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元夜賞燈

李格非此時手中拿着這張紙,但是臉色卻極爲難看,一直過了半響都沒有說話,讓王賢心中頓時緊張起來,不知道爲什麼他竟然變了臉色。

過了許久,李格非才道:“洪娘你下去吧,王賢,你跟我過來。”

他鐵青着臉,看不出任何表情,王賢便跟在他的身後,心中忐忑,到底是怎麼了?

李格非帶着他走進書房,便關上門,此時把那兩張紙放在桌子上,深吸一口氣道:“這真的是你送給清照的嗎?”

王賢聽他語氣中像是壓抑着憤怒,小心翼翼地道:“這的確是在下送給李姑娘做禮物的。”

李格非突然一拍桌子,大聲地道:“混賬!竟然寫出此等淫詞!實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敗壞綱紀!實在是太讓我惱火了!”

王賢聽他如此生氣,不由有些奇怪,淫詞?自己什麼時候寫過什麼淫詞了?他這時小聲道:“在下不明白,在下從未寫過什麼淫詞,更遑論送人了。”

李格非冷笑道:“你自己看看!”

他從桌子上拿出上面的那張紙,一下子甩了過去,冷笑道:“這難道不是你寫的嗎?”

王賢從地上撿起來,此時展開一看,這是上午語嫣讓自己寫的那首詞,就是李清照的原創的點絳脣,他這時莫名其妙地問道:“不錯,這的確是我寫的。”

李格非點頭道:“很好,你終於承認了,我實在沒有想到,你竟然是如此之人!”

王賢忙道:“李大人,在下不知到底有何錯,請大人明言。”

李格非怒極反笑地道:“你到現在還不肯認錯?這詞你都已經承認是你所作,如此淫詞你竟寫的出來,實在是傷風敗俗!你如此年齡竟就有心懷不正,長大了豈不極爲可怕?”

王賢這時才恍然大悟起來,他是對着那首點絳脣發火,他不由覺得有些好笑,這首詞就是他的寶貝女兒寫的,竟然被他稱作淫詞,世事奇妙,莫過於此。

但是現在自己必須要解釋一下了,他出聲道:“李大人,在下不明白,此詞爲何被稱爲淫詞?”

李格非見到王賢竟然出言反駁,不由火道:“此等淫詞淫靡庸俗、立意極淺,詞中之女不知羞恥,不避生人,那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如此**之女、無恥之態,簡直是有傷風化,實在可惡!”

王賢張着嘴巴半天沒出聲,這太離譜了吧,這首經典的詞竟然在李格非眼中成了**之詞,還傷了風化,他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李格非見他還是沒說話,冷笑道:“怎麼不說話了?當初我見到你時,還以爲你年少聰慧,又恪守禮節,以後定是有位之才,沒想到你……你太讓我失望了。”

王賢無奈地道:“李大人,你聽我說,其實這詞沒有你想象那樣,況且也不是在下所作。”

他嘆了口氣道:“其實是我的侄女語嫣無意得之,李大人你且看下面那張紙,那首小詩便是在下所爲,請大人先觀上一遍,再和這詞對上一對,便知一二。”

李格非將信將疑地看了看王賢,然後展開下面的那張紙,仔細地看了一遍,隨即又看了那首點絳脣,這纔有些緩和,輕點了頭道:“觀此詩可見你很有雅趣,有高志,居小園而得悟,非君子之心不可爲之,看來這首淫詞不是你所作了,然而此詞雖不是你所爲,亦是不能隨便送人,你也是太學生,此等禮儀你也應該懂得,何事該爲,何事不宜,這些都是重中之重啊。”

王賢聽他語氣有所緩和,這才道:“李大人教訓的是,在下本是寫了一首小詩,然而侄女語嫣卻不知從哪裡拿來這首詞,見過贈詩,她便把這詞拿了過來,在下也是糊塗,竟未阻止,實在慚愧。”

