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駐屯

大秦,西北邊界,漫漫黃沙,酷日當頭。

一支精壯的騎兵正在其中艱難地跋涉着,炎炎烈日下,無論是人和馬都有點無精打采,低着頭,只顧避着太陽趕路。

陳湯也渴得厲害,他舔了舔有些乾裂的嘴脣,擡頭望了望天空。

空中一絲風也沒有,太陽一圈一圈地散發出毒辣的光芒,曬得陳湯頭腦一暈,差點晃下馬來。

陳湯急忙緊了緊僵繩,坐穩了馬背,然後從馬腹旁取下水袋,擰開塞子,先潤了潤喉,然後才痛飲了幾口。

清涼的淡水霎那間緩解了酷暑,陳湯鬆了口氣,苦笑道:“孃的,沙漠果然不是蓋的,不是人呆的地方。”

一旁的李曠卻悠哉遊哉地在馬背上閉着眼睛打晃,任馬兒跟着大隊向前走,彷彿那酷熱不是曬在他身上一樣。

“怎麼,陳湯,有點受不了啦?”李曠忽地笑道。

“不是,只是第一次進沙漠,有點一時不太適應而矣。”陳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神態依然倔強。

“呵呵,行軍打仗,就得做好爬冰臥雪、忍飢耐熱的準備。舊年,我跟隨蒙元帥大軍前突北疆,那茫茫千里黃沙可比這小沙漠厲害多了。”李曠淡淡地笑着。神態中卻透着傲然。

“大人說的是,陳湯受教了。對了,大人能說說您跟蒙元帥橫掃塞北地故事嗎?陳湯也好長長見識。”陳湯神態中露出渴望,這不僅是追尋先輩走過的光輝足跡,更是希望從中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東西。

每個軍人談及過去的榮譽,總是很振奮的,李曠也是如此。笑道:“那好,反正閒得無聊。你想聽就說說。”

於是,李曠流利而生動地將數次出塞的經過細細講一遍。說到精彩處,李曠不禁熱血沸騰,雙目放光,雙臂更有力地揮動着,似乎仍在同兇悍的敵兵進行着殘酷地廝殺。

不得不說,李曠從小應該受過良好的貴族教育。形象描述得都讓陳湯有種身臨其境地感覺:熱血沸騰,戰意激昂,恨不得立即找上一羣強敵較量一番。

許久,李曠終於說得累了,擺了擺手笑道:“好,今天就到這裡了,以後有空再講吧。”

“多謝大人指教,陳湯受教了。”想及前輩的輝煌。陳湯的眼眸中充滿了對軍功的強烈渴望。

就在這時,一彪鐵騎飛奔而來,踢起滾滾黃沙。

“報——,上尉大人,我軍前鋒已前出沙漠,前面四十里外就是銀川城。”來騎大聲稟報。

“噢——”李曠也是神色一振:“走了一天多。終於走出沙漠了。傳令下去,大軍出沙漠後,就近找個有水草的地方紮營。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上午趕到銀川。”

“喏!”來騎唱了一聲,飛馳而去。

“大人,我們以後就是駐紮在銀川城麼?”陳湯問道。

“是的,原來那裡有一千步卒,現在由我們來替防。”李曠點頭道。

“銀川!”陳湯默默地念着,他心中明白:以後的數年甚至有可能更長時間,他都得以忠誠和熱血守衛着這個邊陲小城。

“陳湯。你別小看這個銀川城啊。雖然小,卻還算繁華。而且地理位置極爲重要。”李曠正色道。

陳湯熟讀兵書,對中原各大雄關險隘都有了解,但對這個一向無耳聞地邊陲小城就一點也不熟悉了,忙誠懇地道:“願聽大人請教!”

