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關心

李治在弘文館裡聽着鴻儒講的經筵,總心不在焉。

太子早上站在門邊的身影不斷的在着他腦海中重複,他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這個從來都被人仰視,光鮮亮麗的哥哥在光環背後的落寞和寂寥。

高處不勝寒。

從理智上來說,太子當權對他有利,從着感情上來講,太子的可憐也讓他對太子多了些同情,所以他十分擔心這件事的後遺症,心裡頭惴惴不安的緊。

因爲心裡頭有着事,所以等着經筵完畢,他在着書庫裡隨便轉了兩圈之後,實在是看不下書,於是便決定回宮了。

晉王府已經修建了大半,因着豫章公主的故去暫時停工,但是最近又開始修建,所以李治也不知道自己能在這裡住多久。以前很想離開,但是如今真的要離開這個從小生活的皇宮,他還真的從心底裡有些捨不得,所以沒事的時候,總喜歡在各處轉轉。

今天也是一樣,時間還早,爲了避免回去被人大驚小怪,所以他決定轉幾圈就走,沒想到這樣一轉,卻看到一個熟悉的人。

“殿下。”武媚娘看着李治出現,鬆了口氣,卻又隱隱覺得這說不定是天意。

李治見着武媚娘在這裡,愣了一下,準備要走,卻又覺得有些絕情,於是便隨意的點點頭,“你怎麼在這裡。”

“今日無事,便出來走走,沒想到會遇到殿下。”武媚娘微微一笑,卻是大方得體,“聽說今日前朝出了些事,陛下回宮就很生氣呢。”

李治聽着這話,原本要走的腳步卻停住了,仔細的打量了武媚娘一遍,“你特意等在這裡的?”

“殿下這是哪裡的話,”武媚娘笑着低下了頭,“妾身只是閒來無事,纔到了這裡,哪裡就能算準遇到殿下。”

“這倒也是。”李治點了點頭,看了看來路,然後計算了一下,然後也笑了,“遇到魏王或者是太子,效果也差不多。”

武媚娘見着他這樣說,心裡頭又是遺憾,卻也鬆了口氣,“殿下這話,妾身可不敢受。”

“父親召了誰進去?”李治沒有多話,只是淡淡的問道。

“妾身說了,殿下可會記着妾身的好?”武媚娘沒有直接告訴他,卻是問了這麼一句。

“你是個聰明人,”李治笑了笑,然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她,“我們的話,答與不答,有什麼區別。”

“都說殿下心腸好,妾身看起來,卻是個狠心的。”武媚娘見狀,踢了踢腳底的石子,面上是明顯的失落,“你就說一句,就當騙騙我都不行嗎?好歹妾身也是時刻把殿下放在心上的。”

“你這個話我可不敢信,”李治看着她,卻是忍不住笑了,“你放在心上的人一直挺多的。”

武媚娘聽着他這話,咬了咬嘴脣,眼裡頭卻是滴了淚珠下來,“在殿下心裡頭,媚娘就是這樣的女子?”

“你是怎麼樣的人,與我有什麼干係呢?”見着她這樣子,李治頓覺得老大沒意思,轉身就準備離開,武媚娘見狀,知道過猶不及,跺了跺腳,卻是咬着嘴脣說道,“皇上第一個召的是魏相,第二個召的是房相,前後相差不過一盞茶,什麼意思殿下自己琢磨吧。”

說完,便是拎着裙襬從着李治身邊擦身而過,看似像是被氣哭了一樣。

魏徵?房玄齡?李治在着原地尋思了片刻,然後便懂了意思,讓魏徵來,應該是情急之下的反應,而後面詔令房玄齡,多半是出於遮掩只叫魏徵來的舉動。

房玄齡是個老好人,對於太子和魏王,都是什麼都不得罪,誰也不巴結的舉動。所以皇帝心裡頭有什麼想法問他的意見,他大約只會唯唯諾諾。魏徵跟房玄齡不同,或許是早年經歷的緣故,後來總表現的咄咄逼人,十分喜歡提建議,更愛給皇帝出主意,皇帝要有念頭,問他意見十有j□j都能得到迴應。

今天剛發生太子的事情,如今皇帝召這兩個人來,明顯是爲了太子的事情,所以這個時候魏徵的態度就很重要了。而魏徵的態度,實在是太明顯不過,他就是堅定的支持嫡長正統的,所以皇帝要是有廢立太子的心思,八成會被他罵的狗血噴頭。

