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穎川灌氏

陽光明媚、青草悽悽、樹木蔥綠、鳥語花語,這就是如今道旁的大好春光。

三十萬黑甲秦軍走在寬闊的直道上,旌旗翻卷、皇纛獵獵,威嚴的軍伍透露出一股沖天的殺氣和無比的威嚴,這就是‘雄兵之勢’!

扶蘇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人,早上坐了一會兒御輦就感覺到屁股顛得慌,乾脆命郎中衛士牽來自已最喜愛六匹御馬中的‘踏雪千里紅’,騎了上去。這是一匹渾身通體紅毛、四蹄卻是雪白色的西域駿馬,乃是大秦商賈從大月氏重金購得,販入秦國的,後被軍中買馬之人尋得,因其神駿故獻入宮中做爲御騎,扶蘇深愛之。

一騎上駿馬,扶蘇立時就覺得自己彷彿又回到了昔年統率千軍萬馬馳騁關東的時候,只可惜現在身爲帝王,再不能親陷戰陣,以前的輝煌歲月現在也只能想想罷了!

扶蘇感嘆了一番,用手涼了個涼棚,向遠方看了看:還沒有中牟城的影子!於是叫道:“郎中令何在?”“陛下,微臣在此!”在扶蘇身後的新任郎中令楊番連忙摧了摧馬趕了上來——楊番因身爲名門之後,且獻城有功,被扶蘇封爲郎中令!

“離中牟還有多遠,怎麼還沒到?”扶蘇感到有點不耐煩。“回陛下,大概還有十五里左右,按老規矩,臣已通知中牟縣令在十里長亭處迎接,再過小半個時辰應該就到十里長亭了!”楊番是知道扶蘇脾氣的,事先早將路途瞭解得清清楚楚!

“噢!”扶蘇看了看天,命令道:“天已近午,命令大軍加快速度,中午在中牟城下紮營!”“喏!”楊番領命,轉身對傳令兵傳達了扶蘇詔命。

霎那間,龐大的軍伍加快了速度,捲起沖天的煙塵,奔向中牟而來!

果然,不一會兒功夫,秦軍前鋒便到了十里長亭處,很快便有領路軍士引了中牟縣的秦國官史十數人前來拜見聖顏!

“臣等叩見陛下!”十數人在扶蘇馬前拜了一地。“嗯,起來吧!中牟縣令是誰?”扶蘇淡淡地道。

“回陛下,微臣李瑞,便是中牟縣令!”說着,站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長臉有須,身材修長,看起來還算順眼。

“噢,自朕穎川一戰後,重立中牟,這幾個月來中牟的情況怎麼樣?”扶蘇每到一地,這是例行的詢問,這也是一個勤政的帝王應該做的!

“回陛下!”李瑞連忙做謙恭狀道:“託陛下的洪福,賴衆官的協助,中牟已經從戰亂中恢復,百姓們各歸田畝,商鋪俱備開業,如有外地流落來的饑民,官府也會幫忙安置,基本上沒有餓死過人。只是偶爾有一些流寇潛來騷擾,會造成一些損失,但駐軍反應迅速,經過幾次大規模圍剿後,已經沒有多少不開眼的敢再來送死了!”

看李瑞說得條條有理,扶蘇不禁多看了他一眼,面有嘉許之色。不過扶蘇可沒有打算百分百相信他的話,畢竟z國官員上蠻下哄可是出了名的,還是要到中牟城中眼見爲實一番纔是,於是扶蘇道:“看來李卿做得不錯嗎!你且隨駕,朕今日率郎中和虎賁到城中休息,其餘大軍駐紮城外,城中一切準備妥當了嗎?”

李瑞見扶蘇面有悅色,心中大喜,忙道:“昨日聽聞陛下欲在中牟駐陛,微臣欣喜萬分,只是縣衙殘破簡陋,不敢請陛下入駐,所以請了縣內的鄉老士紳商議此事!鄉老們聞聽後備感榮幸,爭相欲請陛下到各自府中入駐,臣考慮再三後,選擇了一處府邸供陛下駐陛。這處底邸是城中大戶灌氏的產業,景色優美、環境宜人,而且保存完好,最適陛下居住,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扶蘇心中明白:“估計是這個灌氏想巴結天顏的啦,不知有沒有送給這個李縣令好處!”笑道:“既然愛卿已經定了,那朕就依你等之意吧!走吧!”“是,陛下!”李瑞連忙領命,率領衆官員步行隨駕,皇帝的面前以他們這般芝麻官大的小官可不敢騎馬坐車相隨!

太陽漸漸已經升到了正中,由於大軍起程較早,扶蘇禁不住已經感到腹中有些飢餓,好在擡頭看處,中牟城高大的身影已經映入了眼簾。遠遠看去,城門口似乎有不少軍官、官員、士紳正在迎駕!

“來人,傳朕的旨意,大軍在城外駐紮,郎中和虎賁軍隨朕入城!”“喏!”軍士傳令而到去。當下秦軍大部轉向城外空闊處、準備紮營,六千虎賁軍和一千郎中簇擁着扶蘇向城門口行來。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呼啦啦,城門口一羣人全跪了下來!

