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失蹤之事(十)

外傳 失蹤之事(十)

破廟的門只剩下一半了,半夜裡被風一吹,吱呀呀地響着不停,突然驚醒了正在打着瞌睡的方七佛,他一激靈,擡眼望去,只見一個身穿黑色夜行衣的人疾馳而來,忙提起身旁的刀,輕聲叫道:“大哥!”

方臘一晚未睡,正無神地看着地面,聽到方七佛喊他,輕聲回道:“怎麼了?”

方七佛剛想答話,突見黑影已經到了破廟口,站在他的面前。方七佛用力一提彎刀,突然看到那黑影的面容,叫道:“呂公子!”

方臘這時也是站了起來,聽到方七佛的聲音,才知道呂師囊回來了。

呂師囊也顧不得說什麼,急道:“明王呢?”

方臘嘴巴一歪,哭泣地道:“明王他……他被官兵射傷,重傷不支,剛纔已經仙去了!”

呂師囊驚道:“什麼!”他的目光隨着方七佛而轉向,模糊中果然看到一個人睡在稻草上,一動未動,忙從懷裡掏出小火把和火石,點着了火把嚮明王近去。

弱弱的黃光下,明王的臉色也顯出淡黃,呂師囊心中突然涌出一股傷心,淚水不自覺地掉了下來。

呂師囊是個孤兒,小的時候就被明王領養,明王無妻無子,一直把呂師囊當成親生孩子般照顧,所以他們表面上是師徒,其感情更甚父子,如今父親就這樣死了,他怎麼可能不傷心呢!

方七佛抽抽搭搭地道:“我們四個本來到了城郊,明王想讓我們護送那幾個契丹狗回去的,雖知道突然衝出好多官兵把我們圍住,他們射殺了孫洪和孫習,也把明王射傷了,我和大哥護送明王到了這間小廟,明王已經不行了,他臨死以前一直問師囊在哪,師囊在哪裡!”

呂師囊心中大爲難受,他仰天閉眼,但淚水卻依然順着臉頰掉落。

方七佛顫聲道:“呂公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爲什麼官兵會知道我們的行蹤。”

呂師囊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道:“我剛纔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賤人所誤,沒想到明王一生聰明絕頂,卻被一個小小的意外所殺,這個賤人!不行,我一定要殺了這個賤人!”

方七佛奇怪道:“是誰?”

呂師囊恨聲道:“就是月娘那個賤人!她仗着師父寵着她就胡作非爲,師父早就讓她要收斂一下,可她就是不聽,沒想到前段時間師父帶她來金陵,竟然闖出了大禍來!”

這個月娘原本是個青樓女子,後有幸結識了明王,她本就有心從良,明王於是給她贖了身,帶着她進入了明教。她本是個柔弱女子,無依無靠,自然視名爲那個爲唯一的靠山,本來想着明王可以娶她爲妻爲妾,過上一個安定而舒適的日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王一直對她以禮相待,未有絲毫逾禮之處,月娘本以爲他身體有隱疾,但是後來明王坦誠相告才知道其持心爲正,未嘗有過異想。

月娘感動之餘,對明王的感情更甚,後來明王偶爾在她面前說過孩子很可愛的話,月娘留了心,一直想爲明王留一個孩子,然而和明王雖然有了合體之緣,一年下來卻沒有生育,後來經過明教的神醫診斷才知道月娘因爲早年在青樓,已不能生育了。

月娘心中有愧,雖然明王一直一如既往地對待她,但是總感覺心中不定,後來明王到了金陵,也把她帶到金陵,她在金陵裡和明教教友聚衆,結識了一個女孩,就是半山園裡的婢女竹枝。

月娘一直想要個孩子,聽說王家新生了孩子,於是就和竹枝說把孩子給偷出來,然而竹枝雖然聽明教的話,但是對王家還是頗爲忠誠的,月娘心中暗惱她,於是派心腹把竹枝殺掉了,扮作她的樣子進入半山園偷出了嬰兒。

若這事情發生在一般人家也就罷了,但是王安石的影響力之下竟使得朝廷都派人下來,明王知道這件事後,馬上去質問月娘,平常從未生氣的他也是異常氣憤,一巴掌就甩了過去。

明王顯然對這事的影響估計不足,加上一門心思處理與契丹人的交涉,沒想到竟由刑部查小孩子失蹤案的人發現了這個計劃,最後也因此葬送了命,也可以說是天意如此吧!

呂師囊輕手撫了撫明王的頭髮,沉聲道:“明王,師囊不孝,未能保護你!不過你放心,我定要將所有加害你的人全部殺盡!月娘那賤人、那些官兵、那些衙門的人,還有那些契丹人,都將是我的敵人!師囊在此立誓:不報此大仇,雖死猶憾!”

