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監國

武媚一路上都很平靜,甚至連一些情緒波動李弘都沒有感覺到,這大半天的太過於正常的情況,讓李弘覺得處處透露着不正常。

藉着李令月困了爲由,李弘抱着李令月來到了母后的轎前,不等開口說話,那轎門便被宮女打開,龍媽把李令月接到了轎子裡,而他,則騎着馬跟隨在旁邊。

“你父皇打算操辦完高安的婚事兒後,就御駕出征遼東,你李弘有何打算?”轎子裡武媚的聲音很平淡,甚至透漏着一絲的疲憊。

“沒什麼打算啊,父皇出征後,兒臣就得率領百官回長安了,您要不要跟兒臣一同回去?您一個人住在洛陽,兒臣也不放心不是。”李弘伏在馬背上,一隻手掀開轎簾想看清楚龍媽的表情,不想剛把腦袋側過來,就看見雞毛撣子向他的眼睛刺了過來,嚇得某人急忙坐直身子,再也不敢隨意掀轎簾了。

“你洛陽的事情都處理完了?”武媚沒有回答李弘的話,反問道。

“兒臣在洛陽沒什麼事兒啊。”李弘摸不着頭腦的回答道。

本來他來洛陽的初衷,是因爲黎陽倉來的,現在被狄仁傑、以及父皇的授意,此事兒已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了衛州刺史蕭守業被罷官監押外,其他人並沒有受到什麼懲治。

至於6立素、6爽,現在不單是父皇不願意因爲紀王叔得罪他們,就是自己也不願意理會這些事情。

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往往在關鍵時刻扮演着重要的因素,更是讓空有一腔熱血的李弘,到頭來卻變得有心無力,甚至是心生厭倦。

政治鬥爭往往就是殘酷與無奈交織而成,利益集團的拉幫結派,在這個時代尤爲顯得特殊與重要,皇家作爲帝國的掌管者,在李弘看來,除了治理國家以外,更爲重要的便是,如何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平衡與安撫各個階級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

一碗水想要端平,想要遊刃有餘的掌控整個帝國的階級勢力,往往需要非凡的智慧與耐心,權衡每個階級對於王朝的利弊,權衡每個勢力對於皇家的作用,在安撫拉攏各個階級勢力爲我所用、忠心耿耿之時,則就需要在一些是非問題上選擇和稀泥的手段,而只有這樣,一個帝國的權力者,才能夠真正的把權利握在手中,讓更多的人爲自己所用。

自己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可以憑藉年齡少小這個優勢,鋒芒畢露、不計後果,憑藉着一腔熱血來爲所欲爲的李弘了,越是在看似自己位置穩固的時候,自己就更因該更小心纔是,往往過於安逸的處境,會讓人變得麻木,敏銳的觸覺往往會降低。

無論他活過幾世、帶着幾世的記憶,在這個完全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層面與高度上,想要在朝堂之上,與這些歷史上大名鼎鼎、流傳千古的人物周旋,隨着他地位的穩固,他手裡所握着的優勢也越來越少。

歷史的軌跡因爲他的出現,改變而改變,一些朝堂之上的人事物,已經不能再去參考史書,所以,李弘很明白,接下來在父皇御駕親征的這段日子裡,恐怕纔是自己面對的最爲嚴峻的一次考驗。

所以戰略性的選擇回到自己最爲熟悉的長安,按部就班的監國之外,那麼剩下的時間經營好自己手頭上的事情,便是下策中的上策。

義陽的婚事兒結束之後,便是高安的下嫁,皇家不到一個月之內接連嫁出兩位公主,這倒是讓整個洛陽的百姓陷入了彷彿節日的歡騰之中,因爲兩位公主的下嫁,李弘估計恐怕洛陽城這一個月,南北兩市的稅收相比往年的這一月,要大幅度增長不少。

在這期間,除了兵部在按部就班的準備陛下御駕親征的所有事物外,其他朝堂官員這段時間好像都變得白胖白胖的,義陽的出嫁,一連九天的宴請,讓他們一個吃的天天打飽嗝兒。

高安的出嫁,又是連着九天的皇家宴會,文武百官天天醉生夢死,朝堂之上,平日裡的朝會也開始變成了三日一開,後來又變成了五日一開。

而御史李嶠就不幹了,直言陛下怠慢了國事,應該效仿先帝一樣,每日都應該開設朝會,更何況,陛下您剛剛登基時,自己也親自承諾過,絕不荒廢朝堂,每日都會參與朝會。

李治氣的吹鬍子瞪眼,但是又無可奈何,沒辦法,當年登基時,自己確實說過那樣的豪言壯語,但朕這段時間嫁公主,就不能讓朕清閒兩天嗎?何況朕還要御駕出征遼東!

