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臣超曰

從小木屋回來,張一路走的有滋有味,等自己把印刷墨弄出來了,到時雕版一出,他張三郎豈不成天下讀書人眼裡的大英雄?不說揚名萬里,到時把印刷業務做起來,怎麼也是日進斗金吧。

上次把製糖配方賣給了張尹二家,事後還有點小心疼,雖然放在自己手裡,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用的上。可現在有了雕刻印刷,張一下子就不在意那些了。製糖豈能比的上印刷,不但能賺錢,還能揚名啊。

他暗自琢磨着如何保住自己的這個產業,雕板印刷不是製糖,未來前景遠大,可不能被哪個給搶了去。雕板依制倒容易,關鍵還是這個印刷墨的技術自己一定得保存好。沒有好墨,就是張送他們雕板,也一樣的印不出書來啊。

自己如今是開國子、太子洗馬,五品的官職,也算的上有頭有臉了,一般的人倒也不敢動他。能打他這印刷術主意的整個長安城也屈指可數了,那些親王公主,嬪妃以及他們的家人。

但張現在是太子的人啊,張在他們眼裡不算什麼,太子的面子總得給吧。唯一的擔憂,就是萬一到時朝廷要這印刷術呢?

這是讓人頭痛的事啊。

張覺得還是得跟太子先拉拉關係,若到時有太子替自己出面,比如說張可以交出印刷術,但印刷墨的製造技術可以保留,朝廷需要,可以由張家供應等。

他想着該怎麼和太子接近點關係,太子任他做洗馬,他到現在還沒有去拜見過呢。甚至他大婚,太子太子妃也是送了禮的,也沒去謝過。

想了想,張覺得自己應當去一趟。上次書院開院,太子又是派人來,還賞了二十兩黃金呢。自己既然都決定去東宮做臥底了,還是應當敬業一點。最重要的一點,跟太子打好點關係,能夠狐假虎威,借太子之勢,以保護自己啊。

張家現在產業也挺大了,如今自己到了東宮,秦王那邊的關係不能再用了,若不借用太子的權勢,可架不住羣狼的。

回家跟崔鶯鶯一說,崔鶯鶯倒是挺高興的。她跟太子妃這個表姐關係還是不錯的,以前每年也都會經常隨着王氏一起進宮去拜見太子妃。在她印象裡,表姐人很好,太子也不錯,挺溫文爾雅的。

這次出嫁,太子、太子妃可是非常給她面子。

“那今天就去吧。”

“今天就去,禮物也沒準備啊。”

“東宮什麼沒有,不缺什麼。我看,不如就隨便拿幾樣咱們莊上的土產就好。我再把我新編的這上下三千年上卷當成禮物,送給太子。”

夫妻倆到了長安,經過重重守衛,來到了東宮。

太子聽說洗馬張攜妻子前來拜見,放下了手中的書。讓人請張前來,又讓人引崔鶯鶯去見太子妃。

太子在書房裡見張。

張還是頭一回見到太子,他三十多歲,坐在那裡十分沉穩,眼神很稅利。

行禮拜見,然後太子賜坐,張謝過坐下。

初次見面,一番交談,張現李建成其實挺有人格魅力的,直率、寬簡而且有些仁厚,說話談吐中也透露出不凡的才能。

這並不是一個自己後世時在史書中讀到的那個卑鄙且平庸,一直妒忌兄弟才能的那個隱太子。

張把自己編寫的三字經、張氏家規還有上下三千年上卷一起呈給李建成。

“上次就聽玄成就你在編一本歷史故事書,歷史故事書,把歷史和故事連在一起的書,我聽了後還真是很有些期待早日看到。剛纔翻看了一些,現確實非常有意思啊。給白鹿書院的蒙生們讀,確實很合適。”

“玄成上次還跟我說,你有意想要編一本從周至唐的正史,編寫記載這一千年的歷史人物,好像書名定爲資治通鑑?”

張點頭道,“回殿下,確實如此。我欲仿春秋左傳的編年體記法,寫周烈王至大唐開國這一千年間的歷史史事,記錄歷史,總結歷史教訓,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以歷史的得失做爲鑑證,來爲殿下輔國佐政提供些借鑑,因此此書取名爲資治通鑑。”

“有書稿了嗎?”太子對於張如此宏大的一個目標,也不由的有些驚訝,也更有了興趣。資治通鑑,光是書名就相當的大氣啊。

“回殿下,目前暫時只寫出了第一卷周紀的第一章草稿,今日特帶了此草稿前來,請殿下斧正。”