李格非這時已經放下手中的素紙,此時語重心長地道:“你要知曉,所謂人言可畏,非是虛言,周公聖人,尚且恐懼流言,你一個少年定要謹慎從事,不得有越矩之處。”

他一番教導,王賢自然是點頭稱是,然後道:“在下慚愧不已,今次回去必當閉門思過,以正己錯。”

李格非點了點頭,又和他說了幾句,才讓王賢回去。

王賢出了大門,才感覺舒了一口氣,剛纔正是冷汗不已,這個時代確實不能理解,李清照的那首詞被後人評價極高,也就是寫一個小女子在花園蕩着鞦韆,碰到一個陌生人,含羞而走,卻又停在牆邊偷偷地看,一個活潑女子便躍然紙上,這樣的詞就變成一首淫詞了,難怪連後世的紅樓夢都成爲禁書了。

他回去便見到語嫣站在門口,有些焦急地四處轉悠着,忙和她說上幾句,隨即便道:“我現在要到書房裡了,這幾天都沒看書了。”

語嫣聽他說這話,不由有些好奇地道:“你挺愛學習的嘛?”

王賢神秘一笑道:“那是當然,我是有大理想的。”

語嫣眨了眨眼,見到王賢已經踩着薄雪而行,不由有些愕然。

…………

元宵之夜又稱元夜,此晚諸家諸戶都要張燈結綵,以觀燈爲樂。

此時王賢正坐在這裡的一個小凳子上,南街的燈火通明,花燈遍佈整個長長大街,紅紅的燈光組合在一起,閃出極爲好看的光芒,但看久了眼睛就會痛起來。

語嫣見到王賢坐在這裡一動不動,不由笑道:“你坐在那兒幹什麼?該去賞花燈了。”

王賢嘆道:“這花燈看多了都是一個樣子,就算它做成荷包形、小船形或是各式各樣的都沒什麼吸引人了,如果這裡面是一閃一閃的該有多好。”

語嫣笑道:“你要求還挺高,最近這幾天你都沒出門,到底在看些什麼?”

王賢無奈地說道:“當然是看些能升官發財的聖人之書了,看一遍等於沒看,看五遍那叫初看,看十遍才叫細看,等看了好幾十上百遍的時候才能算是掌握了,你說看這麼多此不噁心嗎?”

語嫣奇道:“那你還要看?”

王賢無奈地道:“不看不行啊,這些都有用的,不說這些廢話了,你這幾日神出鬼沒,天天跑到哪裡去了?”

語嫣笑道:“我啊,當然是去教徒弟了。”

王賢明白她是去培養助手了,不由有些好奇道:“現在教的怎麼樣?”

語嫣嘆道:“我按照你所說的,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講,她雖然能理解一點,但是效果還是不太好,這樣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真正成爲我的助手。”

王賢道:“你就別急了,這個事情慢慢來,總有一定的過程的,萬事開頭都是難,越到後面她學的就會越快,你慢慢引導她就是了。”

語嫣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卻見到那燈火突然開始移動起來,忙道:“那邊開始耍燈了,我們過去看一看吧。”

這裡一塊空曠的地方,突然過來好多人,他們拿着各式各樣的彩燈,然後開始耍了起來,這燈光隨着他們的動作而變得極爲動感,而且耀眼無比,就連王賢也不由拍掌叫好。

而後這羣人便開始散開,隨即出來一羣人,他們開始舞蹈起來,這便是元夜的慶典開始了。

王賢這時饒有興趣地看着這邊的人,這便是現場表演了,然而竟然無比的齊整,有着鼓聲和絲竹之樂,此時混合在一起,便是讓所有的人都樂在其中了。

“語嫣,你們也在這裡啊。”

王賢一愣,這時轉過頭來見到李清照正帶着小婢女竹枝走了過來,元夜賞花燈,她也走出來了。

語嫣見到李清照不由喜道:“姐,我還以爲李大人在上元節還關住你不讓你出來呢,你快過來看看,竹枝,你手裡提的是什麼東西?”

