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

做爲閩浙總督何璟的聯姻親戚,在福建省的這塊地界上,真正敢和胡楚元過不去的人少之又少。

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咽不下這口氣也得嚥着。

葉文瀾擺的散夥飯吃的還算痛快,很快,他就將近三十九名被裁撤的官員送走,自己也讓管家準備好帳目,乘着轎子前往船政衙門。

葉文瀾在船政衙門的職務是總監工,加布政使銜,也算是二品官商,可他很少在衙門上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奔走於南洋和福建之間做生意,替沈葆楨運作那筆鉅額私款。

……

聽說葉文瀾來拜見自己,胡楚元就讓張百熙、屠仁守等人先避開。

隨後不久,葉文瀾就領着自己的管家和幾名家丁進了胡楚元的書房,讓下人先將數十本賬簿送上去。

他這才和胡楚元道:“提調大人,葉某此次前來是要和大人商量一件大事!”

胡楚元微微點頭,請他坐下來,道:“沈葆楨沈大人已經託人給我送信,告訴我衙門中存在着一筆私賬,看來,葉大人送來的這些賬簿就是那些私賬咯?”

“哦?”葉文瀾微微有些驚訝,隨即又道:“確實就是這些帳目,還請大人派人覈查,這筆款子從同治五年開始積累,每年約有十萬餘兩銀子劃入。蒙尚書沈大人信任,一直都由我單獨經管,這些年來,我將款項分存在四家商號,經營南洋和福建之間的商貿,主營茶糖瓷器,錫器、漆器、南北雜貨土貨等等也都做,若無生意往來,則在福州、廈門、南洋三地發貸,經辦福昌錢莊七家。”

胡楚元很乾脆的問道:“目前總款有多少錢?”

葉文瀾道:“官款總計撥出214萬兩白銀,歷經十三年的苦心經營,總額約有429萬兩白銀。按照沈大人當初和我的約定,兩成利潤歸我,算上本金,大人可以領走其中八成,約合386萬兩。”

商人終究就是商人,表面上看似公平的帳目,裡面必然有鬼。

別的不說,葉文瀾的船隊從南洋專跑福建,去南洋的時候運送瓷器、茶葉、絲綢、漆器、雜貨,回來的時候運送胡椒、糖、錫器、紅木等等,只要有214萬兩銀子的本金,三年來回倒賣就能賺到214萬兩銀子的純利。

帳目,這種東西……誰不會作?

作假的帳務肯定有破綻,可是,那要看誰在作假,船政衙門的這幫官員作假的水平基本也就是業餘二段,瞎子都能看出問題,葉文瀾可就是職業七八段的水平。

沈葆楨事先和胡楚元在信裡說過,只要能收回300萬兩銀子,衙門就算是獲利很豐厚,不宜多問。

沈葆楨之所以會這麼說,那是因爲他根本不懂做生意。

胡楚元沉默不語,在心中琢磨着這件事,他也不清楚,自己有沒有必要將葉文瀾私吞的錢都摳出來。

見他不說話,葉文瀾就笑道:“大人不用多疑,南洋跑福建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前些年還有不少利潤,這些年呢,隨着海關的厘金稅款激增,我這買賣也做得艱難。本金雖然是越來越多,可市場上能夠收到的貨並不多啊。”

“這樣吧……!”胡楚元拿定了主意,道:“葉大人,這筆帳呢,我就不多問了。福建水師正急着和洋人購買鐵甲艦,朝廷的海防費用卻只能集中在北洋水師。我尋思啊自己先捐銀五十萬兩,您在閩臺一帶多多替我募集捐款,所得的錢都捐給福建水師購買戰艦,砥衛咱們福建臺海。”

“這……?”葉文瀾暗暗咂舌,聽胡楚元的意思,他至少也得拿出三十萬兩銀子。

他想,好傢伙,你還真是敢下血本,爲了釣出我吞的錢,居然捨得自己拿出五十萬兩銀子做本金。

葉文瀾索姓道:“這樣吧,朝廷待我甚厚,讓我一個商人也能加上布政使銜,位居二品大員。聖恩浩蕩,如何能夠不報,福建山水養我五十餘載,如何能夠不報?我就將經營私庫所得的兩成紅利都拿出來,總計四十三萬兩白銀,和大人一起捐資,讓咱們福建水師也增購幾艘拿得出手的鐵甲鉅艦。”

胡楚元笑道:“葉大人好闊氣,這一手就要捐四十三萬兩銀子,那行,我捐六十萬兩。”

葉文瀾想了想,道:“那好,我捐五十萬兩。”

“八十萬兩!”胡楚元神色平淡的讓人髮指。

葉文瀾暗中訴苦,心想,我們這是何苦啊!!!

他承認自己是多撈了不少錢,但和胡楚元的身家相比,也不過是十之一二……他估計胡楚元的身家大約有三四千萬兩銀子。

“這……?”葉文瀾知道胡楚元是真不打算鬆口了,急忙道:“大人,你我各捐六十萬兩銀子吧,再多下去,我受不了啊。和您鬥富,我不是自己犯傻嗎?”

