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印度

印度,中國政府沒想到,英國政府也沒想到。戰局發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西南軍區兩個師三萬人在和登陸部隊會師後,幾乎沒有任何消耗的兩個師,不等登陸部隊完全上岸,補充了彈藥和乾糧後,立刻西進。用西南老將軍馮子才的話來說,兵貴神速,戰機不能等。

西南大軍利用英國人還沒來得及破化的鐵路,把部隊裝車後立刻就撲向印度中部重鎮坎普爾,第二天海軍的陸戰一師完全登陸後,發現馮子才帶着部隊已經殺向坎普爾,立刻電報聯繫上馮子才。馮子才這一路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走的時候從海軍借的兩個工兵連根本就沒派上用場,自己的工兵部隊都沒活幹呢。

英國在印度雖然號稱10萬大軍,但分佈極散,加爾各答,孟買,坎普爾,新德里都有駐軍,其中數新德里和孟買駐軍最多,分別有英軍的一個陸軍師,加上坎普爾的一個步兵旅,和一些炮兵後勤部隊,實際上已經只有4萬。中國對印度突然下手,印度總督得知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縮兵力,這個想法是很清醒的,而且是太清醒了。他的想法應該說沒有太大的問題,把英軍收縮到新德里、坎普爾和孟買這三大城市內,在中**隊前進的道路上佈置印度軍隊,讓印度軍隊層層堵截中**隊的前進,這等中**隊打到幾大城市的時候,肯定損失慘重了。三十萬啊,就算是羣鴨子,也夠中**隊捉他10天半個月的。

沒想的事情發生了,馮子才一路朝新德里方向殺來,沒有英軍壓陣的印度軍隊,連一羣鴨子的不如,因爲鴨子跑不快,中**隊捉起來還麻煩,因爲鴨子不知道投降。中**隊要一隻一隻的捉,而印度軍隊不一樣,他們跑起來很快,投降起來也很認真。

馮子才的先頭部隊乘火車趕到蘭契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印度的鐵路實在是太垃圾了,印度地火車實在和牛車沒有什麼區別,這是中國士兵最普遍的抱怨。火車搖搖晃晃的卡到蘭契,留守的兩個印度師在英**官的指揮下,開始了反擊。密集的槍聲嚇的先頭部隊趕緊停下火車,從火車上跳了下來。結果發現一顆子彈也沒有打過來,原來印度士兵太緊張了。聽說中**隊來了,火車還在兩公里遠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射擊了。

先頭部隊地一個團也許是一路順利的緣故,團長讓部隊下車。立刻展開隊形。讓三個營分別從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幸好火車上帶着一個重炮營,這是團長李敢從馮子才那求來的,馮子才又是從海軍陸戰一師那搶來的,理由是西南地兩個師由於走山路。沒有帶什麼重武器。這陸戰一師的師長劉永福是馮子才的老部下,也就沒提什麼抗議。也不知道馮子才這老傢伙是怎麼弄的,快80歲了,還一付精幹的樣子,打起仗來還是那麼不要命,帶的部隊也是一樣的彪悍。

先頭部隊趁天黑集中所有炮火那麼一轟,駐守蘭契地兩個印度師頓時就亂做一團,印度師也有火炮,不過還都是老掉牙的傢伙,射程不遠,而且笨重。剛剛打上幾炮,就被重炮營的105毫米榴彈炮看上了,一通亂轟,印度師的大炮頓時就啞巴了。

李敢指揮部隊一個衝鋒,頓時就沖印度軍隊的防禦正面撕開了個口子,中**隊強大的火力對印度士兵來說,簡直就是惡夢,中國士兵在印度士兵的眼裡,都是他媽的魔鬼,一個瞪着大眼睛,嘴巴里怒吼着,端着火力強大的半自動步槍,打的陣地是的印度士兵擡不起頭。

印度師本來戰鬥力就差,要是有英**隊壓陣,還能頂那麼幾下,現在英軍早就退到幾個大城市中去了。印度士兵本來就不高的士氣更加低落。被中**隊衝開缺口後就有點抵擋不住了,幸好英**官踢這餓他們的屁股,他們纔沒有立刻跑路。也是這李敢的運氣好,一發流彈那不好去,偏偏落在了印度師的指揮部內,一下就把整個指揮部炸成了一鍋粥,負責指揮的應該上校被炸成重傷,這一下印度師的指揮全亂套了。