竹枝手中正提着一個小籃子,上面用布蓋住,讓人很好奇。

李清照笑道:“今天不是元夜嗎?自然要有元宵了,我特意着人做了一些元宵,想送給語嫣吃。”

語嫣連聲感謝,卻見到王賢還沒有出聲打招呼,不由地輕輕碰了他一下,王賢忙道:“李姑娘,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啊。”

李清照突然聽他說話,臉上頓時微紅,但也是道:“多王公子吉言,對了,王公子也吃這元宵吧。”

王賢見到竹枝已經翻開蓋布,這些元宵盛在一個小盤子裡,藉着花燈可以看清,做的極爲精緻,他不由有些垂涎,但還是道:“這如何使得?”

語嫣見他在那裝蒜,不由地道:“清照姐給你吃你還不吃了,算了,你不吃就全是我的了。”

王賢見語嫣真的端起了盤子,連忙道:“多謝李姑娘了。”

他立刻拿起這籃子之中的竹筷,然後輕輕地嘗上一小口,味美而甜,皮薄而滑,裡面的餡不知道用什麼菜做成的,竟然有一股辣氣,但是吃完之後,一下子覺得美味無比,立刻和語嫣搶了起來。

竹枝見到他們兩個很快就把盤子一掃而空,不由覺得有些好笑,這倒是讓王賢和語嫣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王賢接過小盤子,然後把筷子一起放進那小籃子裡,對着李清照笑道:“這元宵太好吃了,我們兩個一下子吃了這麼多,倒是讓李姑娘見笑了。”

李清照微微一笑道:“王公子太客氣了。”

語嫣這時正要說話,突然肚子轟隆隆的響着不停,不由有些愁眉苦臉地對着李清照道:“姐,我先失陪一下,等過一會再來陪你啊。”

李清照驚訝地看着語嫣,不明所以,倒是竹枝嘻嘻笑道:“一定是王姐姐鬧肚子了。”

語嫣也不多說,直接跑開了,這讓幾個人都笑起來了,王賢心中疑惑,是不是剛纔吃的元宵鬧起來了?可是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啊。

這時那邊的百戲已經鬧得很開了,各種各樣的表演都已經擺在臺子上了,李清照頗有興致地看着正在唱的百戲,這是兩個人在表演三國之事,講得就是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兩個人化裝極爲簡單,但是無論是表情、動作、神態都極爲細膩,唱的詞也極爲好笑,但是看着看着諸位皆是被關雲長的氣節所感染,不時爆發出“好”的聲音。

王賢心中把這個百戲和後來的那些戲劇作對比,只覺得這個百戲十分簡單,但是感染力極強,它不似京劇那樣打斷打斷的唱詞,也沒有什麼文縐縐的劇本,幾乎很是口語化,但是可以讓人順着這戲而聯想,能被這故事感動,這便是百戲的絕妙之處了,它很貼近普通人,不需要文人來寫什麼劇,一樣可以打動人心。

李清照這時嘆道:“這個魯子敬確實是個大才,竟然亦是單刀赴會,不懼雲長之勇,義氣之深,由此可現,而後又數與元長爭辯,幾乎激怒了雲長,吳軍良將莫過於此,荊州三郡本是屬吳,劉備既然得了益州卻不歸還,還讓元長和魯子敬鬧了矛盾,可說實在不智,難怪會有後來失荊州、拜麥城,一代忠義之將,竟死於吳而非曹,實在可惜。”

她這是有感而發,王賢卻是笑道:“諸人皆以爲要連吳抗曹,爲何無人想着虛虛實實才是真理,無論吳還是曹都是靠不住的,所以其時之策,應是固守以善內政,而非諸葛出祁山,川蜀之地多山石、多激流,太白之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此非虛言,故而可以一人守之、萬夫莫開,故而劉蜀之策應守之而非攻之。”

