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

開業當天,太子承乾、越王李超都親自出席開業式,併爲農具店剪綵揭牌,欽州地方官員都前來恭賀。

這一超規格的開業儀式,也是引得無數人前來觀看。

這家店坐落在欽州的西城,因爲欽州三城規劃的地方本就足夠大,因此這家店直接圈了一大片地,將幾家店面連成一成,採用前店後倉模式。店面也修的比較大氣,遠遠的就能看到佔了一大片地方的李記農具店欽州分店。

這家店也普通的店鋪有着極大區別的是,就是這店面大,一進去,裡面是一排排的貨架,架着一架架的農具。

南方最常用的農具犁、耙、耖,以及還有兩頭翹起如小船,專門用來拔秧和插秧的工具。此外用於灌水提水的水車,用來揚穀的風車,此外,鐮刀、鋤頭、鏟、鎬、鍬等一應工具應有盡有。

燃放鞭炮、焰火,剪綵揭牌,農具店就算是正式開業了。

衆商人地主們爭相踊入店中,一跨進店門,就被那擺成一個方陣似的曲轅犁陣給嚇到了。一架架曲轅犁,比起嶺南人用的犁,小了許多,短了許多。

更讓他們震驚的,還是那些犁具上的犁鏟。

閃着青色幽芒的犁鏟,不是傳統犁具是那小小的一個犁角,而是一大塊犁鏟。

“天啊,難道那是鐵製的?”

“這麼一大塊都是鐵製的?那這犁得多貴?”

一個漢人豪族走過去彎下腰,伸手摸着犁頭。片刻後,他的臉上充滿驚駭之色“這真的是鐵的,而且是上等的鐵料,是鋼料!”

這人的話,引起其它人的驚呼。

“不可能,這麼大塊,用鐵就不得了了,還用鋼?”

可當其它人低頭仔細打探摸拭後,終於也確認出,這犁果然就是鋼鐵犁具。

一位穿着灰衣的年輕夥計笑着迎了上來。

“諸位客官,這是大唐中原地區最新式最先進的曲轅犁,這犁以一牛拉犁超過過去的犁具兩牛拉犁,而且深淺隨意,十分方便,一頭牛拉犁深耕,也輕鬆自如。”說到這裡,夥計笑着又道,“而且你們知道這犁是誰發明的嗎?”

“我聽說是越王發明的?”一人道。

“沒錯,說來這裡還有一個故事呢,當年越王也還是長安灞上耕讀,他親手研製出了此犁然後獻於朝廷,還因此得到了一個爵位賞賜。”

夥計說到後面,乾脆提來了一把刀。

一把橫刀,這不是原來的夾鋼宿鐵刀,而是採用李記鋼鐵廠的鋼材直接打造的唐刀,用的是特製鋼,比起原來夾鋼法打造的刀,這種新式鋼刀更鋒利也更堅韌,堪稱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刀。

夥計拿着刀在犁頭上一下一下的砍着。

鐺鐺鐺的響着,聲音清脆,但犁頭並沒損壞。

“刀都砍不壞,更不怕石頭了。”

一羣人都點頭。

過去的犁頭雖是鐵的,但只是一箇中空的小犁頭,套在犁鏟上,比較薄,也比較脆,如果犁田時,遇到石頭,可能就碎裂。

犁頭斷一次,還得拿回去重新修補,可是極大的損失。

而現在這犁頭,居然如此結實。

“這犁多少錢?”一人已經雙眼放光了。

夥計報出了一個價格。

衆人皆驚。

不過他們驚的不是價格太高,而是太低了。這價,比過去的犁頭怎麼還便宜?

夥計笑着稱這是朝廷和李記給嶺南百姓的福利。

衆人紛紛稱歎。

不過李記也不做無本的聲音,雖然他們在嶺南賣農具,確實會有一些官府的補貼,但那點補貼又不多,更多的還是官府對他們有減免稅收的優惠。

不過就算不免稅他們也不虧的,過去的犁具多是手工生產,小作坊式。而如今李記的這些犁具,都是大工廠流水線批量生產的,不論是材料成本還是人工成本,都大大降低。

一把曲轅犁,最貴重的也正是這個鋼鐵犁頭,其餘的都是木製。李記採用的是零配件標準化生產,因此每個配件都是批量生產,最後運輸發到店裡組裝。

其次,曲轅犁是店裡的物價商品,放在最前面,也是用來吸引客戶的。其它的各種農具價格,還是沒有這麼便宜的。

這種物價商品吸引客人的方式,也是一種比較高明的營銷方式了。

果然,等確認價格無誤後,那些人紛紛開始要求下單,而且不是買一架兩架,都是幾十甚至上百架的買。

有一個俚酋更是一開口就要三百架。

有一個漢人豪首更是直接要訂一千架。

那人已經不是自己用了,他是看到這犁的優勢和價廉,準備自己買回去售賣。

“大家不要擠,我們這裡有充足的現貨,大家都能買到,今天每人限買一架,但可以下訂單訂購,早訂早供貨。”

水車、翻車、筒車、井車,石碾、石磨,甚至是水碾、水磨,馬車等等大批的工具,都受到了搶訂。

實在是因爲那些樣品擺在那裡太精美了,而且十分好用,偏偏價格卻低的讓人不敢相信。

嶺南的漢豪和俚酋都跟撿到寶一樣,拼命的下訂單,甚至直接先把貨款給貨了,不是付訂金而是把全款付了,現款結賬,直接揮着大把的寶鈔先付了錢。

承乾和李超坐在農具店的二樓喝茶。

“看來農具店深受歡迎。”

