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

樑煥坤等隊員們迅速挑選了各自所需的裝備,並決定下一步去熱兵器研究所獲取更多必要的物品。面對項協宏對於研究所內的疑惑,樑煥坤解釋說,雖然火藥製造工作已經暫停,但研究所中仍保留着一些至關重要的防護器具。鑑於此次任務的極端危險性,他們計劃爲項協宏配備若干防身利器,具體是什麼尚待揭曉,唯有親赴研究所方能知曉。就這樣,一行人滿懷希望與期待,繼續他們的籌備之旅,決心以堅定的決心和勇氣,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挑戰與未知。

收拾妥當後,一行人彷彿從地底悄然冒出的幽靈,穿越繁華喧囂的市井街頭,徑直朝那座承載着歷史餘溫與火藥氣息的熱兵器研究所進發。這所研磨時光、積澱硝煙的地方,自林小風踏入其門扉那一刻起,便在心頭刻下了重任之印痕,起初以鑽研熾烈如火的炸藥爲基石,而後逐漸轉向打造能奪人性命的藝術級火器。

衆人終於抵達研究所門前,只見大門豁然洞開,猶如吞噬歲月的一張大口,而內裡的景象並非想象中的忙碌與嘈雜,只有寥寥數人悠然其間,或嬉戲玩鬧,或漫無目的地遊蕩其中。這其中一名男子引起了項協宏的注意,此人便是胡一默,樑煥坤昔日同窗好友,學業平平,時常以塗鴉消遣光陰,勉強畢業卻在此處擔任要職,讓人不禁爲之愕然。

胡一默見項協宏等人出現,先是愣住片刻,隨後驚喜交加,他快步上前詢問來意。項協宏毫不掩飾,直言此行目的乃是取物事,而胡一默誤以爲是關於撥款問題,臉上的期待瞬間化爲了失望,如同即將燃燒的火焰被冷水潑滅。

樑煥坤適時插話解惑,提及老爺林小風進京之後已暫停對研究所的資金供應,因此此處並無財力進行新的火器研發,只能對着圖紙空想設計藍圖,滿心無奈。胡一默聽聞此言,更是苦不堪言,詳盡訴說了經費短缺所帶來的困境以及人力被大幅度抽調的現狀,懇切請求項協宏向老爺求援。面對胡一默的訴苦,項協宏心中稍顯困惑,他認爲只要有筆墨紙硯和智慧,理論上就足以進行研究,一旦成果展現,老爺定會資助後續製造。然而,胡一默犀利地指出槍管制作所需的鉅額耗材、精湛鐵匠技藝及優質鋼材採購的困難,以及人員培訓投入的巨大成本,並透露新開設的水利工程分走了大量資源,使得原本捉襟見肘的研究所在困頓中掙扎,憤慨之情猶如暗流般在他的話語間涌動。

項協宏聽罷深感無力與無奈,對於經費問題更加疑惑重重,但終究答應盡力幫助爭取人力資源。胡一默則焦急萬分,極力強調經費對於研究所的重要性,認爲無論是此所還是其他科研機構,都是依靠經費支持才能孕育出創新靈感的種子。項協宏聽到這裡,內心恍然大悟,贊同了胡一默的觀點,並承諾會將此事稟告老爺。

三人一同步入研究所深處,項協宏的目光被牆上陳列的各種奇異管狀模型吸引,儘管他不明其精密原理,卻能深深感受到它們散發出的獨特韻味與沉甸甸的歷史重量。胡一默解釋道,這些模型皆根據老爺夢中的啓示製作而成,但實際上多數僅爲徒有其表的外殼。接着,胡一默展示了他們研製的火繩槍,自豪宣稱其威力巨大,然而樑煥坤直言不諱,指出火繩槍的實際效能遠遜於傳統的弓箭,且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樑煥坤亟需的是能夠連發的手銃以便執行護衛任務,對此,胡一默一時尷尬不已,試圖推薦他們正在研發的二代燧發槍,但樑煥坤對這款新品同樣表示不滿。

項協宏察言觀色,內心漸漸泛起了不安,暗自思索或許不宜在此久留,擔心本爲護身用具的火器反而成爲潛在的隱患。他疑慮二人是否因過去的嚴苛教誨而心生怨恨,卻又無法確定。然而,此刻他已沒有退路,只得硬着頭皮繼續深入探究,期望能在紛繁複雜的現實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線索。

胡一默見項協宏面露焦慮,忙不迭地安慰道:“先生無須焦急,既然已經來到此地,且先放寬心!我這就爲您取來所需之物。”說罷,他疾步如飛般離開那展示火器的角落,短短片刻後便捧着一隻精巧的木箱快步返回。衆人圍聚過來,待胡一默輕輕啓開箱蓋,只見裡面赫然堆着一堆乾草,以及三件奇特的器物。胡一默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件,向在場者一一展示並詳細解說:“這是樑煥坤先生曾提及的連發手銃,雖僅能連續擊發三次,相較於燧發槍略顯遜色,但因其小巧輕便、便於隱蔽攜帶,實爲貼身護衛的最佳武器選擇!”

樑煥坤聞聽此言,眼中頓時閃爍出熾熱的光芒,他仔細打量着手中的連發手銃,確認這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兵器,並追問其是否已達到可實際使用的標準。

胡一默神色嚴肅地點了點頭,坦誠告誡:“其實這款手銃尚未完全符合老爺近乎苛刻的標準,尚存在換彈速度慢等缺陷。目前預裝的三發子彈在緊急情況下可提供一定的自保能力,理論上可以增加載彈數量,然而過多則會導致故障頻發,我們至今還未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不過,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能夠穩定連發三槍已是極限,而其造價更是高達六百兩白銀。”項協宏聽聞如此高昂的價格,再看手中短小敦實的手銃,心中稍感寬慰之餘又關切詢問起它的安全性問題。

胡一默耐心解答:“器械本身無法確保絕對的安全性,但這款手銃特意加厚了槍管,大大降低了炸膛的風險,至於卡殼的問題雖然難以徹底避免,若隨身攜帶多支以便隨時更換,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樑煥坤對手銃表現出極高的推崇和期待,甚至幻想未來能夠研發出一次性連發三十次的利器,屆時將無人能敵。於是他請求親自試射檢驗其威力,若滿意,則有意全部購入。胡一默遺憾表示現存僅有四支手銃,願意盡數奉上。同時他又提醒大家,研究所因經費短缺,火藥存於地面研究所,試射時務必避開京城人口密集區域,以免引發意外事故。

項協宏接過手銃,細細摩挲其沉甸甸的質感。隨後,胡一默又從木箱中取出一個大木盒,面對樑煥坤的好奇眼神,他帶着得意的微笑揭示了其中的秘密:“這是地雷,內置觸發機關,一旦有人踩踏便會引發爆炸,被炸者幾乎難逃厄運。雖然需要手動裝填火藥,主要用於防守,但如果配合絆索使用,也可實現遠程遙控引爆。老爺還未能親眼見識過這樣的寶物呢。”

樑煥坤聽完之後精神振奮,連連讚歎地雷的實用性,並設想在獵虎或特殊場合或許能派上大用場。胡一默苦笑着迴應,新近研製的地雷結構相對簡易,製作成本較低,除火石、火藥外,主體由木材製成,內部填充碎石鐵片以增強破壞力。

樑煥坤認真端詳着木盒,笑言在城市佈設此類地雷恐有諸多不便,胡一默幽默地在木盒上題寫“你敢踩一下試試”幾個字,戲謔之中透露出其獨特而巧妙的用途。最後,胡一默取出一把看似平常的匕首,進一步解釋道:“此匕首外表普通,實則暗藏玄機,內置微型槍機,只需輕輕釦動扳機,就能瞬間發射致命的彈丸,在近身搏鬥中出其不意,攻防兼備,與手銃及地雷相互補充,確保安全無虞。”