李曠對陳湯的好學非常滿意,點頭道:“銀川城,位於千里河套平原的西北角,北控黃河、賀蘭山,南臨沙漠,西邊是著名的青銅峽險隘,再往西和北就是千里沙漠和月氏人的地盤了,是我國西北邊陲的頭等重鎮。更兼銀川西南有多個大鹽池,北地等郡縣多奈其供給食鹽,就是月氏人也時有所需,所以經濟上也頗有點價值。可謂城雖小卻很繁榮,是我國和月氏國在西北邊境的重要貿易地,互通有無。”

“沒想到銀川城竟然有這麼重要的價值。”陳湯也是吃了一驚,當下牢牢記住李曠地一番話。

“是啊,不然,陛下何必將咱這一千精騎派到這裡來。”李曠笑了起來。

“陛下的眼光真是深遠,我軍控制了銀川,就獲得了地利,退可守,進可攻。”陳湯欽佩道:“不過,大人,如果陛下一時不對月氏用兵,那我們駐守在這裡不是隻能白天看月亮、晚上數星星麼?”陳湯忽然想到了這麼一個嚴重的的問題:真是這樣,那可無聊死了。

“呵呵,”李曠笑了起來:“你想這麼安樂恐怕都不可能。匈奴新定,草原不平,月氏人又尚末能完全控制匈奴右部之地,所以附近流寇甚多:有失敗的匈奴潰兵,有其它部族飢疲交加的流寇。他們來去如風,經常在邊郡附近劫掠,雖是疥鮮之患,卻也嚴重威脅我邊境安寧。原來銀川地一千步卒明顯有心無力,所以我們這支剛剛成軍的新軍才奉命來此練兵。”

“明白了,大人,我們一定會讓那些不知死活的流寇知道我們大秦鐵騎的厲害。”陳湯霎那間興奮起來,一臉的躍躍欲試。

“哈哈,不錯,是該讓那些不知死活的傢伙嚐嚐厲害了。”李曠也冷笑起來,儒雅的面孔上出現了森然地殺氣。

“對了。大人,聽灌將軍說大人是名門之後,不知大人祖上是哪位名臣宿將?”陳湯突然好奇地問道。

李曠卻沒有回答,答非所問道:“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我大秦軍中,不講出身,只論戰功。”

陳湯愣了愣。不禁肅然起敬,汗顏道:“大人說的是。屬下受教了。”

正說着,中軍已經出了沙漠,天際霎那間由沙黃變成翠綠,卻處都是悠悠的青草,不時地可見一兩羣覽食地野物。

看膩了沙漠那枯燥單調的顏色,乍一到這遼闊青翠地大草原,那一顆心頓時舒展開來。

“黃河九曲。惟富一套。陳湯,你知道這句話地意思嗎?”看着眼前茫茫的草原,李曠忽然有感而發。

“屬下從書上看過。說地是:黃河九曲盤桓,災害甚多,但有一個地方卻得黃河之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也就是河套平原。”陳湯恭聲道。

“呵呵。陳湯,有點見識嗎,不錯。”李曠讚賞地點了點頭:“這些年來,我大秦不斷的向河套移民實邊,並在九原等地派駐重兵,費這麼許大力氣。爲的就是將這千里河套打造成我大秦千年永固的疆土。所以,我們這些人責任重大,做得好了,後世子孫會感謝我們的。”

陳湯極重榮譽,聞言肅然:“大人說的是,屬下越發感到肩上的責任重了。”

“呵呵,有責任感地士兵纔是好士兵。”李曠拍了拍陳湯的肩膀,忽地看見方停了下來,笑道:“看來,找到宿營的地方了。陳湯。走。隨本上尉去看一看。”

李曠喝了一聲:“駕!”座下戰馬長嘶一聲,撒着歡兒。在草地上一溜煙去了,身後留下一蓬蓬紛飛的草屑。

陳湯不敢怠慢,猛拍了一下馬屁股,緊緊地跟了上去。

而陳湯親自挑選的十名親衛,包託宋健、陳江等見也連忙拍馬跟上。

霎那間,十數騎在草原上飛馳開來,像一道道敏捷的閃電,騎術之精良絲毫不弱於塞外民族。

一會兒工夫,陳湯眼前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估計是黃河的一條支流。

在一個河道拐變處,水流變得平緩了,一個規模不大,但非常嚴整地軍營框架已經由前軍搭建起來,端的是訓練有素。

李曠勒住了馬,仔細打量了一下左右,滿意地點了點頭:“前軍挑選的營地還不錯,但現在離銀川城近了,謹防有流寇騷擾,晚上須得派出斥堠。”忽然道:“陳湯,你去傳我的令,下令第一部楊奇中尉派出二十名斥堠,每方向每五名,前出十五里哨探,爲夜不收。”