方七佛愕然半響,然後對呂師囊道:“呂公子,不知你有什麼打算?”

呂師囊轉過身來道:“先找到那個賤人月娘,殺了她後回邵武軍,然後再圖報仇!”

方七佛拱手道:“呂公子,我兄弟二人想回睦州漆園,以後永不再出江湖了。”

呂師囊眼睛一凝道:“爲何?”

方七佛嘆道:“發生瞭如此多的事,我兄弟二人實在無法承受,再說明王他也仙去了,我兄弟二人以後就是無依無靠了。經此一事,實在是知道江湖之險比起爲工爲農都要兇險,希望呂公子就不要爲難我兄弟二人。”

呂師囊握緊拳頭,忽然又鬆開,嘆了口氣道:“罷了罷了,你們二人就回老家吧!”

方七佛拱手道:“多謝呂公子成全!”然後拉着方臘趁着雨夜走了出去。

呂師囊看着明王道:“師父,如今徒兒該怎麼辦呢?”

…………

正午,陽光初現,地上雖有水漬,映着陽光一點一點的閃亮;空氣也是特別的好了。

張慶正在小亭子裡閒坐,吳青、李武石等人走了進來,張慶招呼了幾句就問道:“那幾個契丹人有沒有說什麼東西?他們來金陵幹什麼?”

吳青微笑道:“大人,那些人果然和這個案子沒有關係,但是我昨夜審訊時知道了兩個消息。一是那兩個番僧打扮的契丹人是遼國南院所派,緝拿耶律乙辛的餘孽耶律其諸人,他們聽說明教拿下了耶律其,於是趕忙過來解壓歸案。

昨夜審訊還知道了第二個消息:那幾個耶律乙辛的餘孽有個叫何季的,原先是耶律乙辛的幕僚,他是個漢人,被明教抓住後他偶然聽到了一個消息,就是明教一個叫月娘的,好像是明教教主明王的女人,她因爲不能生育,於是就把王家的小公子偷走了。”

張慶疑惑道:“爲什麼偏偏是王家的小公子呢?”

吳青笑道:“這就是一個巧合了,偏偏她當時在金陵,偏偏竹枝也是明教徒,偏偏她聽竹枝說王家有個剛出世的小孩子,偏偏她又非常想要小孩,於是這一切促使了她去偷那王家嬰兒。”

張慶點了點頭道:“立即派人追尋那個月娘!還有對昨天逃出的明教教徒們也要嚴格查詢,我現在就回報京城,詳細說明此中的情況。”

吳青和李武石立馬迴應,走了出去,這時一個淡藍長袍的李京山走了過來。

張慶嘆道:“京山,想不到這件事牽扯那麼大,我現在還在鬱悶怎麼處理這些契丹人呢!”

李京山理了理被吹亂的頭髮道:“直接殺了,也不必想那麼多了,這些契丹狗們本來就是沒一個好東西的,這次秘密跑到金陵,整個大宋都不知道,你想啊,說不定他們契丹有不少人在我大宋潛伏着呢!”

張慶苦笑道:“你說的倒是輕巧,你以爲契丹人是說殺就殺的啊?這些人是遼國大官,要是消息傳出去後,不僅我要死,說不定契丹大軍南下,到時候國難民苦,我豈不是千古罪人了!”

李京山瞄了他一眼道:“這是你們這些當官人心裡這麼想的,依我們這些小民的心思,契丹人那麼可惡,就算拼個家破人亡,也要消滅它們,你說我們大宋每年給他們那麼多歲幣,還要稱臣的,真他媽的噁心啊!”

張慶拉了拉袍子,坐在石凳上道:“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昔年我太祖皇帝就想着兵發幽燕,太宗皇帝更是雄才大略,兩次大徵北地,然而最後都是兵敗而歸。真宗皇帝以宰相寇準之意親征,結爲澶淵之盟,纔有了幾日這不加兵、不征戰的大好局面啊!”

李京山也坐在張慶的對面,冷笑道:“也就你們這些當官的這麼想了,我們這些小民們關心的就是朝廷少收點稅,少徵些苦役,少害些百姓。那個結的盟約真好哇!後來那個賣國的富弼又多加了,二十萬兩銀子,三十萬匹絹,你可知道這是多少嗎?朝廷收刮我們百姓的錢來給那些契丹狗,還是大好局面!”

張慶心平氣和地道:“你只看到一面,沒看到有利的一面。朝廷和遼國休戰後,我大宋邊關百姓可以修養生息,不再提心吊膽,此一利也。宋遼邊境設置互市,我大宋賣出穀物、絲綢、茶葉、陶瓷、海鹽,買進軍馬、獸皮、肉類,每年得銀何止五十萬兩,此二利也。隴西兵患,始終未能解決,若是西地與北地聯合起來,我大宋兩面受敵,豈不是大難臨頭了?與遼人講和,孤立隴西,此三利也。真宗皇帝時我朝有兵一百三十餘萬,與遼和後,只需八十餘萬,少用軍資幾百萬貫,少徵幾十萬男兒爲役,此四利也。如此四利,豈不是大好局面?”