扶蘇掃視了一下,微笑道:“都起來吧,朕現在腹中有些飢了,就不和大家客套了,先入城進了午膳再說吧!”“是,是,陛下請!”楊瑞在一旁陪着笑臉。

“嗯!”扶蘇縱馬入城,自有中牟官員在前領路前往駐陛宅院!入了城門後,扶蘇放眼四處:街道上各店鋪雖然都開着門,可是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店鋪門口都站滿了兵丁,店內更是除了掌櫃、夥計們便空無一人;街上更是空蕩蕩的,除了兵還是兵,連一個百姓的影子都沒有看見。

扶蘇見狀有些哭笑不得:“早就告訴了這些官史不要擾民,可這到處是兵,個個如狼似虎般的模樣,哪個百姓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敢上街或者購物!?這店是開不開都一樣了,表面文章做得也實在太差勁了一些!”只是這些官史也是擔心扶蘇的安全,所以扶蘇心中雖有些不快,卻也沒說什麼,畢竟扶蘇不是一個苛刻的皇帝!

誰知扶蘇御駕剛前進了不到百步,讓扶蘇和御前軍馬嚇了一跳的事情發生了:御駕剛經過一個酒館,忽然間酒館內忽啦啦擁出數十衣衫襤褸的百姓來,撞破把守兵丁的防守,奔到大道中間,便手舉血書、跪倒大呼:“陛下,草民冤枉啊!陛下,草民冤枉啊!……”

這一舉動頓時嚇得前面開道的虎賁軍一跳:“有刺客——,快護駕!”重裝編組過的虎賁軍反應極快:當下呼啦啦涌上一羣虎狼之士,頓時將這數十個‘亂民’圍在圈內。可憐這些‘亂民’眨眼間個個都被劍戟加身,森冷的刀兵寒入肌骨,個個唬得面如土色、動彈不得。

扶蘇身前亦是一陣忙亂:一羣虎賁軍劍牌手立時將扶蘇身邊的閒雜人等趕開、在扶蘇身前築起一道銅牆鐵壁,近身郎中更是將扶蘇團團圍在陣心,無心等也是個個長劍出鞘,如臨大敵。

“怎麼回事?”扶蘇左手按住英雄劍劍柄,目光中雖十分平靜,卻流露出一股殺氣!

“陛下稍等,末將去看看!”楊番見扶蘇不悅,心中一慌,額頭冒了冷汗,趕緊請命前去查看。到得軍前,見了虎賁軍已經控制住局勢,楊番才鬆了口氣,問明瞭情況後,楊番回馬來報:“回陛下,不是刺客,只是一些老百姓聽說陛下御駕過此,寫了血書前來告狀的!”

“來告御狀的!?”扶蘇不禁有愕然:他還是第一次碰到有人敢到皇帝面前告御狀的。這現實可和電視劇不同:電視劇中告御狀的好像輕輕鬆鬆、無驚無險的,可實際上哪個皇帝出巡,不是護衛上萬、甲士如雲,一般百姓不要說告狀,就連稍稍靠近都有可能被格殺勿論,想告御狀談何容易!尤其是律法嚴苛的秦代,管你是不是告御狀的,光驚擾御駕就已是滅門九族的大罪了,所以終秦一代,就沒聽說過有百姓敢攔駕告御狀的。現在雖沒有滅九族之刑了,最起碼也可以滅你三族,哪個百姓吃了熊心豹子了膽來驚擾御駕、告御狀!?

“陛下,這些百姓俱已被生擒,臣已經命軍士仔細搜過了,這些人身上沒有任何利器,且手持血書,的確不像是刺客。具體如何發落,請陛下定奪!”楊番見扶蘇面色平靜,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地問道。

“噢,不要傷害他們,帶他們爲首的來見朕!”扶蘇忽地對這些膽大包天、敢來告御狀的人產生了興趣。“喏!”楊番見扶蘇好像沒有發怒的意思,這顆心這才放回了腹腔裡。

不一會兒,幾十名虎賁軍押着兩個年青的男子走了過來,楊番躬身施了一禮道:“陛下,人已帶到,就是這兩個爲首的!”“嗯!劍牌手都退下,郎中也退下,御座侍侯!”“喏!”一陣轟響處,虎賁軍劍牌手、郎中們都退到了一邊,跟來的皇宮副總管福連忙勤快地命幾名宦官將御椅從御輦上般了下來,放到扶蘇身後。

扶蘇下馬落座,自有郎中將‘踏雪千里紅’牽到一旁。扶蘇看了看跪在身前的兩個年青男子:一個身材高大、面色卻有些削瘦和蒼白,甚至有些浮腫的味道,看來是營養不良所致,不過那寬廣的骨格和剛毅的方臉顯得這個人很有些個人魅力;另一個卻顯得有些瘦弱,清清瘦瘦的臉龐顯得有些書卷氣,不過渾身上下卻是一股倔強的味道。這兩人都跪在地上,低着頭,身軀還有些微微發抖,不知是緊張還是恐懼所致!

“叫中牟縣令李瑞來見朕!”扶蘇道。“傳中牟縣令李瑞見駕!”福扯着嗓子喊了一句。“陛下,罪臣在!”李瑞一頭冷汗地小跑過來,猛一看到扶蘇有些不善的目光,頓時嚇得腿肚子轉筋,“撲通”跪倒在地,只是發抖!

