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 士農工商

武媚看着狄仁傑遞過來的奏章,眉頭之間顯着淡淡的隱憂。

不得不說,狄仁傑如此做法,確實是有些過分了,繞過了陛下與太子,卻把奏章呈給了自己。

而且這份奏章並非是送給朝廷的,而是真臘王直接送與他的,這讓人便不得不去想,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或者利益交換。

但話說回來,站在狄仁傑的立場上如果想問題,也能夠看出來,他這是在爲大唐着想,爲大唐江山社稷如今的盛世繁華着想。

大唐如今四海昇平,除了一個挑事兒的太子,去年不得不與大食交戰外,便是今年隱隱約約,已經開始讓上元節後開始離開的各國使臣在心中猜測着,大唐與真臘之間的關係,能否還像往年那樣和平友好。

而狄仁傑的出發點不爲別的,只是希望能夠儘可能保護住如今大唐的一切,而不是像前隋那般,在富足了沒幾年後,便瞬間以令人不敢置信的方式轟然倒塌。

“爲何不直接稟奏太子?哪怕是太子不加以理會,你也應該是稟奏陛下才是,但你爲何直接稟奏本宮?”武媚手裡的奏章輕輕的搖晃着,語氣中聽不出來到底是滿意還是不滿意狄仁傑的稟奏。

“回皇后,臣自知臣所行乃臣子之大不敬之罪。但……太子殿下理政多年,陛下早就疏於朝堂,此事兒怕是陛下無法拿出一個正主意。太子殿下正是血氣方剛、年輕有爲之時,而開疆拓土,威震四海極力效仿先帝行天可汗之神舉,臣以爲殿下有些過於求成!貞觀年間,先帝用兵乃是因我大唐內憂外患,積貧積弱,不得不如此。而今我大唐萬國來賀,羣使拜服,莫不尊我大唐爲上國,如果因真臘王調戲公主殿下一事兒,而向真臘國用兵,如此一來,臣擔心我大唐如此盛世繁華,會……煙消雲散!”狄仁傑躬身行禮急急說道,額頭上不知不覺的開始冒出了細汗。

“太子徵安西、安東、倭國你都贊同,哪怕是去年與大食交戰,戰火蔓延至吐火羅,你都不曾如此激動,爲何?朝廷沒有收到真臘王的懇請奏章,你狄仁傑卻收到了真臘王的奏章,此事兒又是爲何?大唐聲威加四海,使以萬國來賀,此等盛世太子居功幾何?就算是本宮同意你之諫言,只是不知真臘王子調戲鎮國太平公主一事兒,你打算如何解決?失皇室顏面、丟大唐聲譽?”武媚看着一直彎腰行禮的狄仁傑,淡淡的問道。

太子年輕又如何?如果沒有太子,怕是大唐還不會有今日今日,超越貞觀年間的盛世輝煌。

“給我時間,我將超越先帝,讓大唐屹立於強盛之世,用不受他國侵擾,更不會讓兵臨都城!”當年說服自己與陛下答應他建造太乙城時,不到十歲的小傢伙,站在自己的牀榻上發出瞭如此豪言壯語,雖說他說完後,就被自己一巴掌從牀榻上拍到了地上,但小傢伙爬起來依然是豪情萬丈,最後被他爹踢出了皇宮。

皇帝一腳、皇后一巴掌,都是打在了屁股上,但從此大唐卻多了一個盛世繁華的聚寶盆:太乙城。

這麼多年要不是太乙城總是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大唐怕是走不到如今啊。

有時候回過頭去想,當初如果不是李弘這太乙城,那麼那些征戰沙場的諸多利器,那皇宮通道上明亮的燈罩,那些香水、香皂這些必不可少的就不說了,僅僅是那些海外祥瑞,就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讓大唐看到讓百姓吃保暖穿的希望,甚至成了大唐的立國之根本。

如果沒有李弘,就不會有這些東西,那麼如今的大唐又會是什麼樣子?元日、上元節,還會如這兩年般熱鬧非凡嗎?還是說會像從前以前死氣沉沉?

