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二十八章

流火的七月雖然難耐,但也緩慢的過去,期間江淮各地多有水情,幸好楊一自控制三省後,對水利興修多有建樹,這水患倒也沒有出現。進入八月,石達開和捻軍是越鬧越兇,曾國藩的湘軍在湖南江西的戰場上是節節敗退,石達開頻頻調兵譴將,把湘軍壓制的死死的,甚至連湖北都不能踏入一步,曾國藩這個兩湖總督當的真不是味道。至於捻軍,也是個欺軟怕硬的主,新軍控制的安徽他們當沒看見一般,只是在河南山東陝西一帶折騰,八月初,石達開派兵從湖北入陝,與捻軍東西呼應,大有和捻軍會合之意。幸有清軍死守涵谷關,使兩軍不能會合,但其氣焰之囂張可見一斑。

且說咸豐皇帝和他的滿清貴胄在上次爭奪兵權失敗後,知道楊一對朝廷此舉多有不滿,因生怕漢臣生出二心,對楊一也不敢過多相逼,只是不停的催促楊一發兵北上,先滅了捻軍這股可能威脅京畿的力量,還要求新軍派兵西進,聲援曾國藩對石達開的行動。楊一對此一直採用推延戰術,今天說部隊裝備不齊全,明天說糧草沒到位,後天說軍餉還沒找落,總之是不出兵。八月初,石達開突然發力,盡譴60萬大軍入湘,曾國藩不敵,只能死守各個要地,苦苦支撐,竟是個只守不攻的態勢。無奈的曾國藩屢屢急報朝廷,望楊一的新軍火速西進,威脅石達開的側後。咸豐鑑於形勢危機,也顧不了許多,寫了封措辭嚴厲的密旨發與楊一,令其火速增援曾國藩部,同時要求派出新軍一部北上,配合勝保部剿滅捻軍。雖然上海蘇州兩地的兵工廠日夜生產,但由於部隊擴增太快,新軍有半數以上都沒裝備上新式步槍,有一部分拿的還是太平軍時期的大刀長矛,還有什麼擡槍,紙底的後裝步槍,總之裝備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楊一的確不願意現在就把部隊拉上戰場,但見咸豐逼的太急,自己的部隊還沒完全換裝,其他各項軍備也沒到位,還不到造反的時機,便讓李秀成帶兩個師三萬人馬,快速趕至安慶,配合安慶的李柱子獨立師,沿江而上,進逼九江。石達開對楊一的新軍向來是畏懼幾分的,這對湘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其含義也是要先滅曾國藩,再回頭來對付新軍。現在被新軍幾萬大軍在後面這麼一折騰,石達開也顧不上專心對待曾國藩了,從湖南前線抽掉二十餘萬大軍回頭九江一線,沿江佈防,這樣才大大緩解了曾國藩的壓力。

其實湘軍的戰鬥力是相當強的,歷史有記載,湘軍一萬可勝太平軍數萬,由此可見曾國藩湘軍的厲害。曾國藩一向重視部隊的裝備,推崇洋人的槍炮在戰爭中的作用,湘軍中也多有些新式裝備。只是這石達開屢次吃那楊一新軍洋槍洋炮的苦頭,曉得厲害的。自南京事變後,石達開稱王鄂贛,便大力採購洋槍洋炮,用於裝備其軍,雖然清廷要求西洋各國不要把軍火賣與石達開,但這白花花的銀子誰不喜歡,你不賣,自有人賣,楊一就曾讓霍夫曼賣了批淘汰的前裝步槍給石達開,其他列強就更不用說,反正石達開在在湖北江西一帶鬧騰,對他們的經濟利益也沒多大影響,哪有自己主動放棄賺錢的道理,雖然表面不賣,暗地裡也偷賣些與太平軍,這樣一來,太平軍與湘軍在裝備上的差距雖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但也大大縮小。再者,太平軍在數量上大大佔優,兼那曾國藩屢敗與石達開之手,士氣上也大受打擊,這才顯出湘軍的不濟。

