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0節 官方的佛家戒律

道真翻開那份公文一看,臉色大變。

“你不是猜到了,我放玄奘離開長安是有陰謀的。事實上,事陰謀無關,這一切用你們的話來講,就是因果。”

“請賜教。”

“因,中原漢家的佛教我也不懂太多,但我卻是知道,這拜的佛也長得不一樣。似乎天竺那邊菩薩是男的,到了咱們這邊變成女的。管天竺幹什麼,他們有他們的佛,咱們有咱們的,這一點你們想不明白,或是不同意。那麼結果就是,寧殺錯,莫放過。”

柳木的語氣很平淡,可結果就是讓這些和尚感覺到了害怕。

柳木那份公文寫的是什麼,衆和尚傳閱之後,無一不感覺到膽寒的。

“那公文就是果,玄奘不是想西行,好!我放他西行,西域那個小國敢給他一粒米,那麼就等同於收留我大唐的謀逆之人,等同於叛國重罪。高昌,不是敬他爲上師嘛,那就高昌王也見識一下,我大唐的鋼刀鐵騎。”

“爲什麼?”道真已經失去了冷靜。

柳木大笑:“問我爲什麼?用異邦人爲捧出來的一個所謂神明來欺騙我大唐子民,這難道是你們所說的善。中原文明自三皇五帝以來,傳了多少年,詩書禮樂纔是我們的根本,拿異邦的文明來入侵我們的文化,這與打開城門引外敵入城有何區別。”

當下就有一個和尚反駁道。

“柳施主,你也用來自遠方極西國度的醫書在修正大唐醫術。”

“愚蠢!”道真一聲怒喝:“這兩事怎麼能相比。”

柳木只是笑笑。

道真起身:“柳施主的意思貧僧明白了,但此事極爲不易。等同於新創一佛。”

“我不急,或許你們比我急。”

柳木這話講的沒有錯,在這些個和尚心中寺廟已經被封了很久,許多大寺都已經改成了書院,醫館之類。這拖的越久,佛門的存在感就越小。

但事實上,柳木更膽心數以百萬計的信徒找不到一個情緒的宣泄口,長久下來會出亂子。

柳木繼續說道:“自成一派,自成一宗,或是一人,或是數人。誰先有屬於自己的理論與經文出現,我作主就給誰建寺。作不到的,依然腦袋裡想着那裡忽悠人騙鬼神的和尚,如果不想在大唐被我整死,那就離開大唐,去騙大唐之外的人,總之,大唐沒這些人的活路。”

“四大原則……”

柳木要打造一個新的佛門出來。

柳木的要求很簡單,一切以中華文明爲基本,忠君愛國,善惡今世,寺廟建賬隨時備查。

象那渡金用了幾萬石銅,上百斤黃金的佛像,這種東西一以發現,全寺和尚都直接發配苦力營,佛像只能是木製,或者是泥制然後刷漆的。

任何奢侈性的物品,禁止在寺中出現等等。

厚厚的一個佛門規矩的冊子,足有近一萬字的規矩條例。

柳木才懶得解釋這些。

“就一句話,這東西就是大唐佛門的戒律,誰不服氣可以用腦袋和鋼刀試一試誰更硬一些。十天,最多十天我要聽你們的結果。”

“好!”衆和尚答應了下來。

“正事說完了,說句閒話。我那故事如何?”

道真回答:“方正是真正的高僧。”

“看吧,我還是挺了解和尚的。相信我,好和尚有前途,壞和尚嘛……”柳木只是笑了笑沒說話,收回那份公文裝回自己的揹包內:“此事,要保密。十天,十天之後我等你們的結果。”

柳木說完後離開了這間大屋。

屋外,張初塵站在花壇邊等着柳木,見柳木出來張初塵說道:“這法子估計可行,但麻煩在於將來會不會真按你的想法來,還有就是玄奘活着總是一個不好的事。”

“等大唐將天竺滅了之後,讓大唐的新佛教成爲經典,然後反過來再教化天竺的百姓就好了,那麼玄奘還是活着的好。”