“那是自然,工具代表的是生產力,嶺南這個地方,雖不如中原平原遼闊,但勝在氣候好,一年兩熟三熟都可以,而且雨水充沛,種植水稻條件優越。配合如今朝廷培育優化的占城稻,加上中原先進的耕種技術,兼之這些優良的農具,嶺南的糧食畝產可不是翻倍,那是起碼比他們過去翻上四五倍都可能,好的水田,一年兩熟收四五石,甚至是五六石都不是問題。想想看,如今廣州、交州等港口,中原的商人們可是長期大量收購糧食,一船船運往中原的。”

“糧食是一宗穩定的生意,糧食產量大增,這些人當然也就賺的更多。”

無利不起早。

“不出十年,嶺南三廣地區,將成爲朝廷新的糧倉,這裡會成爲大米的產區,每年能爲中原提供無數糧食供應。有這三廣糧區,那麼朝廷幾百年內都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了。”

事實上朝廷如今新增的產糧區,可不僅僅是一個廣東廣西廣南,還有海南島、琉求兩座大島,這也是能開發爲糧區的。還有遼南,還有河套、遼西,這些地方可都是能產糧的地方。

一個河套,就能比的上關中平原了。

大唐人口衆多,但也才五千餘萬人口,其疆域現在已經不比後世的明清時少了。可晚明時據說人口高峰有兩億,清時更高達四億。

哪怕這些數據不是那麼準確,但明清之時人口數量確實遠超漢唐。地盤沒變大,人口卻翻了許多倍,用什麼養活這些人口的?

湖廣開發、嶺南開發,這些都可以算的上是重中之重。再加上就是耕種技術的提升,兩熟、輪種,精耕細作,都大大提升了糧食畝產量。

糧食產量,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超級人口大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糧食保障,也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

如果朝廷能有三年存糧,就不懼災害。如果百姓也有了三年存糧,那天下安穩。

如果朝廷和百姓都有了九年存糧,那就真的進入了太平盛世。

朝廷低價售賣新式農具,朝廷免費派人指導嶺南人先進的農耕技術!

李超的這些新政令,在嶺南颳起了一股旋風。

連許多山裡的俚獠蠻子們,都驚聞了。

“朝廷比起過去馮寧幾家好多了,他們只想讓我們入籍納稅服役當兵。可看看人家大唐朝廷,自他們來了後,我們日子比過去好過多了。山裡的東西拿到山下,就能賣到很多錢。而我們也能用上漢人的許多精美商品了。”

“對啊,甚至咱們的地都漲了好幾倍了,隨便拿出點地賣給那些漢人,就大賺一筆。”

“可不是,漢人的那寶鈔也好用。”

“我更喜歡他們的銅錢,金銀幣也精美。”

說着說着,這寨子裡的一羣人話題就不由的跑偏了。

“還是跟着大唐好,日子更好過!”大家得出一致的結論。

垌主坐在火堆邊上,皺眉沉思着。

良久,他纔開口,“可冼家派人過來,想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出兵,冼家過去對我們多有幫助,我們欠他們人情。”

“垌主,一碼歸一碼啊。冼家這個時候起兵,這不是拉我們去送死嗎?那馮家都歸附了朝廷,馮盎還做着欽州刺史呢,怎麼沒見他反啊。之前寧家馮家起兵,冼家來聯絡我們,要我們出兵,我們已經出兵響應過了。”

“對,那人情我們都已經還過了。”

“不能跟着冼家起兵,咱們打不過大唐的。”

“現在的日子多好啊,還瞎折騰什麼?”

火邊上,圍成一羣的垌中各家族長們都紛紛表示反對。他們雖生活在山裡,可不表示他們就不懂形勢利害。

誰都知道,如今嶺南的天,那是大唐的天,馮冼兩家,已經過時了。

第138章 護士長第1442章 劊子手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825章 小女王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441章 除名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586章 合夥人第132章 臨危受命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369章 出手第212章 胡姬第720章 降唐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28章 家祭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976章 內相第1377章 發難第938章第1570章 太寂寞第1471章 剪羊毛第1456章 華租界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695章 虯髯客出手第848章 殺雞用牛刀第1572章 紙老虎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774章 白日夢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34章 小將軍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435章 勸進第274章 教科書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144章 宋青書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626章 斬!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207章 尊貴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877章 唐旗第1016章 孽畜第761章 鐵板第1191章 李世民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927章第614章 賣爵第1150章 帝師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922章 求月票!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285章 張家鎮第689章 豬婆龍第620章 頭一炮第917章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121章 暴風雨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927章第1167章 割裂第586章 合夥人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
第138章 護士長第1442章 劊子手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825章 小女王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441章 除名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586章 合夥人第132章 臨危受命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369章 出手第212章 胡姬第720章 降唐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728章 家祭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976章 內相第1377章 發難第938章第1570章 太寂寞第1471章 剪羊毛第1456章 華租界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695章 虯髯客出手第848章 殺雞用牛刀第1572章 紙老虎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774章 白日夢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34章 小將軍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435章 勸進第274章 教科書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144章 宋青書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626章 斬!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207章 尊貴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877章 唐旗第1016章 孽畜第761章 鐵板第1191章 李世民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927章第614章 賣爵第1150章 帝師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922章 求月票!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285章 張家鎮第689章 豬婆龍第620章 頭一炮第917章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121章 暴風雨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927章第1167章 割裂第586章 合夥人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