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墨門三

PS:看了喜歡的收藏一下,免得到時候掉出新書周點榜找不到。

扶蘇搖了搖頭道:“先生錯了!扶蘇費盡心機來取這‘鉅子令’決不是要將‘鉅子令’交給朝廷,而是要執掌在自己手中的!”方仲聞言愣了一愣,疑惑道:“你要自己執掌?你父王不知道此事?而且你落在你手和落在秦國之手有何區別?”

扶蘇笑道:“父王並不知道此事,知道先生真實身份者只有我和現廷尉馮劫二人。知道我爲什麼要瞞過父王獲得‘鉅子令’麼,其實事情的真相非常簡單:一、現在秦國朝廷中趙高、李斯一黨奸佞逐漸把持朝政大權,深得我父王信任和寵愛,日久必成大患。爲了秦國天下計,扶蘇必須極早的儲備力量和這些奸臣抗衡,以救國家!二、不瞞先生說,現在我大秦所實施的國策有很多地方扶蘇是非常不贊同的,所以爲了天下蒼生計,扶蘇必須取得王位才能改變這一切,這也很需要‘鉅子令’的幫助!所以請先生將‘鉅子令’交付於我!”

扶蘇肯切的看着方仲,一臉的誠意。方仲卻冷笑一聲道:“你秦國好壞與平穩關我墨門何事?‘鉅子令’唯有仁德之人領之,秦國朝廷不論何人我都不會將‘鉅子令’交託出去!”

扶蘇心知要想方仲將‘鉅子令’交給一個很可能是日後冤家對頭的人比較的困難,於是耐心地道:“敢問先生墨門的宗旨是什麼?”方仲毫不猶豫地道:“懲強扶弱,倡導和平!”

扶蘇聞言冷笑一聲道:“那麼我問先生,墨門成立數百年來,雖是四處奔波,流血無數,但天下真正和平過了沒有?又有哪一年沒有戰爭?”方仲聞言有些惱怒道:“那是我們墨門做得還不夠,所以纔要更加的努力!”

扶蘇搖了搖頭道:“你們都錯了。如果墨門只會在各諸侯國間四處救火的話,那麼永遠是不可能實現墨翟老先生天下和平的意念的。我有一策,可以實現天下和平,不知方仲先生可願聽否?”提到了方仲一生最感興趣的東西,方仲還是願意聽的,於是點了點頭道:“願聞其詳!”

扶蘇道:“如今天下七分,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各霸一方,互相攻伐,連年不休。如果一直是此種局面的話,那麼只要七國的君主都還都是凡人,都還有私心,戰爭就永不能停止。便是你墨門流盡最後一滴血也根本不能改變這七國紛爭的局面。唯一可以將戰爭平息的方式便是七國歸一,只有七國併成了一國那麼天下才會永久太平,百姓纔會永遠得安。所以墨門要想真正實現天下的和平,要做的不是在七國間到處救火,而是要在七國中選擇一國來助其平定天下,做到以暴止暴,以武止武,只有這樣才能夠永絕戰禍!這一點不知先生想過沒有?”

方仲聞言默然:天下戰亂已久,墨門雖然一直按照墨子的遺願扮演着救火隊的角色在各國間到處懲強扶弱,但卻是無濟於事,戰亂越幫越繁!至墨門傳至方仲手中時,方仲見七國間戰爭越見巨大及頻繁,雖錐心而刺骨,卻是無計可施,一直引爲憾事。此時聽扶蘇一言點拔,不禁豁然而開。

這並不奇怪,方仲畢竟是古人,思維有極大的侷限性,當然遠沒有來自兩千多年以後的扶蘇看局勢看得清晰明瞭。

方仲鄭重地道:“久聞公子聰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那麼想必公子是想讓我墨門輔佐秦國來統一天下了?”此時的方仲顯然已經不再把扶蘇看成一個小孩子了,而是當成了一個足以推心置腹的大人了,畢竟扶蘇表現出來的智慧決不是一個小孩子所能夠比擬的!

扶蘇不置可否地道:“當今七國之中,秦之國勢最強,關中和巴蜀糧產之豐富甲於天下,百萬秦軍驍勇善戰也是天下無敵,再加上歷代君王進取心極強,實是統一天下的不二人選。但反比關東六國,不是國力孱弱、就是君庸臣暈,根本沒有力量來阻止秦的統一,或是自已站出來統一天下。所以墨門要想天下永久和平,順應時勢,輔秦而統一天下,實是唯一之路!”

