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回 改制

曹操登上了王位,還讓馬超陪綁,他們兩個人一稱王,劉備、孫權坐不住了,劉備得報之後放聲大哭,說我們老劉家祖上有章程,外姓不能封王,現在一下子出來了兩個,曹操這個逆賊,馬超這個白臉大奸臣,我詛咒你們不得好死!他讓人做了兩個布人寫着曹操和馬超的名字沒事兒就拿出來用針扎着解恨。

孫權更受刺激了,他一直就想稱王稱霸,現在一看曹操稱了王了,當時眼珠子就更綠了,綠的都直冒綠光。魯肅就勸他,說主公您現在不能光着急,咱們得廣積糧、緩稱王,等咱們準備好了把荊州拿下來了然後您再稱王。孫權說子敬所言甚是,雖然這麼說,孫權是百爪撓心坐立不安,謀士張昭看不下去了,就代孫權寫了一道表彰給曹操,要求曹操封孫權爲吳王。

他們兩家一折騰,曹操反倒安全了,現在大臣們都不再關心曹操稱王的事兒,而是開始關心這天下到底會出多少家王子。關羽得知曹操稱王之後大起三軍厲兵秣馬準備進攻樊城,孫權表面上作出兵壓合肥的假象來,還派人去西蜀去聯絡劉備,表示兩家要共同破曹,但是暗中準備糧草兵馬,就等着時機成熟了一舉攻下荊州來。

等到了五月份,消息從銀川傳來,馬超一切從簡繼武威王爵,不設國都,治所銀川,表示他沒有不臣不心,加封趙雲大將軍,定國公;加封郭嘉爲開國公;加封賈詡爲安國公;這是他手下的三位國公,除此之外管寧、邴原、王烈、田豐等文臣,徐晃、黃忠等武將也全都各有封賞,進爵國公或者列侯之位,全都高升了好幾級,一時之間馬超治下士氣大震萬民歡騰。

另外馬超有兩個讓諸侯沒想到。一個是他的國號,曹操是魏王,因此他的國號是魏,馬超是武威王,國號應該是周或者是涼纔對,但是馬超沒有這麼叫,仍以漢臣自居,不設都不立國仍稱漢,這也使他受到了那些忠於漢室劉者的諒解。另外一個就是太子,王的襲爵者也稱之爲太子,馬超繼王位後宣佈立周不疑爲太子,公然表示是自己的第一繼承人,他的所有兒子沒有一個反對的,都不爭這個太子之位,這讓天下人大爲驚奇,誰都沒有想到馬超會把的位子傳給一個乾兒子。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兒子們竟然無一人鬧事,一時間馬超諸子受人所頌,說他們有古夷奇之賢。

再有就是馬超沒有改建擴建宮殿,只是把辦公用的那座驃騎將軍府換了個牌子改稱武威王府,他還是住在自己的宅子裡頭,想當初周文王繼王位還建壇祭天呢,馬超連這個全免了,不勞民不傷財,不搞這種形式主意,讓銀川的萬民齊頌大王聖明。至於儀仗方面,馬超把漢獻帝給的儀仗全都棄之不用,組建了儀仗隊,這隻儀仗隊是用來迎賓用的。馬超給自己治下的百官作了表率,他出行車馬不過一乘,隨從不過三人,護衛不出五十,一切以節撿爲主,這又讓治下的百姓大爲感動,從他的百官開始,自發的反撲張浪費,曹操那種出則車馬成羣、虎賁三千、羽林成隊的儀仗被馬超大加嘲笑了一番。

馬超說了,出門要數千人護衛,那隻能證明他怕死而又不得人心,招人恨想宰他的人多。我馬超行的正走的端,三條大路走中間,我以真誠對待萬民,我不相信我治下的百姓會對我不利,車馬儀仗勞民傷財,不但不足以揚其威,只能顯其鄙。這些話傳到曹操耳朵裡頭讓曹操擺譜的心去了大半,他老臉通紅,也把自己的儀仗減半,出行車馬不過十乘,護衛不過五百,結果這讓曹操治下的百姓念馬超的好!氣的曹操大白臉綠了半個多月。