所以,太子無憂矣。

想到這裡,李治長鬆了口氣,如釋重負的露出了笑容。

既然沒事,那就可以回宮去了。心中大石落定,李治即刻就決定回宮,至於剛纔被他“欺負哭了”的武媚娘,他是壓根兒沒往心裡頭去。

那個女人真不愧是武士彠的女兒,投機的手段簡直不亞於他父親。幸好是生而爲女兒家,要不然還不知道掀出什麼樣的風浪。

這世界上,賣聰明才智的女人永遠比賣姿色的女人可怕的多,姿色總會隨着年紀的增大而老去,唯有智慧,經歷歲月的洗練,卻會越發老練。

所以對着她的喜怒哭笑,李治總是抱着幾分警戒,能用固然不拒絕,卻也不願意攀上太多的交情,更不會覺得,自己能讓她動心。

他甚至懷疑,在着那個女人面前,男人除了身份之外,是否還有別的屬性。

武媚娘躲在不遠處,眼睜睜的看着他從面前走過,看着淺笑的少年,心裡頭說不出的懊惱。

都當晉王是個耳根子軟的,但是在着她看來,晉王實在是比魏王難纏多了,面熱心冷,她有意無意的幾次賣好,他都不動聲色的受了,卻是沒有半分實在話,不像魏王,哪怕是打聽下太宗的喜好,都會以金帛厚賜。

但這也就是武媚娘覺得李治比李泰聰明的地方,魏王做的太明顯了,就算是收買皇帝身邊的人,也不代她如此

她今年已經十九,進宮五年,除了最初一年還受到些寵愛外,這幾年皇帝對她根本沒有絲毫垂憐,日子久了,她也就不得不思考起自己的退路來。

在着宮中,像着自己這樣沒有子嗣的低階嬪妃,在山陵崩後下場總是很可憐的,雖然如今早就廢了殉葬,可是被送到皇家寺院等待餘生,卻也跟死沒什麼兩樣的。

如果想要繼續留在宮裡,那就只能靠着後面新帝的垂憐了。一個方式是以自己的文名或者才名留下來,充當皇家公主的老師,例如薛婕妤那樣,一個便是因着忠孝節義這些名頭,被賜個封號,然後繼續在着皇宮裡混着當富貴閒人。

這些年來,她與着太子妃和魏王妃都有幾分交情,若是那兩位皇子上位,想來找個自己伺候先帝盡心盡力的名頭,提升下自己的品階,讓自己留在皇宮裡不難,但唯有晉王,她遲遲找不到突破口。

晉王年紀小,一直沒有晉王妃,自己就算是想要跟女眷交好也沒有辦法,只能從晉王本人下手。靠美色是不牢靠的,這皇宮裡什麼都稀罕,就是美人不稀罕。晉王長在宮闈中,絕色美人見得不少,她在其中排第幾,自己有自知之明。再說就算是以色惑人,如果那麼容易就憑着露水姻緣讓晉王記着她,幫着她那麼多忙,那深宮就沒有如此多的怨婦了。所以她一大早就打的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泄露些與着晉王息息相關的消息給他。一開始她還怕李治太笨,明白不了她的用意,可誰知道後來發現,這位殿下不但不笨,還聰明的可怕,每每都將着誘餌吞了,魚鉤卻全都吐出來,真是叫她生氣。

可如今魚都餵了這麼久,要中止也真心可惜。況且因爲晉王居於宮中,兩人見面的機會比着其它兩位都多得多,所以就算不滿於自己對他的付出多於旁人,這會兒也只能咬着牙默認了。

шωш_t t k a n_C〇

“就憑着你這小氣德行,肯定籠絡不到人,將來一定當不了九五之尊!”武媚娘看着他走遠了,在背後小心的咒了幾句,這才怏怏的走遠了。

**

李治心情暢快的回到自己的地方,想了想太子,又想到太子妃,太子跟太子妃之前的感情他不是不羨慕,於是也覺得自己有些冷落了王嬋,於是繞道專門先去看王妃。王嬋在宮裡頭跟着下面的人向來不親,她又重規矩,也沒有奴婢趕在她面前嚼舌頭,所以對着外面的事情半點都不知,見着李治過來,習慣性的行了禮後,見着李治沒有離開的打算,神使鬼差的問了一句,“殿下今日過來,可是有事情吩咐?”