張把自己抄下來的第一部份交給李建成觀看。

“周紀.周紀一。起著雍攝提格,盡玄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爲諸侯。

臣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李建成纔看了第一段,就非常滿意。張開篇就寫禮教,寫法紀,寫君臣有別,寫名份,這是李建成最願意看到的。

他現在是大唐太子,是儲君。而兄弟李世民是大唐的秦王、尚書令,是天策上將,但官職再高,也只是臣。一個是副君一個是臣子,他認爲他們兄弟現在關係不睦,就都因爲李世民搞不清這個君臣之分,或者說是明知道卻不肯遵守這個名份。

就憑這個開頭,李建成就覺得張非常不錯,這本資治通鑑更加會不錯。

放在後世,這就叫三觀端正。

李建成喜歡張這樣三觀端正,是非分明的人,他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看錯,將張調入東宮任爲太子洗馬沒錯。

挖到個寶啊,原以爲只是會醫術,又在河北揚了名,又娶了五姓女,太子將他收入東宮,也主要是看他名,其實是看他與崔鄭的關係。誰能想到,張三郎能寫出三字經張氏家規呢,現在還能寫出上下三千年,和資治通鑑這麼好的書。

“三郎,這本書寫的非常好,你一定要寫下去。你有什麼需要的地方,儘管開口。”

“殿下,屬下欲向太子推薦一人,乃屬下家中門客,曾爲吏,才氣斐然。殿下所閱之書,就是由他所抄寫。屬下編寫此書,需查抄許多典籍史料,也須他幫忙協助。”

“此人叫何名?”

“馬周馬賓王,今年二十二歲。”

李建成看了看手中的書稿,那字確實寫的好。都說字如其人,能把字寫的如此好的人,文采肯定也不低。又是張舉薦,他想了想便道,“既如此,那我就授他爲左春坊司經局文學一職,做你的助手,專門協助你編寫資治通鑑。另外,以後你需要什麼史料書籍,可以直接來東宮的司經局裡調閱。”

太子一句話,白身馬周就成了從六品的東宮左春坊司經局文學了,一步登天。張本來還說給馬周求個正字、校書就好,正字校書都是才九品的官職。完全沒料到,太子如此大方,直接給個從六品的文學。

太子是個大氣的人啊。

“臣替馬周謝過殿下賞識。”

“有人才的人,孤都非常尊重。三郎,好好寫,這本資治通鑑孤很喜歡,寫出了新章記得第一時間送到東宮來。孤安排人給你抄寫傳閱,讓天下人皆知。”

上下三千年還只算是蒙童歷史普及讀物,算是歷史故事。但資治通鑑就是真正的正史了,歷朝歷代,一般都是嚴禁私人修史的。史書必須官修,誰敢私修史書,那可是大罪。

但太子是儲君,他看過同意了,那麼張修史可就是官方行爲了。

李建成對這本宣傳正能量的書越看越喜歡,最後親自拍板,給張專門成立了一個資治通鑑編纂組,不但提拔了馬周爲從六品文學做張的助手,還又從司經局和崇文館裡拔了六名名九品小官,以及十八個文吏劃歸張。

按太子的意思,以後張在東宮的職責就是專門負責領導這羣人,然後編纂資治通鑑了。

太子甚至專門給張的這個新成立的編纂組拔了一百兩黃金做爲經費,後續花費只要往上報就行。

這種信任,這種待遇,讓張都十分感動。

一談,就是半天,直到宦官過來提醒用膳時間到了。

“談的高興,倒忘記了時間。好久沒有談的這麼痛快了,三郎留下來陪孤一起用膳,我們連吃邊聊。”

兩人各自坐在一桌餐幾後,一人吃着一份飯菜。

飯菜挺普通的,三菜一湯,兩葷一素,還沒張平時的伙食好。一個羊肉一個鵝肉,素菜是菠菜,湯是燉魚湯,菜都是燉煮的。

挺清淡的,張有些吃不慣,吃起來便不溫不火不急不躁,李建成還以爲張吃飯一直都這麼有禮而優雅呢,還暗裡爲張點贊。

菜的量其實不多,張暗自打量太子,現在太子似乎食慾不錯,三菜一湯還有一碗米飯,居然都吃光了。張看了看自己面前還剩下大半的飯菜,也只得一咬牙,最終全給吃乾淨了。

李建成吃完後,擦乾淨嘴,道,“三郎家規裡所寫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話令孤深受感動啊。國朝初立,當行儉樸之風。”

張心虛的笑笑,他覺得自己是個喜歡舒適的人,但不能算是浮誇浪費之人。可明顯的,這時代的人跟自己的觀念不一樣,自己喜歡舒適,他們非說自己奢侈靡費。

一個家裡裝修的比宮殿還要會享受,每天吃的比太子都好的人,是沒資格接受太子這番讚歎的。

“是啊,節儉是應該的。”

