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

中原王朝是最喜歡講道理,喜歡面子的王朝。

且自身的國力強盛,即便是經歷了幾十年的戰亂,其國力也依舊位居其他諸國之上,特別是其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文化傳承,更是讓其他地方的國家羨慕不已。

其合縱家,以及其他各門各派,更是將這些文化運作到了極致。

****的創始人(和諧不寫名字)就曾勉勵弟子:‘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中華的文化,在這一時期是空前的,是站在世界之巔的,在這個世界上,當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與唐朝相比,無論是文化,經濟,亦或者是軍事。

不安穩的李元吉,想起了整合絲綢之路,希望通過這條絲綢之路,漸漸的將西域納爲大唐領土。

一條路,收編周圍整個國家,看似有些天方夜譚。

但當一個不安穩的人,啓用了另一個不安穩的人,當兩個不安穩的人湊到一起,事情基本上就成了。

李元吉特別喜歡使用年輕人,這一點雖然沒有全面鋪開,但已然形成趨勢。

統領商隊的許靖,統領西征大軍的蘇定方,以及負責之後統劃的王玄策,整個一條線,三人全是年輕人,最小的二十出頭,最大的也不過三十出頭。

猶如老將薛萬鈞,也只能成爲副總管,作爲輔佐蘇定方跟隨出征。

而薛萬徹等其他第一批跟隨李元吉的老將,如今也只能是各守一方,雖責任艱鉅,但這批人存在的意義,更多的還是在等着年青一代的成長。

李元吉對於軍權的掌控,讓所有人都只能搖頭嘆息,不敢對此有任何的想法。

即使李元吉未曾親自抓住一支部隊的核心權力,可這些統兵的大將們,依舊無法做到像以前那樣率部造反,或者叛亂投敵之類的。

利益,巨大的利益將這些基層的將士與李元吉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

最愚蠢的方式,反倒成爲了最不可拆散的利益關係。

事實證明,當兵的只要能日子過的好,就沒人願意謀反。

重整軍權,所有的支出全由中央朝廷負責,看似加大了朝廷的負擔,但也牢牢的控制了千里之外的軍隊。

高厚的待遇,讓任何一名將領都付不起。

當軍權與野心聯合在一起,也就發生了現如今的事情。

雖然李元吉還是那個天天睡懶覺,懶懶散散的李元吉,但是一些事情卻是早已安排下去,並沒有因爲個人的懶散,而拖累整個朝廷的工作進展。

許靖負責挑事,沒事找事也好,故意找麻煩也好,反正就是要找事,找一個合適的出兵理由。

蘇定方只負責打,當接到許靖的消息,他就派兵,或者親自領兵打過去,或是將他們打怕,或是將其滅國,不管怎麼樣,反正就是打。

王玄策負責事後的殘局收拾,不管前面兩個人做成什麼樣子,最後都由王玄策來負責。

對於一個年輕人,李元吉卻給予了難以置信的信任。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因爲王玄策這個人實在太有名了。

儘管唐儉比他更合適,也更穩妥,但李元吉還是選擇瞭如今還很年輕,並沒有什麼政績的王玄策。

挑,打,拉,一整套組合拳下來,就是中原的那些陰謀家們也會懵逼,更何況這些處於半開化狀態的西域諸國?

接到伊吾被滅的消息之後,王玄策便立即着手處置後事。

打不是絕對的,若能不打自然是最好的,唐軍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情是休整,是蓄力。

儘管蘇定方統領的五萬人是整編完成的,具有強悍戰鬥力的,但其他幾個方向卻纔剛剛開始,還需要時間去整頓,所以這邊必須要停下來等一等。

拖延,施恩,施威,雖沒有運作過,但對此王玄策卻很精通。

直接將手下分散派了出去,分別前往吐谷渾,高昌,焉者,龜茲,安西諸國等地,邀請其派人來到玉門關進行商談。

而在此之間,蘇定方的首要任務是掃平整個伊吾,許靖則安心的做着生意,如果有可能,再滅掉一個國家自然是最好的。

……

方案還是那個方案,出征之前就定好的方案。

所以當情況放在案臺上的時候,李元吉也並沒有太過驚喜。

滅掉一個不成器的伊吾王國,根本不在話下,其難度還不如對內的一場平叛。

眼下西域諸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薄弱的,即便是最強大的西突厥,如今也不是大唐的對手。