李清照微笑道:“此言不假,然而王公子確忘了此時曹魏之勢已經極大,而且少年有鄧艾、鍾會、羊牯數人,皆是英才猛將,蜀卻只有姜維一人尚可,蜀主劉阿斗更是懦弱無能,若孔明不出兵北伐,待到孔明仙去,蜀國無人豈不是更爲被消滅,孔明亦是看到此點,故而出祁山而北伐,意想憑己之力平定魏土,可是天不佑聖,實在讓人感慨。”

王賢搖手笑道:“並非如此,其時曹兵勢大,不僅佔據大半江山,更有精兵良將,爲何卻不像諸葛孔明一般南下而伐?是因爲曹兵在等待時機,要看準蜀、吳相鬥,方纔得其中之利。”

李清照道:“王公子忘了司馬懿了嗎?其時曹並非不想南下,乃是司馬懿心存異志,而曹主爲了防止曹軍生亂,故而按兵不動,此時孔明已經安置好內政,如此機會,定要出山了,如果不抓住的話,等過上幾年,蜀軍老將皆是老的不能上馬了,士氣必定低落,定然是擋不住司馬軍的鐵騎。”

小婢女竹枝見到自家小姐說了這麼多,不由地道:“小姐,我們去逛花燈吧。”

王賢剛準備開始大論一番,聽到這個小婢女都有些不滿了,忙說道:“這邊花燈倒是挺多的,就在這邊不遠。”

竹枝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着李清照道:“今晚豈不是有燈謎?小姐,我們過去看看,來猜一猜這些燈謎。”

元夜之時,諸人喜在燈上寫一些詩詞之句,然後讓人來猜測燈謎之底,大家之人爭相寫謎,故而成爲元夜必玩的一個遊戲。

此時的花燈已經掛了上去,很多人都走在這邊,互相看着,偶有燈謎的便停了下來,開始猜測一二,李清照此時也是看到一盞大紅燈,上面貼着‘花無人栽,臨冬即開,無根無葉,風吹便散’,竹枝立刻便問道:“小姐,這說的是什麼?”

王賢這時看了一下,他也不算笨,這個簡單的燈謎倒也是難不住他,一笑道:“自然是雪花了,無人栽亦是無根無葉,只有冬天纔會下雪,被春風一吹,便散開了。”

竹枝笑道:“你也挺聰明的嘛!那邊的燈上好像也有,你過去猜一猜。”

這個小燈是個方形的,上面有着好看的花紋,王賢見到上面果然有貼紙,上書“仲尼日月”四字,倒讓王賢一愣,卻見到李清照已經露出微笑,不由笑道:“李姑娘必然是猜到了。”

李清照笑道:“王公子也是猜到了吧?”

王賢搖了搖頭道:“沒有,李姑娘便告訴在下吧。”

李清照輕唸了一下道:“仲尼乃是孔,日月乃是明,合起來便是諸葛孔明瞭。”

竹枝嘻嘻地說道:“小姐你果然好聰明,我們再過去猜吧,好像那邊還有好多呢。”

李清照微微看了一下王賢,見他正站在燈下,臉上籠罩着一絲弱光,看起來如夢如幻,但恍若在眼前一般清晰,她偷偷地看了一眼,不由又低下頭來,隨即便小聲道:“這邊的燈不怎麼好看。”

竹枝有些奇怪地道:“小姐你不是最喜歡元夜看燈的嗎?這猜燈謎也是你最喜歡的,怎麼又說不好看啊,你看那邊有好多不一樣的彩燈,上面繡的還有花呢。”

李清照道:“那些彩燈去年不是看過的嗎?都是一個樣子的,不要過去了。”

王賢這時突然笑道:“我想起了一個燈謎,李姑娘你聽着,是‘落花滿地不驚心’一句,可以猜出是什麼嗎?”

他突然有些得意起來,後世之中,每逢佳節都會收到很多猜燈謎的短信,不過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燈謎,這個是突然想到的,此時見到李清照也思索起來,不由滿臉帶笑地看着她。

李清照思索良久,這時才道:“可是麻雀?”

王賢一愣道:“麻雀?”

