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朝廷來人

馬周是誰?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不知道馬周那還情有可原。

可作爲能出現在內閣的人,不知道馬周,或者不瞭解馬周的,那可就對不起你這一身的地位了,甚至還要讓人考慮一下,你是否有資格繼續坐在這裡。

馬周,出身貧寒,典型的當代寒門子弟代表,在遇到李元吉之前,一直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甚至能被當做混子來看待。

而在剛接觸李元吉之前的一兩年內,馬周也依舊是不顯山不漏水。

可以說,馬周真正的機遇來自於當初李世民的拉攏。

因爲要拉攏,因爲想了解到李元吉在齊國的核心想法,所以才特事特辦,將李元吉的心腹馬周派去齊國當相國。

只是,拉攏是拉攏了,可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在最爲關鍵的時候,馬周還是選擇了舊主,或許,他從來都沒有將李世民當成過自己的主子。

而這個選擇,可以說是馬周人生中的另一個轉折點。

自此之後,馬周開始逐漸的脫穎而出。

皇帝的心腹,眼前的紅人這個身份就不用說了。

單單只是治理鎮州這件事情,馬周在幾年內所做出的成績,就足以令天下所有的都督感到汗顏。

如果說之前有李元吉在,顯示不出馬周的才能,那麼自打李元吉回了長安以後呢?而且政績大多數也是在這一時間段內做出來的。

鎮州的糧食,分佈在全國每一座常平倉內,單一的一座或許佔不了太大的比例,但將其融合在一起,單單只是一個鎮州的糧食產量,差不多就能與半個關中相比。

當然,只對比總量是沒有意義的,鎮州纔多少人口?算上那些招降的,加上移民的,甚至是臉上依舊駐守在鎮州的北軍,人口總數也不過纔不足五十萬,而關中一地就是數百萬之多。

杜如晦還在任的時候曾經算過一筆賬,鎮州當下平均每一個百姓,可以養活四個人,而且鎮州的潛力遠遠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主要受制於人口數量等問題。

這就比較恐怖了,也就是說,天下各地只管自己的,一個鎮州,便可養活整個大唐的軍隊,而且糧食還用不完。

除了農業以外,鎮州的商業也比較繁華,是繼長安,洛州之後,排在大唐第三的位置,雖然只比第四揚州高出那麼一丟丟,但也是第三,決不允許忽略的一個地方。

更何況,鎮州是最近幾年才興建的,一切都是全新的。

馬週迴來,肯定是要入閣的,內閣的名額雖然還有,就算沒有了也可以添加一個。

可各個衙門現在可是不缺人的。

不,應該說是不缺高層的,而馬周以都督身份回來,肯定不會去幹個小兵或者副手。

昨日開完炮的魏徵,老臉一橫,腦袋一低,暗暗的扣着手指頭,這事自己無話可說,馬周雖然資歷不夠,但政績卻夠了。

“陛下,馬週迴朝臣並無異議,反而還有些期待,只是如今朝中各衙門並不缺人,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置馬周?”雖然只是普通的一員,但房玄齡頭頂還是盯着內閣首臣的光環,這事自然得由他提起。

“諸卿無需多心,朕自有安排!”李元吉淡淡的迴應了句。

其實意思也已經很明顯了,馬週迴來歸回來,但是跟你們沒有關係,不用擔心他會去搶你們的位置。

……

李元吉是屬於行動派的,說完以後,立刻就要做的,從不會去留下來閒置一段時間再去做。

當然,忙碌只是相對的,真正忙的,是那些幹事的人,李元吉這個皇帝,要做的只是張張口就可以了,真正的麻煩事,也用不着他去辦。

內閣會議結束的第三天,中書省便派出了一位中書舍人分別前往涇陽,三原,另一位則直接乘船前往鎮北。

涇陽縣令閔賢是武德七年上任的,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七個年頭。

經歷了災荒,經歷了戰亂,現如今又經歷了蕭條,儘管他已經想了很多的辦法,也很樂意接納底下的意見,但這些決議都不怎麼起效,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實在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向,也沒有什麼更大的局面可以來鋪開。

