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黃麋原(五)

(祝兄弟們中秋節快樂;這幾天要多陪陪家人,一天一更,望大家諒解……)

虎賁軍在黃麋河南岸的正面戰線,側翼最先是被數以萬計的地方潰兵衝亂,繼而每一側都是兩萬黑巾兵精銳與十數流民軍將卒所形成的滾滾洪流衝擊而來。

寧致澤就沒有想過虎賁軍戰陣兩翼有被殺潰的可能,煉入防禦法陣禁制的輕型戰車、大型弓弩、戰械都安排在正面,想着等兩翼兵馬絞散叛軍的防線後,然而從正面直接碾壓叛軍的本陣,這樣就能一鼓作氣的徹底解決掉這場戰事了。

如果這時候寧致澤直接放棄兩翼的防線,直接推動本陣猛然的進擊黑巾兵的正面防線,不是沒有挽回敗局的可能。

畢竟經過樂毅此前的調動,正面的黑巾兵人數已經減少到五萬人,想要抵擋十五萬虎賁軍的衝擊,極爲困難。這時候只要虎賁軍從正面撕開口子,不斷的快速往前推進,暴露出來的兩翼就會不斷的縮小,最終就不會成爲其軟肋。

寧致澤還是太猶豫了,一直拖到兩翼薄薄的防線被衝潰,被流民軍將卒挾裹着黑巾兵精銳如洪流般衝擊過來,纔想到要從正面撕開口子,就已經有些遲了。

這一刻,天師鞏樑、鞏寶等赤眉教明竅境、道丹境強者都直接進入正面戰場,與五萬黑巾兵精銳一起,死死的守住戰線,很快黃麋原戰場就徹底的陷入血腥混戰之中,彷彿絞肉機,無情絞殺敵手雙方將卒的性命……

黃麋原雖然近百里寬闊,但諸路馬兵分散開來,鋪天蓋地,就成了誰都無法輕易脫離的屠殺場。

寧致澤、寧成志等人,午後在三千多寧氏精騎的簇擁下,浴血殺出重圍,艱難的退到黃麋原東側山嶺的谷口,這時候再回望戰場已經是欲哭無淚,怎麼都沒有想到,會在黃麋原遭遇如此慘烈的潰敗。

什麼都完了,十五萬虎賁軍精銳、上萬寧氏精銳子弟兵,都差不多葬送在這裡,寧氏還有什麼籌碼,助太子燕丹掌握燕京城那些兇險詭異的局面?

就憑坐閉逾三十年、已經過五百歲、道之真胎都已經早走下坡路的道胎境老祖嗎?

寧致澤、寧成志腸子都悔青了,在猜知英王有變之後,就應該不管會被流民軍追襲尾部,虎賁軍主力就應該第一時間回撤武勝關觀望形勢,不至於將籌碼都輸在黃麋原。

現在什麼都遲了!

在這樣的混戰之中,天地元氣被殺伐兵氣攪得狂暴不堪,風雨雷電交加,寧致澤、寧成志等人修成再高,發揮的作用也極有限。

刀光劍芒縱橫,也就是絞殺的效率高些而已,而流民軍裡也不是沒有制衡的玄修強者。

雖然流民軍的精銳數量要比虎賁軍低得多,但真正戰場陷入混亂之中,流民軍是主導着戰局的發展,天師鞏樑、鞏寶也始終各率一萬黑巾兵精銳,沒有參與混亂不堪的絞殺戰,此時則緩緩往東嶺谷口這邊逼過來。

這時候寧致澤、寧成志等人即便集結三五千重甲精騎,他們也知道已經沒有重新殺入戰場、逆轉戰局的可能,他們只能守住谷口,希望能收攏更多的潰兵,能夠逃出去。

他們此時唯一的優勢就是跨下的良騎,但是流民軍將卒太多了,鋪天蓋地,黃麋原百餘里方圓,幾乎到處都是流民軍將卒的身影,到處切割、穿透,虎賁軍及地方武備只能各自爲陣,各自突圍,只有少數人能聚攏到寧致澤、寧成志所守的山口。

到天黑之前,寧致澤、寧成志只能退守最近的谷陽縣城,在谷陽縣城再次收攏部分殘兵,趕在流民軍殺出黃麋原,他們再次倉皇東逃。

雖然流民軍傷亡也極慘重,但士氣如虹,他們已不敢再困守一城,以免被流民軍徹底圍住……

***********************

虎賁軍大潰,僅剩兩萬殘卒隨寧致澤撤回武勝關的消息傳出,燕京大震。

消息傳到潼北府,則已經是七天之後。

剛剛入秋,潼河南岸已經有一絲涼意,陳海策馬停在潼河的南岸,望着浩浩蕩蕩的潼河。不知道是英王這邊想故意寫出寧氏的愚蠢,還是太子那邊想將英王的陰謀更直觀的揭穿出來,燕京傳來的邸報對黃麋原一戰的描述非常詳細,十二萬黑巾兵精銳在黃麋原突然出現,就註定的戰局走向,寧成澤優柔寡斷,葬送了虎賁軍近三分之一的精銳。