項協宏對這些創新成果深感敬佩,決心全力以赴爭取朝廷對熱兵器研究所的資金支持。他逐一審視了這些新穎獨特的武器後,滿意地點點頭,而胡一默則滿懷期待地等待他的評價。項協宏總體認可了這些研究成果,並計劃首先熟練掌握手銃的使用方法,同時深入調查南方鹽產區的實際情況,做好充分準備後再行出發。提到在外行走的身份掩飾,項協宏建議他們對外宣稱自己是“錦衣衛”。胡一默和樑煥坤一時不明所以,項協宏則直言不必深究,只需牢記這個身份即可。

三人達成一致意見,決定暫不急於出行,待一切準備就緒後再踏上未知的征途。在等待的日子裡,他們將繼續改進和完善手中的武器裝備,以期在未來的挑戰中搶佔先機,從容應對各種危機。

林小風,那位肩扛革新大旗的志士,與李德賢並肩巡行於正處於建設尾聲的紡織廠。荀瀏一案已交由縣內才情出衆且兼具商業智慧與非常手腕的項協宏全權處理。儘管項協宏在武力方面稍顯欠缺,但在理論與實戰上的造詣卻令人欽佩不已。此刻,林小風心中牽掛着這座紡織廠的重大使命,它的誕生源自公主的倡導,旨在滿足京城百姓抵禦寒冬的需求,並藉此契機推廣先進的大型紡織機技術。畢竟,京城作爲靖江乃至全國經濟的核心樞紐,任何新事物在此地紮根繁盛,必能引領天下風尚潮流。

紡織廠的建設藍圖已然繪就,女工們整裝待發。目前尚需購置基礎設施及完成宿舍裝修工作。廠址開闊平坦,遵循流水線作業原理精心規劃佈局,從紡紗、織布到縫紉各環節緊密相扣,所產出的大尺碼衣物恰好貼合民間崇尚寬鬆舒適、便於勞作並易於傳承給後代的服飾傳統。爲了提高工作效率,廠內特別設立了員工宿舍,寬敞明亮,八人一間,生活設施完備,相較於一般的大學宿舍更爲寬敞豪華。宿舍周邊還專門規劃了晾曬區、休閒區域,井水供應便利,食堂提供免費餐飲服務,甚至還設置了育兒所,計劃聘請教書先生教導幼童,以解決衆多早婚育子、夫婿外出務工的女工實際困難。

原料庫與成品庫的運輸事務則委託男工負責。林小風步步爲營地巡視全場,對每一處細節都細緻入微地審視,確信整個建制滴水不漏。隨後他詢問李德賢對於紡織廠建設體制的看法。李德賢在讚賞之餘也流露出一絲疑惑,直言如此周全且略顯奢侈的安排是否必要。對此,林小風耐心解釋道:招募女工並非易事,唯有提供優厚待遇才能吸引她們投身於此行業。雖然初期投入較大,但與男工相比,女工薪資雖低廉四分之一,其工作效率卻相當甚至更高。李德賢聽後深感震撼,不由得提及爲何報社不用女記者以節省開支,林小風淡然迴應,指出女性從事記者職業者稀少,且多數閨秀不願拋頭露面於公衆視野之下。

兩人深入交談的過程中,林小風透露了紡織廠未來不僅限於銷售布料和衣裳,還將積極推廣新型紡織機。面對李德賢關於爲何要在京城售賣紡織機從而可能影響自身利潤的疑問,林小風闡述了長遠利益觀,強調推廣新式紡織機有利於國家民生福祉,最終將促進整體產業鏈的升級發展,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李德賢回想起林小風曾在陽曲縣也曾講述過類似道理,儘管當時受到諸多質疑,但如今看來,其中蘊含的深遠意義逐漸明晰。

林小風進一步提出,在紡織廠正式運營之前,擬召集全城布商大會,收購他們的存貨,避免市場價格驟降衝擊市場秩序,造成商戶受損。同時利用商戶原有的銷售渠道,共同鋪設貨物,構建雙贏格局。李德賢對所需鉅額資金表示驚訝,林小風經過覈算,估計大約五六萬兩白銀足以應對,並着重強調此舉是爲了確保京城布市平穩過渡,同時保障新廠產品的競爭優勢。最後,林小風決意以私人資金進行投入,目標在於爲靖江百姓謀福祉,確保市場上衣物質優價廉,真正惠及廣大民衆。這一決定,無疑體現了改革者林小風那胸懷壯志、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風貌。

七日之後,那座承載着無數家庭希冀的紡織廠即將揭開序幕,而所有被錄用女工的名錄及其居住地,如同生命線般詳盡地鐫刻在了北廊日報上。林小風親自引領一隊環保隊員,他們猶如春風拂過田野,挨家挨戶送達上工的通知單,每一份通知都是一份改變命運的邀請函。

在這羣收到通知的婦女中,有一位名叫辛雅靜的婦人尤爲引人注目。一個月前,在北廊紡織廠招募女工的消息傳遍鄉野之際,儘管鄰里間議論紛紛,有人指責女子拋頭露面有悖傳統,有人擔憂家中瑣事無人料理,甚至有人揣測紡織廠暗藏陰謀,企圖利用她們廉價勞力。然而,面對信譽卓著的北廊日報和自家困苦的生活現狀,辛雅靜咬緊牙關,決心報名應聘,以期換取生活的轉機。

面試過後,辛雅靜始終未收到回覆,周遭人的冷嘲熱諷與質疑聲浪愈發尖銳,如秋風掃落葉般刺痛她的心扉。即使如此,她依然選擇沉默承受。就在這壓抑得令人窒息的日子裡,一個出乎意料的午後時分,一名陌生男子踏上了她家門前的小徑,帶來了明日即可赴廠工作的消息,並親手遞上象徵其新身份的工牌,要求她按時報到。辛雅靜接過工牌,驚訝之餘又帶着一絲抑制不住的喜悅。

傍晚時分,辛雅靜的夫君從田間勞累歸家,見炊煙未起,心生不滿。當得知妻子將在次日前往紡織廠工作時,他先是愕然,仔細審視工牌後,臉上緊張的神色逐漸舒展開來。他的內心深處,那些關於紡織廠的種種流言蜚語——諸如被騙無工錢、遭扣留被迫勞動等——如同烏雲籠罩心頭,擔心這些苦難會牽連到無辜的孩子。然而,現實的困境逼迫着他不得不面對:家中的生活日益艱難,妻兒眼巴巴的眼神充滿期待。最後,夫君出於對家人安危的關心,雖心存疑慮,卻也只能忍痛點頭同意辛雅靜去紡織廠做工,反覆叮囑她在遇到任何異常情況時務必迅速回家。

次日破曉,晨光熹微,辛雅靜懷抱尚在襁褓裡的幼子,心中滿載希望與不安,毅然踏上了一條嶄新的生活軌跡。夫妻二人深知世道艱辛,但他們仍舊寄望於這座紡織廠能帶來轉機,期望它能解決醫藥費的難題,讓孩子們過上更好的日子。雖然夫君對於朝廷官員抱持戒備之心,但辛雅靜卻深深記住了林大人曾經的教誨:“只有拼搏才能贏取未來”,她堅信唯有勇往直前,努力奮鬥,才能真正改善家庭境況。於是,她懷揣這份堅定信念,義無反顧地步入那個充滿未知挑戰的世界,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勵志篇章。

次日黎明微曦,辛雅靜懷抱稚子,肩挑竹籃,踏上了一段未知的人生之旅。由於尚未得知具體的開工時間,她效仿夫君在農忙時節寅時即起的習慣,早早地踏出了家門。在這片百姓生活遵循自然節奏而非機械刻板的作息的世界裡,天未破曉而起身勞作,夜深人靜才歸家歇息的人們比比皆是,他們爲了家庭生計,無不全力以赴,竭盡全力。