李清照慢慢說道:“落花滿地,自然是夏日已過,而驚心之物莫過於花鳥,故而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言,故而落花不驚心,必是言鳥,而夏日之後的鳥兒,定是說麻雀了。”

她話音剛落,便聽到王賢哈哈大笑的聲音,頓時讓周圍觀燈的人們都轉過頭來看他們,李清照不由紅雲布面,低聲道:“我說的不對,王公子也莫要取笑。”

王賢這時止住笑,嚴肅地看着李清照,正要說話,突然又笑出聲來,使得李清照和竹枝也是笑了,這時才聽到一個聲音道:“有什麼那麼好笑的?”

這說話的人便是語嫣,她現在還單手捂着肚子,見到這三個人都在笑着不停,不由奇怪。

王賢忙搖了搖手道:“沒有什麼,猜燈謎而已。”

語嫣笑道:“猜燈謎自然是清照姐厲害了,去年元夜之時我和姐一同過來,燈謎猜測,無一不中,清照姐博全書、通古今,這些小燈謎都難不倒她的。”

王賢這時又想起了麻雀起來,不由想笑,但是又覺得不能太過分,所以表情扭曲,看起來十分怪異。

李清照此時嘆了口氣道:“語嫣你莫要這樣說,適才王公子說了一個燈謎,我卻未曾猜出,倒是讓王公子笑話了。”

王賢這時忙道:“在下哪裡敢笑話李姑娘,只是覺得這麻雀有點好笑。”他說到麻雀又感覺想笑,結果忍不住就笑起來了。

語嫣見他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不由地問道:“姐,是什麼燈謎,連你還沒猜出?”

李清照輕輕說道:“乃是落花滿地不驚心一句,我愚鈍,卻未能猜出。”

王賢見到語嫣也在想着,不由地道:“其實這個倒不是其他,而是一人名,適才沒說清楚,李姑娘你自然沒法猜測了,落花滿地乃是凋謝之意,而不驚心亦是安定的意思,何在一起便是謝安,只是戲耍,望李姑娘莫要見怪。”

語嫣不由說道:“這樣的燈謎真是沒有意思。”

王賢頓時無語,李清照此時卻笑了起來道:“原來是謝安二字,如此簡單,我卻未曾想到。”

語嫣此時說道:“清照姐,這幾日那個趙家有沒有派人過來?”

李清照此時嘆了口氣道:“此事還是不要說了,語嫣,上次你送給我的那紙小詞可是你所作?”

語嫣一怔道:“小詞?哦,是那個詞啊,是我寫的,怎麼樣,寫的還不錯吧?”

王賢一聽李清照竟然提起了這詞,不由大爲奇怪,她根本沒看這首詞,而後又被洪娘拿給了那李大人,怎麼突然之間會想起這首詞了?

他現在突然有些好奇,李清照面對自己後來寫的那首詞,她會有什麼感覺?她會不會覺得這也是一首豔詞呢?

李清照搖頭道:“實不相瞞,那詞被洪娘拿走了,我未見其字,語嫣你再說一遍與我聽聽。”

語嫣頓時有些語賽,她還沒想到李清照竟然沒見到那首詞,然而那詞她也記得不清楚了,此時不由望向王賢,想讓他來說上一下。

王賢呵呵一笑,便把那首點絳脣複述了一遍,繼而說道:“李姑娘認爲此詞如何?是否過於孟浪?”

李清照聽到他誦完此詞,不由有些出神,直到語嫣輕聲叫了他一聲方纔道:“這詞便是說一女子,卻是開朗之極,本是心無雜物,卻遇到一個陌生之人,有了雜念,雖然大膽了些,倒也並不離矩。”

王賢不由笑道:“難道並非是豔詞?”

李清照皺眉地道:“雖然有些大膽,但是豔詞還是說不上,昔日晏殊相公最喜作風月之詞,汴京傳爲佳話,柳三變以婉約而稱,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語,極爲大膽,但確百口稱歎,莫不以爲是上等之詞,故而又何來豔詞一說?”

