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庫放了水。
下游的幾個村都鬧哄哄的搶水,這清澈的水庫水從遊流下下游。
白天到晚,緩緩流向大餘鎮十里八鄉田裡。
因爲有這水庫,其他地方還在挖水潭,池塘儲水,而大餘鎮十里八鄉的田裡卻被河水灌溉。
往年因爲夏天炎熱多多少少都有乾旱,糧食因爲缺水,收成減少,冬天多少都會捱餓。
現在有這水庫,每個人田裡都被水庫水滋潤,這樣好處身爲莊稼戶是看的見啊。
每個心裡都十分高興,更加覺的有這水庫的好處實實在在令每個人都受賄。
除了能減輕洪災,還能解決乾旱。
應該全國推廣。
幸好皇英明,已經按照一個鎮兩個水庫,一個縣八個水庫這樣的要求開始建造水庫。
只是這個工程需要大量的銀子。
當然,皇也沒那麼傻。
如果這些水庫都讓朝廷出錢,皇怎麼可能出的了這麼多錢。
齊成帝按照楊家村立功德碑的辦法,讓每個縣令縣令都自己籌款,籌款多者其他銀款交國庫,還按照銀款的多少給予當即官員適當的獎賞,而籌款少者的,不夠造水庫的,從國庫裡撥款。
不得不說,這個主意相當好。
一些地方鄉紳得知是皇建造還立功德碑,一個個都掏出了不少銀子,希望能夠的名字能夠留在功德碑。
這可是皇恩浩湯,這名字寫去不能沾沾龍氣了麼,還福澤子孫後代,多好的事啊。
更別說一些縣令,都恨不得錢籌的多一點,這不能在皇露面了嗎?
看看臨南縣的縣令譚博明,因爲這水庫,一躍從七品縣令成了四品知府,官升三級。
一些縣令,沒有關係,政績多好也永遠只是縣令,大家都要往爬,這現成這麼好的機會,誰想錯過呢。
所以早水庫之前的籌款,整個大齊朝都鬧的沸沸揚揚。
這個造水庫,齊成帝基本自己都沒花什麼錢。
除了一些特別窮的縣市想要撥款,其他地方基本都不需要齊成帝操心。
尤其是從江南一代這些地方有錢的縣市,那籌來的款,全部加起來足足有五十幾萬兩。
不僅解決了窮困縣市,也解決了國庫不充裕的現象。
最近齊成帝眉開眼笑,心情十分開心。
齊成帝之前覺的自己治理的國家太窮,可現在才知道,自己國民整體還是十分富裕的,若不然怎麼可能籌來這麼多的銀款呢。
不過想到這裡,齊成帝也有一些灰心。
他知道這些銀款都是一些鄉紳富戶籌起來的,自己那些辛辛苦苦靠一畝田種田的農民日子還是貧苦的。
這富的這麼富,窮的這麼窮。
齊成帝眉心緊鎖,他得好好想想辦法解決這種不平衡現象。
只是要怎麼解決呢?
齊成帝忽然想到了楊惜婉,莫名的感覺這個小丫頭一定有辦法,可若是讓自己開口去問
齊成帝雙眼眯了一眯,難不成他還要把那個丫頭招來京城?
楊惜婉不知道自己被人惦記,最近她忙的一塌糊塗。
趙蓉蓉恢復的很好,已經從病房裡搬進了她的後院,和自己母親劉氏他們住在一個院子裡,以方便她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