竹籃中盛放着簡樸的餐食與孩子的玩具,辛雅靜的心緒猶如江河泛舟,在對未來的憧憬與憂慮之間波瀾起伏。行走在晨霧瀰漫的小道上,她偶遇同樣赴紡織廠做工的女工們,她們也都揹着自己的孩子結伴同行。儘管大家對於前行的方向都不甚清晰,只知道目的地位於城北,只能沿着寬闊的官道摸索前行。

途中,路邊突現一塊引人注目的路牌,多數女工因不識字而無法辨認其意,唯有辛雅靜憑藉所學知識,勉強識別出那似乎描繪的是織機及手工符號的形象。一時間,衆婦人圍觀探討,紛紛點頭稱是,認定這路標確是在指引她們前往紡織廠,於是衆人精神振奮,步伐也隨之加快。沿途每隔約二百步就能見到一塊相似的標識,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牽引着她們,直至她們抵達北廊紡織廠的大門前。

此刻,雖然工廠大門緊閉,門外卻已聚集了衆多等待開工的人們,喧鬧聲如集市般嘈雜紛擾。辛雅靜擡頭看向那鑲嵌在大門上方熠熠生輝的“林府”二字,眼中閃爍着希冀的光芒,期待着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畫卷。

與此同時,林小風從沉睡中被喚醒,婢女林桃花提醒他今天正是紡織廠開張的日子。林小風尚處在半夢半醒之間,昨晚爲研究事務熬至深夜,此時仍顯疲態。匆匆梳洗完畢後,兩人登上馬車,向着工廠疾馳而去。

行車路上,林桃花無意間提及昨晚的一場夢境,言語間的暗示讓林小風略感尷尬。馬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顛簸前進,終於臨近工廠附近,只見女工們已在門口耐心等候,她們臉上交織着期待與疲憊之色。人羣中,辛雅靜抱着孩子獨立於側,驚喜地發現遠處一輛馬車正疾速駛來。

當林小風抵達現場,他面帶笑容,熱情地與衆女工寒暄交談,逐一詢問姓名,以拉近彼此距離。首批到崗的三百名女工已經全員到位,雖仍有部分人員未能及時趕到,但人數已足夠啓動生產。林小風親自主持,引領這些女子走進這座嶄新的工廠,隨着大門慢慢開啓,一個新的生活篇章就此緩緩揭開帷幕。

辛雅靜目不轉睛地凝視着廠內巍峨壯觀的建築和有條不紊運作的織機,內心激盪不已,期待着命運由此轉折,迎接即將到來的變革與挑戰。而林小風則全身心投入到這場前所未有的革新之中,他的每一個細微舉動,都在悄然改變着這個時代的面貌,無聲地書寫着一個關於勇氣、智慧和堅韌的故事。

衆女工簇擁着林小風步入這座嶄新的工業領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巍峨壯觀的紡織車間。辛雅靜隨着人流緩步踏入,眼前的景象令她內心激盪不已。寬廣的廠房內,一排排形態獨特、工藝精巧的器械整齊排列,儘管她對這些機器的具體作用尚不甚瞭解,但僅從其精密的構造便能推斷出它們定是高效運作的織機;而牆壁上懸掛的油燈座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那些鑲嵌了水晶罩的華美燈具,竟然是爲普通女工們照明所用,這一細節在每個圍觀者的心中點燃了一把喜悅之火,她們臉上紛紛流露出由衷的驚訝與歡欣交織的表情。

林小風面帶和煦笑容,向周圍一片期待的目光宣告:“各位姐妹們,從今天起,這裡就是你們施展才華、揮灑汗水的舞臺。接下來三天,我們會安排專門的師傅手把手傳授技藝,待到你們熟練掌握後,我們將會按照技藝高低選拔十人一組的組長,並且除了基本的月錢外,還設有額外的獎金激勵。”提及“獎金”,猶如撥動了心絃,女工們的情緒瞬間高漲起來,她們憶起應聘時只聽說有固定收入,未曾料想還有這般意外收穫,於是交頭接耳,臉上抑制不住竊喜之情。

隨後,林小風特別強調防火安全,嚴肅告誡大家廠區內嚴禁煙火,每盞油燈下均配備了滅火用水缸以防萬一。緊接着,他讓女工們自由參觀,衆人圍繞着一臺臺神秘的織機相互討論,猜測與讚歎聲此起彼伏。林小風引領衆人依次走過裁剪區與縫紉區,詳盡展示各個主要工作區域的功能與佈局,隨後詢問大家是否有什麼疑問或不解之處。

在這關鍵的時刻,辛雅靜猶豫之後終於鼓足勇氣舉手發問,聲音略顯羞澀地詢問林小風是否直接管理這座工廠。林小風微笑迴應:“北廊紡織廠實乃公主殿下親自督造並主持運營,伱們今日加入,即是爲皇家效力,也爲自己的生活打拼。我深知目前提供的待遇或許並不豐厚,外界亦有諸多質疑的聲音,但我懇請諸位要胸懷壯志,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未來的生活必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未能一同參與的人,屆時定會羨慕不已。”

林小風這番話如雷貫耳,激起女工們一陣譁然,她們震驚於公主親自主導經營的事實。待衆人情緒稍有平復,林小風再次徵詢意見,有人關心起具體的工作時間安排。他解釋道,女工需入住廠區,每月享有六日休假可自由外出探親。廠區內提供完善的食宿設施,公主殿下已經精心策劃,確保了每一位女工的生活所需應有盡有,甚至幼兒也能在宿舍得到妥善照顧。

林小風帶領大夥兒來到乾淨整潔的宿舍區,一一指着那一棟棟有序的居室說:“這就是你們即將安家的地方!在這裡,無論是飲食還是住宿,一切都被悉心打點妥當,食堂每日免費供應兩餐,孩子們可以在宿舍內安心成長,我們將設立專人照看。只要你們勤奮努力,不久的將來,不僅生活質量將大幅提升,而且還將設立學堂供你們的孩子讀書,我也會參與到教學指導中來。”

聽到這樣的承諾,女工們無不深受鼓舞,那些身爲母親的女子更是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設想,而未婚或是無子女的女工也深感惋惜,期盼着能夠早日擁有自己的家庭。辛雅靜尤爲激動,暗自慶幸兒子有望接受林大人的親自教誨,預見他的前程必定充滿無限可能。

適時,林小風選擇退至幕後,委託林桃花向女工們詳細解讀各項規章制度:每日勞作五個時辰,中間預留半個時辰休息用餐,試用期考覈嚴謹公正,允許兩次因病請假的機會,同時鼓勵加班並設立了勞動模範獎勵機制。此外,廠裡還體貼地配發了優質衛生用品替代傳統的月事帶,以保證女工即使在生理期間也能舒適地投入工作;員工購買廠內生產的衣物享受半價優惠,懷孕的女工另享特殊產假補貼。這一系列細緻周到的福利措施,讓每一個女工都深深感到自己在這個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對於即將到來的日子充滿了熱切的期待和堅定的希望。

不僅如此,他還設立了一處專門的育嬰室,配備有經驗豐富的保育員悉心照料幼兒,確保哺乳期和懷孕女工能夠安心工作,享受病假與孕假等福利待遇。他的長遠眼光並未止步於此,在紡織廠步入正軌之後,他甚至打算請來教書先生教導女工們讀寫知識,此舉不僅是提升她們的文化素養,更是爲了在靖江這片土地上實踐男女平等的理念,用文明之光照亮這個時代那些尚未被陽光普照的陰暗角落。

