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萬言書

非常感謝失憶盟主的十萬打賞,也感謝楊ys1盟主的十萬打賞!還有山城棒棒軍1989,名字太長難念兩位的一萬打賞,謝謝你們。

這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了。

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加上其它問題,導致大量百姓都是失地農民,無立錐之地,淪爲流民。其實這對於工商來說,是個極好的展條件。有了失地農民,工商業纔有了大量僱工。

就如晚明之時,那些礦場,動不動就幾千上萬人,皆因那些礦工都是無地無產業者。晚明各個城鎮上,激增的人口,也正因爲鄉下的田地被兼併厲害,許多失地農民只能涌進城去找工作混飯吃。

只是現在是唐初。

官方的戶籍人數只有三百萬戶,人口一千五百萬。十幾年前,大隋如日中天之時,那可是有近九百萬戶,差不多五千萬人口的。

大唐實行的制度又多是延續隋朝,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調製,處處都是本着最簡單的思路。儘量的讓大唐的子民,都釘在土地上。

留給工商的空間實在是很小。

這年頭,搞工商業的,其實都是那些門閥世家豪族。

他們一方面佔據了學術上的優勢,搞壟斷。一面又在朝廷人事上佔盡優勢,學術他們壟斷了,這官場也是他們的天下。

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大地主,同時又有足夠的資本經營着工商業,用這些反過來支撐他們的政治地位。

普通人也就做個小打小鬧的買賣,你要是想做大點,不說沒背景會被殺豬,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你哪來的工人?

那些世家豪強他們有託庇於他們門下的隱戶,還有大量的奴隸,不管是經營鹽池還是挖銅鐵礦,都有人。

李家雖也是新興豪族了,但畢竟底蘊還太淺。

原來在灞上的時候,搞點產業,全是靠着鄉親,靠的是李家比別人更優惠的條件,靠的是李家的仁善樂施的好名聲。而且那個時候,產業也確實用人不多。後來搞大了點,李又用起了學徒工。

但現在李家在寧遠,越做越大。

開始除了經營田產商鋪外,還開始搞加工製造,甚至挖礦冶鐵這些,人力的需求就大了。

這就是世家豪門跟朝廷的矛盾所在啊。

世家豪門有了特權,肯定要擴張的,佔田,放貸、經商等,既兼併土地,同時又還和朝廷搶人口。

朝廷也一樣需要人口。

朝廷開疆拓地,希望有更多的人口,這樣就能移民連疆,分田授地,這樣朝廷既實了邊,又增加了糧食產量,還多了稅賦。

分了田後,課丁也一樣能增加。

爲什麼古代朝廷喜歡抑商?

一來經商的多是特權階層控制的,朝廷收不到稅,二來經商會跟朝廷爭奪農業人口。本來依附於土地上的農民,如果大量轉而從事工商業,這無疑會讓糧食產量減少,國家田租減少。

畢竟這個時代的農耕技術落後,土地需要許多人耕種。人力不足,糧食產量肯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百姓都依附於土地,那麼社會結構是最穩固的。

從哪裡弄來工人呢?

以前的豪門們,靠的是日積月累,一代代的積聚的實力。

他們擴大實力的最大機遇,往往就是災年。遇到災荒之年,土地無收,百姓就得跟他們借糧借錢,他們趁機放貸,然後待那些百姓還不清債,那就收田。甚至趁災年買兒買女,把災民們養不活的子民買了。

甚至最後有些災年生活不下去了,失去了田地之後,乾脆全家都投附於這些豪強的。

就是靠着這樣,他們的實力越來越強,擁有的土地、人口才越來越多。

這條路子,對李家來說不適用。

不說其它的,遠水也難解近渴啊。

想要人,要麼搶,搶周邊那些番國,搶西南那些蠻夷,從那裡奪人口,打突厥,打高句麗,打滅國之戰,把那些蠻夷變成奴隸。

不過突厥高句麗這些現在還不一定打的過,只能先對付對付下西南夷。

或者滅佛。

李淵原本已經準備滅佛的,李世民登基停止了這個計劃。眼下天下還算安定,李覺得可以動手了啊。

道教就算了,李家跟道教關係不一般,重點扶持的,而且道教的實力遠不及佛教。

佛教佔有的人口、財富確實多啊。

光是長安京畿,就有幾萬僧尼,幾百座佛寺尼庵,擁有田地無數,依附在他們名下的佃農估計得有一二十萬至少。

這些可是不在朝廷戶籍上登記的,也不給朝廷納稅服役的。

世家豪門,李不打算動,自己也是個階層的,但佛家勢力這麼強,不搞一搞?

距離如今並不遠的北周武帝滅佛,當時可是毀天下佛寺四萬餘,強迫三百萬僧尼還俗。這還僅僅是僧尼就有三百萬之衆,可知佛教的巨大實力。

這可是佔有了當時國家三分之一的人口,可卻不是編戶齊民,完全不事生產,也不服兵役勞役,可以說是完全就是寄生蟲。

周武帝滅佛的作用是很強的,史謂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

滅佛,這比滅了一個國家,帶來的作用還大。

增加幾百萬人口,奪得無數田地,沒收許多金銀財富。納稅人多了,兵源廣了,寄生蟲也少了。

北周以後,有隋一朝卻又大力扶持佛教,使得才幾十年間,如今佛教的勢力又達到了一個高峰期。

李也是反對佛教的。

先,從讀書人的角度來說,他們當然是站在儒家這一邊的。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國所固有,這不合先王之道。