只是看了眼彙報,將事情交給房玄齡去處置之外,閒散的李元吉便跑去看小品去了。

如今的小品已經成爲了一種大衆的娛樂方式,皇宮內聚集了大多善於創作的人才,經過雕琢,修改,之後在李元吉面前上演,之後還會推廣至各個劇院。

事實上,養這些創作人才,朝廷是一錢也沒有出,李元吉的小金庫也同樣沒有出一錢。

錢生錢真的很難嗎?在李元吉看來一點也不難,坐擁大好的資源,竟然還讓國庫缺錢,只能說明以前的統治者太過昏庸。

當然,事實上是李元吉的思想太超前。

誰能想到,這些創作者創作出來的作品,可以被拿到劇院去試演,如果得到觀衆的喜愛,劇院決定繼續演下去,那就需要出一部分的錢纔可以,雖然這部分錢朝廷要拿走一些,但對於這些創作者而言,那也是鉅款,沒個幾貫幾十貫的,還想拿走?沒門。

在這個一日也就賺三錢的年代,幾貫代表着什麼?

各種各樣的政策一通亂砸下來,不管別人懵不懵,反正百姓們是懵了。

但懵了不要緊,事實能說話,事實證明,這些政策對他們來說,的確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不管怎樣,一家每日都能有個至少三錢的進賬,有了錢,這日子也就好過了。

這不,又來了一個好政策,雖然這政策一些百姓們不大喜歡,但是關注的人也依舊不少。

這年頭可沒什麼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說法。

只有當兵纔有出路,以前的府兵,可不是誰不誰就能當的,沒有點家底的人是當不了滴。

但是現在不同,就算家境不行,只要其他的條件符合要求,也是可以當兵的。

“姓名!”一文職軍官坐在桌子上,瞅了眼面前的人,低頭看着手中的兩份名冊,詢問着。

“劉大壯!”劉大壯大口的喘着粗氣,若不是休息了一小會兒,險些喘不過氣來。

“年齡!”

“二十有二!”

劉大壯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簡直毫無人性。

以前也見過官府點兵的流程,但卻從沒見過這樣的。

上來就問個一句大致的情況,符合要求就進入選拔,兩個硬性指標,也沒什麼技術要求,就是跑,圍着一個大校場跑,最低的要求是跑十圈,每圈每個點領一個記號,算下來也差不多有十里的樣子。

這是最低的標準,劉大壯打小身體就不錯,生了多次病都能自己扛過來,身材雖然瘦小,但卻也頗壯,這次直接跑了二十圈上限,整個人都快累嗝屁了個球。

然後又進行了一項說是靈敏度的測試,就是軍士拿着一根纏上布的長棍子朝着你刺,不管你用什麼辦法,躲過去就行。

刺的速度不快,力度也不大,正常人基本都能躲過去,只有幾個倒黴蛋捱了幾下,但也還是過了。

然後就到了這裡,劉大壯一臉的懵逼,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啥。

“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留在本土,一個是去邊疆,你自己考慮一下。”

“啥?還能自己選的?”劉大壯有些懵逼,前面倒是公佈了本土和邊疆的待遇,無論是本土還是邊疆,待遇都很吸引人。

當然,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比如沒什麼文化的老百姓,竟然不知道本土是啥意思。

“當然可以,陛下對此的批示便是,從不強迫任何一個人,去他不想去的地方。當然,這只是現在,進了軍隊以後,可就沒的選了,所以現在你還是好好選吧。”