林桃花耐心細緻地講解完這些規章制度後,林小風再次走到衆人面前,進一步強調了作爲首批女工的重大意義。儘管目前的待遇可能無法與其他行業相媲美,但他擲地有聲地指出,衡量價值的標尺並非只在於眼前的收入,更在於那份不畏艱辛、勇於奉獻的精神高度。言畢,他轉身離去,留下管理員負責宿舍分配、日常用品發放等事宜,並特意叮囑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確保生產安全無虞。

辛雅靜走進自己被分配到的宿舍,四下打量着這寬敞整潔的空間,牀鋪寬大得足以容納兩人共眠,新換上的被褥潔白如雪,散發着淡淡的棉香。打開儲物櫃,只見裡面已經備齊了皁角、毛巾、水盆,還有取代傳統月事帶的衛生巾以及嶄新的工服和出勤卡等生活必需品。那衛生巾設計巧妙,既方便女工們在勞動時使用,又能保持個人清潔;而出勤卡則是記錄每個人考勤情況的重要憑證,關乎工資的發放。新發的工服是一種獨特的揹帶褲設計,既能保證勞作時的便利性,又不妨礙肢體活動。女工們紛紛試穿新衣,一邊感受其舒適的質地,一邊饒有興趣地探討起製作工藝的精妙之處。

夜幕降臨,衆女工開始各自挑選牀位,整理行囊,換上新工服體驗那種貼身舒適的感覺。宿舍中瀰漫着歡聲笑語,彼此分享着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辛雅靜心中五味雜陳,那些嶄新的被褥和衣物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溫暖,更是她對改善生活境遇、改變命運軌跡的深深期盼。舍友們圍坐一堂,互訴衷腸,她們都懷揣着相似的願望而來,話題間充滿共鳴,直至深夜,有人因家中瑣事匆匆歸家,餘下的女工也逐漸進入了夢鄉,帶着滿心期待,迎接即將開啓的新生活篇章,這段篇章將在她們的辛勤汗水與智慧編織下,成爲靖江歷史長河中的一段熠熠生輝的記憶。

紡織廠運行將近一個月,其間經歷的磨合過程猶如波瀾起伏的長河,充滿挑戰與變化。初時,要將衆多散沙般的人力凝聚在一起,實非易事,林小風在開廠次日便對那些學力低下、協作困難的女工做出了淘汰決定。如今雖已能維持穩定的生產節奏,但產能尚未攀至頂峰,庫房內堆滿了大批新制的衣物和布料,如同靜待綻放的花朵,期待着最佳時機投入市場洪流。幸而有李德賢精打細算,倉儲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在這繁忙的一個月裡,他猶如定海神針,確保了資源的有效利用。

林小風則更是片刻不得閒暇,廠內秩序井然,卻難掩廠外另一番熱鬧景象。被休假或辭退的女工們歸鄉後,口耳相傳,紡織廠優厚的待遇如火種般點燃了無數婦人乃至男子心中的憧憬之火,招工工作因此順風順水,應者雲集。

然而,看似平靜和諧的背後,隱藏着令人驚愕的一幕。一些女子通過不正規的牙行中介途徑進入工廠,此事耐人尋味。這些牙行本不在林小風授權招募的範圍內,卻有黑心中介趁機作亂,他們瞄準無知且生活困苦的農村婦女,巧舌如簧地許諾:只要繳納每月半錢銀子作爲中介費用,併購買指定的高價被褥,就保證她們可以進廠做工。不少女子輕信其言,簽下契約,即使面試順利通過,仍需額外付出一筆冤枉錢才能正式入職。此事不久後傳到了李德賢與林小風耳中,二人聽聞後怒不可遏,親自帶領一衆環保隊員走上街頭,以拳腳懲治那些黑中介,彰顯正義之威。一番調查後發現,該牙行不僅違規操作,甚至牽涉到販賣人口的勾當。林小風憤怒之下,更進一步修煉拳術,半月之間,他的拳法更加犀利精湛,彷彿每一次揮拳都帶着替天行道的決心。面對林小風等人的鐵腕打擊,黑中介雖然兇狠,但在公理與權勢面前終究無力抵抗,被打得狼狽不堪後,他們嘴硬揚言要訴諸官府。然而未及他們展示身份背景,京城最大的地下勢力三神幫已經悄然介入,接管了這家牙行,並迅速成立了牙委會,開始規範和監督整個行業的運作。

在整治黑中介之餘,林小風每日除了鍛鍊體魄,還必須向皇宮中的公主彙報紡織廠的工作進展,言語間透露出他對公主深深的溫情與敬意。正事上,儘管紡織廠已全面投產,但如何打開銷售渠道成爲燃眉之急。首要大事是爭取京城各大布商的支持,在冬季來臨前迅速鋪貨全國。京城布商們個個背景深厚,影響力輻射八方,若能得到他們的合作,新式紡織機生產的低價優質布料纔有可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一日,林小風精心策劃了一場盛會,邀請了京城諸多知名布商親臨北廊紡織廠參觀交流。衆人接收到邀請後議論紛紛,對於這個新興紡織廠能否取得成功抱有疑慮。直到林小風身着華服,乘馬車翩然而至,衆商人皆起身恭敬行禮,隨他一同步入廠區實地考察。此刻,李德賢因過於癡迷於打擊黑中介,整日沉浸於武術訓練之中,未能陪同前來參與這場關乎紡織廠未來命運的重要活動。

林小風舉步之間,言語擲地有聲,彷彿每句話都承載着千鈞之重:“諸位可能尚未領悟今日邀約的深意所在,我之所求,乃是與大家共同探索合作之路。北廊紡織廠雖已初顯規模,然而貨品猶未廣泛流通於市場之中,此刻正是需要藉助各位之力以布衣天下。”言至此處,一位機敏過人的商人立刻拱手迴應,其面色誠懇而堅決:“大人但有所需,小人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其他商人們也紛紛隨聲附和,然而心中卻各自腹誹:此人不過是個善於拍馬逢迎的傢伙,所謂的協助銷售,何至於如此大張旗鼓!與此同時,一股忐忑不安的情緒在人羣中悄然滋生,他們憂慮北廊紡織廠的產品或許並非上乘之作,或是會強行高價銷售,於是乎,有人甚至開始後悔此行。

林小風聞聽衆人心聲,朗聲大笑起來,那笑聲中帶着洞悉一切的睿智,他那雙猶如深淵般深邃的眼眸流露出對“馬屁精”微妙的讚許之意,心中已然思量着稍後或可對其適度提高進貨價格作爲回報。他敏銳地捕捉到其餘商人們的疑懼神色,明白他們在擔憂被強迫交易之事,便高聲安撫衆人:“列位切莫心生惶恐,所謂合作,成敗皆應順應天意人心,我等絕不會有任何強加於夥伴身上的負擔。”這番話語落下,商人們點頭表示贊同,畢竟林小風素來以公正公平著稱,從無欺壓商戶的不良記錄。

一行人步入紡織廠內,只見數百臺五錠防迭機如同羣龍飛舞,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卻又透出一種井然有序的韻律。商人們目睹這般壯觀景象,個個瞠目結舌,如此宏大且規範運作的廠房,在當時確實堪稱鳳毛麟角的存在。林小風示意大家可自由參觀,自己則退至一旁,靜待其變。

商人們上前仔細打量那些神奇的紡織機械,期間有一位名叫辛雅靜的女工被問及這些機器的名字與功效。辛雅靜先是一愣,隨後鎮定自若地解釋道,她因生活日漸寬裕、工作環境和諧優渥,更有機會榮獲勞動模範稱號,所以對於這些問題回答得如行雲流水:“這是五錠紡紗機,一臺能夠同時紡制五根紗線,其工作效率比傳統的織機提升了二十倍之多。”