方仲聞言搖搖頭道:“公子所言雖有些道理,但並不能令方仲心服。秦,虎狼之國也,法律嚴苛甲於天下,百姓無不苦於其中。若讓其統一了天下,百姓雖暫無戰亂,但未必便會活得幸福而平和,屆時恐怕會重導‘苛政猛於虎’的慘劇啊!恕方仲不能從命!”

扶蘇點了點頭,方仲畢竟是一代‘鉅子’,竟可以清晰地看見秦統一天下後的弊端,於是懇切地道:“先生所言極是,我大秦雖然殘暴,但畢竟是七國之中唯一可能一統天下者,便是先生不願意用墨門相助於秦,恐怕現在也不能改變大勢了!扶蘇可叫先生得知,現在我秦國大軍已逼近韓國新鄭,韓國只有一郡之地,覆沒已是指日可待。而滅韓之後,便是其餘五國覆滅之日了。先生言恐怕用墨門相助秦加快統一後,可能會讓百姓陷入‘苛政猛於虎’的境地,這扶蘇也非常同意先生的意見。所以扶蘇剛纔纔會要求先生將‘鉅子令’交由扶蘇個人,而不是交於秦國。爲什麼呢?依我父王的脾性,統一前尚能做到勤儉節約,統一後恐怕就會無所顧忌,大肆虐民了,這一事實恐怕我們無人能夠阻止。但扶蘇可以保證,只要扶蘇登位便可改變這一切,我登位後將會逐步廢除大秦一切嚴刑苛法,還天下百姓一個真正沒有戰爭、人人幸福安康的平和世界!所以爲天下蒼生計,秦國不能得到‘鉅子令’,但扶蘇本人卻必需得到‘鉅子令’,請先生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助我!”說着扶蘇一揖到地。

方仲聞言默然不語,顯是已被扶蘇的話語觸動,正處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中。扶蘇沒有打擾方仲,只是靜靜地等待着方仲的決斷。良久,方仲長嘆一聲:“我也知秦國一統大勢不可阻擋,但是你真能保證用墨門勢力幫助你登位以後,你會善待天下蒼生?”

扶蘇知道古人重信諾,於是高舉右手指天立誓道:“我,大秦王長子扶蘇,今日向方仲先生和天下蒼生髮誓:日後若能順利登上王位,必然刻除苛法,輕徭薄賦,愛民如子。如違此誓,基業二世而亡,子孫世代爲奴,永得超生!”說完,扶蘇鄭重地對方仲道:“扶蘇若不誠心,也不會甘冒奇險、明知先生是墨門‘鉅子’而親入虎穴了。扶蘇肯爲天下蒼生放棄王長子之尊而入囚牢,難道先生就不願爲天下蒼生而信扶蘇一回嗎?”

方仲聞言閉起了眼睛,良久,良久,方仲突地雙目暴閃,鄭重地對扶蘇道:“好,我便信了你,但是日後你若以我墨門勢力橫行而不法的時候,我便變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扶蘇點了點頭道:“先生放心,扶蘇絕不違背誓言!”

方仲不再言語,轉身扒開草堆,刨了幾下,取出了一面灰不溜丟的木牌。方仲將木牌交給了扶蘇道:“這就是‘鉅子令’,你拿去吧!”扶蘇心情激動地接過木牌,一看之下不禁愣了:“這是什麼‘鉅子令’,上命刻着‘長壽安康’四字和一些奇形的花紋,分明是一塊沉甸甸的普通長命牌而已!”不禁詫異地望着方仲。

方仲笑笑道:“看不出來吧,若非隱藏得極深,‘鉅子令’早就被秦兵發現了。你按一下‘安’字上面的一點,再擰一下木牌頂端的那個小小的木杆試試!”扶蘇於是輕輕一按‘安’字上的一點,便聽到隱隱約約聽到木牌裡傳來‘格’的一聲輕響。扶蘇心中一動:難道木牌內另有乾坤?又趕快扭了一下木牌頂端的木杆,便聽“格嗒”一聲輕微的脆響,原本天絲合縫的木牌突然裂成了兩片,掉出一件黑乎乎的東西來。