胡楚元也不想繼續逼下去,就此打住道:“那就這麼個數吧,還希望葉大人前往其他富紳那裡遊說,各家出錢千兩百兩都可以,積少成多,若能有個二百萬兩銀子,差不多也能買三四艘鐵甲艦了。”

葉文瀾默默點頭,道:“好,好,我下午就去找福建各地的富紳商議。另外,我想問一問提調大人,沈大人留下的這筆錢又要怎麼用呢?”

胡楚元笑了笑,問道:“葉大人覺得該怎麼用呢?”

葉文瀾早已想的很清楚,笑道:“專營南洋福建之間的商貿還是很有利潤可賺的,當然,大人要是用來炒賣茶葉生絲,那也不無不可!”

這是廢話,胡楚元的江南商行根本不缺錢炒絲炒茶,犯不着將船政衙門也拉進來分一筆利潤,最好的辦法還是繼續用於經營南洋和福建之間的海貿。

另外,葉文瀾立刻就漏了破綻,胡楚元要查賬了,他說經營南洋福建的貿易不賺錢,現在要合股經營了,他又說賺錢。

商人啊……無利不起早!

胡楚元也不介意,笑道:“我也有意繼續經營海貿,還和沈尚書商議過了,打算由船政衙門出官股和江南商行合股籌辦一家南洋商行,目前正在物色人選。”

“什麼?”

葉文瀾大吃一驚,他必須承認,這一次算是真被嚇到了。

胡楚元慢條斯理的笑道:“葉大人不用驚訝,我剛開始和中堂大人籌劃江南商行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想要壟斷南洋和國內的糖業貿易,另外在臺灣、瓊州兩府大力推廣甘蔗種植,興辦榨糖廠。目前的江南糖王是寧波方家,兩三年後,那就會是我們江南商行。”

“這……?”葉文瀾更是驚訝。

思量片刻,他忍不住“勸諫”道:“提調大人,這恐怕是不太好吧,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您這不是要把天下所有商人都得罪了?”

胡楚元笑道:“做生意講究的是公平競爭,不可能因爲怕得罪人,我就只做我的鹽業和絲業生意。朝廷也沒有律法明確規定,除了寧波方家,別人就不能經營糖業生意。”

葉文瀾悄然急着了一身冷汗,寧波方家主要是買南洋和廣東的糖,南洋的糖業,一半都是他在供應。

若是江南商行大肆進入糖業,生產、採購、運輸、批發、零售全部吃下,那哪裡還有他的份?

見他神色不安,胡楚元就笑道:“葉大人,您想不想加一股啊,有江南商行做渠道,進口多少東西都能賣得掉,南洋商行的生意想不火都難呢!”

葉文瀾尋思良久,慎重的說道:“我倒是很想多入幾成的股份,就不知道胡提調有沒有興致招我入股……提調大人,咱們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對南洋的生意是瞭若指掌,你在江南五省則是渠道廣佈,錢莊勢大力雄,你我聯手,那真是財源廣進啊?”

“不錯,還真就是這個道理呢!”

胡楚元笑了笑,彷彿是纔想起來,又道:“葉大人,這個南洋商行是辦定了,我琢磨呀,衙門佔三成的官股,江南商行佔兩成的股份,您啊,我給三成的股!”

葉文瀾接着胡楚元的話續道:“那麼……胡少,您個人佔兩成?”

胡楚元道:“可以這麼說。”

葉文瀾想了想,知道自己還是有優勢的,畢竟這些買賣得靠他來經營,他要的是商行的本金和朝廷的免稅政策,以及江南商行密佈江南五省的渠道和門鋪。

當然,胡楚元完全可以找別人,可未必就比他熟稔。

他慎重的尋思片刻,道:“胡少,葉某要的不多,四成的股份歸我,餘下的股份隨您怎麼分都行!”

胡楚元道:“三成五,最多了,要不然……!”

不等他說完,葉文瀾就道:“行,就衝您的面子,咱們成交了。我拿三成五的股份,可南洋商行得是我說了算,大小事務皆歸我管!另外,船政衙門得給我留一個正二八經的職務,頭上有這個官帽,我纔好做生意。”

胡楚元道:“沒有問題,除了南洋商行的總辦一職,我另外在船政衙門留你一個經調職務,等同提調,專管錢財審察。實際的事務都會由他人替你處理,你只要把經調的章印留在衙門即可。”

葉文瀾呵呵笑道:“留給別人……我不放心,胡少,提調,經調,兩個職務就您一個人擔待着吧,官印就留在您的手中。”

商人,終究就是商人。

只要有錢賺,大家怎麼都好談。

葉文瀾心裡很清楚,南洋商行是官股商辦,這就意味着很稅款厘金上的優惠……只憑這一點,他就比其他的貨商更有利潤,更容易做大。

他可以正大光明的經營輪船航運,在其他各地也能辦廠子,辦銀行。

何況,他還能倚靠江南商行做生意,買進多少貨都能銷售掉,能買多少就買多少,且是不積不壓。

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
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