八月中,被朝廷逼的沒辦法的楊一,派蘇北的聶士成率兩師兵力進入山東,開始擺出對捻軍的作戰的架勢。這捻軍與太平軍不同,多是流動作戰,沒有固定根據地,只是在河南,山東,陝西三省亂竄,一時也拿他們不住,楊一隻是讓聶士成緩緩北上,讓那勝保喘口氣就行,不可把捻軍逼的太急就是。聶士成進入山東後,一直是穩紮穩打,慢慢推進,也與那捻軍的小股流竄部隊發生過數起戰鬥,新軍力爭每戰必勝,佔領一地便鞏固一地,慢慢的蠶食那捻軍的活動範圍,,先解了濟南一帶的困境。然後漸漸的把捻軍逼出山東,退到河南境內。接着新軍聶士成部就再也不肯向前一步,開始找各種藉口留在山東與河南的交界處。

進入九月以來,楊一一直爲部隊之間命令的傳達傷腦筋,中國地方太大,用人力傳送情報的方法效率太低,飛鴿傳書這玩意有時候也靠不住,鴿子雖然有靈性,但也備不住遇上個天敵或人類傷害的,所以楊一開始琢磨引進電報這先進的工具。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法則。1837年,莫爾斯利用這一法則發明了莫爾斯電報機,並於1844年在華盛頓與巴爾的摩之間最早開通了電報通信。這時候的歐美先進國家,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有線電報,楊一琢磨着先引進有線電報,再利用自己來自未來的知識,結合現有的有線電報,弄出無線電報來。最好再弄出電話,也搞箇中國的電氣革命,儘管這電氣革命也許只是小範圍的。九月初,楊一再次派史密斯回美國,引進電報設備和相關人才,同時史密斯還肩負着開發“麗人”女性用品美國市場和聯繫猶太人商業組織的使命。當然史密斯回美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爲“麗人”系列女性內衣申請技術專利,二是要開設在美國的化妝品和內衣分廠。同樣,在中國過了幾年快活日子的霍夫曼也被楊一一腳踢回普魯士,眼下普魯士皇帝正和法國的拿破崙三世不對付,雙方都在邊境布有重兵,這普魯士陸軍在拿破崙時代沒少吃法軍的苦頭,一直惦記着跟法國開戰,找回點面子。霍夫曼就是回去遊說政府對法國施加軍事壓力的,最好讓普法戰爭提前,那法國就沒精力來參合第二次鴉片戰爭了,或許也能爲楊一爭取點時間。當然了,“麗人”集團在歐洲的業務,霍夫曼還是要負責開展的,只次回去也要打開新式女性內衣在歐洲的市場,霍夫曼受命聯合普魯士的合作伙伴,建立新產品的銷售體系和合資工廠。

九月,模仿歐美的新式學堂也先後開學,一大批學生被免費送進這些學堂,學習外語和數學,化學,物理這些新課程。楊一開始進入竭力發展教育,培育新式人才的時期。

九月的上海依舊是一付火熱的氣候,雖然已經沒有盛夏的酷熱,但秋老虎的餘威仍在,楊一一向討厭在衙門裡呆坐辦公,把那些官場的雜事都丟給師爺們,自己躲在家裡涼快舒服。單說楊一這日在家裡與張健商討軍備事宜,兩人在那樹陰下支開桌子,擺上瓜果水酒,邊吃邊說着。門子來報:“湘軍曾督門下李鴻章求見。”

對這李鴻章楊一一向是極其關注的,早幾年隨呂賢基在安徽興辦團練,協作對太平軍的作戰,開始倒也順利,李鴻章以書生帶兵,既有“專以浪戰爲能”的記錄,也有“翰林變作綠林”的惡名。數年的團練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爲將之道,不在一時勝敗,不逞匹夫之勇。多次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獲勝,然而,功高易遭妒,一時之間,謗言四起,李鴻章幾不能自立於鄉里,乾脆向皖撫福濟辭去軍務,打算回鄉專心讀書。陳玉成席捲皖北的時候,李鴻章帶全家逃亡,展轉來到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處,去年投到老師曾國藩的軍中效力充當幕僚。