聽到“二十倍”的驚人效能數字,商人們無不瞠目結舌,目光齊刷刷聚焦在源源不斷產出的布匹之上,一時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他們暗自計算着廠中數百臺這類高效機械所代表的龐大規模生產力,相當於數萬手工匠人的總和,不由得預感到京城布業格局或將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急於驗證產品質量的商人們迫不及待地奔向成品布料堆放區,一一細察每匹布的質量,所見之處無不交口稱讚,議論紛紛,並迅速開始盤算起進價成本。其間,有人提及南方市面上已有此類高效的紡織機出現,乃是林小風親自主持拍賣,每臺均價高達三千兩白銀,因其工藝複雜,仿製難度極高,且流入市場的數量極其有限。聽到這一消息,衆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深知掌握這樣的高效器械意味着在市場競爭中握有絕對優勢,而對於林小風此舉背後的長遠佈局,大家各有揣測,一時未能參透其中奧妙。羣商們聚集在紡織廠的一隅,竊竊私語討論良久,卻未能達成共識,最終各自散開,將目光投向了那忙碌運作的龐大紡織機陣列。他們試圖揣摩機器內部構造,以期日後尋得匠人仿造。不久之後,衆人在仔細觀摩過機械運轉後,又一同移步至裁剪區域。

此處長桌連綿不絕,女工們穿梭其間,傳遞一匹接一匹的布料,接布者眼疾手快,甫一接過便迅速展開、精準下刀,按照預設的尺寸與形狀乾淨利落地完成裁片工作,隨後將其折迭放置一邊,隨着布堆逐漸增高,又有女工接力將裁好的布片送往下一工序。

圍觀的衆商面露困惑:“王兄,此乃何等操作?只見裁剪而未見縫紉?”其中一人答道:“前所未見之景,想來應是在後續步驟中進行縫製。”衆人對那快速準確的裁布技藝皆讚歎不已,隨後跟隨人流來到了縫紉區。

縫紉區內,寬大的卓案排成一行行,每張卓上都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塊,彷彿一幅幅細膩的地圖。女工們如同織錦般忙個不停,運送裁片的人根據圖紙精確擺放,而縫紉者則低頭苦幹,雙手如蝴蝶翻飛,轉瞬間新衣已成形,整齊迭放在腳邊的框內。諸商見狀,無不瞠目結舌,有人領悟到:“原來製衣流程細化到每人專司一道工序,因此能熟能生巧,高效作業,且保證質量穩定!”大家紛紛讚賞這種分工方法值得借鑑學習,雖不及紡織機械的革新顯著,但在當時無疑是一種罕見的高效工藝。

然而商人所未曾察覺的是,縫紉區恰恰是整個生產鏈中的瓶頸環節,全賴手工縫紉耗時最多,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林小風對此早已有所考量,他雖曾目睹過腳踏式縫紉機的樣貌,卻因對其原理不明所以無法複製成功。相較於結構複雜但尚有規律可循的紡織機,縫紉機的構造更爲繁複,無現成先例可參考,探尋之路一時陷入僵局。儘管目前女工縫紉速度快,但由於趕工導致部分衣物針腳略顯粗糙,偶有崩線開裂的現象。對於這一問題,林小風權衡之下選擇暫時維持現狀,畢竟成品衣物雖不至精緻,但足以保暖禦寒,百姓自會修補,總比冬日裡缺衣少穿要好得多。他還曾考慮只出售裁片供人自行縫製,但很快覺得此舉過於繁瑣,恐不合實際需求。

參觀完畢後,衆商走出了紡織廠大門,門外早已備好數十把座椅。林小風矗立前方,挺直腰板回望廠內壯觀景象。衆人聚攏一處,或滿懷期待,或熱烈議論,或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林小風待衆人齊聚,開口詢問:“諸位已詳盡參觀,不知有何感想?”商人們異口同聲迴應:“今日確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感謝林大人費心安排!”

林小風笑容滿面,邀請衆人坐下歇息,儘管大家身體疲憊,但內心情緒激昂。今日一行,無論最終是否售賣紡織機,林小風展示的分工協作之道無疑爲衆人打開了新的視野,若得以廣泛模仿和推廣,必將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似乎是一個天賜商機。衆商目光灼熱,猶如視財神一般聚焦在林小風身上。

林小風環顧四周,感受着衆人高漲的積極性。此刻,一位商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向林小風發問:“林大人,今日我等見識大增,敢問這些先進的織機是否可以對外銷售?”林小風聽罷,只是微微一笑,並未立即作答,而是緩步徘徊,似乎在猶豫之中。這一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心頭都懸了起來。

林小風並未直接回答,反而拋出一個問題反問衆人:“試問諸位,倘若北廊紡織廠生產的布匹和成衣全面涌入市場,京城之內誰能與之爭鋒?”這句話猶如巨石入水,激起不小的漣漪。林小風的意思似乎是說,在成本控制之中,除了原材料採購外,人工效率纔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北廊紡織廠憑藉其驚人的效率,幾乎達到了一人頂十的效果,他人恐怕難以與之抗衡。衆商相互對視,冷汗悄然滑落,心頭不禁暗想:林小風精心佈局的這盤棋局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深遠謀劃?

衆商聽聞林小風直言,紛紛面露緊張之色,額角冷汗淋漓,目光齊刷刷聚焦於林小風身上。林小風嘴角勾勒出一絲淡然的哂笑:“諸位此刻心中已有明鏡。”他緊接着以沉穩的聲音闡明:“倘若北廊紡織廠的布匹與成衣一旦投入市場流通,只怕在座諸位商家將受到嚴重衝擊,不出五年光景,京城許多布行恐怕難以維繫生計,無法在這個行業中立足了。”那些規模較小、依賴薄利多銷策略維持經營的布商們,臉色由緊繃轉爲惶恐,他們深知自家生意在如此高效的紡織廠面前難有抵擋之力,或許短短兩年時間,便會遭受滅頂之災。

林小風見狀,輕輕擺手示意衆人鎮定:“諸位不必過於驚慌失措。”“這座紡織廠並非我親自掌管,實乃本朝六公主親自主持運營。”他的語氣中透出深深的敬意,“公主心懷慈悲,擔憂其他商人因此受挫,所以儘管廠內貨物堆積如山,卻始終未曾對外銷售。”他進一步解釋道:“建立這座紡織廠的目的,並非爲了斂財,而是爲了讓京城百姓能夠安然度過嚴冬。”“望各位回到家鄉後廣爲傳播公主這一善舉,明白嗎?”

衆人點頭稱是,各自內心揣摩其中深意。坊間早有關於公主與紡織廠關係的傳聞,朝廷和各部門雖曾發佈澄清公告,但並未明確否認,實際上是在有意淡化此事。宮中對此事議論不斷,然而無人深入追究。畢竟,在世俗眼光看來,一位皇家閨秀涉足商業實屬不易接受之事,但皇室並未加以阻撓,事情逐漸歸於平靜。今日經由林大人證實,衆人對公主更加肅然起敬,紛紛起身向她表示感激之情。

林小風含笑接納衆人感激之意,旋即面容嚴肅,提出了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既然如此,我們應當尋找一個既能保全大家又能推動社會進步的辦法。”他詳細闡述:“經過反覆考量,本官決定以北廊坊庫銀以及太子殿下與我個人的私帑共同出資,估價約爲六萬兩白銀,收購諸位手中現存的布匹。”“你們可先行統計各家欲出售的數量及價格。”

商賈們聽到這個提議,皆震驚不已,彷彿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若紡織廠真的開始售賣產品,今年冬季積壓的存貨有望得以解套,對於官府此舉大感意外且感激涕零。林小風又補充說:“若諸位認爲售價不滿意,不願售出者自然可以保留,但所收購的布匹將會低價入市,如何選擇全憑你們自己判斷。”

羣商低聲討論,意見不一。有人擔心指出,即使紡織廠效率再高,今冬也無法滿足全城需求,現在交出存貨,日後恐難以與官府競爭。然而也有聲音反駁,認爲順應時代潮流纔是明智之舉。

林小風聽到這些議論,苦笑着坦誠相告:“若不願意售賣,還有其他辦法。”“你們可以提供進貨賬簿,按照進價向民間出售布匹,北廊坊將補貼半成差價,如有虛報作假行爲,必將依法嚴懲。”“還有一件事要告知諸位:今日你們所見到的紡織機,都有購買的機會!”