人們在習慣了一些東西后,再想把這些已經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東西撇去,這不單是需要勇氣,更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就像是上一世,如果人美全部拋開電子商務時代衍生出來的所有東西,是不是還能夠真的適應那種生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腳步,從來不會讓人們在前進的時候,退回去琢磨琢磨,然後讓你重走一遍。

人生也一樣,一個決定甚至在一開始看似不起眼,但你不知道,你這一次的抉擇,對你未來命運的影響會有多大。

大唐如今已經踏上了完全由李弘打造、領航的這艘巨輪,那麼它的前進方向,它的行駛速度,就必須要按照李弘最初的設計來繼續走下去。

一旦改弦易轍,其後果沒有人知道對於大唐是福還是禍。

“真臘王願爲此鄭重道歉,如果無法讓公主殿下消氣,他們願意以一些稀世珍寶……。”

“狄仁傑啊狄仁傑,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你覺得本宮會在乎那些東西,還是大唐缺那些?還是你覺得太子會在乎?”

“皇后,臣並非是要爲真臘國說項,臣與安南王並無任何私交,甚至是在接到這安南王的奏章前,根本就不認識此人。臣之所以冒着大不敬諫言皇后您,實屬出於爲我大唐着想之忠心耿耿,並非是爲己謀利。”狄仁傑額頭上的汗珠則是越來越多,甚至連看武媚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在他看來,皇后如今的語氣,顯然是不想管,也不願意或者是無能力管此事兒了。

太子殿下這些年理政,他在朝堂之上看的可是一清二楚,大唐律例在修改中,商人的地位、還有那資本的重置以及開發,包括士農工商的地位變化,也正在漸漸被改變着。

春秋時期的陶朱公范蠡,當年輔助勾踐滅吳國,其功勞之大無人出其右,如此輝煌的功績以及位極人臣的盛名,也足以使他同其他賢臣名相一同載入史冊。

但最終因其後半生經商所爲,使得他在衆多的歷史記載中,並沒有與其他賢臣名相排列在一起,甚至一些其功績、影響力的人他都不能與之並列!

足以想見,這個時期,士農工商的階級地位,早就已經被奠定好,不曾、也不能更改。

但到了太子殿下這裡,爲了給如今的商賈們說話、撐腰,竟然篡改《管子》之意,明確指出其關於士農工商解釋,並非是因其對江山社稷貢獻之大小排列,並不是指人們的階層、地位高低。

實則是指治理江山社稷的四個根本方面:士、農、工、商,四個密不可分的方面,非是階層。

如此顛倒黑白,在太子殿下的言論之下,商賈們如今已經快要成了不亞於農、工兩個階層地位的階層了,甚至大有趕超第一階層士人之勢。

如此一來,天下士人必然會有一天口誅筆伐太子殿下,而那個時候,大唐將會陷入內憂外患之困境而不可自拔,其勢危矣。

所以狄仁傑在走投無路之時,也只能求助於皇后,畢竟,無論太子殿下如何行事,但向來無論是陛下還是皇后的言語,他基本上都是言聽計從。

而今陛下疏於朝堂多年,太子殿下理政,如今已經指望不上陛下能夠爲大唐解憂,唯有來皇后這裡稟奏一試了。

“既然不是爲己謀利,那麼爲何不堂堂正正的稟奏於太子?本宮母儀天下,掌管後宮,朝堂之事當年陛下身爲眩暈症時,代陛下理政,已是招來臣子們的諫言、彈劾,如今啊……本宮也累了,落個清淨,朝堂政事多年來都是太子掌管,本宮與陛下之所以能夠高枕無憂,也是因爲相信太子在處理朝政時的能力。”武媚輕飄飄的回絕着狄仁傑的話,不管真臘王子是不是被人陷害利用,但是膽敢生出褻瀆之心,這人就該死!

李弘斬他一條臂膀,已經算是輕的了。

“但太子殿下如今不過二十五歲,安西一事兒有裴行儉等人輔助殿下,安東又有陛下御駕在側,但如果殿下出徵西南,嶺南一片多爲煙瘴之地,易患瘴藶之氣,如今並無良藥可用於醫治。臣深恐殿下如果率軍徵往西南之地,我大唐將士水土不服……。”

“安南都護府的大都護叫劉延佑吧?他任安南都護府幾年了?死了沒?”武媚欣賞着自己昨天前往上元節前,與裴婉瑩一同染的指甲,淡淡的問道。

“但……。”