其實,適湘軍於湘贛戰場屢敗於石達開,需人孔急。因此,曾國藩對於招李鴻章入營襄助,甚爲積極主動。但曾也深知,李自恃才高氣盛,鋒芒畢露,真要獨當一面,還需再經一番磨礪。於是,他平時儘量讓李鴻章參與核心機密的討論,將其與胡林翼、李續宜等方面大員同等看待;當時,湘軍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辯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國藩經常有意無意讓他們與李鴻章爭口舌之長,以挫其銳氣。至於曾氏本人,更是身體力行,以自己的表率來影響李鴻章。李鴻章愛睡懶覺,曾國藩就每日起早,親自叫醒他,督促李鴻章養成早起的習慣;又李鴻章說話每每誇大,譁衆取寵,曾國藩便教導他,待人需以誠;遇到困難挫折,抓工夫就大談“挺”經,以激勵李鴻章;總之李鴻章無論在思想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受到曾國藩的潛移默化,成爲其得意弟子。曾國藩對李鴻章的評價是:“少荃天資與公牘最相近,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於藍也未可知。”

作爲曾國藩的得意弟子,李鴻章看到新軍的迅速崛起,論實力已經遠遠超過湘軍,且新軍與太平軍屢次作戰,無一敗績,對此李鴻章生出極大的興趣,同時對新軍的組建方式和訓練都極爲欽幕。這次曾國藩得知楊一有路子能買到最新式的槍炮,便打算派人前來購買,李鴻章得知後,主動向曾國藩討了這差事,想來見識一下當初大鬧李家,如今威鎮華東的新軍主將楊一。

楊一素來對李鴻章就心懷憐惜,作爲一個來自後世的人,深深理解李鴻章在這個時代的諸多無奈,同時也欣賞李鴻章的才能,對李鴻章諸多報復不能在清朝這一腐敗的時期實現,也對有同情。如今在李鴻章登門來訪,楊一頓生結交的念頭,立刻告訴門子:“你先過去,好好招待,我馬上就來。”

一襲長衫,一頂瓜皮小帽,相貌清瘦,雙目有神,舉止得體,官場多年的打滾,已經消磨了當年年少的銳氣,神色間多了幾分沉穩和幹練,這就是李鴻章給楊一的第一次印象。坐在客廳裡等待楊一的李鴻章,只聽到裡間有一爽朗笑聲道:“來的可是寫就《入都》十首的廬州李少荃否。”說話間,一道人影晃動,楊一已出現在李鴻章面前。

令李鴻章沒想到的是,楊一併沒有穿官服出來見自己,眼前這個二十七八的年輕人,居然就是威鎮三省,收服太平軍悍將陳玉成、李秀成,智破南京城的新軍統帥,兩江總督楊一嗎?單從外表來看,李鴻章覺得楊一更像一個書生,穿了身極普通的居家衣裳,面帶笑容,面目俊朗,比自己還要年輕一些。這一切都讓李鴻章生出許多好感。

“學生正是李鴻章,拜見楊都。”李鴻章照例給楊一施了一禮。現在的李鴻章也還只是曾國藩的幕僚,並無實職,面對一個封疆大吏所以李鴻章還是自稱學生。

楊一趕緊上前,阻止李鴻章繼續行禮,口中道:“少荃不必多禮,少荃才名,楊某多有拜聞,今日一見,心裡甚是歡喜,來的急了,這衣服也沒換,失禮失禮。依我看就大家交個平輩朋友吧。這俗禮就免了。”李鴻章萬萬沒想到,少年得志的楊一竟如此謙和,來的時候想的種種困難,竟沒有一樣出現,心裡對楊一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少荃老弟,別來無恙?”李鴻章這才注意到裡面還有一人出來,仔細一看,竟是故交張健。當年一同上京,張健與李鴻章多有來往,兩人關係不錯,如今在這重逢,怎麼能讓李鴻章不歡喜。突遇故友的喜悅讓李鴻章忘記了楊一的在場,自己原本應該保持矜持也飛到九霄雲外,猛的上前一把抓住張健是手,不住搖晃:“敏思兄,沒想到啊,竟然在這重逢。”

張健也感慨道:“是啊,這他鄉遇故知的幸事,你我當浮一大白啊!。”說着兩人似乎又回到當初神采飛揚,激揚文字的年代。四手相握,不由齊聲大笑。

一番激動後,李鴻章纔想起楊一還在一旁,發覺自己剛纔失態了,偷偷用眼角的餘光觀察一下楊一,見楊一神色如常,還帶有些許欣慰之色,竟有爲兩人重逢高興的意思,心中的石頭這才落地。