“李縣令,你剛纔不是跟朕說什麼中牟縣目前基本安定嗎,怎麼朕剛進城就來朕來個下馬威啊!?”扶蘇不鹹不淡地道。李瑞嚇得渾身發抖,磕頭如倒蒜:“臣萬死,臣萬死!臣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行了,你給朕呆一邊去,等朕問明瞭情況再來收拾你!”扶蘇語氣中有些怒火!“是,是!”李瑞連忙爬到一邊,雙腿顫抖着站立一起來,渾身上下的官袍溼得像水浸一般!

“說吧,你二人姓甚名誰?朕看你們膽子很大嗎,竟敢領頭來攔駕,難道不知道驚擾御駕是要滅三族的嗎!?”扶蘇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是透露出一股王者的威嚴和殺氣!

兩個年青人趴在地上互相看了看,壯實些的年青人冷靜地回道:“回陛下,草民姓呂名臣,這是我結義的好兄弟姜望!我二人當然知道驚擾聖駕過去是滅九族的大罪,也知道現在陛下仁慈把最重的刑罰改成了滅三族,但我二人和鄉親們實在是無處申冤,聞聽陛下仁慈,故與一些膽大的鄉親前來冒死喊冤。如果陛下能夠平草民等之冤,還草民等一個公道,我等諸人死而無憾,但求陛下不要禍及鄉里!”

“噢,滅你等三族,你都不怕?”扶蘇有些奇怪!“不怕,這次和草民來的都是光棍一個,除了自己就是天地最親、陛下最愛,陛下要殺就殺我們幾個就成了!”“哈哈!”扶蘇樂了:“敢情你們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也罷,驚駕之罪暫放在一邊,你們有何冤枉,說來讓朕聽聽!”

“是,陛下!臣這裡有封血書,請陛下先行過目!”呂臣心中定了定,將手中的血書獻上。

福接了過來,皺着眉頭將血書遞給了扶蘇。扶蘇接過看了看,血書上只寫了十二個血紅的大字:穎水清,灌氏寧;穎水濁,灌氏族!那淡淡的血腥氣飄浮到扶蘇的鼻孔間,再加上那鮮紅的顏色,讓扶蘇的神色也不禁沉重起來。

“呂臣,這十二個字是什麼意思?朕怎麼看不明白?”扶蘇有些稀裡糊塗。

“回陛下,臣比較清楚。”姜望道:“這是一首在穎川地區流傳的一首民謠,表面上的意思是:當穎水清清的時候,你灌氏就平安吧,但是當穎水開始混濁的時候,你灌氏就等着滅族吧!這首民謠中的灌氏指的就是穎川第一惡霸灌氏一族,這灌氏一族整日裡橫行鄉里、欺壓百姓、奪人田地、淫人妻女,我穎川百姓無不苦之。但是這些人勢力太過龐大,下有打手無數作幫兇、上有官府軍兵爲疵護,直害得草民等家破人亡、無路可活。以前草民等奈何不得灌氏,只好編了民謠咒那灌氏,苦捱度日,但前日聞陛下將至,草民等欣喜萬分,特來冒死喊冤,求陛下作主!”這年青人說得是淚眼漣漣,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穎——川——灌——氏!”扶蘇咂了咂嘴:“怎麼聽得有些耳熟啊?”忽地想了起來,問李瑞道:“李縣令,你剛纔說要朕駐陛的宅院不會就是這穎川一霸灌氏的家產吧!?”李瑞聞言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下牙齒打架道:“回、回陛下,是、是灌氏的!”

“噢,李縣令,這灌氏是穎川一霸,手上的每一文錢都沾滿了百姓的血汗,你讓朕住這樣的人家裡,把朕當成何許人了!?看來,在你的治下,灌氏如此作惡,你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廷尉衙門的人呢,將李大人帶下去,朕給你們半個時辰,如果審不出什麼罪證的話,就不要來見朕了!”扶蘇語氣中殺氣騰騰。

“喏!”上來數十個隨行的廷尉官員將李瑞拖死狗似的拉了下去,馬上下面傳來了鬼哭狼嚎的聲音。秦人最善嚴刑峻法,落在廷尉衙門手裡,那還能舒服得了!?

“灌氏!”扶蘇唸了句,忽地想起一人,好像就是穎川灌氏族人,問道:“呂臣,現在灌氏一族的家主是誰?”扶蘇問道。呂臣有些咬牙切齒地道:“草民記得清清楚楚,死都不會忘記,是那灌寧老賊!”“噢,那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灌嬰這個人?”扶蘇急問。

呂尚愣了愣,有些奇道:“有,就是那灌寧的兒子,陛下認識此人?”扶蘇臉色一變,又問道:“灌嬰麾下是否可有五虎將一說?”呂臣又愣了愣道:“是的,陛下,那是灌氏五大高手,灌勇、灌英、灌義、灌信、灌德,都是灌氏一族期壓鄉里的幫兇,死在他們手裡的百姓不知凡幾!”

扶蘇聞言,閉合了雙目,沉思起來,心道:“這灌嬰原史上是劉邦手下四悍將之一,與樊噲、酈商、夏侯嬰齊名,是一名善於騎戰的大將,手下五虎將也是驍勇善戰、勇冠三軍。韓信十面埋伏時,就是他和五虎將親率騎兵一路尾追項羽,直殺得項羽成了光桿司令、最終自刎於烏江,可見這六人武功之盛!本來還想調查清楚後將這灌氏一族族滅的,但既然他們有這六個人才,恐怕爲了國家大局,還得手下留情了!”