此事兒被來到東宮蹭飯的某人知曉後,便若有所思的給他龍爹出主意:“要不您御駕親征時,把李嶠帶上?給他八百人,限他三日之內平遼東戰事兒,如若不成提頭來見……哎喲。”

武媚經過李弘的身邊,,聽着那無恥的言論,舉起反正閒着也是閒着的玉手,在他兒子腦後賞了一巴掌:“胡鬧,那李嶠我覺得直言上諫就很好,陛下因爲公主下嫁,確實是有荒廢朝堂之嫌。”

李治不說話的看看皇后武媚,然後再看看太子李弘,憋了半天才說道:“朕因爲要御駕親征遼東一事兒,無從分心朝堂,明日起太子監國,皇后輔佐。”

“爲什麼?”某人瞪着眼睛質問龍爹。

龍媽坐在一邊卻是得意的笑,不孝之子終於落在自己手裡了,還就不信他監國時都能做到面面俱到,陛下讓自己輔佐,其實說白了,就是讓自己看緊不孝之子,免得在陛下御駕親征期間,朝堂之上被他改革的又是一片烏煙瘴氣。

於是,某人便這樣再次被架到了監國的位置上,堂堂的安西都護府大都護、京兆府府尹、尚書省尚書令、太子殿下李弘,試着提出了一個理念:“要不七日上一次朝如何……?”

然後某人被龍爹跟龍媽雙雙下手趕了出來,再次開始了他朝九晚五,下朝後還要去後宮稟報的非人的生活。

整個出征儀式看的李弘是直哼哼,這氣派、這場面、這隆重到不能在隆重,震撼到不能再震撼的場面,讓李弘以爲這不是出征,而是皇帝陛下要在天下子民跟前秀一下自己的文韜武略。

兩萬金吾衛簇擁着身披金色盔甲的皇帝陛下,身後更是各種旌旗招展,薛仁貴早就已經率兵前往了衛州黎陽倉,開始督促軍糧,而幽州都督作爲中原地區最後一道前往關外的屏障,也開始因爲陛下的御駕親征忙活了起來。

吏部早已經任命了新任的幽州刺史,這個人是某人身爲尚書省尚書令後,第一次的真正的人事任命:盧照鄰回到了離五姓七家之范陽盧氏不遠的幽州任職,這讓盧氏家族上下,又是歡喜又是憂。

盧氏上下的掌權者,一些人認爲,太子殿下任命盧照鄰爲幽州刺史,而在這之前,甚至還釋放了與他在曲江池詩會鬧出誤會的盧敖。

雖然整個事件中,太子門人京兆府長吏宗楚客罷免了長安縣縣令盧志的官職,但除此以外,太子殿下並未再有任何針對盧氏的動作。

如今任命盧照鄰爲幽州刺史,是不是說明太子殿下有意與范陽盧氏修復受損的關係?五姓七家雖然刻意被打壓,但身爲望族世家,皇家也不好各個都得罪吧?

這些人開始抱着太子示弱、修好的念頭,認爲盧氏成爲五姓七家之顯然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一些人則開始憂慮,太子殿下身爲尚書令,掌管六部,當其衝便是吏部任命盧照鄰,這是要扶持自己人成爲盧氏家主嗎?