流民軍的傷亡也極慘重,黑巾兵死傷不會低於半數,普通的流民軍將卒死傷可能要超過二十萬,但流民軍贏得了這場堪稱輝煌的關鍵一戰,清理戰局,得到虎賁軍遺棄下來的大量兵甲、戰械,戰力只會更強。

寧成澤率兩萬殘卒退守武勝關,雖然京畿還有十萬虎賁軍精銳,但短時間內已沒有出武勝關北進的可能,要是再慘敗,武勝關失守,大燕帝國都有可能覆滅了。

虎賁軍不能出武勝關北進,薊陽郡已經被打爛,盡數落入赤眉教之手,而流民軍的兵勢極盛,此時北域諸郡也就苗氏能與之爭鋒,但短時間內苗氏只可能固守疆土,也不可能貿然出兵與流民軍爭強。

不然的話,即便是能慘勝,苗氏在北域的勢力也註定會衰敗下去。

流民軍會繼續留在薊陽,還是從薊陽郡揮師東進,短時候還難分辨,但想必也不會莽撞強攻武勝關、進軍京畿,也不大可能北進去強攻苗氏,燕京城的形勢卻更加錯亂複雜了。

即便這時候天下人都知道,十二萬黑巾兵精銳,是英王贏述故意放到薊陽郡的,又能拿英王奈何?

此時的英王贏述,留在秦潼關督造新城,而早在陳海、屠子驥率部進入野狐嶺之前,趙無泰就從第一、第二大營抽調一萬甲騎,先期率領趕到秦潼關,與英王贏述匯合。

太子贏丹即便確認同胞兄弟贏述包藏禍心,這時候有決心率虎賁軍進攻秦潼關嗎?此時依舊留守青龍峪的十萬虎賁軍精銳,還會忠心耿耿的聽從太子贏丹的調動嗎?

益天帝畢竟纔是大燕帝朝的帝君,始終都沒有正式退位;京郡八族,寧氏在黃麋原慘敗中已殘,其他七族對太子贏丹的態度,會發生怎樣的改變,黃麋原一戰的結果傳到燕京後,就應該在劇烈的醞釀之中了。

潛流之後是風平浪靜,還是波瀾狂涌,這個只能靜候了。

而事實上寧致澤在黃麋原敗得太慘、黑巾兵精銳戰力出乎想象的強大,卻導致英王贏述身上的疑點模糊不清了,即便陳海他們在野狐嶺以北,早就證明了黑巾賊兵的行軍路線,但很多人都不認爲,這部分賊兵精銳真是從秦潼山翻越重重絕嶺跳到薊陽郡去的。

這一切太不合常理了!?

黑巾兵的戰力如此之強,強到超乎想象,完全可以在潼北府將西園軍擊潰,需要傷亡慘重的翻越秦潼山絕嶺,與薊陽郡賊兵聯手伏殺寧致澤所部嗎?

誰都沒有想到,黑巾兵的強悍與那近乎瘋狂的殺戮意志,就是在這場看似不可能、傷亡比例高到恐怖的絕嶺行軍中錘鍊出來的。

在秦潼山時,黑巾兵真要有如此強悍的戰力,打死都不會冒着未戰就逾半的傷亡比例翻越秦潼山絕嶺的——而事實上,流民軍此戰能勝也是僥倖,率虎賁軍進薊陽的將領,誰都沒有想到流民軍會如此的強悍,會強悍到與虎賁軍精銳一較長短的程度,本質上還是輕敵而敗。

這時候董潘、吳雄、董寧策馬過來,在陳海身邊翻身下馬,也望向滔滔河水。

文勃源、樊春自然要更早知道虎賁軍在薊陽慘敗的消息,不僅姚啓泰、姚軒父子等人,已經被文勃源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拿了下來,解除了將職,暫以車騎都尉苗赫節制第三大營外,西園軍十三四萬精銳,已經四天前陸續從雷陽谷往南開拔,此時已經是最後一批將卒正通過潼北大倉臨時搭建的渡橋,跨越潼河。

待十五萬西園軍精銳,到秦潼關與英王殿下匯合,燕京的形勢就差不多能明瞭了。

董潘猜不透陳海在想什麼,問道:“你不去秦潼關?”