想到這裡,扶蘇睜眼問道:“現在灌嬰和這灌氏五虎在哪裡?”姜望咬牙切齒道:“聽說他們知道陛下要經過這裡,也和灌寧老賊從穎川郡來到了中牟,就住在陛下要去的宅院裡,看來是想巴結陛下,以作進身之階了!”

扶蘇拍了拍額頭,有些作難:“收拾了灌氏一族不難,可惜這六名騎兵大將就此玩完!日後我欲橫掃匈奴、遠絕大漠,卻正需要優秀的騎兵將領,這老天爺不是爲難我嗎!怎麼辦呢?”扶蘇有些頭痛,沉思不已。

就在此時,忽地,耳旁有人道:“陛下,那李瑞已經招了!”扶蘇被驚醒,擡頭看了看,是廷尉左史,馮劫的幼子馮如。“他招了什麼?”扶蘇陰着臉。

“回陛下,李瑞與灌氏一族平日裡在中牟縣內互相勾結,壓榨百姓、魚肉鄉里,犯下大小罪行十數宗,如果陛下多給臣一點時間,臣相信可以審出更多來!請陛下過目!”說着,馮如將李瑞供狀呈上。

扶蘇看了看,念道:“買官賣官、侵人田畝、霸人欺女、收受賄賂、草菅人命……夠了!”扶蘇站起身來,一臉鐵青,咬牙切齒地道:“這個王八蛋,壞事做絕,就這幾條便死有餘辜了,來人,當這廝押入縣內大牢,嚴加審訊。如同犯者,一個都不許放過!”“喏!”馮如領命。

這時,在一旁默默看了多時的張良忽道:“陛下,看來此案牽連頗多,一時難以決斷,還是先行尋處駐陛,再作處理吧,陛下龍體要緊!”扶蘇躊躇了一下,問道:“楊番,去問一下,灌氏的家主可在城門口迎駕隊伍中?還有,灌嬰和灌氏五虎在不在?”“喏!”楊番打馬而去,不一去兒,楊番回報道:“回陛下,灌寧就在城門口侯着,其他人不在!”

扶蘇考慮了一下道:“暫且不動他,先到灌府去駐陛,朕倒要會會這灌氏一門,看看他們是何了不起的大人物!”張良一愣,有些猶豫道:“陛下,這不太妥當吧!?”扶蘇森然道:“朕爲天子,又有三十萬大軍在此,難道還怕他區區幾個土豪不成!呂臣、姜望,你帶其它百姓一直隨行吧,都跟朕去會會那灌寧等人!”“是,陛下!”呂臣、姜望二人喜形於色的站了起來,連忙招呼鄉親們去了。

當下,御前軍馬開拔,直趨灌氏大宅而來.等引路官員戰戰戰兢兢地將御駕引到灌氏宅院門口時,扶蘇不禁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豪宅:院門前兩個巨大的石鑄獅子顯得威風凜凜、不可一世,院牆高達兩丈多高,將院內景色深深鎖住,真不愧爲豪門深宅;把守院門的是兩扇大開的紅漆厚木大門,寬達三丈,高兩丈,兩個猙獰的青銅鎮獸鑲嵌在門把上冷冷地注視着門前的衆人;透過院門向內看去,一條寬大的林蔭道向宅內深處遠遠地延伸過去,竟然有上百米之遙,內裡更是閣樓重重,掩映於樹木、花叢之中,不知凡幾;而從大門開起,一直到林蔭道深處都跪滿了年衫華貴的灌氏族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竟達數百人之多!

扶蘇心中暗驚:“單只是一箇中牟別院就有這樣的排場,這灌氏還真是好一個穎川豪門!”

扶蘇下得馬來,打量了一下左右,冷聲道:“灌寧何在?”“陛下,草民在此!”一個年約五旬的老者連忙從一旁奔了過來,身體有些顫抖地跪伏在一旁。

扶蘇看了看他:肥頭大耳,油光滿面,衣衫華麗,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東西!卻淡淡地道:“你請朕來府小住,不知午膳可否備妥?”“不敢勞陛下動問,草民早已備妥,早已備妥!”

“好吧,前頭再路,有什麼事吃了飯再說!”扶蘇不動聲色。“是,是,小的前頭領路!”灌氏心中恐懼,趕緊屁顛屁顛地在前面領路。當下虎賁軍涌入灌宅,像水銀泄地一般將各個角落、閣樓盡數控制,而郎中則緊緊跟隨扶蘇向內宅行去。

到得內廳,扶蘇放目一看,不禁嚇了一跳:當前是一張巨型的方桌,上面擺滿了山珍海味、飛禽走獸、雞鴨魚肉、時鮮果蔬,恐怕沒有一百道,也有八十道!而巨型方桌的兩側還有四張小型的方桌,上面也有美味佳餚一二十道,估計是爲隨行大員準備的!

這簡直比扶蘇自己在宮中的飲食還要奢侈好幾倍!

扶蘇不動聲色地笑了笑道:“灌愛卿,你很有心嗎,如此豐盛的招待,讓朕豈不受之有愧!”灌寧忙道:“陛下乃萬乘之尊,天之驕子,能到小民宅中小住一日,乃是灌氏一門幾輩子修來的服氣,這一點點心意何足掛齒,何足掛齒!”