王賢道:“可是以女子之態,卻不知羞,握梅而偷眼相望,豈不是太過傷風敗俗?”

李清照搖頭道:“自詩經便有男女相傾之句,司馬相如、陶淵明、李太白,直到李義山更是如此,而此詞只是大膽了些,何來傷風敗俗一說?”

王賢一笑,正要說話,卻發現肚子頓時極爲疼痛,一會就響了起來,他連忙道:“我先失陪了,語嫣,你莫要玩到太晚。”

他說着便急忙跑回去,這肚子突然之間就鬧了起來,看來果真是那湯圓吃飯了肚子,只不過自己竟然隔了好久才發作。

直到茅房之後,他才舒展眉頭,肚子雜物被清楚後,真是渾身通泰起來,走到廊前,卻發現已經月滿星空,元夜之夜,園月之月啊。

王賢這時突然發起愁來,自己現在真的沒有把握可以進入內舍,更遑論上舍了,但是若要參加科舉那更是異想天開,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大才子,讀書也沒有多長時間,怎麼可能比得上那些士子們?

他想了半天沒個頭緒,便推開房門,突然見到一個人影飄過,不由有些警惕起來,這樣一個元夜,怎麼會有人在院子裡?他剛想喊一聲,卻又什麼也沒說地悄悄地跟了過去。

此時有明月,王賢可以一目看清楚這院子裡的所有東西,他沿着這邊的走廊前行,卻一直沒見到有人。

“你在找我?”一個低低的聲音傳了過來。

王賢聽出這聲音了,連忙轉過頭來道:“止兵,原來是你。”

他一轉身,頓時覺得有些失神,周兵現在穿得是一身淡色衣服,而且青絲亦是綰成一個好看的結,正像在那畫中之人,月光照着她的臉龐,極爲的朦朧。

周兵嫣然一笑,話音突然變得很脆,然而還有原來的那種調子,說道:“怎麼了,幾日不見,臣貝難道認不出我了嗎?”

王賢不好意思地道:“變化太大,我一時沒反應過來,你最近還好吧。”

周兵只是笑了笑,這時走近他的身旁道:“一切還好,倒是多謝你的那位朋友了,她給我安排了好的住處,而且還給了我不少的錢,現在也不用辛苦地跑了。”

王賢知道她說的語嫣,點了點頭道:“她心腸很好,不過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這並不是憐憫你,算是先轉借給你的,等到以後你有了錢再說吧。”

周兵笑道:“我知道了,你也不用安慰我,其實就是因爲她是好人,我才接了她的錢,若是其他人,我定然把那碎銀砸過去。”

王賢見她並沒有什麼不樂,這才問道:“呃,你的名字是叫周兵嗎?”

周兵笑道:“的確就是,不過你還是叫我止兵吧,聽着比較習慣。”

王賢點了點頭道:“那止兵你爲什麼要男扮女裝呢,我剛開始聽聞你竟然是個女子,真是大吃一驚,你的化裝也太厲害了吧,竟然讓我們這麼多人都沒有發覺。”

周兵這時幽幽一嘆道:“說來話長,我天生喜好讀書,然而這個時代對女子很是鄙夷,竟然不許讀書,我只好男扮女裝,混進太學之中,本來一切安好,可沒想到遇到了那件事情,這可能便是我的命運吧。”

對這個勤奮好學而又家貧的少女,王賢心裡還是極爲尊敬的,這時小聲道:“你也莫要太過悲傷,讀書可以有很多方式,而且大宋也有很多書院,裡面也是有不少當世大儒,以後可以過去學上一番。”

周兵一笑道:“現在不用了,我可以自己讀書,古語曰,一日三省,可解惑,只要我努力地看書,在不在太學都沒有什麼關係。”

王賢點頭道:“你能這樣想就好了,那個小男孩是你的弟弟嗎?”

周兵道:“是我的弟弟,叫周憲,他在五歲的時候因爲不小心變成了啞巴,不能說話,因爲年幼,所以我不敢時常讓他出來。”

王賢見她仍然帶着笑容,心中微微一嘆,這個周兵也是一個好強的女子,不想讓人同情的。

他咳嗽了一聲道:“那你打算以後如何?”