此言一出,商賈們立刻一片譁然。林小風確認消息屬實,引用古人智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提醒大家,憂慮飯碗被奪實屬多餘,紡織廠只負責生產,並無自營銷售之意。“任何店鋪有意銷售廠中布匹者,都可購置織機,廠中布物定價將遵循本官所制定的規則,還有何疑問?”

商賈們聽罷,均點頭贊同。其中一位站出來提問:“林大人此舉有何用意?”“爲何紡織廠放棄自身利潤,甘願成爲他人成功的階梯?若是紡織廠自己售賣布匹,豈不是市場上無可匹敵的存在?”林小風聽後微笑不語,背手挺立,心裡清楚民生大事不應與民爭利,研發推廣紡織技術耗資巨大,個人富足已足夠,而推廣先進技術關乎長遠發展,同時要顧及公主和廣大百姓穿衣的需求,這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

紡織機的普及與推廣或許需要歷經十數年甚至半個世紀的時間,才能真正實現人人衣着無憂的理想狀態。儘管道路漫長,理想依舊照亮前方。林小風深知商業的本質在於最大化地造福社會,競爭可以推動進步,而個人精力有限,無法深入到紡織廠日常運營之中,故此決策實爲長遠考慮。通過讓商家有機會擁有織機參與市場競爭,既能保持市場活力,又能確保公主創辦的紡織廠目標達成,同時使百姓受益,真可謂一舉三得。

林小風在衆商賈熾熱的目光中深思片刻,而後微微一笑,從容迴應:“諸位不必過分擔憂,本官並無他意。紡織與銷售實爲兩個獨立的體系,雖然我廠內生產效率出衆,但如何讓貨物迅速而精準地抵達全國各地,還需藉助各位豐富的人脈和精明的商業智慧。皇上曾言:士農工商,各司其職,相互依存!爾等雖以商賈之名行走於世,所從事的事業卻關乎國家的根基與民衆的生活福祉。靖江今日的繁華景象,亦離不開諸位的辛勤付出。本官此舉,不過是秉承陛下的旨意,共擔國憂。”

聞此言,商賈們面色激動,未曾預料自己被賦予如此崇高的地位與責任,心中波瀾起伏,充滿感慨。衆人紛紛對林小風表達由衷的感激之情,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林小風見狀,內心百感交集,再次強調道:“今年京城百姓能否順利度過寒冬,乃至未來能否實現布匹遠銷四海、天下蒼生皆能衣食無憂的理想目標,這全然倚仗諸位的努力。屆時,不僅你們能夠收穫豐厚利潤,還將贏得口碑美名,真可謂是國家、商家與百姓三者共享繁榮的壯舉。因此,諸位肩負着富國裕民的重大使命,在你們血脈裡流淌的是道德與商業並重的精神力量。今後,從商之人也能成爲世人尊崇的義商楷模。”

提到紡織機的售價問題,林小風憶起曾在長江流域拍賣過的情況,當時因爲救災急需,價格高達數千兩銀子,如今形勢穩定,故定價一千兩白銀出售。商賈們私下竊竊私語,有人對於木架鐵件組成的紡織機是否值此高價提出質疑。其中一位商人鼓足勇氣,直言請求降價。林小風對此人的膽識大加讚賞,最終決定將售價調整至七百兩,並鼓勵大家積極訂購,準備土地建設工廠、招募女工,並准許仿製改良。

商賈們聽到這一優惠方案後,無不歡聲雷動,對林小風的慷慨解囊感激不盡。林小風示意衆人可以各自散去,自明日開始即可按照新價格進行銷售,而且降價幅度最大者還將獲得免費推廣的額外優待。當人羣逐漸散去,林小風雖然疲憊,但在心底深處卻對明朝手工業紡織業中悄然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感到好奇與興奮,嘴角勾勒出一抹深沉的笑容,彷彿預見到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大資本家的身影。

回到家中,林小風得知太子李德賢正在講述近期打擊黑中介的英勇事蹟,同時又獲知古蒙使團即將啓程歸國,於是決定親自前往相送,以此盡顯主人之道。在他看來,無論是扶持商賈發展,還是維護社會秩序,抑或是接待外國使團,都是爲了推動靖江走向更加繁榮昌盛,進而影響整個帝國的命運走向。在這個過程中,他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更是引領者,始終堅守着自己的信念與理想,致力於實現一個和諧且充滿活力的社會圖景。

古蒙使團即將踏上歸途,林小風因對烏日格的敬重與情誼深厚,特地花費兩日光陰精心挑選禮品,親自前往大理客館爲他踐行。彼時客館內高官雲集,皆是些流於形式、應付場面的寒暄之詞,真正願意留下來陪同送行者寥寥無幾。大理寺卿洪城和戶部尚書陸印生臉色陰鬱,他們內心怨恨林小風在科舉考場上的公正執法,導致其子陸深深的文章受到嚴格評判,名次驟降,顏面盡失。

烏日格瞥見林小風攜同記者及太子李德賢一同前來,立即中斷了與其他官員的交談,笑容滿面地走向前去迎接。林小風以陽曲特產的上等茶葉作爲回贈之禮,並提議派遣隨行記者進行採訪報道,旨在強化兩國文化間的友好交流,烏日格對此表示贊同,微微點頭。隨後,他又贈予烏日格一顆碧綠剔透且造型獨特的玻璃珠以及一副精緻棋盤,寓意智慧的傳承與故事的綿延,並藉此機會暗示未來北廊紡織廠可能涉及羊毛貿易的合作意向,烏日格欣然接受這份深具象徵意義的禮物,眼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

臨別之時,布哈斯赫因爲未能替謝洪信復仇而顯露出明顯的不滿情緒,但烏日格卻顯得從容不迫,他認爲當前推動通商大業纔是首要任務,無需急於一時復仇。同時,他犀利地指出,林小風實乃靖江國中不可或缺的棟樑之臣,朝廷內部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往往讓人們忽視了他的個人才智與卓越貢獻,將他的成就更多地歸功於朝廷的庇護而非自身的實力。此外,烏日格還敏銳地提醒布哈斯赫注意遺留在客館中的物品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並詳細詢問了圖勒古日受訪的具體內容。得知圖勒古日在受訪過程中言語存在不當之處後,烏日格勃然變色,厲聲責備了圖勒古日。

這場林小風爲烏日格踐行的過程中,雙方的互動既體現了深厚的友誼與相互尊重,又交織着政治智謀與戰略部署;烏日格洞悉靖江官場的複雜關係,對林小風的才華極爲賞識,同時也運用自己的策略手段,試圖影響乃至塑造靖江乃至兩國間的發展格局。而圖勒古日因受訪言論不慎惹怒烏日格一事,或許將成爲接下來一系列變故的重要觸發點之一,預示着更深層次的政治波瀾正在悄然醞釀。

大理客館內,古蒙使團離京之後人潮漸次散去,林小風並未與在場的諸位官員多作攀談。他心中明白自己與陸印生向來水火不容,洪城也並非志同道合之人,於是攜太子李德賢及衆記者返回整理採訪稿,期待明日通過報紙報道靖江因受到異域欽慕而引發熱銷的盛況。