而且佛教的流行使敵亡相繼,運祚不長,對於朝廷來說有害無益。

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義,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當然,若是拋開這種儒教立場,只以國家利益層次來講,崇佛對國家也是沒半點好處的。

佛教背棄綱常名教,有礙國計民生。

佛寺遍佈天下,數以萬計,僧尼以百萬計。這麼多的人口,什麼也不幹,整天唸經拜佛,尤其是他們還形成了強大的寺廟經濟體,佛寺都普遍擁有許多田地,甚至有質庫抵押借貸,而且他們還有大量的佃戶,甚至有不少的奴隸。

而這上百萬的僧尼,擁有如此龐大的產業,卻一文錢稅賦都不會向朝廷上繳,他們名下的那些佃戶奴隸,也一樣的不爲朝廷的戶籍人口,同樣不納稅不服賦。

對於朝廷來說,這就相當於一顆大毒瘤了,跟世家門閥一樣可惡。

對於李來說,自己當然是好的,壞的只是那些佛教而已。

要是來一次滅佛,李世民就了。全國僧尼沒北周滅佛時多,但百萬數量估計是不會少的。而依附於這些僧尼的隱戶和奴隸有多少?不說十倍,五六倍總有吧。

數萬佛寺,寺田有多少?

那麼多的佛像,毀了之後熔鑄,能得多少銅?

真要能下定決心滅佛,李世民絕對大。

人口不多說,把佛寺的僧尼、佃戶、奴隸全編戶齊民,敢說能增加近千萬人口。田地增加個一兩千萬畝絕對沒問題的。

甚至佛寺的財產,都能讓李世民的國庫充盈。

當年武周滅佛,一下子國力強大起來,國庫充盈,然後滅了北齊。

對於滅佛,其實李唐上層早已經有了共識的。只是因爲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結果打斷了這個計劃。李世民因爲篡位上臺,得位不正,因此擔憂此時滅佛會讓有心者藉機生事。

但李覺得現在各方穩固了,此時滅佛並沒有什麼問題。

滅佛只要溫和一點,不要跟魏武帝一樣搞誅殺就沒事。

強令佛尼還俗,讓他們婚配,給他們分田授地,讓他們老實的種地。

中原若是沒有那麼多地分,可以遷到邊疆來啊。

朔方八州才十萬戶人口,太少了,多來幾個十萬戶都沒問題。

朝廷若是能增加一千萬口編戶齊民,增加個一二百萬課丁,那也非常不得了啊。

順帶着,把些不服的僧人放到邊疆來,也很好嘛。

想到這裡,李回到書房。

開始提筆寫奏章。

雖然說李自己以前是個和尚,但他還俗了啊,從某方面來說,這還更有說服力呢。

“滅佛,大唐只需要三年,就有足夠的國力北伐突厥!”

李不忘記拿出了李世民最在意的一件事情,滅突厥來誘惑李世民滅佛。

“滅佛,大唐增加一千萬編戶齊民,增加二百萬課丁,增加三千萬畝良田,起碼得到千萬貫財富。國家得此增益,只需三年準備,即可北伐討滅突厥!”

洋洋灑灑,李最後足足寫了十萬字的奏章。詳盡的寫明瞭佛教現在已經失控,寫明瞭對朝廷的危害,寫明瞭滅佛的諸多好處。

當然,寫了這麼多,李其實還是希望朝廷滅佛的時候,他能撿點漏。佛家勢力如此強大,隨便撿點漏,也不得了啊。

再說了,這些寺廟的質庫,算是李家當鋪最大的競爭對手了。李家要把當鋪開遍天下,開上幾百家連鎖店,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各地的寺廟質庫。

拿勳章活動昨天一天就集齊了六百多個打賞,總打賞也過兩千多人了,兄弟們沒有打賞的,在外站看書的,都來起點打賞一塊錢吧,只要一塊錢,謝謝大家了。謝謝所有打賞的兄弟們,也謝謝大家的月票!(未完待續。)

第四十四章 賤肉包子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402章 立你爲太子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1463章 美國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第993章 勤王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584章 新米節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1402章 投降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467章 投名狀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1141章 迷妹第1385章 張學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024章 美人計第1355章 天賜第1107章 攻守同盟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1059章 帝王術第347章 講武第1411章 國相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358章 慫了第1038章 謀殺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901章第106章 行軍糧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1593章 買一送一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505章 武舉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884章 夜襲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333章 失算第1434章 抗稅第134章 小將軍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1308章 美國公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999章 勤王詔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343章 回長安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894章第1020章 神仙打架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662章 撞破第1069章 天花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629章 小姐姐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233章 北伐第1479章 戰列線第1007章 淮軍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1575章 西巡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315章 剁手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1461章 哈里發第584章 新米節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1402章 投降
第四十四章 賤肉包子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402章 立你爲太子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1463章 美國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第993章 勤王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584章 新米節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1402章 投降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467章 投名狀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1141章 迷妹第1385章 張學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024章 美人計第1355章 天賜第1107章 攻守同盟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1059章 帝王術第347章 講武第1411章 國相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358章 慫了第1038章 謀殺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901章第106章 行軍糧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1593章 買一送一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505章 武舉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884章 夜襲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333章 失算第1434章 抗稅第134章 小將軍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1308章 美國公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999章 勤王詔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343章 回長安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894章第1020章 神仙打架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662章 撞破第1069章 天花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629章 小姐姐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233章 北伐第1479章 戰列線第1007章 淮軍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1575章 西巡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315章 剁手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1461章 哈里發第584章 新米節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1402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