李京山聽他說了半天,傻眼了,他想了想,始終想不出什麼問題,但猶自強說道:“反正別管有什麼這利那利的,若是不平北患,我大宋早晚會被外族吞掉的!”

張慶大驚道:“小聲點!你小子想死啊!這話被別人聽了,你小子就算有九條命都死定了!”

李京山冷哼道:“難道我說的不對嗎?張慶啊,有時候我真糊塗要你們這些官幹什麼的,難道就是收稅、徵苦役的嗎?朝廷養了那麼多貪官,可是這些官都是吸血蟲,一點血都不留的吸!還養了那麼多的兵,可是從未打過勝仗,對夏國、對青唐、對交趾,花了那麼的錢,造就出這樣的軍士出來,我都爲身爲大宋人感到羞慚!”

張慶嘆道:“打青唐和交趾都贏了,雖然隴西並未戰勝,但其主也向我大宋稱臣。”

李京山大叫道:“屁來的稱臣,稱臣還給他們那麼多錢!真是好笑,我們向契丹稱臣,給契丹納幣;夏國給我們稱臣,我們也給他們錢。你說,這有天理嗎?”

張慶看着憤憤不平的李京山道:“那依你之見,你該怎麼辦?組織大兵去討伐隴西,還是滅掉遼國?這些並不是你想象中那麼簡單的。”

李京山剛想叫嚷,又突然泄氣道:“唉,我又不是官,我操這屁心幹什麼!”

張慶苦笑道:“你小子話裡有話,羞辱我呢!我雖然在刑部做個小官,可是未有參政議政資格,更何況決定國家用兵之策非是一個人說的算的,其中牽扯到戶部、禮部、軍器監、禁軍,還有那樞密司,其中繁雜之事、軍備糧資、行軍對策、後果計較都是需要事先考慮的,你說就算你是當朝宰相,你也不能胡亂用兵啊。”

李京山哼哼道:“知道了,知道了,這些軍國大事不是兒戲!張慶啊,我記得你以前讀書的時候可有雄心壯志了,平隴西、復燕雲,這些都是你當時說過的話吧?怎麼現在看起來你變了不少?”

張慶一愣,心中不覺茫然起來。

自少年時讀范仲淹之文“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便立下了鴻志,要爲國爲民,爲天下爲黎明爲蒼生爲所有的苦人窮人做事,平隴西、復燕雲,的確是那時候的心之所想啊!

可是進士及第後,散居兩年,下放爲京官,才知道什麼叫黑,總以爲貪官污吏就要殺之而後快,可是真正的是不黑不白的,他們即是好官但也是貪官,這時才知道做官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啊。

調回汴京,本以爲大有作爲,卻沒想到汴京那青天之下竟然昏暗無比,爭權奪利是永恆的曲調,就連一個小小的刑部小頭目,都會有人斗的你死我活的。小官向上頭送禮、站好陣營的人被提拔,這些都是汴京不成文的規矩,那些在儒士前是大儒、在學生前是名師的人暗裡面也會收點小禮,難道也去指責他們嗎?

要想有所作爲,那必須要登上一人之下的位子,可是宰輔也並不是好當的啊,范仲淹夠厲害的吧,照樣還是被一貶再貶;呂公著家門赫赫,還是大起大落;王安石天下楷模,現在還是在金陵養老,這次連孫子都丟了;司馬光滿腹經綸,卻也是閒居在洛陽二十年。

這些人都是萬里挑一的人啊!他們要想一展抱負都如此的難,自己又是何等的人?又怎能做到大作爲呢?這並不是一個“難”字可以概括的!

張慶正想的出神,卻聽到一個聲音道:“張大人昨夜睡的可好?”

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28章 大汗遭刺第3章 塔塔爾人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23章 沙暴過境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30章 內鬥不斷第71章 不能繼續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1節)第60章 大相國寺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55章 大人物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30章 內鬥不斷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70章 曾布相公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74章 三舍之法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0章 行醫者事第55章 大人物第115章 外放江南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94章 密室相談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55章 大人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2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1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18章 四大將(上)外傳:失蹤之事(六)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
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28章 大汗遭刺第3章 塔塔爾人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23章 沙暴過境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30章 內鬥不斷第71章 不能繼續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1節)第60章 大相國寺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55章 大人物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30章 內鬥不斷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70章 曾布相公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74章 三舍之法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0章 行醫者事第55章 大人物第115章 外放江南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94章 密室相談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55章 大人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2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1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18章 四大將(上)外傳:失蹤之事(六)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