這個時候,高昌。

高昌不算小,因爲西域地域廣闊,高昌有五個大城,分別是高昌、田地、交河、蒲昌、天山一共五城,高昌王以五城爲五郡,五郡下屬共十四縣,每個縣都有建城池,共二十二個城池。

王城高昌城內,高昌王麴文泰面前擺着四份來自大唐的文書。

高昌的重臣們站立在兩側,都低着頭不作聲。

“這頭一份是伊吾城主石萬年的狀紙,由唐禮部正式公文發來。說我們有人入侵了伊吾的草場,還有他們的葡萄園。讓我們交出兇手。”

高昌王麴文泰將這份公文放在案頭後拿起了第二份。

“這份是唐刑部發來的公文,要求高昌交出搶劫西突厥與大唐商人的犯人,並且警告我們,不要隨便送幾個人充數,大唐很清楚是誰去搶的。米安興。”

高昌王唸完名字之後不再說話,他在等臣子們的反應。

高昌是一個歷經幾百年,流亡漢族組建的國家,從魏晉時代開始爲躲避戰亂而往西域遷移的大量人口,再與少數當地遊牧部落結合。高昌這裡有着良好的耕田,以及廣闊的牧場,漢族的耕種、牧民的畜牧,讓高昌成爲西域一個相對強大的國度。

再加上漢族喜歡建城,二十二座城池成爲了高昌國對抗突厥、中原的保障。

可現在,大唐要的是高昌左衛大將軍,也算是高昌最高軍銜的將軍,理由就是搶劫我大唐商人與突厥商人的聯合商隊。

等了很久,也沒有人說話,沒人敢在此時開口。

麴文泰拿起第三份:“這是唐軍涼州都督的信件,他說我們左右逢源,與東突厥頡利來往密切,與西突厥反泥孰的叛亂者來往密切,希望我們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有誠意,請立即入長安面聖解釋此事。”

“父親,唐長安距離咱們七千多裡,唐人不可能派重兵前來,少數一些士兵不足以攻克城池,這裡與中原水土不相同,氣候也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佔地利之優勢。絕不可去長安,怕是一去就無法回來。”