李敢手上的部隊雖然不多,但是這傢伙膽子大,欺負印度軍隊火力不行,竟然以連爲單位行動,從四面衝擊蘭契,印度士兵也實在不爭氣,失去指揮後亂做一團,被李敢那麼一衝,又是在晚上,根本不知道中**隊來了多少人。衝進去的中**隊更是膽大妄爲,一路見人就殺,到處放火,弄的好像到處都有中**隊。印度軍隊的心裡防禦首先崩潰了,很多士兵趁着黑夜開始偷跑,有了帶頭的,跟着學的就多了,開始是一個兩個,接着是整班整排,到後來就是一轟而散了。

逃跑的還是少數,更多的印度士兵認爲到處都是中**隊,自己已經被包圍了,乾脆就丟下槍,雙手抱頭,把內衣頂這頭上,嘴巴里大聲喊着:“投降!投降!”

中國士兵開始還聽不懂,後來看明白了。要說還是印度士兵紀律好啊,玩的夠絕,整連整營的士兵,排好隊列,把武器架好,人人手拿一面又內衣做成的白旗在那搖晃。這一下把李敢在個先頭團給累壞了,整整抓了一夜的俘虜,幸好印度士兵夠配合,蹲在那老實的一動不動。

等到天亮了,李敢被嚇了一跳,媽呀!到處是三五個中國士兵端着槍在看守上百的印度士兵。嚇的李敢趕緊把手上最後一個連的預備隊派出去看管俘虜。

李敢的先頭團打了一個晚上,上午8點,後續部隊的一個團纔跟了上來,看到李敢的部隊抓了這麼多俘虜,全都傻了。兩個印度師,光俘虜就抓了2萬,李敢手下滿打滿算才他媽兩千人,這還算上了一個文工團。當後續部隊的士兵看着文工團的丫頭們端着步槍在那哆嗦着看押俘虜,立刻大罵李敢,不知道憐香惜玉。李敢苦着臉道:“他媽的你們當我想啊,2萬俘虜啊,來這麼多士兵看守。”

擔驚受怕的李敢還大罵後續部隊道:“你們他媽的搞什麼搞,跑那麼慢,就是蝸牛也早該到了。”後續部隊的那團長也苦着臉道:“狗日地印度火車,全是他媽的垃圾,跑的賊慢還不說,一路上火車頭還壞了一次。幸好被我們用槍頂着腦袋,那火車司機才修好了,不然你還有的等。”

再說劉永福的陸戰一師全體登陸後,劉永福用無線電聯繫馮子才。聽說馮子才的一個團就端了印度人的兩個師,羨慕的口水嘩嘩的就下來了。這印度師還是軍隊嗎?劉永福這麼問到。馮子才道:“你去問印度人吧!”

聯繫完馮子才,劉永福立刻大膽的更改了作戰計劃,原定兩軍配合攻擊前進的,現在看起來馮子才的方向不需要他地幫忙了。一個團等於兩個印度師。劉永福掰着手指頭算了半天。最後的出結論,陸戰一師地三萬將士,大約等於印度人的8個師。

劉永福立刻下令,部隊沿着鐵路。朝孟買方向攻擊前進。當然軍部的命令還是要執行的,那就派一個團去追趕馮子才地部隊好了,這也算是互相配合了。

海軍在配合登陸部隊登陸後,倒是按原定地計劃沿着印度的海岸線橫掃而去了,一路殺氣騰騰的殺向孟買,沿海的各城市,無一倖免地遭到了海軍戰艦的照顧,見一個城市就來上一個齊射,大搖大擺的海軍編隊現在在印度海面上已經失業了,英國人連條漁船都沒開出來,發現的全是印度漁船,中**隊是來解放印度的,不爲難印度人民,海軍只是把每天抓到的印度漁民集中到幾條船上,然後把其餘的船全部說成是英國海軍的戰艦,用大炮來轟沉。

馮子才和劉永福分兵進攻,印度戰區總司令石達開也率領第二梯隊的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旅登陸印度了,還在海上石達開就不斷收到捷報,劉永福和馮子才簡直是天天過節啊,今天一個印度師,明天一個印度旅,6天的工夫,劉永福殺到了孟買城下,與海軍特混艦隊對孟買形成了海陸夾擊。馮子纔在坎普爾也圍上了一個英國旅,不過馮子才這會的日子並不好過,英軍並不是印度師,馮子纔在坎普爾被阻擋了兩天了。