扶蘇想了想,便自到首席落座,然後看了看身邊的諸人道:“子房,馮如、福,還有無心幾個,你們都坐下吧,一旁空位很多!”“謝陛下!”幾人自到一旁落坐。

扶蘇又看了看灌寧道:“灌愛卿,聽說你有一個兒子灌嬰,麾下還有灌氏五虎,都是武藝高強的好漢,叫他們一直陪朕來吃飯吧,你看這裡那麼多菜,朕一個人怎麼吃也吃不完的,別浪費了!”灌寧有些爲難之色道:“回陛下,草民等卑微之身,怎敢與陛下同食!”

“這是聖旨,抗命者死!你明白嗎?”扶蘇的語調看似平靜,卻透露出陣陣殺氣!“是,是,是,草民這就去喚犬子他們來陪陛下進膳!”灌寧嚇得臉色蒼白,冷汗如雨,知道大概今天這關是難過了!

“等等!”扶蘇突然又叫住了灌寧。“陛下還有何吩咐?”灌寧趕緊回身待命。“嗯,將隨朕來的那些窮百姓也安排個地方吃飯,出了問題,拿你是問!還有,讓呂臣和姜望也來陪朕一起吃飯!聽明白沒有?”“是,是,草民明白,草民明白!”灌寧趕緊下去了。

不一會兒,灌寧領着六條彪形大漢先進得廳來,拜立在一旁侯命,呂臣和姜望也隨後而入!

“都起來吧,呂臣、姜望,你們坐在朕的左邊,灌氏一族坐在朕的右邊!唔,灌府的家人呢,趕快給他們添上餐具!”扶蘇一副東道主的模樣,臉上笑意吟吟。

灌氏衆人和呂、姜二人有些摸不清扶蘇葫蘆裡賣得什麼藥,只好有些顫顫微微的在扶蘇左右下首坐了下來,當下,有婢女爲衆人送上了餐具!

“斟酒!”扶蘇道。當下有兩名宦官爲扶蘇斟上一杯,其餘諸人則或是自來,或是由婢女斟酒!

扶蘇舉杯在手,笑道:“這一杯嗎,是朕要謝謝灌愛卿熱情執行的盛意,朕滿飲此杯!”說着,扶蘇舉爵近脣,一飲而盡!衆人不敢怠慢,也隨之盡飲。

扶蘇忽地沉下臉來,冷聲道:“剛纔朕既然已經謝過了灌愛卿的勝意,那麼現在也該公事公辦了!現在這裡就是公堂,一方是原告的鄉民,一方是被告的灌氏,朕便是審訊的堂官,你等報名來見!”此言一出,呂臣、姜望面露喜色,而灌氏衆人則有些冷汗直冒、面色蒼白的味道。

“草民原告呂臣拜見陛下!”“草民原告姜望拜見陛下!”呂臣、姜望二人倒不怯場,大聲報來。

“草、草民被、被告灌、灌寧拜見陛下!”灌寧似乎已經嚇得快要癱下去了。

“草民被告灌嬰拜見陛下!”說這話的是一個身形高大,頭束高冠,約二十多歲,相貌英武,神情有些緊張的年青人。

“草民灌勇(灌英、灌信、灌義、灌德)拜見陛下!”灌嬰下首五條華服英武大漢也是神情緊張地報上名來。

“好,那朕現在就算和你們認識了!原告先說,你們到底要靠灌氏哪些罪行,有何證據!?”扶蘇倒真的像個堂官似的審訊起來。

“回陛下,灌氏一族在穎川諸地的罪行簡直罄竹難書,草民就撿近年的、重點的說。”說着姜望從懷中取出一筒竹簡,展了開來,念道:“三年前,灌氏奪佔穎陰縣七裡鄉百姓何五一家良田十數畝,不但一錢未付,反將何五一頓暴打,致其癱瘓在牀、險些喪命;三年前,灌氏看上了穎川郡劉海的劉記酒樓,強行以五百金買下其價值五千金的酒樓,劉海上訴郡府,被灌氏勾結貪官處以鞭刑,打得半死後逐出;二年前,灌氏家人灌木看上了穎陽縣民德張的女兒德英,強行將其擄去,德張拼命阻攔,結果被灌木和其幫手毆打致死;二年前,灌氏看上了長社縣一片良田,勾結縣令以低價強行購入,百姓們告狀無門,由於失了田地,只好以乞討爲生;一年前,先皇駕崩,中原大亂,陛下義兵尚未及中原,那灌氏勾結賊首橫陽君韓成以諸般罪名強奪了郡內良田數千畝、其餘房產無數;便是今年,有灌氏家人在中牟街上強買強賣,衆百姓與其理論,竟然被灌氏家人呼朋喚黨一頓亂砍,當即有兩人死亡,十數人重傷。其餘血債累累,不及細述,請陛下過目!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陛下派人至受害者家裡一問便知!”

身邊宦官將竹簡接過,遞給了扶蘇,扶蘇看了看:真可謂算得上是血債累累,罄竹難書啊!看了看灌氏七人,個個額頭冒汗,臉色蒼白,顯然是心中有鬼。扶蘇合上竹簡,臉色平靜地對灌寧等道:“原告已經將你等所犯罪行撿重點列出,其餘還有很多、朕也不一一細述了,你們對此作何解釋?朕警告你們,最好不要跟朕耍花樣,否則朕不會饒過你們!”