並非鐵板一塊的范陽盧氏,因爲盧照鄰降臨幽州任職,分成了以盧氏家主跟幾支嫡系爲的兩派。

仁慈孝敬的太子殿下,恭送御駕親征的皇帝陛下,足足送出了洛陽城的四十餘里地外,然後才依依不捨的向旌旗招展的金吾衛揮手告別。

太子殿下是仁慈的,在皇帝陛下御駕親征時,甚至還把自己的兩個貼身太監揚武、連鐵兩人送給了陛下,以護陛下在遼東的周全。

灑淚揮別東征大軍,某人便策馬揚鞭,在管道上飛馳了起來,少了一個緊箍咒的某人,覺得自己像是被放飛在天地間的鳥兒一樣自由自在。

但……好像洛陽城還有另外一個緊箍咒在等着他,可不管如何,此刻的他是快樂的,心是飛揚的。

父皇能夠御駕出征,說明什麼?說明了父皇如今雄心猶在,那麼就代表着母后如歷史上那般的野心就會小了很多。

如今留下自己監國,母后輔佐,那母后手中的權利,甚至是比父皇自己親自上朝時的權利還要小,這是不是父皇刻意利用御駕親征的機會,來削弱母后過度參與朝堂政事的權利?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自己現在就要面臨着每項政事決策,要不要請示母后的難題?畢竟自己之前監國時,並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啊。

向來都是帝不離後的出巡,如今因龍爹御駕遠征遼東,留下龍媽跟自己監國,咋整兒?

345 誤買533 溫存171 衝突619 小山村110 一級代理商60 遊說924 溫柔一劍991 搶狼的狼65 馬車論商145 勢在必得518 老八丟了874 白純的地位463 換遷315 朝堂之上178 坑爹339 買買買261 灞橋834 紅海336 白頭吟412 開疆擴土495 坦誠以待610 封王69 萬般皆下品678 渭水之盟135 決定148 賀蘭敏月226 殺334 聯名挽留134 坑人970 坑848 薩利西亞山579 離去843 局勢514 磨刀霍霍833 計劃改變857 猥瑣的笑臉156 鳳車320 雙刃劍522 大理寺 白純931 三年419 李弘的大烏龍118 殉974 華夷之辨462 六胞胎42 萬卷書995 皇家有女初長成601 揚州夜51 蘭陵的難題536 揚州碼頭186 求訂閱 求點擊877 別緻的談判489 官妓781 病急亂投醫71 許敬宗求救833 計劃改變268 東宮宴請81 李治的惋惜141 前兆748 伊圖那也558 釣魚570 長安89 甩鍋655 求訂閱929 雪中的貞觀殿178 坑爹587 線索196 得空31 開國侯81 李治的惋惜702 文章348 父子交鋒257 皇家醜事437 擒王104 知子莫若母674 假先知?124 安慰357 往事217 文成公主105 千金公主105 千金公主188 臥槽164 阿史那特勒613 咎由自取2852 亂世將至990 放逐161 合併576 海戰39 賜婚239 潰敗948 缺個章節名459 相邀156 鳳車512 珠寶首飾662 選妃608 曹王91 作死673 探望100 茫然506 一文錢的用意694 種田
345 誤買533 溫存171 衝突619 小山村110 一級代理商60 遊說924 溫柔一劍991 搶狼的狼65 馬車論商145 勢在必得518 老八丟了874 白純的地位463 換遷315 朝堂之上178 坑爹339 買買買261 灞橋834 紅海336 白頭吟412 開疆擴土495 坦誠以待610 封王69 萬般皆下品678 渭水之盟135 決定148 賀蘭敏月226 殺334 聯名挽留134 坑人970 坑848 薩利西亞山579 離去843 局勢514 磨刀霍霍833 計劃改變857 猥瑣的笑臉156 鳳車320 雙刃劍522 大理寺 白純931 三年419 李弘的大烏龍118 殉974 華夷之辨462 六胞胎42 萬卷書995 皇家有女初長成601 揚州夜51 蘭陵的難題536 揚州碼頭186 求訂閱 求點擊877 別緻的談判489 官妓781 病急亂投醫71 許敬宗求救833 計劃改變268 東宮宴請81 李治的惋惜141 前兆748 伊圖那也558 釣魚570 長安89 甩鍋655 求訂閱929 雪中的貞觀殿178 坑爹587 線索196 得空31 開國侯81 李治的惋惜702 文章348 父子交鋒257 皇家醜事437 擒王104 知子莫若母674 假先知?124 安慰357 往事217 文成公主105 千金公主105 千金公主188 臥槽164 阿史那特勒613 咎由自取2852 亂世將至990 放逐161 合併576 海戰39 賜婚239 潰敗948 缺個章節名459 相邀156 鳳車512 珠寶首飾662 選妃608 曹王91 作死673 探望100 茫然506 一文錢的用意694 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