石達開立刻命令,騎兵旅快速增援,留下兩個團的部隊負責後勤,其他部隊快速沿鐵路推進。鬱悶的是,火車頭都被馮子才和劉永福搶完了,現在一時還不回來,部隊大部分要徒步前進。不過石達開的部隊也有辦法,居然被他們找到幾十個手搖的維修車,一個連的部隊坐着維修車就先行出發了。

石達開一路上並沒有遇上傳說中捉到的二十萬俘虜,追問之下,劉永福和馮子才都回答到:“處理了。”再問繳獲的武器,他們的回答還是:“處理了”

怎麼處理的?劉永福和馮子纔不愧是一個部隊出來的,繳獲的武器,除了機槍,那些笨重的大炮和步槍全部集中起來,倒上燃油,一把火燒成廢鐵,至於大炮和彈藥,也集中起來,在遠處用迫擊炮來引爆。這些垃圾武器,帶在身邊怕麻煩,留給印度士兵怕他們使壞,反正國內需要大量廢鐵回爐。氣的石達開大罵,敗家子啊,以後我們佔領印度,還是要啓用印度人來維持治安的嘛。就不能把槍留下?難道給印度人發好槍?那才叫浪費呢!

至於俘虜,劉永福和馮子才就叫苦了,“部隊給養困難啊,養不起啊!”養不起怎麼辦?當然是全放了,拿着武器的印度士兵都不如一羣鴨子,難道沒武器的印度士兵比鴨子更麻煩?恩!說的有道理!

馮子才的坎普爾遇上了真正的阻擊,一個英國混成旅,帶着三個印度師在坎普爾一線組織起了相對有效的防禦,馮子纔打了兩天,還沒完成合圍,英軍士兵就趁夜跑路了,趕鴨子似的逼着兩個印度師發起反衝擊,自己卻跑了,順手還把鐵路給炸了。兩個印度師得知被英國人出賣後,立刻就宣佈投降了,還打什麼打。氣的馮子才大罵英國人卑鄙,順手把兩個印度師給俘虜了,這時候石達開也上來了,兩軍會師後,朝新德里快速推進。

劉永福是最幸福的,殺到孟買後,英國的一個師還沒來的及撤退就被堵這孟買了主要是印度士兵太配合了,英國人原以爲能堅持半月的印度防線,一個星期不到就沒了,孟買港口上還有大量物資沒起運,也被特混艦隊堵上了。中**隊推進速度之快,是雙方都沒有預料到的,英國人計劃中的集中兵力於新德里,然後進行決戰的計劃算是徹底破產了。

這些天印度總督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在那大罵印度人沒用,當然印度女人還是不錯的,總督大人每天都要睡上個把印度女人的。印度的戰局在中**隊發起進攻後,短短10天之內,就消滅印度軍25萬,並且把英國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步兵旅,團團的圍在了孟買和新德里內。

對英軍來說,最要命的是他們的部隊沒有完成預計的集結,就已經被分割包圍了,這一切連中**隊都沒想到,一切竟然如此的順利。

印度戰場一天一個捷報,統帥部的參謀們都忙壞了,不斷地在地圖上標明我軍達到的位置,在上海的楊一也不斷的收到捷報,等楊一回到北京時,印度戰場上,孟買已經被佔領了,現在劉永福正沿着鐵路朝新德里殺過去,而新德里的英軍由於準備不足,已經被馮子才和石達開圍在新德里了。

北京的楊一眉頭又皺起來了,得趕緊派政工幹部去印度了,要幫助印度人民“獨立”啊,可準備好的幹部們還在苦練印度語呢,媽的印度人,以後要他們說中國話!

骯髒的恆河水,泥濘的道路上到處可見的牛屎,空氣瀰漫着難聞的咖喱味道,包着頭留着大鬍子的印度阿三,還有屁股肥大頭頂罈子的印度女人,這就是印度給劉永福的全部印象。

在孟買的一仗可以說是劉永福最鬱悶的一次戰鬥,該死翻譯,把一個英國師的師部翻譯成了一個英國師,激動得劉永福興奮半天,部隊準備的倒是很充分,足足準備了兩天,畢竟是一個英國師嘛。等打起來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捉了幾個俘虜一問,原來孟買城裡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有一個沒來得及撤退的英軍師部的後勤人員。可劉永福的戰報已經報上去了,圍住了一個英國師,趕緊又發電報去糾正,結果被石達開罵他是個糊塗蛋,弄的劉永福很沒面子。石達開說說也就算了,海軍方面也罵劉永福謊報軍情,害的海軍特混艦隊朝孟買進行了一個小時的炮火攻擊,現在鄧士昌正到處找劉永福要炮彈錢呢。