灌寧只感到天旋地轉,末日將近,知鐵證如山,抵賴不得,只好伏地哀求道:“陛下饒命,草民知罪,草民知罪!”灌嬰六人也是伏地而拜,不敢出聲。

扶蘇心中嘆了口氣,心道:“要不是你灌氏還有幾個人才,早將你們拉出去砍了,還用得朕費這樣的心思!”面上卻平靜地道:“這樣說,你們認罪了!?好,都起來吧,坐下,朕現在還不想收拾你們!”

灌寧等聞言大喜,猶若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鬼門關卻突然回魂一般,忙磕頭如搗蒜:“謝陛下厚恩,謝陛下厚恩!”趕緊爬起坐好,惟恐扶蘇會反悔!

呂臣和姜望卻大驚道:“陛下,灌氏一族罪行累累,若陛下放過他們,如果服天下萬民之心!”扶蘇淡淡地道:“朕自有主張,你等無須多言!”呂臣還有些不服氣,卻被姜望拉了拉袖子,便也不吱聲了。

扶蘇對灌嬰道:“灌嬰,朕問你幾個問題,你如果答得好的話,朕可以考慮對你灌氏從輕發落!”灌嬰畢竟是有大將之才,雖然平素對百姓蠻橫慣了,卻還是有真材實料的,忙道:“請陛下出題,草民一定盡己所能!”

“好,朕且問你,如何選騎?”扶蘇知道灌嬰善騎戰,便來考他。

灌嬰略一思索,即道:“回陛下,六韜曰: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絕等倫者。能馳騎極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衆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扶蘇點了點頭道:“那治軍之道又是如何?”灌嬰想了想道:“無非是選將、勵兵、立威、明賞罰幾點!選將得力,可以使大將指揮得力、如臂使指;勵兵要嚴格,只有千錘百煉之兵方纔能在戰場上勇於作戰、不懼生死;立威則是樹立大將的個人威望,軍隊是需要一種英雄崇拜的特殊組織,只有在軍中獲得崇高威望的將領在戰時才能讓軍士們捨生忘死、勇往直前;明賞罰則是嚴明軍紀,功者賞、敗者罰,只有鐵一般的軍紀才能造就鐵一般的軍隊,激發起軍士們對勝利和功勳的極度渴望!”

扶蘇目露笑意道:“那如果朕給你一支騎兵,你將如何統領他們作戰?”灌嬰馬上道:“自陛下改進騎兵之後,騎兵之戰便重在飄忽迅急,意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超強的機動性和攻擊力擊敵之側後及疲虛之處。若我統騎兵作戰,則注重十勝之機:敵人初到,陣形未定,前後不相聯繫時,我便以騎兵部隊衝擊其前騎,襲攻其左右,敵人必然敗走;如果敵人陣形穩固,士氣旺盛,我騎兵部隊則應纏住敵人兩翼不放,或縱馬而前,或縱馬而去,快如風,猛如雷,白晝如同黃昏,經常變換旗號、衣服等迷惑敵人,如此敵軍可敗;敵人陣形不穩,士氣低落,我騎兵攻其前後,襲其左右,從兩翼夾擊它,敵人必定驚懼而敗;日暮時,敵人急於回營,三軍恐慌,我騎兵夾擊其兩翼,疾攻其後尾,逼近其營壘入口,阻止敵人進入營壘,如此敵人必敗;敵人失去險阻地形可以拒守,我騎兵則應長驅直入,切斷其糧道,敵必陷入饑荒;敵人處於平曠地形,四面受到威脅,我騎兵協同戰車日夜圍攻它,敵必驚疲而敗;敵人敗逃,士卒潰散,我騎兵或從兩翼夾擊之,或從前後進攻,敵將可被擒獲;敵人日暮返回營地,其失甚多,隊形混亂,此時令我騎兵以十人爲一隊,百人一屯,多帶旌旗,配上強勁的弓弩手,或襲擊其兩翼,或斷絕其前後,敵人可被俘虜!這就是十勝機。當然,一個合格的騎兵將領不僅僅應該懂得十勝之機,還須懂得‘九敗’之險,就是絕對不能輕易將騎兵部隊帶入險隘狹窄的山谷、隘道、樹林、沼澤、河流之地或輕率深入敵軍重心,否則一旦我軍騎兵喪失了第一優勢:機動性,大敗可期!”

“嗯!”扶蘇讚許地點了點頭,心道:“這個灌嬰還真是個騎兵戰天才,對騎兵戰法不僅僅精通相關的兵法,而且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是個可用之才!”考慮了一下又道:“那你對與塞外胡騎作戰有什麼好的看法嗎?”

灌嬰猶豫了一下道:“前幾年朝廷爲了對匈奴作戰,修建了龐長的長城防禦體系,不能不說在蒙恬將軍北擊匈奴時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是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其攻擊力的投放應該是無國界的,只有以攻對攻才能根本解決草原敵患的難題,單純的被動防守或是有限的防守反擊都難以徹底根治胡患。所以,草民認變,朝廷要根本解決匈奴問題,必須建立大兵團的騎兵部隊,北出長城,以攻對攻,徹底打敗匈奴。將之徵服後,其領土亦要併入華夏,這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胡患!”

“太好了,灌卿所言甚合朕心,現在對你們灌氏的處罰決定朕心中也有數了。灌嬰聽旨!”“草民在!”灌嬰連忙下拜聽旨,是死是活就在扶蘇這一句話了。

“朕封你爲騎兵都尉,領鐵騎五千,隨軍征戰!”扶蘇神色很平靜。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都沒有想到扶蘇竟然賞了一個都尉給灌嬰,不是要治罪灌氏的嗎!?