稱王之後,曹操、馬超都開始推行自己的治國之策,把原來的漢律棄之不用,其實馬超這裡是早就不用了,只不過現在更名正言順了。曹操是直接制定自己的律法官制,以陳羣的九品中正製爲基礎定立百官,治下官爵分爲十八品,正九品從九品,以韓非子所留律條強合漢律治國,有好多地方都從嚴了,也有好多原來漢律裡從嚴的地方都寬鬆了,也讓百姓稱頌魏王的恩德。

馬超比曹操更高一招兒,他這裡不否定漢律,他把漢律擡升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步,說漢律乃萬律之母,所有律條都不得高於漢律,我治下所有律條都是漢律的詳釋和延伸,這樣一來民有民法,軍中軍法,百業各有章程條文律法,雖然漢律的地位是超然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就用不着漢律了,漢律就跟憲法一樣了,成了基本□□,但是平常用不着她,馬超這是等於無形之中取締漢律了,但是他落了個忠臣的名號,曹操弄了個奸賊的大屎盆子扣腦袋上了。

另外對於軍制的改革,馬超比曹操進行的還要徹底,有童子軍打下的基礎,馬超開始制定義務兵役制,規定治下所有百姓不論男女到了十六歲都必須接受軍訓,要當一年的兵,這一年之內家裡政府給於照顧,一年之後願意留軍的擇優錄取,不願意留軍的發給一定的工資放回原籍。馬超在報紙上大力宣傳義務兵的好處,一是保家衛國,二是強身健體,三是開擴視野,四是給家裡減輕負擔等等等等,總之好處是一大羅筐,治下的百姓大多數都不反對,只有那些高門大閥不爽,但是也都不敢說什麼,因爲馬超正找機會要處理他們呢。

退役之後的軍兵全都編爲民兵預備役,每年農閒的時候組織一到二個月的軍訓,一直到四十歲之後結束。馬超這一條太狠了,曹操得報之後大驚失色,如今馬超治下之民是自己的十倍!他這麼一來,那就等於是全民皆民了!特別是看到馬超給預備役所定下的十二字方針,曹操覺着心頭如同壓了泰山一般。這十二個字就是:招之既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曹操把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找來商議對策,說咱們能不能也組織這麼一個類似的兵制啊?荀攸、程昱都皺着眉頭不說話,曹操看了看陳羣,說長文,以你之見呢?陳羣低頭想了想,他對曹操說道:“大王,馬超治下民豐物富,這義務兵制能行的通,大王這裡恐怕不行。”陳羣沒明說,那意思是弄義務兵你養不起。曹操點頭無語了。

見曹操十分不開心,司馬懿站起來了,他衝曹操一躬身,說道:“大王,臣有一計可解大王之憂。”曹操一聽大喜,說仲達有何妙策以教老夫?司馬懿說了,大王你手下人口雖然比馬超少,但是您手裡的屯民數量可是不少,全都加起來當在三百萬左右,如果您能很好的把這些屯民訓練出來,到時候何愁無兵可用啊!

曹操聽了心裡一動,想了想又搖了搖頭,說我軍中所需糧草用度皆出自屯兵屯民,他們拼命爲我掙錢我還不夠吃喝呢,哪有精力再讓他們去搞軍事訓練呀。司馬懿說臣有一計可以使這些屯兵不但能爲您掙錢,還能訓練出來!曹操說仲達快快道來!

司馬懿就說了,現在傭兵公會遍佈天下,咱們何不利用一下呢,只要讓這些屯兵、屯民全都加入傭兵公會變成傭兵,既能接了買賣掙錢,又能訓練他們,豈不是一舉兩得呀!曹操聽了點了點頭,說仲達此計到是大妙,只是屯兵當了傭兵就得四下活動,他們要是跑了怎麼辦啊?