庭院之中,吏員們仍在忙碌地穿梭。洪城、陸印生兩人立於一隅低聲交談。洪城不禁發出感慨:“此次兩國通商之舉實乃明智之策,未料到古蒙使團在京久居,並能如此順利達成諸多協議。”陸印生則淡然一笑,迴應道:“陛下的深思熟慮可見一斑,國庫日益空虛,戰事仍頻,戶部財力已近枯竭。”

兩人的對話自然而然轉到了林小風身上,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及了林小風在富饒陽曲縣所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他贈予古蒙使團的極品陽曲茶與貴重鑽石的數量之巨。陸印生甚至越界暗示,這些禮品實爲林小風代陛下回賜,此言一出,讓洪城聽聞後心驚肉跳,試圖阻止這一話題繼續擴散。就在這時,一名急匆匆的小吏跑至二人面前報告:“使團在一間屋內遺落了貨物!”洪城聞訊大驚失色,立刻命令手下隨小吏前往查看。

一行人來到客館中藏貨的偏僻角落,發現六隻箱子被棄置在昏暗處,顯然是被人遺忘。洪城當機立斷,立即下令派人通知使團前來取回失物,然而陸印生卻攔下他,建議道:“不如先看看箱子裡究竟裝的是何物。”洪城略作遲疑,最終點頭應允:“面對敵國外患,謹慎查視並無不妥。”

小吏暫時退下,洪城與陸印生小心翼翼地逐一打開箱子檢查。首箱中滿載着各類書籍,顯露出烏日格對靖江知識文化深入研究的濃厚興趣;第二箱則是各地特產,其中並無稀世珍寶。直至開啓底層衣物箱,赫然發現了一些賬本等私人物品。洪城翻出一本記錄了古蒙使團在京採購詳情及物價對比表冊,不禁讚歎烏日格行事之周密細緻。

隨後,他們又發現了汗王巴特爾親筆手詔以及幾冊詳盡記載物價、風土人情乃至官場名錄的冊子,令人震驚的是,其中竟然包含了烏日格與林小風私下會談的內容。根據記載,若兩國實現通商,陽曲縣將供應大量鐵器,爲此烏日格預先贈送了六萬兩白銀作爲好處費。洪城讀至此處,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難以相信眼前的事實。陸印生急切追問詳情,洪城僵硬地擡起頭,艱難啓齒:“按照冊子所述,林小風曾答應烏日格,在兩國通商之時,陽曲縣將以鐵器進行交易,烏日格提前支付的好處費高達六萬兩,並且詳細記載了五頁多的密談內容。”此刻,這意想不到的秘密猶如一顆重磅炸彈,讓整個客館瀰漫起一股壓抑而又緊張的氣息,彷彿即將爆發一場未知的風暴。

陸印生聞聽洪城所述,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喜,但迅速收斂起表情,朝着洪城正色道:“此事非同小可,兩國通商鐵礦交易歷來受制於朝廷,若林小風私下與古蒙勾結,那便是犯了裡通外國的大罪。你能否確定這些記錄的真實性?”洪城再次仔細翻閱了幾遍那些記載詳實的冊子,臉上浮現出複雜的糾結之色,最終還是堅定地點了點頭,確認內容無誤。

陸印生微微低頭,開始在房間內緩緩踱步,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此人竟貪婪至此,幸好我們及時發現,否則一旦事態擴大,恐將釀成大患。”然而洪城卻更爲審慎地整理着箱中的物品,他鄭重其事地迴應:“陸大人,對此事下定論還爲時尚早。烏日格向來精明機警,怎會輕易遺失如此重要的物件?況且其中還有汗王巴特爾親賜的詔書及私人物品,這或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離間計。”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小吏報告聲,告知古蒙使團已經到達,欲取回遺落的貨物。洪城與陸印生立刻走出門去相迎,看到使者焦急而疑惑的眼神,便引導他前往客館查收失物。待使者查驗完畢,洪城客氣地安排車馬,親自送走使團後,二人依然對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心存疑慮,一致決定儘快奏報給陛下。

洪城堅決不願讓陸印生插手此事,堅持要親自上奏朝廷揭露真相,而陸印生儘管心中不滿,卻並未強烈反對。轉而,陸印生以大理寺客館格局不佳爲由,承諾明年戶部將撥出十萬兩白銀進行修繕,並強調今後接待外賓的重要性。洪城心裡明白,陸印生此舉意在暗中報復林小風,因此婉拒了他參與奏告的要求,並聲稱自己公務繁重,實在無法分身處理其他事務。

與此同時,在漢江王府深宅之內,陸印生將這一連串事情詳細稟報給了漢江王。漢江王聽完之後,認爲這其中可能潛藏着詐術,畢竟六萬兩銀子還不足以讓林小風冒如此大的風險,猜測可能是烏日格刻意設下的離間陷阱。提及北廊紡織廠與公主的關係時,漢江王透露林小風可能與公主之間存在着不爲人知的情感糾葛,甚至皇兄有意向賜婚。陸印生聽到這個消息,不禁驚訝萬分,同時也得知漢江王在宮中早已佈下了眼線。

漢江王表示當前不會直接插手此事,要打壓林小風需要更多確鑿證據,僅憑這份記錄就彈劾他恐怕難以撼動其穩固的地位。面對陸印生詢問下一步行動計劃的問題,漢江王叮囑他自行妥善處理,並提醒他密切關注鹽務賬本覈查之事。最後,漢江王決定暫時不介入林小風的事情,而是讓陸印生自行權衡判斷,若有疑問可諮詢老謀深算、深諳官場之道的李老。隨着夜幕降臨,這場圍繞着權力、利益與情感糾葛的較量,如同一部無聲的戲劇,在靖江國的官場上悄然上演,每一個角色都在暗自盤算着如何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取得先機。

陸印生聽聞李老之名,不禁回憶起那位昔日朝廷重臣、當今權勢人物李一豪的父親,多年未曾登門拜訪。告別漢江王之後,他備上厚重的禮物,徑直前往李府拜會。行至李府門前,守門人一眼便認出了陸印生的身份,恭恭敬敬地將他迎進府中。在寬敞而靜謐的廳堂內等候時,陸印生的思緒如漣漪般蕩回十年前,那時李老權柄鼎盛,其子李一豪更是聲威赫赫,然而自李一豪遭遇人生變故後,李府如同一顆隕落的星辰,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走向了衰敗。

未過多久,李老手持柺杖,步履蹣跚地從內室走出,雖然鬚髮皆白,身形傴僂,但那雙犀利的眼睛和精明幹練的氣質依舊不減當年。陸印生見狀欲起身相扶,卻被李老微笑着婉拒,只見他獨自坐定於太師椅上。寒暄過後,陸印生關心起李老近期的生活狀況,李老卻只是淡淡嘆道年歲已高,身體大不如前。隨後,陸印生迅速切入主題,向李老提起有關林小風收受古蒙使團六萬兩白銀,並意圖私售鐵礦之事。李老聽聞此事,面色並未有太大波動,反而冷靜地詢問證據何在。

陸印生如實稟告,這些記載被發現於古蒙使團遺失的物資之中,且大理寺卿洪城親目所睹。然而,李老對此事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冷靜與警惕,認爲這可能是他人設計的一場離間計。陸印生試圖藉由提及李一豪的不幸遭遇,喚起李老內心深處對林小風的復仇情緒。然而,儘管李老心中悲憤交織,他依然理智地分析現狀,明確表示自己已經退隱江湖,不願再捲入任何是非漩渦。