“是!”陳湯點了點頭,拍了拍馬,馳向營地傳令,心中暗道:“李大人真不愧是帶慣兵的,真是謹慎,自己以後要多學着點。有道是‘小心無大錯’,畢竟這是行軍打仗,疏忽不得。”

……

這一夜,秦軍好好休息了一下,沒有任何風吹草動。

的確,一般狀態下,哪個毛賊吃了熊心豹心膽,敢來打一千正規官騎地主意。

第二天一早,精神飽滿的秦軍渡過小河,向銀川城進發。

很快,路上便有了人煙,但多是一個個人口不多的小村莊,看房屋還很新,應該多是近年來新遷入的中原百姓。

而村民們也是十分的質樸,看見朝庭的軍隊到來,都友好地打着招呼。凡有軍隊問路或者飲水,都好客地予以滿足。

村莊外,一畝畝良田也被開墾出來,在中原比較緊缺的耕地,在這裡卻是非常的富足。

保守估計,每個村莊的村民都可以分得十畝八畝的,不禁讓家境貧寒地陳湯大感羨慕:如果這是不是邊塞,有風險,倒是一個定居地好地方。

“大人,這裡似乎很安詳,沒有多少流寇騷擾的痕跡。”看了半天,漸近中午了,陳湯忽然道。

“嗯,這是位於銀川東南,有銀川城做爲憑障,當然安全得多。據報,匪患最嚴重地,當數北面和西面,那裡是匈奴潰兵和流寇經常潛入的地方,十村九破,已經很少有人居住了。”李曠嘆了口氣,臉上有些憂傷。

“可惡,等我捉到這些渾蛋,一個個都得千刀萬剮。”陳湯惱怒起來:做爲保家守土的軍人,無力保全百姓們的安定,簡直就是最大的恥辱。

這時,忽然有一騎斥堠前來回報:“啓稟上尉大人,前方五里外就是銀川城,銀川駐屯上尉劉章大人已在前面迎接。”

“噢,隨我去來。”李曠忙一振精神,拍馬而去。

陳湯趕緊率親衛隊緊緊跟了上去。

果然馬羣奔馳了一小會,前面道旁就有十數騎正在翹首以待。

“哪位是劉大人?”李曠遠遠地大叫。

一位三十多歲,長相粗曠的將領躍馬而出,大聲道:“我便是,前面是李上尉嗎?”

“正是。”李曠連忙住了馬,客氣地道:“勞煩劉大人出城相迎,久等了。”

“呵呵,你我份屬同僚,應當的。城中已備好酒宴,專爲李大人接風,請吧。”劉章顯得非常豪爽,大有古秦之風。

“那李某就不客氣了。”李曠也不扭捏,大笑一聲。

“好,爽快,咱們走。”劉章大笑,勒轉馬頭。

李曠便驅馬與劉章並騎而行,陳湯等人和劉章的親衛隊在身面跟着,一行人有說有話地例邁向銀川城。

不多時,銀川城的城牆已經在地平線上遙遙在望,只是尚有些模糊。

但越過一個小小的平崗後,視線猛然開闊起來,數百步外,銀川城赫然在目。

此時的銀川城,和後世的銀川市並不是同一個位置,而是規模也小得多,看起來,周長不過十里,人口也就是一兩萬人。不過,城牆高聳,幾近八米九高,而且全由青石砌成,雄壯險峻,端得是一座邊塞堅城。

李曠不禁讚歎道:“好一座邊塞雄關,看來,劉大人這幾年沒少下工夫啊。”

“哈哈……”劉章得意起來,笑道:“這都是託了灌嬰將軍的福啊,原來銀川這城很小的,比現在差多。”

陳湯在一旁聽得奇怪,忍不住問道:“劉大人,這是爲何?”

劉章樂道:“舊年,灌嬰將軍奇襲匈奴右部夏季營地之後,橫渡漫漫沙海,從銀川歸國,陛下對銀川就重視起來。爲防止有敵軍從此秘道再入我西北邊境,所以陛下就調我新築銀川,屯守於此了。”

“原來如此。”衆人恍然大悟:果然,銀川此城非同小可,不得不守。一旦失守,大秦在北疆可就失了地利了。

正說着,衆人已經隨着騎兵縱隊的先鋒抵達了城門口,大隊原先屯守的步兵部隊在城上城下襬開架勢,列陣相迎,非常隆重。

李曠認真打量了一下這些邊卒,堅忍彪悍,滿臉風霜,不禁暗暗點了點頭:讓這些步卒守此邊疆,真是辛苦他們了。

陳湯也認真地掃視着左右,因爲他知道:從今天起,這裡就將是他日後幾年戰鬥和生活的家園了。

一時間,陳湯雄心頓起,憧憬起末來的金戈鐵馬、碧血黃沙來!