這時程昱呵呵一笑,說大王此事容易解決,咱們就實行連坐,出去一隊人如果有一個跑了,就全都殺了,另外就是嚴格控制他們的家人,讓他們不敢生出二心來。程昱話說完了劉曄又說了,另外您可以許以厚利啊,當傭兵所得您可以將其半數盡付於得者,再加上仲德所言的連坐之法,豈不妙哉。

荀攸哈哈一笑,說臣也錦上添花,主公可以十數人或數十人爲一隊,間派一二軍兵或間細監察掌控,最後再設一人掌控全局,則萬無一失矣!曹操聽罷了哈哈大笑,說仲達之計大妙,幾位先生這花添的也好哇!就依仲達之法行之,只是用何人經理此事爲好啊?荀攸想了想,說非史公劉不可!曹操聽了重重一點頭,說然!

史公劉就是史渙,史渙在曹營之中也是老人了,爲曹操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不過他並不是曹操的軍隊,他一直就以客軍的形式爲曹操服務,從曹操那裡收服務費,實際上史渙就是一隻僱傭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他手底下也有六七萬人了,他跟曹操交情極好,也深得曹操器重,只是史渙不願意讓人白使換,所以才以傭兵的形式存在,曹操也默許了他的這種存在,但是就是不允許他爲別人服務,這一點史渙也做到了,只接曹操的買賣,就吃他一家就吃的自己肥的很。

現在荀攸一推薦史渙,曹操當時就點頭答應了,如何管理僱傭軍史渙非常有經驗,忠心也沒有問題,所以他就給史渙封了個關內侯的侯爵,然後賞賜了重金讓他幫自己處理這一塊。曹操厚賜了司馬懿和劉曄幾人,他剛要宣佈推朝,黃門官跑進來稟報,說啓稟大王,城外東吳使者求見,曹操聽了就是一皺眉,說孫權派人來幹什麼來了?