石達開和海軍那還都沒什麼,問題是石達開把這戰報第一時間就發到北京去了,連楊一都知道了,劉永福這個洋相出到北京楊一那去了,這怎麼不叫劉永福鬱悶,楊一得知具體情況後回電道:“爲將者不祥查敵情,此次乃罪也,扣除劉永福半年工資,以儆效尤!”這一下劉永福和他的陸戰一師算是出名了,氣的海軍部的劉遠打來電報罵道:“少搶風頭,多殺敵人!”

孟買之戰結束後,劉永福督促部隊立刻北上,可惡的英國人,得知孟買被包圍後,沿途把鐵路破壞的一塌糊塗,弄的陸戰一師前進速度緩慢,急於立功扳回面子的劉永福更是着急。劉永福命令留下兩個團。掩護工兵修鐵路和保護物資,其他部隊全部徒步前進。朝新德里快速推進。

佔領坎普爾後。馮子材和石達開的8萬大軍的步伐也慢下來了,首先得鐵路遭到英國人地嚴重破壞,其次是部隊的給養和彈藥供應也出了問題,石達開下令部隊在坎普爾休整兩天。恢復元氣,等待給養彈藥到達後,部隊才繼續前進。

印度地道路出奇的難走,大部隊推進沒有鐵路極爲困難,想到部隊每晚一天到德里,英國人就多一分準備的時間,石達開和馮子才商量後,佔領坎普爾的第一天就派出工兵,在一個師的掩護下沿鐵路邊修邊前進而去。英國人撤退地很堅決,似乎也沒有干擾中**隊修鐵路的意思。一切都還算順利。一個星期後。石達開和馮子才的大軍總算達到德里的外圍,這時候英國人已經構築起基本的防禦工事。

見英國人早有準備,急攻肯定不行,石達開一面指揮部隊展開。一面催促劉永福的陸戰一師加快前進,三天後劉永福的部隊終於到達,中**隊的十萬大軍,完成了對德里的全面包圍。英國人似乎也沒有撤退的意思,實際上他們也沒有多少撤退的餘地了。

德里城內,英**隊擁有兩個基本完整的師,還有一個混成旅,兵力多達4萬,加上印度士兵4個師,人馬也在十萬以上,憑藉堅固的工事,英國總督對守住德里充滿信心。

不過英國總督似乎忘記了,前來進攻的中**隊,是一支三十年來從未失敗過的軍隊,對於前段時間印度軍隊地速敗,英國總督單方面的歸結於印度軍隊的無能上面,驕傲自大,在印度一直橫行霸道的英國總督並沒有把中**隊當一回事,反倒是英軍的指揮官們,根據這些年來中**隊的戰史得出結論,面前的中**隊,絕對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德里一戰將決定印度戰場相當長時間內的走向,這是雙方的指揮官們都充分意識到地問題,也正是由於這一點,雙方都對這次決戰表現出足夠的謹慎。

面對強大的中**隊。城內的英軍將領謹慎的選擇了防禦,憑藉城內囤積可以堅持半年以上的作戰物資,英軍希望能堅守下來,把中**隊拖垮。

經過戰前的偵察,小規模進攻的試探等等手段,準備了一個星期的中**隊,終於開始了第一次的進攻。中**隊把全部由印度師防禦的城南面作爲突破口,又裝備精良,火力強大的陸戰一師作爲主攻,並同時從東南北三個方向朝德里發起進攻。

1896年1月6日凌晨4點,戰鬥由200門重炮的炮擊開始,各種火炮近千門同時發起轟擊。德里的外圍陣地瞬間就被中國的炮火所籠罩。

從沒遭遇過如此猛烈炮火的印度軍隊頓時就被炸傻了,許多士兵逃出戰壕開始四處逃命,儘管英**官開槍槍斃這些亂跑的士兵,但是這種現象還是不斷的在出現,炮火中到處可見抱頭鼠竄的印度士兵,就連英國士兵也都爲中國炮火的猛烈而感到害怕。