即便是經歷了那麼多的艱難,閔賢也從沒有感覺到如此的絕望。

是的,絕望,能用的辦法,他已經用盡了。

跟幾年前災荒的時候一樣,閔賢始終壓着,沒有向朝廷遞交請求撥款的奏疏。

涇陽縣不是沒錢,但是錢真的不多了,按照這麼個態勢,最多也就支撐個三兩月,官府就徹底的告急了。

閔賢不是那種一遇到問題就喜歡上報,請求上面給意見,給支援的人。

但是現在,幾經周折,涇陽縣的情況始終沒有好轉,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使得閔賢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向其他地方那樣,向朝廷遞交一份奏疏?

遞交奏疏是一個選擇,但錢能不能撥下來,什麼時候會撥下來,這都不是他能考慮的。

但可以想象的是,一兩個月內是絕對不可能撥下來,而涇陽縣的預留款雖然勉強可以支撐到年末,但是來年可就不夠了。

現在上奏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能讓來年上繳朝廷的錢可以少一些,或者直接免掉,如果有可能的話,討要點錢纔是最好的。

此刻的閔賢,頭疼的恨不能直接去撞牆。

讓朝廷免了涇陽上繳的稅款,他不想去做,討錢他更拉不下這個臉面。

但現實的問題又擺在眼前,不拉下臉面去討要,明年涇陽縣甚至連縣衙的正常運轉都難以支撐下去。

“諸位還有什麼想法?暫且不論可行與否,先講出來大家議一議,距離年關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咱們還可以在試一把,實在不行,在上奏朝廷。”閔賢始終不甘心就這麼上奏,雖然在這個大環境下,上奏並不能代表自己沒有能力,但別人既然能夠幹好,爲什麼自己就幹不好?

閔賢不甘心就這麼被人比下去,哪怕涇陽的地理位置不佔優勢。

“特色!”劉善雖然只是小吏的身份,但卻深得閔賢的信任,很多事情也都將其喊來參與,這些日子閔賢也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涇陽的出路在哪裡?目前那些經濟強大的州縣,無不是在官道的節點上,有了人流量,就算是收入不如以前,但也可以積少成多,大量的商隊往來,可以彌補那些缺陷,所以最終的收入也不會差到哪去。

地理位置上,涇陽已經失去了優勢,可以說是毫無優勢。

涇陽雖然在夜宿方面的價格減少了不少,可相比而言,商隊卻要遠行二十里路,然後再走後面的四十里,留宿三原,他們可以更從容一些。

降價是一個措施,但並不是改變問題的關鍵。

所以劉善便將問題往別的方向想了想,雖然不知道靠譜不靠譜,但現在已經沒了別的方法。

“在地理位置上涇陽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優勢,想從商隊這方面下手,我們肯定競爭不過三原,但也並不是說我們沒有任何的優勢,比如說我們距離長安更近。既然無法在商隊方面下手,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找一下涇陽僅有的,而其他地方沒有的特色?若是能將長安的人流吸引過來一些,我們的成績未必就比三原差。”

“恩,有道理!”閔賢忽然覺得眼前一亮,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但緊接着卻又疑惑道:“可涇陽的特色是什麼?”

沒有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因爲距離長安太近,所以本來屬於涇陽的一些特色,也都逐漸的融入了長安,這是大唐很多地方的共病。

“這個卑職還沒有想到。”劉善搖了搖頭,他確實沒有想到,到處都是農田,哪有什麼特色?唯一的特色也就是一些吃食,可沒什麼卵用啊。

“想,從現在開始,諸位都好好想一想,或者到下面去問一問,看能不能找出點什麼特色,然後咱們再來商議。”閔賢咬了咬牙,有想法總比束手無策要好,人都是被逼出來的,不試一試,又怎能知道結果呢?

“明府……明府……”門口的衙役一路小跑着,一邊高聲的嚷嚷着,還有些喘氣的說着:“朝廷來人了……”

朝廷來人了?

閔賢心中一愣,有些搞不清楚,難道是自己搞降價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了?還是三原那邊將此事上報朝廷了?