灌嬰也是一時雲裡霧裡,當下回過神來,忙拜謝道:“謝陛下隆恩,臣必誓死相報!”

“嗯,起來吧!灌氏五虎聽封!”扶蘇真是語不驚人誓不休,竟然又要封官。

“草民在!”灌氏五虎一掃剛纔的恐懼和頹喪,個個得意洋洋地拜倒在地。

“朕封你們五人爲騎兵中尉,在灌嬰麾下聽令!”“謝陛下!”五虎那個興奮勁就別提了(這中尉至是縣令一級的官啊!)

“陛下,”品臣、姜望反應過來,連忙拜倒:“這灌氏一族罪行累累,陛下爲何不但不治其罪,卻反而平白授其重官,若傳揚出去,豈非讓天下百姓心寒!”

“放肆,陛下英明神武,豈是你等草民可以指責的!”福在一旁大喝一聲。

扶蘇向福揮了揮手,福悻悻然地坐了下去。“呂臣、姜望,朕且問你們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孰輕孰重?”扶蘇也不生氣,只是平靜地問二人。

“回陛下,自然是國家利益爲重!但正是因爲如此,這灌氏一族罪行累累,禍害一方,才須處以極刑,以儆天下不法之豪強,如此國家方能安定,百姓方能安康!”姜望款款而談。

“嗯,說的好!萬事當以國家利益爲重,便是朕有時也得做些情非得已之事!灌氏一族在穎川的罪行的確可以禍滅三族而不爲過,但是灌嬰在騎兵戰方面甚有才華,相信他的麾下五虎也差不到哪去,這六個人都是朕平定天下、遠絕大漠所需的人才,所以爲了國家的需要,灌氏的罪行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赦免!但我大秦律法森嚴,從無犯罪、尤其是犯重罪而不受罰者,便是王孫公子也不例外,所以除了灌嬰和灌氏五虎以外,其餘灌氏族人依然得受到嚴懲!”扶蘇彈指間,已經將對灌氏如何處罰的基本調論訂了下來。

灌嬰聞言大驚,原本以爲扶蘇看在他的才華上已經赦免了灌氏一族的罪行,但現在看起來扶蘇除了他們六個外,似乎沒有罷手的意思,灌嬰連忙拜倒苦求道:“陛下,臣請陛下法外施恩,赦免臣之家族,臣願爲陛下趨湯蹈火,在所不辭!請陛下法外施恩!”灌嬰以頭觸地,碰碰作響。灌氏五虎也慌了,拜在席旁,也是磕頭如搗蒜。

扶蘇平靜地道:“都起來吧,朕就看在你們的面子上,赦免了你灌氏一族的死罪。傳朕旨意,將穎川灌氏一門名下財產五成收歸國有,四成交由穎川郡郡府以補償穎川郡的百姓,其餘一成財產仍發還灌氏,但是灌氏一族不得再在穎川郡居住,一月之內必須起程遷往咸陽,違令者斬!”沒辦法,爲了讓灌嬰等人安心在軍中效力,扶蘇還真不能將灌氏一門怎麼樣,隻手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蘿蔔了!

“謝陛下!”灌嬰抹了抹額頭的冷汗,心道:“還好,還好,人有命活下來就好了,財產大部分丟了就丟了吧,以後可以憑軍功再撈嗎!”灌寧卻不是這樣想,一臉肉痛不已的模樣。

“灌嬰,希望你能明白,朕這樣處理你灌氏家族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法外容情了。財產散了,對你們灌氏來說也不是什麼窮途末路,只要你有能耐,立下軍功,你灌氏還可以從頭再來。當然,如果再有犯法的勾當,朕可不會饒你們第二次,明白沒有?”扶蘇語氣有點森然。

“謝陛下,謝陛下,臣不是愚魯之人,自然明白陛下的盛情,以後自當誓死以報!”灌嬰卻也不是糊塗人,知道今天能落得這個結果已經是天大的幸事了!

“陛下,這、這……”呂臣和姜望見狀,知道大局已定,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了,但心中卻不禁還是十分的不甘和失望。

“呂臣、姜望,朕知道你們對朕的決定比較不滿!你們不用否認,如果朕連這點自知之明都沒有,憑什麼縱橫天下!?但你們要明白,朕是一國之君,不是一縣之令、也不是一郡之守,朕考慮得是國之大計。希望你們能夠諒解,如何?”扶蘇言辭懇切,畢竟自己這樣做,對國家是有利的,但對穎川的百姓們來說,確是不太公道的。但這世界上又有什麼絕對公道可言呢!?

呂臣、姜尚也不是糊塗之人,見扶蘇竟然向自己兩個草民服軟,也不禁十分感動道:“陛下苦心,草民明白了!爲了大局,草民以後不再追究灌氏就是了!”扶蘇聞言十分高興道:“太好了,難得你們這般理解朕的處境,百姓那裡還請你們爲朕多多陳情,表明朕的苦衷。這樣吧,爲了表示朕對穎川百姓的歉意,明白穎川郡減免半年稅賦以做補償,諸卿看如何?”

張良聞言笑道:“陛下所言甚善,如此穎川百姓必感皇恩洗盪!”呂臣、姜望也很高興,忙道:“謝陛下隆恩!”