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8章 圍殺第6章 韓非第7章 比武一第1章 更新聲明第5章 張良出世第3章 邀戰第1章 起意第11章 渡河二第9章 定甌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1章 起意第2章 榮軍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4章 恩威第4章 蛇戰第8章 酒樓第18章 扶蘇變法第11章 水戰第23章 東征前奏第5章 張良出世第3章 謀算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7章 破陣第6章 韓信的‘狡’第3章 虎爭二第14章 入秦第11章 磨刀第12章 霸業血途第1章 靈渠第8章 博浪沙(下)第22章 楚國之變第4章 封禪一第5章 誰是贏家第1章 襲取南郡第5章 結義第2章 立威二第5章 封禪二第20章 龍且之死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1章 烽起北疆第8章 縱火第7章 悲情第19章 韓信發威第9章 張跡歸來第4章 墨門一第9章 張跡歸來第6章 血鷹騰空第12章 霸業血途第3章 邀戰第14章 慶祝第23章 東征前奏第7章 郢城風雲第2章 鉅子第1章 烽起北疆第2章 榮軍第10章 行刺第6章 伏擊二第9章 器械第3章 真情第1節 死節第3章 邀戰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9章 韓信出世第3章 論政第6章 登島第4章 此人是誰第11章 美人二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6章 忠魂五第7章 紙和印刷第6章 伏擊二第4章 蛇戰第2章 徵魏第14章 入秦第29章 劉邦之死第9章 劍客第15章 恐慌第3章 謀算第6章 驚變第8章 縱火第4章 墨門一第4章 草原雄鷹第3章 通途第7章 血戰第17章 燕趙風雲第5章 美人計一第2章 虎爭(一)第7章 比武二第19章 韓信發威第2章 順勢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13章 順勢第11章 章邯遭忌第9章 滅魏第7章 嫉恨第10章 渡河一新書預告火熱上傳
第2章 中華絕代名將王翦生平第8章 圍殺第6章 韓非第7章 比武一第1章 更新聲明第5章 張良出世第3章 邀戰第1章 起意第11章 渡河二第9章 定甌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1章 起意第2章 榮軍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新書我自稱雄已發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4章 恩威第4章 蛇戰第8章 酒樓第18章 扶蘇變法第11章 水戰第23章 東征前奏第5章 張良出世第3章 謀算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7章 破陣第6章 韓信的‘狡’第3章 虎爭二第14章 入秦第11章 磨刀第12章 霸業血途第1章 靈渠第8章 博浪沙(下)第22章 楚國之變第4章 封禪一第5章 誰是贏家第1章 襲取南郡第5章 結義第2章 立威二第5章 封禪二第20章 龍且之死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1章 烽起北疆第8章 縱火第7章 悲情第19章 韓信發威第9章 張跡歸來第4章 墨門一第9章 張跡歸來第6章 血鷹騰空第12章 霸業血途第3章 邀戰第14章 慶祝第23章 東征前奏第7章 郢城風雲第2章 鉅子第1章 烽起北疆第2章 榮軍第10章 行刺第6章 伏擊二第9章 器械第3章 真情第1節 死節第3章 邀戰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第9章 韓信出世第3章 論政第6章 登島第4章 此人是誰第11章 美人二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6章 忠魂五第7章 紙和印刷第6章 伏擊二第4章 蛇戰第2章 徵魏第14章 入秦第29章 劉邦之死第9章 劍客第15章 恐慌第3章 謀算第6章 驚變第8章 縱火第4章 墨門一第4章 草原雄鷹第3章 通途第7章 血戰第17章 燕趙風雲第5章 美人計一第2章 虎爭(一)第7章 比武二第19章 韓信發威第2章 順勢新書再世孫臏發佈第13章 順勢第11章 章邯遭忌第9章 滅魏第7章 嫉恨第10章 渡河一新書預告火熱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