往常他都是快晚上了纔過來,這次實在是有些反常。

她的這句話說出來,叫着李治有些泄氣。明明是夫妻倆,沒有半點默契不說,王嬋這問話簡直是比外人還外人,讓他難得的一點溫情都被着涼水澆的透透的,當下乾巴巴的回道,“沒什麼,只是想到晚上不過來了,所以特別過來跟你說一聲。”

“哦。”王嬋應了一聲,心裡頭奇怪。今天也沒到李治來他這裡歇的日子,他不過來有什麼稀奇的,怎麼還要特意來說一聲?

不過他既然來了,竟然又要走,讓着王嬋的心裡頭怪不舒服的。她有意想要問李治來了,不如就不要走了好不好,但這話怎麼也說不出口,於是猶豫了半天,人卻還是在這那裡站着,半句話都沒有。

李治等了半天,也不見着王嬋留自己住下,擡頭看着她規規矩矩的站在那裡的樣子,他又不是專門過來罰她站的,心中頓覺得老沒意思,半刻都呆不下去了,直接起身走人,“你這裡既然沒什麼事,那我就先走了。”

“那,”王嬋看着他要走,心裡頭萬分不捨,卻也只能一低頭,面無表情的說,“恭送殿下。”

**

等出了王嬋的房間,李治的興致已經被磨得差不多了,覺得今天運氣實在是不好,遇到的兩個女人都讓人覺得各種掃興,不如繼續去書房睡算了,但是臨着走了走,還是繞到了長孫穎的住處,站在門外看她。

跟着王妃那裡的井然有序不同,長孫穎這裡的佈置有些亂,沒有擡強調貴賤和身份,只要是她感興趣的小東西都在這裡擺着。地上有她讓人做的奇奇怪怪的胡凳几子,几子上有着時令的水果,案上有當季的鮮花。角落裡放着皮影架子和掛着的皮影,庭中頭擺放的是她自己手書的屏風,屏風上的字與着他前些天來看的不同,想必是她最近讀了新的文章,又有了新的喜好。

這個角落,與着宮裡頭所有的地方都不一樣,沒那麼多規矩,凌亂懶散,卻處處透着盎然的生機,讓人覺得此間的主人,是那麼認真而又熱情的活着。

李治被着外面磨礪的差不多冰冷的心,在着這裡又有些些許溫情。看着她趴在那裡寫字的樣子,忍不住走過去從後面抱住了她的腰,笑着問道,“怎麼又在寫字了!”

“啊!”長孫穎被嚇了一跳,在着他懷裡頭仰頭看他,眼睛瞪得圓圓的,活像一隻受驚的小動物,讓着李治一看心情就好了起來。

“靜心。”長孫穎也沒想到他會這麼忽然的回來,但是他總喜歡冷不丁的嚇她,她倒也習慣了他的神出鬼沒,所以等回過神來,便老老實實的回答道,“聽說前面出了事情,你還被人砸了,我心裡頭怎麼都靜不下來,坐着總愛胡思亂想,所以乾脆在這裡寫字。”

“怎麼樣,有沒有受傷?”長孫穎掙脫了他的懷抱,轉過身去,將着李治渾身上下細細的摸了一遍,然後嘟囔着,“你怎麼那麼衝動,刺客那是好玩的啊,你是千金之軀,躲都來不及,上去湊什麼熱鬧!救了人他們也不會發你個見義勇爲,弄不好還被外人誤會,真是不值當。”

李治聽着她絮絮叨叨,臉上不由得多了幾分笑意。他沒想到長孫穎消息竟然如此靈通,今天早上發生的事情,她不但在宮內竟然知道了,還明白他是救了張玄素這種細節,着實令人吃驚。

同樣是知道的多,但是李治卻不討厭長孫穎這種知道,因爲不管發生什麼事,她眼裡頭注意到的都只是自己。今天自己撲倒張玄素的一幕,那麼多人都看到了,但只有她一個人的關注點是自己有沒有受傷。