“數十萬饑民嗷嗷待哺,文大人的意思也是要我與子驥暫時先留下來善後,”陳海他並沒有受到英王贏述的召見,也不願意去見英王贏述,笑道,“再說了,燕京城都是大人物的舞臺,我一個小角色跑過去湊什麼熱鬧?董爺也不是沒打算去燕京嗎?”

現在除了屠子驥率一萬精銳繼續留在潼北府,處理後續的饑民賑濟、戰俘安置外,陳海也將繼續留守潼北大倉。在燕京形勢徹底穩定之前,潼北府、南樟府所在的秦潼山中麓、北麓,將始終是西園軍的大本營。

當然,董潘作爲客將,也沒有急着率千餘河西道衙兵,進燕京城去湊這個熱鬧,他、吳雄及裴晉華等人,與董寧等河西子弟都暫時留在潼北,要等時局平復之後,才考慮下一步的動向。

這也是河西的意思。

要是太子贏丹不甘心看到大勢已失,想拼死一搏,他們這點兵力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倘若益天帝順利重掌帝權,贏術受封太子,也少不了他們這邊的好處,到時候再去燕京也順理成章。

而樂毅作爲黑巾兵的主將出現在黃麋原的戰場之上,已初具一代名將之姿,董潘就能明白黑巾兵的驟然強盛,與陳海所編寫的《練兵實錄》有關。

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絞殺(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渡而擊(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潼口血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突破闢靈第八百九十八章 封賞第七百九十五章 伏殺(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攻守之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汗國第五百一十八章 刺客(六)第二百一十章 新職務第四百八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誘敵(一)第六十六章 一戰五敗第六十六章 一戰五敗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六章 真傳駕到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八百二十七章 玉虛煉神焰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師鞏樑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藥靈藥第一百四十四章 杖斃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一百一十章 秦潼關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二百七十九章 媚魔真形(第三更)第五百三十章 解圍第九百二十四章 任命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四百零四章 遺蹟第二百九十四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732章 守塞第二百八十三章 杜厲南第二百八十四章 代理人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七百六十五章 九郡形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定策西逃第六百九十二章 殺父之仇第九百七十五章 途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聚泉嶺援兵(第二更求月票)第六百二十章 借兵之議(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回程(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許勝第七百三十七章 下馬威第七百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生邪靈第六百七十九章 玄金傀儡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四百三十章 偷雞蝕米第八百六十六章 相逢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鷹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八百一十章 拜師(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一百五十五章 莫爭功第一千零九章 郡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會戰(一)第七百零七章 丹成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八百章 嶽博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分割第五百九十一章 血霧魔淵(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入彀(八)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六百六十一章 秘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謊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九百五十二章 血湖峽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許勝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二百章 黃麋原(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羅剎族羣第五百章 帝妃第二百三十七章 鷹妖令牌第六百八十七章 回馬槍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武臺(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會戰(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伏殺(五)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三章 警方的眼線第五百四十七章 與天下爲敵
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絞殺(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渡而擊(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潼口血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突破闢靈第八百九十八章 封賞第七百九十五章 伏殺(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攻守之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汗國第五百一十八章 刺客(六)第二百一十章 新職務第四百八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誘敵(一)第六十六章 一戰五敗第六十六章 一戰五敗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六章 真傳駕到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八百二十七章 玉虛煉神焰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師鞏樑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藥靈藥第一百四十四章 杖斃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一百一十章 秦潼關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二百七十九章 媚魔真形(第三更)第五百三十章 解圍第九百二十四章 任命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四百零四章 遺蹟第二百九十四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732章 守塞第二百八十三章 杜厲南第二百八十四章 代理人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七百六十五章 九郡形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定策西逃第六百九十二章 殺父之仇第九百七十五章 途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聚泉嶺援兵(第二更求月票)第六百二十章 借兵之議(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回程(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許勝第七百三十七章 下馬威第七百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生邪靈第六百七十九章 玄金傀儡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四百三十章 偷雞蝕米第八百六十六章 相逢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鷹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八百一十章 拜師(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一百五十五章 莫爭功第一千零九章 郡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會戰(一)第七百零七章 丹成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八百章 嶽博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分割第五百九十一章 血霧魔淵(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入彀(八)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六百六十一章 秘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謊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九百五十二章 血湖峽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許勝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二百章 黃麋原(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羅剎族羣第五百章 帝妃第二百三十七章 鷹妖令牌第六百八十七章 回馬槍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武臺(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會戰(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伏殺(五)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三章 警方的眼線第五百四十七章 與天下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