扶蘇急撿起來一看,在暈暗的燈光下,一面質地奇特的黑色令牌赫然在手,牌面上三個古漢字‘鉅子令’赫然在目!方仲笑笑道:“這便是我墨門世代流傳的黑玉‘鉅子令’,令後背面有一暗格,其中有兩幅白涓,一則是墨子劍法的劍式和劍決,二則是墨門的聯絡暗語和位於各國的分部所在。但願你能夠不負它非攻、博愛的本意!”扶蘇收起令牌向方仲拜了三拜道:“謝先生厚賜!”

方仲笑了笑道:“既然你心願已了,那麼就拿來吧!”扶蘇一愣:“先生要扶蘇拿出什麼?”方仲道:“毒藥啊,最好是鶴頂紅一類的,可以讓我死得快些!”扶蘇大驚道:“先生怎會將扶蘇想成如此樣人!?扶蘇雖然已經得了‘鉅子令’,但並不打算除去先生。如果先生不介意的話,扶蘇願意設法放先生出獄,並且給予先生通關文碟,讓先生得以浪跡天下,一則休生養性,二則也讓先生看看扶蘇到底是不是忘恩負義、背盟棄誓之人!”

方仲愣了一愣,展顏而笑道:“好,做事果斷而又仁德博愛,我方仲果然所託得人!”扶蘇恭敬地道:“先生請在獄中再委屈一日,明日先生便讓廷尉放先生出獄!扶蘇告辭了!”方仲點了點頭,閉目不語。

扶蘇整了整衣巾,來到牢柵前大叫道:“來人,來人!”典獄等聽見,飛快地跑了過來,裝模做樣地大吼道:“吵什麼吵,何事?”扶蘇笑笑道:“不用裝了,快放我出去!”典獄愣了一愣,趕快開了牢門,放出了扶蘇。

衆犯人一聽急了,大叫道:“幹嗎放他,爲什麼不放我們!”直把牢柵搖得山響。扶蘇也不理衆人,只顧大步而去。典獄等人一溜小跑的跟在後面,哪管哪些囚犯的死活!

出了大牢,扶蘇對典獄道:“和我同囚的那位怪人,好好照顧他,明天我來提人!”“是!”典獄恭身領命。

當典獄等人護着扶蘇來到馮劫屋內時,馮劫正在批閱竹簡,忙得不可開交,突然擡頭處望見了扶蘇笑眯眯地站在身前,不禁大喜道:“公子無恙!真是太好了!你們都退下吧!”典獄等人便退了下去。

於是馮劫便讓侍女們服侍扶蘇好好的洗了個澡,換上了華貴的公子衣飾,恢復了本來面目。等扶蘇一切完備時,馮劫早在屋內等得不耐煩了,見扶蘇入內,便屏退重人,焦急地道:“怎樣,‘鉅子令’得手否?”

扶蘇笑眯眯地點了點頭道:“已入囊中!”馮劫大喜道:“天佑我大秦矣!”忽地想起了方仲,馮劫小心翼翼地道:“那方仲如何發落,不如……”馮劫做了個殺頭的姿勢,倒也是個爲了國家心狠手辣之人。扶蘇搖了搖頭道:“此非仁者所爲!方仲一交出‘鉅子令’便只是一名普通墨子,掀不起什麼大浪了。你安排一下,將那方仲報個因瘋、因病而死,然後幫着僞造個身份及通關文碟放其出獄,明日一早我來提人!”

馮劫點了點頭道:“這個容易,無人知曉方仲的真實身份,本來前廷尉李斯就打算秋後問斬的,現在報個因病而亡,想必無人過問。那公子今日還住在廷尉府麼?”扶蘇搖了搖頭道:“不了,幾日未回宮中,有些不對勁。我要趕緊回去,向父王、母后他們請個安纔是!”

馮劫於是便不留扶蘇,趕緊安排了車馬送扶蘇回宮。一路之上,扶蘇都是喜氣洋洋、心花怒放般的興奮:“自己終於有了一支強大的只屬於自己的力量!來吧,偉大的秦,我會排除萬難,領導你走向鼎盛!”