楊一在一邊擊掌笑道:“我說剛纔敏思先生聽到少荃來訪,竟喜不自禁呢,原來竟然是故人。敏思先生這就不對了,你與少荃乃故交,怎麼不早早說出,不說別的,就衝這,今天你也得多喝三碗。”李鴻章見楊一稱張健爲先生,料定張健在楊一軍中地位不低,這樣一來,自己這趟差事基本上是沒什麼問題的;加之見楊一爲人爽朗,心下也爲這故友高興。

張健來到楊一面前道:“大人,園子裡的酒水仍在,我們不妨繼續喝個痛快,如何?”楊一拍手笑到:“如此,正合我意,少荃兄,來來來,一起到園子裡好好敘敘。”說着楊一在前面帶頭回到剛纔來的園子內。

第8章 協議搶劫(2)第5章 中外合資第2章 左宗棠第7章 演習?第19章 選擇第9章 宣戰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0章 三戰廬州(4)第9章 宣戰第8章 和談(中)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9章 宣戰第25章 征服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4章 用間第5章 離別第20章 大義第12章 女兒情懷(2)第6章 浙南沈家(2)第10章 苦戰(7)第二部第十九章第8章 和談(上)第5章 中外合資第16章 論勢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36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苦戰(8)第18章 廬州(3)第4章 德國朋友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23章 挺進北非第11章 幕後第20章 李家(2)第2章 左宗棠第9章 上任(2)第19章 選擇第10章 苦戰(2)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10章 苦戰(6)第13章 特區第13章 遠方來客(1)第4章 序幕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20章 海上決戰第9章 上任(3)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22章 出征第18章 印度第23章 挺進北非第3章 婚姻大事(2)第17章 小刀會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6章 亞洲戰略第10章 苦戰(2)第18章 兩江總督第38章 戰爭陰雲第4章 練兵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36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全亂套了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14章 用間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21章 故人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0章 苦戰(6)第10章 苦戰(7)第23章 挺進北非第8章 領兵蘇滬(1)第9章 上任(4)第8章 領兵蘇滬(1)第23章 挺進北非第29章 外患第29章 外患第12章 歸途第18章 兩江總督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9章 起步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21章 故人第31章 打援第6章 變數第3章 逃婚第20章 李家(2)第6章 浙南沈家(1)第8章 和談(中)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5章 買辦第二部第二十七章第二 部第意外第7章 演習?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3章 成立政黨第21章 三戰廬州(3)
第8章 協議搶劫(2)第5章 中外合資第2章 左宗棠第7章 演習?第19章 選擇第9章 宣戰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0章 三戰廬州(4)第9章 宣戰第8章 和談(中)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9章 宣戰第25章 征服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4章 用間第5章 離別第20章 大義第12章 女兒情懷(2)第6章 浙南沈家(2)第10章 苦戰(7)第二部第十九章第8章 和談(上)第5章 中外合資第16章 論勢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36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苦戰(8)第18章 廬州(3)第4章 德國朋友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23章 挺進北非第11章 幕後第20章 李家(2)第2章 左宗棠第9章 上任(2)第19章 選擇第10章 苦戰(2)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10章 苦戰(6)第13章 特區第13章 遠方來客(1)第4章 序幕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20章 海上決戰第9章 上任(3)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22章 出征第18章 印度第23章 挺進北非第3章 婚姻大事(2)第17章 小刀會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6章 亞洲戰略第10章 苦戰(2)第18章 兩江總督第38章 戰爭陰雲第4章 練兵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36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全亂套了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14章 用間第21章 三戰廬州(2)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21章 故人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0章 苦戰(6)第10章 苦戰(7)第23章 挺進北非第8章 領兵蘇滬(1)第9章 上任(4)第8章 領兵蘇滬(1)第23章 挺進北非第29章 外患第29章 外患第12章 歸途第18章 兩江總督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9章 起步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21章 故人第31章 打援第6章 變數第3章 逃婚第20章 李家(2)第6章 浙南沈家(1)第8章 和談(中)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5章 買辦第二部第二十七章第二 部第意外第7章 演習?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3章 成立政黨第21章 三戰廬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