兩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後,中**隊開始了全面出擊。善於隱蔽接近敵軍陣地,一向是我軍的傳統攻堅戰術,這次也不例外,突擊部隊趁黑夜隱蔽接近敵軍陣地,等炮火一停止,立刻從隱蔽處一躍而起,朝敵軍陣地猛撲上來。

英軍炮火立刻開始攔截,給中**隊帶來一定的傷害後,立刻遭到中國炮兵的火力壓制,但由於英軍炮兵隱藏在城市內,中國炮火很難準確的判斷英軍的炮兵位置,炮火壓制的效果並不明顯。

劉永福指揮的陸戰一師很輕易的就在印度軍隊把守的陣地上撕開了口子,陸戰一師火力強大,重炮50門,各種口徑火炮多達300門,是海軍陸戰部隊的王牌部隊。陸戰一師撕開口子後,立刻快速的分兵穿插迂迴,各部隊奮勇前進,很快就把印度軍隊的陣地分割開來,兩個小時後,印度軍隊徹底潰敗,他們放棄陣地,丟下武器逃跑,還有的跑不掉的乾脆就投降了事。

負責從北面進攻的83師遭遇到了英**隊的頑強抵抗,他們正面攻擊的陣地屬於英軍混成旅的部隊,儘管英國人很驕傲,也很自大,但不得不承認,英軍不同於印度軍隊,他們還是有相當的戰鬥力的。

戰鬥打響後,防禦背面的英軍混成旅,在兩個印度師負責側翼的情況下,憑藉有利的地形和堅固的工事,在陣地前組成了一道有效的火力網,進攻部隊頻頻受挫,傷亡不小。83師經過兩個小時的苦戰,勉強向前推進了一公里。

東面,是英軍防禦的重點,一個英國師被放置在這,英軍憑藉恆河爲天然屏障,對進攻的中國部隊進行了有效的阻擊,英軍炮兵也依靠隱蔽的炮兵陣地,拼命的對我進攻部隊發起炮火攔截,進攻部隊受到很大損失,兩個小時內,負責東面進攻的74師就傷亡了兩個營的兵力。

戰鬥還在殘酷的進行着。石達開見東北兩面的進攻受阻,讓東面的部隊該進攻爲佯攻,調77師到北面,配合83師展開進攻,朝英軍側翼的印度師發起強有力的衝擊。

也難怪印度軍隊沒面子,他們的部隊實在是夠爛的,當中國炮兵集中三十門重炮,150門其他火炮猛轟印度師的陣地時,印度師原本還算穩固的陣地就開始動搖了,接着77師一個猛烈的突擊。中國士兵手持火力強大的半自動步槍,步槍上明晃晃的刺刀在早晨的陽光反射下,晃得印度士兵心裡發寒,各種輕重武器一起開火,把印度士兵打的擡不起頭來,印度師防禦的前沿陣地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就被突破。

衝入印度師陣地的中國士兵,如同羣狼遇見了綿羊,端着步槍猛烈的掃射,印度士兵手上的老式步槍,往往是射擊一槍後,還在拉槍栓上膛時,就被中國士兵打倒在地上。

陣地上到處是四散逃跑的印度士兵,到處是哭爹喊孃的印度士兵,到處是受傷後躺在地上哀號得印度士兵。77師只用三個小時就全面突破了印度師的防禦陣地,並快速朝英軍混成旅的側翼殺來。

雖然暫時擋住了我軍的進攻,但英軍混成旅也是暗暗叫苦,中**隊的強大火力是英軍前所未見的,要不是憑藉着戰壕和堅固的工事還有鐵絲網,英軍可能早就被擊退了。83師朝英軍不停的進攻了5個小時,自身的傷亡雖然很大,但英軍的傷亡也相當,英軍混成旅的傷亡已經接近一半,三千士兵現在還能戰鬥的只有1500多,這時候側翼的印度師又被擊潰,英軍被迫放棄陣地,開始後撤。

英軍的這一撤退在戰後被認爲是是致命的。爲了掩護英軍混成旅的撤退,英軍的炮兵部隊拼命的射擊進行掩護,其中兩個炮兵陣地被我炮兵觀察員機敏的捕捉到其位置,觀察員立刻校正位置,呼叫炮火進行攻擊,英軍的兩個炮兵陣地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整個英軍的炮兵部隊也損失達半數以上。