“明日吧,明日你去跟太子親自說吧,本宮身爲皇后可不能再幹政了,御史臺的李嶠,誰人不知道他是太子的人,如果他要是在朝堂之上彈劾本宮干政,就是陛下……怕也不會網開一面的。”武媚從上次之後,就已經決定,無論任何時候,都會堅定的站在李弘的身後支持他。

畢竟,這幾年長安城的發展變化太大了,這擴大了近兩倍的長安城,當她偶爾有一天,心血來潮的拿出當年的長安地圖與現在比對時,面對兩者之間的差距,瞬間就把她震驚的是久久說不出話來。

而當汪樓告訴她,如今大唐的都城長安城,已經是一個兩百萬人口、甚至在往三百萬人口發展的巨大都城時,皇后身後的李治,一口茶水噗一下,一點兒都沒浪費的,全部噴在了武媚豐滿的臀部衫裙上。

“咳咳咳……對……對不起,朕只是覺得,以後要是李弘不聽話,咱們倆就威脅他要以長安立國,建立一個大大唐,氣死他李弘。”李治咳嗽的臉都紅了,但卻絲毫壓抑不住腦海中想要“造反”的想法兒!

387 監國253 謀差事189 裴馬821 火781 病急亂投醫536 揚州碼頭148 賀蘭敏月21 玻璃116 刺殺641 誣陷460 和親835 下馬威445 和平43 百無一用是書生113 去年三月份899 宿營950 奴732 長安城338 贖身?542 鉅艦23 濮王府825 先怕後敬819 君臣對335 四大都知351 探望許敬宗953 契約845 侯賽297 美好畫卷324 改革初體驗555 《春題湖上》191 孔雀河畔72 許敬宗的目的210 追擊202 明駝暗箭104 知子莫若母818 蜀身毒道898 心善997 十年長安125 鬥富894 大限已至?981 狼? 人?461 站隊464 東窗事發908 街道上的人291 酒窩傳說557 揣測989 太平眉坊564 輕鬆的海戰216 進城840 李弘的倚仗698 盛會343 利慾薰心889 起因723 朝堂2159 關乎211 炸藥383 大牢37 機關算盡432 破陣290 對峙763 上元節的憧憬679 創始人武媚223 暗涌882 御書房201 蔥嶺376 童男童女的祭祀84 雞父之戰880 清除老臣?702 文章614 歸程66 曲江池129 監國533 溫存387 監國913 封地405 決議750 斷臂去指228 天雷869 太平的小心思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41 父子交易117 白露 小寒19 打賭231 善後80 鬥嘴450 房先忠的解讀368 尚方雞毛撣子646 武媚的猶豫175 亂燉436 探敵營386 親迎194 算計177 弩595 求訂閱908 街道上的人249 格局49 武媚的無力343 利慾薰心407 佯攻413 城破
387 監國253 謀差事189 裴馬821 火781 病急亂投醫536 揚州碼頭148 賀蘭敏月21 玻璃116 刺殺641 誣陷460 和親835 下馬威445 和平43 百無一用是書生113 去年三月份899 宿營950 奴732 長安城338 贖身?542 鉅艦23 濮王府825 先怕後敬819 君臣對335 四大都知351 探望許敬宗953 契約845 侯賽297 美好畫卷324 改革初體驗555 《春題湖上》191 孔雀河畔72 許敬宗的目的210 追擊202 明駝暗箭104 知子莫若母818 蜀身毒道898 心善997 十年長安125 鬥富894 大限已至?981 狼? 人?461 站隊464 東窗事發908 街道上的人291 酒窩傳說557 揣測989 太平眉坊564 輕鬆的海戰216 進城840 李弘的倚仗698 盛會343 利慾薰心889 起因723 朝堂2159 關乎211 炸藥383 大牢37 機關算盡432 破陣290 對峙763 上元節的憧憬679 創始人武媚223 暗涌882 御書房201 蔥嶺376 童男童女的祭祀84 雞父之戰880 清除老臣?702 文章614 歸程66 曲江池129 監國533 溫存387 監國913 封地405 決議750 斷臂去指228 天雷869 太平的小心思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41 父子交易117 白露 小寒19 打賭231 善後80 鬥嘴450 房先忠的解讀368 尚方雞毛撣子646 武媚的猶豫175 亂燉436 探敵營386 親迎194 算計177 弩595 求訂閱908 街道上的人249 格局49 武媚的無力343 利慾薰心407 佯攻413 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