麴智盛身爲世子,此時他不能不發表一些意見。

第0413節 馬周娶妻第0464節 穿龍袍的太子第0478節 李淵到嶺南第0173節 關於茶裡放鹽的故事(第五更)第0685節 退封地第0268節 涇河市集第0269節 擋住的誘惑第0283節 柳木的欠稅第0631節 第一次準內閣會議第0611節 油棕有着落了第0518節 東港第一任舶司使第0861節 柳木的船坊第0420節 強國之民第0643節 銀子、銀子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468節 柳駙馬到嶺南(六更)第0212節 未來的大妹夫來了第0351節 邢州宴會第0081節 膽子太肥第1027節 城下第0703節 舊衣服第0643節 銀子、銀子第0952節 大唐頂尖高手第0718節 論功行賞第0578節 女軍師第0311節 新年夜宴第0215節 夜黑風高第0699節 一塊小銅牌第0913節 超重禮單第0384節 柳木的小心思第0364節 死而復生的人第0276節 這大喘氣嚇死人第0477節 這個那個蕉第0774節 三老打架第0407節 不賣貨的店鋪第0914節 三方會盟第0605節 唐人上等民第0271節 柳木的小霸氣第0075節 姐夫管的太嚴第0539節 高冷公主的改變第0322節 趁沒人發現再戰第0710節 居宅區第0469節 入廣州第0495節 炫耀第0672節 異邦書籍第0322節 趁沒人發現再戰第0983節 六詔開戰第0928節 講道理的人第0401節 新羅來了幾百人第0921節 奴隸兵第0503節 北征論計第0940節 軍費的賬第0029節 小小‘呆’木有智慧第0311節 新年夜宴第0184節 孫老神仙第0590節 千年難見黃河清第0762節 長孫狐狸的妙計第0652節 神秘船隊第0366節 盛典的專家第0345節 望鄉會第0955節 歸鄉第0755節 重賞之下第0824節 錢山第0516節 巾幗茶會第0562節 飛鳥閣第0232節 來自突厥王子的威脅(四更)第0461節 偷自己店鋪的葉四娘第0028節 身世第0808節 七百億錢第0400節 那‘妖女’第0516節 巾幗茶會第0774節 三老打架第0926節 香料灣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804節 西征大勝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230節 來認親的第0994節 銅絲需要拉第0606節 倭島的唐官第0752節 拿下卑沙城第0087節 柳木的秘密小屋第0795節 要敬畏大海第0203節 死去的嬰兒第0619節 算計第0304節 小民的莊子第1023節 高句麗入侵百濟第0825節 鐵礦石裝船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1013節 備戰第0127節 自稱本驢的人第0522節 李世民的苦悶第0442節 關大唐什麼事第0579節 這是瘋了第0163節 齊王之死 上 (第五更)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038節 小黑屋中的小抄第0605節 唐人上等民第0343節 柳木版項莊舞劍第0482節 掀桌子第0845節 活物採購
第0413節 馬周娶妻第0464節 穿龍袍的太子第0478節 李淵到嶺南第0173節 關於茶裡放鹽的故事(第五更)第0685節 退封地第0268節 涇河市集第0269節 擋住的誘惑第0283節 柳木的欠稅第0631節 第一次準內閣會議第0611節 油棕有着落了第0518節 東港第一任舶司使第0861節 柳木的船坊第0420節 強國之民第0643節 銀子、銀子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468節 柳駙馬到嶺南(六更)第0212節 未來的大妹夫來了第0351節 邢州宴會第0081節 膽子太肥第1027節 城下第0703節 舊衣服第0643節 銀子、銀子第0952節 大唐頂尖高手第0718節 論功行賞第0578節 女軍師第0311節 新年夜宴第0215節 夜黑風高第0699節 一塊小銅牌第0913節 超重禮單第0384節 柳木的小心思第0364節 死而復生的人第0276節 這大喘氣嚇死人第0477節 這個那個蕉第0774節 三老打架第0407節 不賣貨的店鋪第0914節 三方會盟第0605節 唐人上等民第0271節 柳木的小霸氣第0075節 姐夫管的太嚴第0539節 高冷公主的改變第0322節 趁沒人發現再戰第0710節 居宅區第0469節 入廣州第0495節 炫耀第0672節 異邦書籍第0322節 趁沒人發現再戰第0983節 六詔開戰第0928節 講道理的人第0401節 新羅來了幾百人第0921節 奴隸兵第0503節 北征論計第0940節 軍費的賬第0029節 小小‘呆’木有智慧第0311節 新年夜宴第0184節 孫老神仙第0590節 千年難見黃河清第0762節 長孫狐狸的妙計第0652節 神秘船隊第0366節 盛典的專家第0345節 望鄉會第0955節 歸鄉第0755節 重賞之下第0824節 錢山第0516節 巾幗茶會第0562節 飛鳥閣第0232節 來自突厥王子的威脅(四更)第0461節 偷自己店鋪的葉四娘第0028節 身世第0808節 七百億錢第0400節 那‘妖女’第0516節 巾幗茶會第0774節 三老打架第0926節 香料灣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804節 西征大勝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230節 來認親的第0994節 銅絲需要拉第0606節 倭島的唐官第0752節 拿下卑沙城第0087節 柳木的秘密小屋第0795節 要敬畏大海第0203節 死去的嬰兒第0619節 算計第0304節 小民的莊子第1023節 高句麗入侵百濟第0825節 鐵礦石裝船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1013節 備戰第0127節 自稱本驢的人第0522節 李世民的苦悶第0442節 關大唐什麼事第0579節 這是瘋了第0163節 齊王之死 上 (第五更)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038節 小黑屋中的小抄第0605節 唐人上等民第0343節 柳木版項莊舞劍第0482節 掀桌子第0845節 活物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