經過6個小時的戰鬥,我軍基本掃除了南北兩面的外圍陣地,東面的英軍見勢不妙,離開開始往城裡撤退,但被我炮兵觀察員發現後,立刻遭到我炮火攔截,造成一定損失。

太陽終於支撐不住了,緩慢朝西而去,德里城在夕陽下的時候獲得了暫時的寧靜。激戰一天的雙方都需要休整再戰,中**隊停止了攻擊。這一天的激戰時殘酷的,雙方統計戰果,中**隊稍占上風。

一天的戰鬥下來,中**隊成功的掃清了德里城的外圍陣地,陸戰一師更是成功的突進到南面市區的邊緣,一度還進行過縱深的突破,但遭到英軍第二師的有力反擊,損失不小,幾乎被趕出城區,幸好劉永福及時調動預備隊增援,才保住了在城區內一塊很小的立足點,並在英軍試圖反擊的過程中及時轉入防禦,給英軍的反擊部隊於極大的殺傷。不過陸戰一師爲了這個戰果,也付出了1500人傷亡的代價。

北面,83師在77師的配合下,成功擊退英軍混成旅的防禦,這兩個師也爲此付出近2000人的傷亡,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躲藏在城區的英軍炮兵陣地在掩護英軍混成旅撤退時遭到我軍炮兵重創。

東面,這方面可以說是一無所獲,74師在恆河的阻擋下,很難有效的突進到對岸,負責佯攻的74師傷亡500多人,雖然英軍主動退入城區,但74師也沒有趁機渡河,畢竟白天過河,一旦對方半渡而擊損失更大。

反觀英軍,一天的戰鬥戰果之令人沮喪的,4個印度師,兩個被全殲,一個被打殘,一個也被擊潰,退回城區的印度部隊現在只能勉強湊成一個師,氣的印度總督大罵“印度人靠不住啊!”

印度師損失4萬。英軍擔心繼續在外圍防禦會遭到更大的傷亡,便下決心把所有部隊退到城內,依託城區進行防禦。英軍在這一戰中表現出相當的戰鬥力,這是總督先生最爲滿意的。只不過這一天地戰鬥下來,英軍的傷亡也高達2500人,更心疼的是兩個炮兵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天黑了,中**隊似乎也沒有了繼續進攻的意思,英軍沒有夜戰的習慣,也認爲中**隊不會在夜晚發起進攻,這一點。英軍首腦們就大錯特錯了。

自古以來,中**隊一向有夜間偷襲的習慣,中**隊重視夜戰,也擅長夜戰,這是世界許多國家的部隊所不能比擬的。劉永福的陸戰一師拼死守住突入城區內的一塊小陣地,其用意也是爲夜戰留一塊準備陣地。而劉永福當年所率領的黑旗軍,也是以擅長夜戰而聞名地,現在的陸戰一師同樣也長於夜戰。

凌晨三點。這是人一天睡眠最香的時候,陸戰一師的陣地上摸出一羣黑影,悄然的靠近了英軍的防禦陣地。幾個英軍哨兵正瞪大着眼睛來回走動,一點都沒有察覺到,就只精巧的手弩已經對準了他們,弩上的箭頭上閃爍着幽藍的光芒。

黑影之間用一些他們互相才能看明白的手勢交流後,三點十分。幾聲輕微嗖嗖嗖聲響後,所有的英軍哨兵幾乎同時捏着嗓子倒了下去。隱藏在黑夜的中國士兵一躍而起,朝英軍陣地猛撲而來,這時候,一聲清脆的槍聲滑破了夜空的寧靜,接着又是幾槍,數名夜襲的中國士兵中彈負傷。

“有暗哨!打掉他們!”

一批手榴彈頓時朝開槍點飛了過去,轟鳴之後,中**隊趁着黑夜地掩護。趁着英軍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開始夜間的強攻。

一發發照明彈滑過夜空,偷襲的中國士兵立刻撲倒在地,接着就是英軍密集的火力封鎖,偷襲的士兵被迫緩緩地退了回來。幾分鐘後,中**隊的炮火同時開始炮擊,上千門火炮一起開始射擊,德里城內爆炸不斷,爆炸把德里城映照成白天一般。

一個小時的炮擊後,中**隊展開全面的夜間突擊。由於白天的精心準備,炮兵得到了準確的情報,得以對英軍的前沿陣地實施準確的打擊,趁着炮火延伸的那一瞬間,中**隊蜂擁而起,朝英軍陣地猛撲過來。陸戰一師進攻的方向是這次攻擊的主要突破點,精夜戰的劉永福指揮陸戰一師,分三路突入英軍的陣地,英軍的火力在黑夜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反觀我軍士兵卻如魚得水。

