興趣的還是這個,這個澎湖島他看過之後,覺得很一般,沒有土地,不能種植,那就是無根之木啊。在他的觀念裡,有土斯有人。

土地纔是根本。

李超也不去糾正範履冰,澎湖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這裡的幾千人,也能賺到很多錢。

“琉求島上我們如今已經有五萬餘人,其中有琉求港、琉求城,還有數座衛堡,另外通過幾次與山夷人的交易,我們如今買下了周邊許多土地,陸續建立了大約三十個屯莊,開墾了近五十萬畝土地,目前還在不斷的墾荒之中。”

這些數字,讓範履冰大爲驚訝,同樣也心中長鬆口氣。看來來琉求還是賭對了,這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纔不到兩年時間,這裡已經有了這麼大的局面了。

五萬多人口,有港口城池有屯莊、糧田,不錯,非常不錯。

李超對琉求的發展瞭如指掌,甚至一直以來,這裡的發展都是他在遙控掌握,一開始先經營澎湖,然後與土著接觸,跟他們買地、交易,和平發展,這都是李超親自定下的基調。

這個決定當初有人反對,認爲整個琉求都是李家的,何必還要跟山夷買?但現在看來,李家沒有把富貴的時間浪費在與山夷的鬥爭中,前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城堡順利的建起來了,移民們也過來了,這裡的屯莊也建起了,收穫的糧食,也已經能自給自足,甚至還有富餘。

這讓李家開發琉求的成本大大下降了許多,尤其是前期沒有損失。

李超對琉求的發展策略,就是要先站穩腳跟,慢慢摸清山夷人的根底,立足發展的同時,再慢慢的同化山夷。

“履冰,做爲琉求第一任縣令,你有什麼施政方針沒有?”李超問這個年輕的學生。還有幾分青澀的範履冰是個高大的年輕人,歷史上他卻不簡單。歷史上,他後來成爲了武則天的北門學士,這是武則天設立的一個機構,用來攬權,性質就跟如今李世民設立的翰林學士院一樣,分宰相之權。

武則天用北門學士助她一步步的成爲了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稱帝后,高履冰這個智囊謀臣,也一路做到了宰相。

高履冰望着那平靜的澎湖,“招撫山夷,發展農耕,增加人口,提高稅入。”

這十六個字,看的出是他仔細思考過後的結果。李超對此還算滿意,雖然要發展琉求,還得興工坊,開礦業,通商貿、促移民,但他沒有一來就想着要剿滅山夷,而是想到招撫,這一條,李超還是非常滿意的。

山夷,並不是琉求發展的重中之重。

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353章 選皇帝第159章 趙四娘第1387章 瘟疫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184章 換封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514章 保守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598章 老哥哥第734章 四十萬鐵騎南下第357章 戰利品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470章 兩稅第627章 劊子手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捐款第654章 撒撇第1296章 擅權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六十七章 崔鶯鶯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270章 崩盤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223章 事泄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1563章 蒸汽船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074章 寶地第708章 龍王的饋贈第1013章 李世民第760章 將軍令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396章 棄太子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900章 黑太子第955章第1094章 大本營第254章 衆籌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641章 衆怒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043章 嫁禍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583章 懦夫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1567章 江西第839章 奪兵權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249章 暴君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139章 狗咬狗第711章 微服第650章 反了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1559章 拉媒第 1335章 逍遙遊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933章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727章 家祭第1457章 一攬子第1273章 殺承乾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34章 小將軍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
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353章 選皇帝第159章 趙四娘第1387章 瘟疫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184章 換封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514章 保守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598章 老哥哥第734章 四十萬鐵騎南下第357章 戰利品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470章 兩稅第627章 劊子手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捐款第654章 撒撇第1296章 擅權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六十七章 崔鶯鶯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270章 崩盤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223章 事泄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1563章 蒸汽船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074章 寶地第708章 龍王的饋贈第1013章 李世民第760章 將軍令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009章 刀刀見血第396章 棄太子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900章 黑太子第955章第1094章 大本營第254章 衆籌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641章 衆怒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043章 嫁禍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583章 懦夫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1567章 江西第839章 奪兵權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249章 暴君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139章 狗咬狗第711章 微服第650章 反了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1582章 響亮的耳光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1559章 拉媒第 1335章 逍遙遊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933章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727章 家祭第1457章 一攬子第1273章 殺承乾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34章 小將軍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