本土與邊疆,各有各的好處。

本土求穩,現如今基本不會有什麼大事,就是訓練而已,參戰的機會並不多,但立功的機會卻不多。

邊疆則是更容易立功,且待遇高,很適合那些窮到家徒四壁的人去,雖然危險,但收穫卻更多。

“去邊疆!”聽說能自己選,劉大壯幾乎不帶考慮的就說出了自己的選擇。

自己家裡孩子多,兄弟姐妹八個,大的已經三十多,小的也才十來歲,就是劉大壯自己,也有三個孩子,如今老四正在懷孕之中,離開本土固然不捨,但壓力那麼大,在外面搶個工作差不多都能用打仗來形容,既然是職業兵,本土和邊疆並沒有什麼區別。

劉大壯一早就想好了,也一直祈禱着將自己分到邊疆。

此次軍事改革主要是照搬了齊軍的改革方式,徹底打破了以往的規章制度,打破了輪番戍邊的規則。

但這並不代表本土的軍隊就不會去邊疆,他們也會去,但只是作爲訓練的一部分,並不需要長期駐紮。

統計官將劉大壯的名字寫在了邊疆的名冊上,然後便繼續着下一位。

每月兩百錢的軍餉,每年一個月的假期,每年多發一個月的軍餉,這個待遇,還是很吸引人的。

第六七五章:老夫是盾牌?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二八八章:常平倉奇效第六五六:三年第二零九章:它自己會飛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五八五章:不按常理出牌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五五五章:悟性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七一八章:收穫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四十三章:李世民的反應第二十六章:解決薛萬徹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一零八章:早朝就是用來睡覺的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二一三章:從軍制開始第六五一章:屈突仲翔的野望第七十九章:慘勝第二六一章:唐代的生態循環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五百章:生漆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五六九章:墓第四三六章:老孃弄死你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三八二章:自古忠孝難兩全第一一一章:馬鞍與馬掌第三十八章:遊戲纔剛開始而已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五零二章:當頭一棒第六九二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三五六章:招不招?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一七八章:老鐵,還入夥不?第二九五章:當然是打特孃的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五零九章:強悍入變態般的禁軍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二五二章:人狠話不多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六六八章:亞歷山大第六四六章:主任,我有個想法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四五二章:緣分已盡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第一二二章:長孫無忌,你也有今天?(求訂閱!)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六五二章:太子駕到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七章:還能在搶救一下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三八七章:瘋狂追擊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二二九章:老奴絕逼不依第二七七章:有多少來多少第四五七章:薛仁貴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二二七章:喪家之犬第三四七章:陛下聖明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七一零章:南進艦隊的收穫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二三九章:朝廷來人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十章:給本公子打第五零六章:‘高傲’的禁軍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
第六七五章:老夫是盾牌?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二八八章:常平倉奇效第六五六:三年第二零九章:它自己會飛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五八五章:不按常理出牌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五六五章:酒囊飯袋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五五五章:悟性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七一八章:收穫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四十三章:李世民的反應第二十六章:解決薛萬徹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一零八章:早朝就是用來睡覺的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二一三章:從軍制開始第六五一章:屈突仲翔的野望第七十九章:慘勝第二六一章:唐代的生態循環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五百章:生漆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五六九章:墓第四三六章:老孃弄死你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三八二章:自古忠孝難兩全第一一一章:馬鞍與馬掌第三十八章:遊戲纔剛開始而已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二十四章:你的王霸之氣呢?第五零二章:當頭一棒第六九二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三五六章:招不招?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一七八章:老鐵,還入夥不?第二九五章:當然是打特孃的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五零九章:強悍入變態般的禁軍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二五二章:人狠話不多第五九六章:一網打盡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六六八章:亞歷山大第六四六章:主任,我有個想法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四五二章:緣分已盡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第一二二章:長孫無忌,你也有今天?(求訂閱!)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六五二章:太子駕到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七章:還能在搶救一下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三八七章:瘋狂追擊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二二九章:老奴絕逼不依第二七七章:有多少來多少第四五七章:薛仁貴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二二七章:喪家之犬第三四七章:陛下聖明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七一零章:南進艦隊的收穫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二三九章:朝廷來人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十章:給本公子打第五零六章:‘高傲’的禁軍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