對於英軍來說,這是一個恐怖的夜晚,鋪天蓋地的炮火後,中**隊發起瞭如怒潮般洶涌的進攻,英軍的前沿陣地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全部被突破,勉強拼湊起來的印度師瞬間被打的潰不成軍,紛紛丟下武器逃跑,儘管英軍督戰隊毫不留情的用機槍射殺,但還是沒能阻擋他們潰退的趨勢。

中**隊快速的從南北兩個方向突進城區,陸戰一師更是在南面佔領了大片英軍陣地,東面的74師也成功的渡過恆河,開始進入英軍放棄的陣地。

南北兩面與英軍在城內激戰,東面的英軍遭遇到我炮兵的集中打擊,凌晨5點,東面的74師爺開始朝英軍第一陣地發起衝擊,並很快就突入城區內的英軍陣地,雙方在多處展開爭奪。

英軍雖然並不擅長夜戰,甚至可以說害怕夜戰,但他們畢竟可以依託防禦工事進行拼命的抵抗,黑夜中英軍的火力點暴露無遺,立刻就遭到我步兵迫擊炮的近距離打擊,黑夜成了英軍的惡夢,一個個火力點被拔掉,一個個陣地被攻佔,陸戰一師的前鋒部隊甚至一度突進到市區中心的附近,英軍動用預備隊才把陸戰一師壓了回來。

天終於亮了,太陽又一次從東邊升起,早晨的陽光照的陣地上的英軍眼睛一陣花眼,這時候英軍指揮官們已經都在叫苦不迭了,短短的三個小時內,德里市區的陣地被佔領一半,印度師已經徹底崩潰,英軍的兩個師也遭到沉重的打擊,分別損失三分之一以上,混成旅基本被打殘了,連一個團都湊不起來。

夜戰除了是考驗士兵的夜戰素質,同時也是對單兵作戰武器的考驗,英軍士兵的步槍在對陣中國士兵的半自動武器時,明顯處於了下風,往往機槍火力被摧毀後,英軍就很難再抵擋住中**隊的衝擊,一旦被中國士兵靠近,英軍士兵的損失更是慘重,中國士兵能熟練的使用手榴彈,炮擊跑對近距離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往往是人還沒到,成片的手榴彈就先飛了過來,接着就是一通猛烈的掃射,英軍的火力根本沒有辦法與之抗衡。在凌晨的攻擊中,發生了一件對英軍來說極爲要命的事情,陸戰一師竟然派出一個小分隊,趁着黑夜大膽的偷入英軍陣地發縱深,並找到英軍的一個炮兵陣地,然後用手榴彈和步槍一通猛打,把這個炮兵陣地個毀了。

天亮以後,英軍的首腦們已經意識到一個問題,德里城已經很難再守下去了,四萬英軍在一天的戰鬥下來,已經損失1萬,至於印度軍,早就不存在了,與其說印度軍隊是被中**隊打散的,不如說是印度軍隊自己跑散的,中國的大炮一響,印度士兵就開始跑路,等中**隊衝上來的時候,印度軍隊槍沒放幾下,都跑的沒影子了。

中**隊的進攻還在繼續,各路進攻都已經成功突破英軍陣地,現在正朝市中心的總督府推進,今天的進攻比昨天更猛烈,英軍到處早請求增援,四面告急的消息不斷的傳到指揮部內,這時候英軍的首腦們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撤退,放棄德里。

英軍必須撤退了,現在還只是三面被圍,一旦中**隊從西面包圍上來,這德里城內的英軍就再也沒有退路了,現在中國陸戰一師正朝城區的西面猛烈攻擊,大有突擊到英軍的西面,對英軍進行合圍的意圖。總督終於下達了突圍的命令,儘管他很不情願,因爲這個命令意味着英國可能就此失去了對印度的統治,而這三萬英軍將面臨的是一條漫長的逃亡之路。

在撤退之前,英軍動用了最後的預備隊,朝南面的陸戰一師進行了一次反突擊,成功的將陸戰一師的攻勢暫時壓制住後,英軍一直堅持到夜晚,這時候中**隊的進攻也告暫停,英軍保住了最後撤退的通道,而中**隊也從三個方面逼近總督府,最靠前的部隊距離總督府也不過300米的距離了,迫擊炮已經開始不斷的朝總督府在射擊了。