PS:有心急的書友恨不得主角立即搶上戰爭,殺他個天暈地暗。性急本沒有錯,但不顧事實就有錯了。主角現在還在積蓄力量當中,未取得任何軍權和實職,怎麼上戰場?希望有些書友們發評論時要實事求是,不要亂說一通。說實話,爵士比你們還急呢。呵呵

第3章 大封功臣第8章 vip聲明第5章 封禪二第5章 墨門二第8章 酒樓第4章 賢士第2章 夜郎謙恭第6章 美人虞姬第3章 謀算第11章 天才統帥第6章 才女第2章 初政二第7章 章邯出關第3章 成長第10章 渡河一新書中國龍組2預告第11章 水戰第2章 烽起第2章 順勢第6章 韓信的‘狡’第8章 博浪沙(上)第4章 強者一第6章 美人計二第3章 謀算第8章 函谷烽火第10章 美人一第10章 渡河一第9章 劍客第11章 平越第14章 忠魂三第5章 狙殺第10章 劍技一第1章 伐楚第18章 伏兵第1章 洪災第4章 封禪一第4章 南征第8章 即墨第8章 相持一第5章 封禪二第5章 又起烽煙第15章 恐慌第2章 策劃第9章 統一第2章 運籌帷幄第30章 齊國之亡第3章 兵器三第4章 重逢第2章 立威二第2章 順勢第12章 誘敵第11章 平越第5章 結義第6章 驚變第7章 入獄第9章 反擊二第3章 意外事故第2章 兵議 風華爵士第8章 縱火第8章 即墨第3章 羣英第7章 破陣第4章 賢士第19章 韓信發威第8章 縱火第4章 重逢第3章 謀算第7章 復仇第9章 韓信出世第4章 逃出咸陽第17章 請降第3章 真情第20章 趙亡二第6章 徐福第5章 爭鋒第8章 博浪沙(下)第2章 徵魏第4章 蛇戰第8章 相持一第14章 慶祝第2章 榮軍第13章 章邯背反第7章 鐵騎第6章 才女第10章 行刺第2章 鉅子第3章 自陷道歉聲明第9章 劍客第7章 使臣第9章 滅魏第9章 器械第8章 全面佈局第6章 驚變第1章 更新聲明第1章 廢城第20章 趙亡二第9章 突圍第8章 vip聲明第6章 學藝二
第3章 大封功臣第8章 vip聲明第5章 封禪二第5章 墨門二第8章 酒樓第4章 賢士第2章 夜郎謙恭第6章 美人虞姬第3章 謀算第11章 天才統帥第6章 才女第2章 初政二第7章 章邯出關第3章 成長第10章 渡河一新書中國龍組2預告第11章 水戰第2章 烽起第2章 順勢第6章 韓信的‘狡’第8章 博浪沙(上)第4章 強者一第6章 美人計二第3章 謀算第8章 函谷烽火第10章 美人一第10章 渡河一第9章 劍客第11章 平越第14章 忠魂三第5章 狙殺第10章 劍技一第1章 伐楚第18章 伏兵第1章 洪災第4章 封禪一第4章 南征第8章 即墨第8章 相持一第5章 封禪二第5章 又起烽煙第15章 恐慌第2章 策劃第9章 統一第2章 運籌帷幄第30章 齊國之亡第3章 兵器三第4章 重逢第2章 立威二第2章 順勢第12章 誘敵第11章 平越第5章 結義第6章 驚變第7章 入獄第9章 反擊二第3章 意外事故第2章 兵議 風華爵士第8章 縱火第8章 即墨第3章 羣英第7章 破陣第4章 賢士第19章 韓信發威第8章 縱火第4章 重逢第3章 謀算第7章 復仇第9章 韓信出世第4章 逃出咸陽第17章 請降第3章 真情第20章 趙亡二第6章 徐福第5章 爭鋒第8章 博浪沙(下)第2章 徵魏第4章 蛇戰第8章 相持一第14章 慶祝第2章 榮軍第13章 章邯背反第7章 鐵騎第6章 才女第10章 行刺第2章 鉅子第3章 自陷道歉聲明第9章 劍客第7章 使臣第9章 滅魏第9章 器械第8章 全面佈局第6章 驚變第1章 更新聲明第1章 廢城第20章 趙亡二第9章 突圍第8章 vip聲明第6章 學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