“你這麼摸着,就算沒什麼事也被你摸出事來了。”李治見着她緊張的樣子,實在是忍不住想要逗逗她,於是低下頭去咬着她的耳朵說了一句,成功的看到長孫穎一下子就臉紅了。

這章一口氣寫了三個女人啊,大概阿武的形象略有些顛覆。

雖然她日後可能會成爲很狠的女人,但是目前也只是個小姑娘,投機是有的,但是也未必有勾引皇子的膽子,所謀求的跟着宮裡的大多數年輕姑娘一樣,只是不想青燈古佛的過完大半生而已。

這個時候,要說她對於李治有些什麼想頭,也誇張了。畢竟李治只是皇子而不是皇太子,作爲投機客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交好,不過李治大約,不那麼容易上鉤~

在歷史上,引武則天入宮的也是王皇后,而非李治。怎麼說,對於皇帝來講,美人是最不稀罕的東西,哪怕這會兒因爲你漂亮多看你幾眼,不過等着別的漂亮美人來,想要再記着你就難了~

阿武還會努力的,其實我覺得她的上位也很勵志啊。她走的是另外一條路,求生之心人皆有之,反正我不覺得她是反面人物。

第158章 夜晚第38章 賺錢第1章 意外第40章 看病第173章第170章 退讓第78章 危機第104章 應變第83章 發現第10章 拒絕第91章 貽贈第216章 異狀第154章 禮物第53章 誤會第83章 發現第58章 孕事第43章 成長第94章 玩笑第183章 親情第153章 失蹤第12章 巧遇第103章 送別第27章 隱憂第187章 巫蠱第56章 前奏第33章 妻妾第104章 應變第30章 母親第112章 處置第5章 寵愛第47章 兒子第31章 王氏第110章 發怒第31章 王氏第10章 拒絕第226章 轉圜第27章 隱憂第57章 風起226 誤診第90章 差別第154章 禮物第196章 謊言第186章 守株第1章 意外第19章 稱心第145章 籠絡第107章 劇情第106章 御駕第47章 兒子第125章 機會第24章 長子第193章 黃雀第174章 年輕第181章 兄弟第26章 波折第139章 意外第24章 長子第158章 夜晚第167章 剩女第18章 公主2第135章 苦澀第167章 剩女第81章 說客第113章 吃醋第59章 失手第85章 擺平第128章 紙墨第190章 螳螂第42章 轉折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64章 水車第112章 處置第8章 圖窮第192章 神探第107章 劇情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56章 前奏第187章 巫蠱第16章 禮物第108章 吃糖第200章 對策第91章 貽贈第31章 王氏第23章 高陽第80章 侵佔第18章 公主2第14章 初見第117章 授計第104章 應變第151章 自救第116章 緣由第15章 勸和第144章 出生第49章 添堵第126章 活動第192章 神探第155章 成雙第125章 機會第59章 失手第226章 轉圜
第158章 夜晚第38章 賺錢第1章 意外第40章 看病第173章第170章 退讓第78章 危機第104章 應變第83章 發現第10章 拒絕第91章 貽贈第216章 異狀第154章 禮物第53章 誤會第83章 發現第58章 孕事第43章 成長第94章 玩笑第183章 親情第153章 失蹤第12章 巧遇第103章 送別第27章 隱憂第187章 巫蠱第56章 前奏第33章 妻妾第104章 應變第30章 母親第112章 處置第5章 寵愛第47章 兒子第31章 王氏第110章 發怒第31章 王氏第10章 拒絕第226章 轉圜第27章 隱憂第57章 風起226 誤診第90章 差別第154章 禮物第196章 謊言第186章 守株第1章 意外第19章 稱心第145章 籠絡第107章 劇情第106章 御駕第47章 兒子第125章 機會第24章 長子第193章 黃雀第174章 年輕第181章 兄弟第26章 波折第139章 意外第24章 長子第158章 夜晚第167章 剩女第18章 公主2第135章 苦澀第167章 剩女第81章 說客第113章 吃醋第59章 失手第85章 擺平第128章 紙墨第190章 螳螂第42章 轉折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64章 水車第112章 處置第8章 圖窮第192章 神探第107章 劇情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56章 前奏第187章 巫蠱第16章 禮物第108章 吃糖第200章 對策第91章 貽贈第31章 王氏第23章 高陽第80章 侵佔第18章 公主2第14章 初見第117章 授計第104章 應變第151章 自救第116章 緣由第15章 勸和第144章 出生第49章 添堵第126章 活動第192章 神探第155章 成雙第125章 機會第59章 失手第226章 轉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