趁着黑夜,英軍開始朝西面全面撤退,英軍的撤退有條不紊,這也顯示出英軍的訓練有素,中**隊發現英軍的撤退後,立刻就朝英軍陣地發起最後的猛攻,負責掩護越南冠軍主力撤退的英軍拼死抵抗,激戰兩個多小時後,中**隊佔領了整個德里市區。

單就戰術而言,中**人是最狡猾的,石達開同樣也如此,算準了英軍一旦堅持不住就會跑路的石達開,早就在英軍逃跑的路線上埋伏下一個師的阻擊部隊,撤退的英軍在離開德里市區兩個小時後,遭到中國阻擊部隊的打擊,這時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英軍朝阻擊部隊發起猛攻,但攻擊了兩個小時都沒有得逞,中**隊的追擊部隊也追了上來,兩面夾擊之下,英軍徹底崩潰,第二天早晨,被困英軍全體投降,印度之戰基本結束。

強烈推薦:

第19章 西亞第20章 大義第34章 流水不爭第5章 中外合資第10章 苦戰(5)第二部第十九章第1章 風雨飄搖第7章 鎮壓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8章 兩江總督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廬州(2)第9章 上任(6)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39章 誰主沉浮第6章 變數第7章 演習?第14章 成熟吧!第12章 挖牆角第19章 選擇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8章 新中國第10章 苦戰(8)第18章 兩江總督第3章 逃婚第2章 救了向榮第13章 成立政黨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2章 歸來第18章 新中國第32章 南下第6章 變數第20章 大義第6章 發展(2)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10章 苦戰(8)第20章 三戰廬州(4)第6章 發展(1)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3章 安內第19章 西亞第5章 軍火買賣(2)第23章 挺進北非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34章 流水不爭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5章 保衛臺灣第9章 上任(3)第2章 左宗棠第10章 苦戰(6)第12章 國事家事第2章 家第二部第十九章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31章 打援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2章 左宗棠第3章 前奏第7章 演習?第8章 和談(下)第5章 軍火買賣(1)第18章 兩江總督第3章 前奏第9章 上任(3)第7章 演習?第10章 苦戰(5)第17章 小刀會第10章 苦戰(5)第16章 賺錢第38章 戰爭陰雲第2章 家第10章 苦戰(3)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8章 領兵蘇滬(1)第10章 苦戰(6)第5章 軍火買賣(1)第36章 欲擒故縱第8章 協議搶劫(1)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8章 廬州(3)第2章 左宗棠第6章 烽煙四起第1章 回到舊社會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8章 協議搶劫(2)第10章 苦戰(6)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39章 誰主沉浮第9章 宣戰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19章 選擇第9章 消滅海狼
第19章 西亞第20章 大義第34章 流水不爭第5章 中外合資第10章 苦戰(5)第二部第十九章第1章 風雨飄搖第7章 鎮壓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8章 兩江總督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廬州(2)第9章 上任(6)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39章 誰主沉浮第6章 變數第7章 演習?第14章 成熟吧!第12章 挖牆角第19章 選擇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8章 新中國第10章 苦戰(8)第18章 兩江總督第3章 逃婚第2章 救了向榮第13章 成立政黨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2章 歸來第18章 新中國第32章 南下第6章 變數第20章 大義第6章 發展(2)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10章 苦戰(8)第20章 三戰廬州(4)第6章 發展(1)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3章 安內第19章 西亞第5章 軍火買賣(2)第23章 挺進北非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34章 流水不爭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5章 保衛臺灣第9章 上任(3)第2章 左宗棠第10章 苦戰(6)第12章 國事家事第2章 家第二部第十九章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31章 打援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2章 左宗棠第3章 前奏第7章 演習?第8章 和談(下)第5章 軍火買賣(1)第18章 兩江總督第3章 前奏第9章 上任(3)第7章 演習?第10章 苦戰(5)第17章 小刀會第10章 苦戰(5)第16章 賺錢第38章 戰爭陰雲第2章 家第10章 苦戰(3)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8章 領兵蘇滬(1)第10章 苦戰(6)第5章 軍火買賣(1)第36章 欲擒故縱第8章 協議搶劫(1)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8章 廬州(3)第2章 左宗棠第6章 烽煙四起第1章 回到舊社會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8章 協議搶劫(2)第10章 苦戰(6)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39章 誰主沉浮第9章 宣戰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19章 選擇第9章 消滅海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