這時扶蘇卻忽然板下臉來道:“現在既然其它事情都處理完了,那你們剛纔掠擾聖駕之罪該如何處罰?有罪不罰豈是我大秦律法!?”“這……”呂臣和姜望有些愕然,沒想到扶蘇變臉變得這麼快。灌寧、灌嬰等人則有些幸災樂禍地看着呂臣和姜望二人,估計心裡面肯定爽得很!

“這樣吧,朕看你們也是個人才,最起碼膽量不錯,口才也算機敏,日後在刑律方面也能是個幹史,朕就‘罰’你們爲廷尉官曹,在馮如麾下聽令!如何?這樣你們也不能再說朕對灌氏厚此薄彼了吧!”扶蘇看着衆人急劇變化的臉色,有些惡作劇似地笑了起來。

“謝陛下,臣受罰!”聽到有這樣的便宜事,呂臣和姜望喜出望外,連忙下拜受‘罰’。

“行了,說了半天,朕可是餓得十分飢了,吃飯吧!以後大家都是一殿之臣了,以往的過節一筆勾銷,再不許提,更不許相鬥,否則朕嚴懲不殆!餓死了!”當下,扶蘇旁若無人,便自顧自享用起身前的美味來:對於素來崇尚節儉美德的扶蘇來說,這麼多的美食可不能浪費了!

張良等人見狀,心中不禁暗贊扶蘇算盤打得精明,當下也自進食起來。呂臣、姜望和灌氏族人雖然各自仍自對方不順眼,但現在畢竟大小都是個官了,尤其又是在御前,卻也不敢再相鬥,只是眼光偶爾相對時,還會偷偷彼此發一下狠、橫眉立目一番,直看得扶蘇暗笑不已!

第14章 忠魂三第2章 兵器二第3章 謀算第8章 博浪沙(上)第3章 羣英第14章 入秦第4章 比試第8章 酒樓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第5章 爭鋒第3章 遠謀第11章 磨刀第2章 策劃第5章 墨門二第9章 說服第4章 屯樂第6章 奪山第11章 抽薪第8章 vip聲明第13章 全殲第2章 出生第4章 燕丹第1章 廢城第1章 更新聲明第3章 祖龍之死第6章 墨門三第8章 雙殺第7章 比武二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6章 才女第9章 劍客第6章 伏擊二第4章 草原雄鷹第2章 運籌帷幄第9章 敗露第20章 趙亡二第2章 烽起第2章 兵器二第6章 驚變第8章 博浪沙(上)第1章 廢城第19章 趙亡一第6章 徐福第5章 封禪二第11章 平越第3章 虎爭二第4章 齊風第7章 炸塔第5章 爵士聲明新書公告第9章 國破(下)第2章 怒殺第24章 齊楚聯盟第7章 反撲二第6章 破襲一第18章 決戰第2章 中央集 權第7章 成軍第1章 序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6章 韓非第8章 千古忠烈第5章 故人第31章 彭城之戰第18章 伏兵第26章 再戰廢城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8章 千古忠烈第11章 天才統帥第6章 伏擊二第4章 賢士第10章 神箭第26章 再戰廢城第1章 破曉第6章 學藝二第9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暗流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8章 駐屯第4章 恩威第8章 縱火第6章 破襲一第1章 起意第1章 大亂是福第13章 章邯背反第2章 東胡滅亡第8章 交鋒第10章 鬥智一第3章 真情第23章 東征前奏第5章 地下城第9章 統一第8章 函谷烽火第9章 反擊二第4章 強者一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7章 革新第6章 登島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6章 徐福
第14章 忠魂三第2章 兵器二第3章 謀算第8章 博浪沙(上)第3章 羣英第14章 入秦第4章 比試第8章 酒樓第7章 遲到的更新聲明第5章 爭鋒第3章 遠謀第11章 磨刀第2章 策劃第5章 墨門二第9章 說服第4章 屯樂第6章 奪山第11章 抽薪第8章 vip聲明第13章 全殲第2章 出生第4章 燕丹第1章 廢城第1章 更新聲明第3章 祖龍之死第6章 墨門三第8章 雙殺第7章 比武二新書預告火熱上傳第6章 才女第9章 劍客第6章 伏擊二第4章 草原雄鷹第2章 運籌帷幄第9章 敗露第20章 趙亡二第2章 烽起第2章 兵器二第6章 驚變第8章 博浪沙(上)第1章 廢城第19章 趙亡一第6章 徐福第5章 封禪二第11章 平越第3章 虎爭二第4章 齊風第7章 炸塔第5章 爵士聲明新書公告第9章 國破(下)第2章 怒殺第24章 齊楚聯盟第7章 反撲二第6章 破襲一第18章 決戰第2章 中央集 權第7章 成軍第1章 序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6章 韓非第8章 千古忠烈第5章 故人第31章 彭城之戰第18章 伏兵第26章 再戰廢城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爵士新書隆重推出第8章 千古忠烈第11章 天才統帥第6章 伏擊二第4章 賢士第10章 神箭第26章 再戰廢城第1章 破曉第6章 學藝二第9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暗流第4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8章 駐屯第4章 恩威第8章 縱火第6章 破襲一第1章 起意第1章 大亂是福第13章 章邯背反第2章 東胡滅亡第8章 交鋒第10章 鬥智一第3章 真情第23章 東征前奏第5章 地下城第9章 統一第8章 函谷烽火第9章 反擊二第4章 強者一第21章 秦楚雙雄鬥第7章 革新第6章 登島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6章 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