李建成微笑道,“有個事情本來正好要派人去告訴你的,既然你今天來了,我就直接告訴你了。上次你獻給朝廷白藥和酒精兩個秘方,功績甚偉。孤聽說你本來是準備要自己建作坊的,但酒精和白藥確實是軍國利器,十分重要。”

“臣明白。”張這個東宮官,也是可以對太子自稱臣的。太子若自稱我,張就自稱屬下,若他自稱孤,張便也只能跟着自稱臣了。

酒精和白藥的事情,張挺受傷的,但現在過去這麼久了,他也想開了,好歹換了個子爵啊。若沒這兩樣,估計他頂多封個男爵。

“是這樣的,酒精和白藥呢,朝廷是不能交給私人經營的。但是呢,你如果只是釀點二鍋頭,倒是沒有問題的。我可以給你一道太子教令,給你這個釀造經營之權,不過你自己少釀一點就是,畢竟釀酒浪費糧食。”

張愣住,有點不可置信。

“殿下,其實釀造酒精或二鍋頭最好的用料是高粱,這個平時也只是當做物品飼料的。甚至用桑椹等水果也能釀造出果酒,並不會浪費糧食。”

李建成搖搖頭,“這個你是行家,如果真的不需耗費糧食,那倒不會有什麼壞影響了。”

意外得到釀酒的許可,張喜悅的拜謝。

“釀出了好酒,可得記得先給孤送幾瓶來哦!”李建成笑着說話。

哎,太子真是個好人啊!張充滿着感嘆!

對於太子來說,給張一個許可釀酒的太子教令,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張來說,卻是放開了一道政令束縛。

他的釀酒大業終於又可以開始了,而且現在還獲得了釀造白酒的權力,只要張不去釀造那些七十多度以上的高度白酒或者更高度的酒精,只要他不是用米麥等去釀酒,那麼朝廷就不會來干涉他的這個買賣。

就衝太子這麼好,這酒坊怎麼也得給太子一半股份啊。不,一半有點多,給三成,給兩成吧。直接給太子估計他不會收,送給太子妃吧。

剩下的再給秦瓊、鄭善果、李世績一人一股,剩下五成張自己收了。

本來想給程咬金他們股份的,但一想到他們畢竟是秦王府的將領,自己現在表面上可是東宮的人,最後張還是算了。

相信程咬金他們也會理解的,頂多以後給他們家多送點二鍋頭當年節禮物就是。

這月最後幾天了,木子打算明天爆一下,到時看大家的支持力度,若大家能給力一些,五更六更肯定有的。若是你們更給力些,七更八更也有可能,甚至大家肯再給力點,木子就是拼命也會更個九更十更的。

上架馬上就一月了,均訂四千五,高訂有七千多,可以說成績是有些出木子預料的。但這個月更新也很拼,月底能更到近五十萬字,五十萬啊,真是拼了命在碼字更新啊。寫這話的時候,是在凌晨的四點半了,木子還沒睡呢。有些遺憾的是這個月沒爭到月票獎,歷史月票獎和新書月票獎都沒爭到,都是差了兩三個名次。

明天可能是國慶雙倍月票開始,因此木子打算再拼一次,希望兄弟們有月票的給月票,沒訂閱的也都能來訂閱一下。下個月,我還會繼續努力的!

(未完待續。)

第1405章 唐王第1257章 無情第175章 休妻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581章 護犢子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879章 捷報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873章 叩宮門第1280章 同盟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1054章 罷撤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500章 101第261章 免費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1226章 哥羅富沙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242章 被遺忘第1441章 除名第1272章 山頭第576章 母女花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288章 組閣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260章 太子殺手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1005章 封王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466章 征服稅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1344章 變天第946章 朕虧了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232章 杜十娘第138章 護士長第315章 剁手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299章 削藩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1429章 女王第1058章 異姓王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976章 內相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1215章 狼煙起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415章 毒殺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857章 老匹夫第276章 危險期第623章 懲罰
第1405章 唐王第1257章 無情第175章 休妻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581章 護犢子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879章 捷報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873章 叩宮門第1280章 同盟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1054章 罷撤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500章 101第261章 免費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1226章 哥羅富沙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242章 被遺忘第1441章 除名第1272章 山頭第576章 母女花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288章 組閣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260章 太子殺手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1005章 封王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466章 征服稅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1344章 變天第946章 朕虧了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232章 杜十娘第138章 護士長第315章 剁手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299章 削藩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1429章 女王第1058章 異姓王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976章 內相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1215章 狼煙起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415章 毒殺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857章 老匹夫第276章 危險期第623章 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