第二百五十八回 蚩尤重寶第五百九十五回 以力降十會第五百二十二回 一家之戰第五百六十七回 一念之間第四百九十四回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一回 趙雲歸來(2)第四回 千里西來涼州 一朝得見佛面(1)第三百一十六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七十一回 趙雲歸來(1)第六百三十九回 四面楚歌第六百七十五回 生與死第二百七十三回 拿漁人說事兒第八百六十回 烈焰焚城第七十五回 長沙(2)第九百二十六回 軍滅第四十四回 荀氏八龍(2)第七十七回 暗鬥(1)第九十一回 郭嘉用計(3)第五十二回 一箭寒敵膽(3)第八百六十一回 刺殺第十九回 破敵酋無奈用火 悲生靈有意言和(1)第一百五十回 援軍來也第六百九十八回 威脅第九百五十六回 炸關第四百八十九回 生死時速第六百一十一回 改制第一百一十七回 轉戰(3)第四百四十二回 捅了馬蜂窩了第九十七回 二族求生(1)第九百五十二回 重圍第三百三十六回 馬劉出許都第三百回 得偷閒時且偷閒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1)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1)第六百一十回 武王第五百六十六回 事到臨頭第九百五十四回 布兵第七十五回 長沙(3)第二十九回 戰九原(2)第四百二十三回 閃電戰第五百一十四回 羞辱張飛第六百五十九回 沉舟第五百三十八回 魔王馬超第四百一十八回 幾次三番第二百七十三回 拿漁人說事兒第一百零一回 偷雞的後果(2)第八十五回 呂布出馬(1)第八百零七回 脫手槍第九百四十一回 休戰第八十一回 失算(1)第五百八十五回 逗氣第八百九十二回 胡說胡有理第一百七十九回 別樣的婚禮第一百五十四回 流行的不一定好第八十八回 兵出涼州(2)第九百一十四回 走四方第三百八十回 馬騰被忽悠了第二百二十九回 語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二回 也是託孤第九百五十七回 衝陣第一百四十七回 退而結網第七十九回 算計(3)第二十八回 天下的英雄(3)第一百五十八回 兵困軻比能第八百六十五回 鑿船第三百八十八回 攻取健志補羅第四百九十九回 孔明之算第二十一回 驚見毒士 訝逢才女(3)第一百零六回 趙雨揚名(2)第五百九十一回 開戰第十二回 漢乍衰羣雄起 遊故地得龍駒(2)第九百二十五回 攻其不備第六百五十四回 驚變第八百一十七回 嚇死第二百七十四回 平定遼東第一百九十八回 八方風雨會鄴城第二十三回 萬里長征第一步(3)第二百四十七回 飛虎揚威第四百四十回 惺惺相惜第七十五回 長沙(1)第七百五十六回 晚一步第七百七十四回 火起第一百五十九回 收降鮮卑第四百四十三回 人如虎馬如龍第二十六回 常山的趙雲好幾百(1)第五百一十六回 西遊記第二十回 檀石槐立誓 馬孟起收人(4)第三百一十六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八百七十回 過去的故事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5)第五百三十七回 得報第五百二十五回 八虎騎現第七百八十五回 秦直道前第四百三十九回 神童對決第四百六十四回 開端第一百一十五回 洛陽之亂(2)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4)第六百九十九回 堅強的漢獻帝第一百一十九回 暗渡陳倉(2)第八百二十六回 于禁
第二百五十八回 蚩尤重寶第五百九十五回 以力降十會第五百二十二回 一家之戰第五百六十七回 一念之間第四百九十四回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一回 趙雲歸來(2)第四回 千里西來涼州 一朝得見佛面(1)第三百一十六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七十一回 趙雲歸來(1)第六百三十九回 四面楚歌第六百七十五回 生與死第二百七十三回 拿漁人說事兒第八百六十回 烈焰焚城第七十五回 長沙(2)第九百二十六回 軍滅第四十四回 荀氏八龍(2)第七十七回 暗鬥(1)第九十一回 郭嘉用計(3)第五十二回 一箭寒敵膽(3)第八百六十一回 刺殺第十九回 破敵酋無奈用火 悲生靈有意言和(1)第一百五十回 援軍來也第六百九十八回 威脅第九百五十六回 炸關第四百八十九回 生死時速第六百一十一回 改制第一百一十七回 轉戰(3)第四百四十二回 捅了馬蜂窩了第九十七回 二族求生(1)第九百五十二回 重圍第三百三十六回 馬劉出許都第三百回 得偷閒時且偷閒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1)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1)第六百一十回 武王第五百六十六回 事到臨頭第九百五十四回 布兵第七十五回 長沙(3)第二十九回 戰九原(2)第四百二十三回 閃電戰第五百一十四回 羞辱張飛第六百五十九回 沉舟第五百三十八回 魔王馬超第四百一十八回 幾次三番第二百七十三回 拿漁人說事兒第一百零一回 偷雞的後果(2)第八十五回 呂布出馬(1)第八百零七回 脫手槍第九百四十一回 休戰第八十一回 失算(1)第五百八十五回 逗氣第八百九十二回 胡說胡有理第一百七十九回 別樣的婚禮第一百五十四回 流行的不一定好第八十八回 兵出涼州(2)第九百一十四回 走四方第三百八十回 馬騰被忽悠了第二百二十九回 語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二回 也是託孤第九百五十七回 衝陣第一百四十七回 退而結網第七十九回 算計(3)第二十八回 天下的英雄(3)第一百五十八回 兵困軻比能第八百六十五回 鑿船第三百八十八回 攻取健志補羅第四百九十九回 孔明之算第二十一回 驚見毒士 訝逢才女(3)第一百零六回 趙雨揚名(2)第五百九十一回 開戰第十二回 漢乍衰羣雄起 遊故地得龍駒(2)第九百二十五回 攻其不備第六百五十四回 驚變第八百一十七回 嚇死第二百七十四回 平定遼東第一百九十八回 八方風雨會鄴城第二十三回 萬里長征第一步(3)第二百四十七回 飛虎揚威第四百四十回 惺惺相惜第七十五回 長沙(1)第七百五十六回 晚一步第七百七十四回 火起第一百五十九回 收降鮮卑第四百四十三回 人如虎馬如龍第二十六回 常山的趙雲好幾百(1)第五百一十六回 西遊記第二十回 檀石槐立誓 馬孟起收人(4)第三百一十六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八百七十回 過去的故事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5)第五百三十七回 得報第五百二十五回 八虎騎現第七百八十五回 秦直道前第四百三十九回 神童對決第四百六十四回 開端第一百一十五回 洛陽之亂(2)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4)第六百九十九回 堅強的漢獻帝第一百一十九回 暗渡陳倉(2)第八百二十六回 于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