陸印生原本寄希望於藉助李老的力量來扳倒林小風,沒想到李老如此深思熟慮,堅決劃清界限,理由是家族需要保持穩定,不能輕易涉足複雜的政治鬥爭。李老進一步剖析林小風背後錯綜複雜的背景,指出區區六萬兩銀子難以撼動一個像林小風這樣深謀遠慮的人。他還提醒陸印生注意,林小風擅長利用太子的名義經營北廊報社,以此拉攏人心、招攬人才,甚至已有八人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解元出自報社,而報社毫不掩飾其培養未來官僚的決心和野心。李老言語之間暗示林小風心機頗深,若不及早阻止,他很可能操控太子,進而成爲朝廷背後的真正掌舵者。

陸印生聽完這一番鞭辟入裡的剖析,內心驚駭不已,深深體會到林小風手段之陰險毒辣,憂慮未來的朝廷恐怕會被林小風一手遮天。面對這樣的困境,陸印生一時啞口無言,只能默默陷入沉思,重新審視如何纔能有效地對抗這個步步爲營、智謀深遠的對手。此刻,廳堂內的空氣彷彿凝固一般,只剩下兩人彼此無聲的較量與思考,在時光的流轉中醞釀着一場即將到來的巨大風暴。

李老略作停頓,那雙深邃的眼眸緊盯着陸印生的表情,繼續陳述:“至於北廊紡織廠的風波,林小風因對佛家不滿,竟煽動百姓搗毀白馬廟,一夜之間將廟宇變爲一片廢墟,聽說那位方丈因此事憤然隱居山林,可見他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雖然你與他並無直接恩怨,但從他的性格來看,一旦權柄在握,恐怕也不會輕易放過任何對他有微詞的人。”

陸印生聽聞此言,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試圖用這個動作掩飾內心的緊張與憂慮。他深知林小風平日裡雖表現得溫文爾雅,實則內心深處懷揣着強烈的報復之心。沉吟片刻後,陸印生迴應李老:“您所言極是,此人若不加以遏制,定會成爲朝廷的一大隱患。”李老對此深表贊同,並直言唯有他們兩人聯手纔有可能扳倒林小風。

陸印生見狀起身欲告辭,然而李老急切地喚住他,強調戶部尚書必須與自己共同對付林小風。面對李老的懇求,陸印生面帶微笑,卻未立即答應,堅持要離開。李老挽留無果,只能無奈地長嘆一聲,質問陸印生身爲尚書,能否容忍被一個年輕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陸印生見李老如此堅定,終究還是重新坐下,耐心聆聽這位老謀深算之人的教誨。李老坦誠地說:“只要林小風一日不除,我這把老骨頭就難以安寧!但爲了家人安危,只有我們聯手才能確保既能剷除禍患又能保障安全。”接着詢問陸印生是否希望看到林小風徹底被逐出朝堂,陸印生點頭表示同意。

李老進一步分析當前形勢,指出目前手中的證據不足以撼動林小風的地位,必須從古蒙使團行賄一事入手尋找突破口。他推測古蒙使團可能使用銀票作爲賄賂手段,並通過大理寺譯官暗中引路,屆時可以利用這一嫌疑直指林小風受賄。即使搜查林府未能找到確鑿證據,但由於林小風身負鉅富之名,也很難迅速證明自身的清白。

對於陸印生提出的如何坐實罪名的問題,李老冷靜地回答,無需親眼目睹實物證據,只需製造輿論,讓人對其動機產生懷疑,再借助洪城的人證,輿論的壓力自然會讓林小風不得不進行自我辯解。他們需要等待時機,待林小風再次犯錯時,方可一舉攻破其防線,以防太子的庇護使其得以恢復勢力。

關於何時發起行動的問題,李老認爲先由陸印生出手更爲合適,同時在暗中安排下屬頻繁上奏,通過側面敲擊的方式逐步攻擊林小風的形象,逐漸改變靖江帝對他的看法。待到合適的時機,李老再親自出面配合行動,一鼓作氣將其擊潰。

······················

次日清晨,靖江帝正在批閱奏摺之時,王景文呈上了當日報紙的頭版新聞,報道的是送別古蒙使團的情景。文中提到古蒙使者圖勒古日對靖江美食及生活環境的高度讚揚,甚至表達了來世願爲靖江人的願望,這讓靖江帝感到尷尬不已,怒斥林小風等人對外交往過於親近,失去了國體尊嚴。隨後,靖江帝隨手丟棄了手中涉及林小風與古蒙關係過於密切指控的奏摺,在他看來這些指控似乎變得不再重要。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指責和猜測,猶如精心編織的一張網,正悄悄地佈下針對林小風的伏筆,等待着最後爆發的那個關鍵時刻。

李德賢手中緊握着報紙,滿面困惑地踏入報社,口中低聲自語:“林公所言果真不虛,今日這份報紙銷量激增,其中那些煽情之辭何以能令衆人如癡如醉,甚至引來衆多讀書人爭相閱讀?”他前幾日還曾對林小風編撰此類新聞嗤之以鼻,卻未曾料到如今竟會如此受讀者追捧。

林小風則悠然地嚼着蘋果,迴應道:“百姓喜好此道也!不妨嘗試定期刊載這些內容,比如在大理寺門前採訪外賓,甚至可以給予他們一些微薄酬勞。”對面的李德賢皺眉坐下,臉上寫滿了鄙夷:“這豈不是造假嗎?這樣的新聞實在毫無實質價值。”

林小風搖頭否認:“非假也,我靖江生活條件優越於諸多小國,此舉無非是替民發聲而已。這類新聞並非沒有價值,它既能帶動銷量,又能提振民心、增強國民自信、激發愛國情感。”

第2章 握草大爺第315章第205章34.第34章 忒!第256章97.第97章 第965章185.第185章64.第64章29.第29章 窮得要死第326章第267章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第5章 月樓兒女166.第166章第234章113.第113章第201章第251章173.第173章128.第128章第284章160.第160章79.第79章180.第180章173.第173章第224章第320章29.第29章 窮得要死第349章179.第179章45.第45章 死神162.第162章84.第84章第340章第352章第353章第252章第273章32.第32章 上朝第338章65.第65章第328章65.第65章第331章第225章第350章168.第168章第242章64.第64章138.第138章第295章116.第116章第193章66.第66章第347章167.第167章180.第180章第213章第366章第193章72.第72章第262章82.第82章第277章15.第15章 再臨陽曲縣103.第103章48.第48章 周志偉第347章160.第160章第215章154.第154章第230章99.第99章第243章第219章153.第153章118.第118章第253章112.第112章110.第110章第342章第247章71.第71章116.第116章第283章145.第145章20.第20章 君無戲言78.第78章第290章50.第50章第365章第341章第347章第227章30.第30章 送行第208章第245章第316章164.第164章159.第159章
第2章 握草大爺第315章第205章34.第34章 忒!第256章97.第97章 第965章185.第185章64.第64章29.第29章 窮得要死第326章第267章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第5章 月樓兒女166.第166章第234章113.第113章第201章第251章173.第173章128.第128章第284章160.第160章79.第79章180.第180章173.第173章第224章第320章29.第29章 窮得要死第349章179.第179章45.第45章 死神162.第162章84.第84章第340章第352章第353章第252章第273章32.第32章 上朝第338章65.第65章第328章65.第65章第331章第225章第350章168.第168章第242章64.第64章138.第138章第295章116.第116章第193章66.第66章第347章167.第167章180.第180章第213章第366章第193章72.第72章第262章82.第82章第277章15.第15章 再臨陽曲縣103.第103章48.第48章 周志偉第347章160.第160章第215章154.第154章第230章99.第99章第243章第219章153.第153章118.第118章第253章112.第112章110.第110章第342章第247章71.第71章116.第116章第283章145.第145章20.第20章 君無戲言78.第78章第290章50.第50章第365章第341章第347章第227章30.第30章 送行第208章第245章第316章164.第164章159.第1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