但也不應該啊,這些都是小事,就算真的上報了,朝廷頂多也就讓雍州府過問一下,沒理由朝廷直接派人來啊?

“不是雍州府的人?”閔賢繼續問着。

“不是,朝廷的,中書省的,中書舍人……”衙役連忙搖着頭,對方已經表明了身份,自己怎麼可能會報錯?

“中書舍人?”閔賢大吃一驚,屁股下的椅子險些跌倒,中書舍人來了?

中書舍人是幹啥的?專門傳聖旨,或者替皇上來訓誡的,換句話說,可以把中書舍人當做是皇帝的欽差。

自己也沒作死啊,咋就把中書舍人給招惹過來了呢?

“快快有請……”

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六五二章:太子駕到第五四二章:于志寧第二五四章:告急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五七五章:真兇是他?第一八七章:有錢任性第九十二章:你離死不遠了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一四三章:反殺與潰敗第三七七章:何處不生財?第六六一章:區劃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三六零章:兵進吐蕃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一二零章:臣妾願入獄以正法第五十四章:這個身份很好用嘛第二一八章:與兵同慶第六零零章:李承光的感悟第二零九章:它自己會飛第三三六章:您已學會官員下崗可以幹啥技能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四八五章:開竅的大臣第七一七章:傳承思想第四一八章:再降課賦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九十六章:誰敢動齊王?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一一八章:有人來送錢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五九零章:長孫無忌之死第四八一章:你們歪樓了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三三二章:發展省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一九八章:揮師北上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四七六章:內閣的反省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二五一章:難辦也要辦第一六九章:兵鋒相對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四八零章:火車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一三一章:非禮勿視(三更求訂閱!)第五一二章:這是VIP服務啊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二三七章:老夫跟你沒完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一四二章:突厥人跑了第一四三章:反殺與潰敗第七一二章:戰車第四八七章:喜歡投機的訟師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五七三章:這個組織不簡單第一九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四零八章:卿不許再拒絕第六零五章:哪來的自信?第四一零章:這槍厲害不?朕看不上!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二零三章:鎮北之危第五零二章:當頭一棒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五十三章:餘仁被抓第六四零章:爲太子保駕護航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四四一章:時間真快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六四零章:爲太子保駕護航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三百章:給老子炸!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十一章: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三二五章:微服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一零一章:都是假的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
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六五二章:太子駕到第五四二章:于志寧第二五四章:告急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五七五章:真兇是他?第一八七章:有錢任性第九十二章:你離死不遠了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一四三章:反殺與潰敗第三七七章:何處不生財?第六六一章:區劃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三六零章:兵進吐蕃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一二零章:臣妾願入獄以正法第五十四章:這個身份很好用嘛第二一八章:與兵同慶第六零零章:李承光的感悟第二零九章:它自己會飛第三三六章:您已學會官員下崗可以幹啥技能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四八五章:開竅的大臣第七一七章:傳承思想第四一八章:再降課賦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九十六章:誰敢動齊王?第三十六章:殺上高府第一一八章:有人來送錢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五九零章:長孫無忌之死第四八一章:你們歪樓了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三三二章:發展省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一九八章:揮師北上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四七六章:內閣的反省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二五一章:難辦也要辦第一六九章:兵鋒相對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四八零章:火車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一三一章:非禮勿視(三更求訂閱!)第五一二章:這是VIP服務啊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二三七章:老夫跟你沒完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一四二章:突厥人跑了第一四三章:反殺與潰敗第七一二章:戰車第四八七章:喜歡投機的訟師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五七三章:這個組織不簡單第一九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四零八章:卿不許再拒絕第六零五章:哪來的自信?第四一零章:這槍厲害不?朕看不上!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四六五章:新的作戰方式第二零三章:鎮北之危第五零二章:當頭一棒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三七一章:涇陽初夜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五十三章:餘仁被抓第六四零章:爲太子保駕護航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四四一章:時間真快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六四零章:爲太子保駕護航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三百章:給老子炸!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十一章: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三二五章:微服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一零一章:都是假的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