周兵這時撫了撫被風輕吹的青絲,微微笑道:“還能如何呢?我自然是用功讀書了,爭取超過你這個正規的太學生!”

王賢笑道:“那是一定了,但那個兄弟會的事情呢?”

他這時心中思索的卻是周兵和兄弟會的事,那個秦該算是兄弟會的干將了,竟然也是周兵拉攏過來的,那麼周兵應該算是兄弟會的核心成員了吧,而兄弟會的其他人也應該不知周兵應該是個女子,他們一心想着推翻這個大宋的統治勢力,但是並未見到他們有什麼大動靜啊。

周兵顯然沒料到王賢會有此問,愕然了一下,方纔回道:“兄弟會自然有秦該他們,何況我們本來人就很少,也沒有什麼事情,所以我也不用關心這個了。”

王賢疑惑地道:“你們的目標呢?這個兄弟會的目標可是極爲大的啊,難道你們想放棄了?”

周兵搖了搖頭道:“我們自然不會放棄這個目標,這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怎麼可能輕易放棄?然而我們也要面對現實,如果一昧空想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一切都要時間來發展。”

王賢笑道:“你能有這種想法很不錯,這些的確需要時間的,並不是想一想就可以做的。”

月色皎潔地灑在這片院子裡,照着周兵清秀的臉龐上,那淡光柔和,而她臉色恬靜,竟然和那畫中之人驚人的一樣表情,讓王賢不由地問道:“那副畫你見到了沒有?”

周兵笑了笑道:“我聽王姑娘說了,就是那副和我很相似的畫吧?我已經看過了,的確很像我,但是一定不是我。”

她的笑容在月光之下極爲迷人,但是隨即便收下了笑容,微微嘆口氣道:“但是那畫中之人太過憂鬱了,這就像一種刻在骨子裡面的哀傷,和我全然不似。”

王賢點了點頭,見她像是在沉思着什麼,不由喚了一聲道:“止兵,夜色已深,你便回去休息吧。”

周兵聞言一愣,隨即笑道:“臣貝忘了問我一個問題吧?”

王賢疑惑地道:“什麼問題?”

周兵嘆了口氣道:“便是我爲何在這個院子裡。”

王賢這纔想起來這個問題,這麼晚了她爲何跑過來,難不成只是單純和自己說這些話?她來這裡又是爲了什麼?他心中疑惑,便問道:“那你爲何在這?”

周兵嘆了口氣道:“上次在大相國寺你挺身相助,我實在是感激不盡,現在先謝謝你。”

王賢忙道:“只是小事,何足掛齒,而且後來你又通知了秦該,算起來我還要謝謝你呢。”

周兵一笑,繼而說道:“今晚過來乃是給你送東西的,因爲上次之事,我實在過意不去,所以今天特意做了一些元宵,想着上元節應該品元宵,便給你帶過來了。”

她像是變魔術一樣,真的從背後拿出一個小盒子,然後遞了過去道:“本來想着過來找你的,可是你家的下人們說你不在,所以我就偷偷地跑進來了,然後便在這院子裡遊蕩了一圈,誰知左等右等你還沒回來,我本想走回去了,卻不料你又過來而來。”

王賢接過這盒子,輕輕地打開一下,這裡面果然裝滿了元宵,他頗爲感動地道:“謝謝你。”

周兵看了他一下,隨即一笑道:“那好,我便回去了,希望臣貝以後可以有大作爲!”

王賢會心一笑道:“那我送你出去。”

周兵忙道:“不用了,我不是從門進來的,自然也不能從門那邊出去。”

王賢見她輕快地跑開,在月光之下變得越來越淡的影子逐漸消失,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盒子,不由有些嘆氣,這個少女雖然家貧,雖然高傲,但是卻很善良。

夜色很安靜,皎潔的月光灑在自己的身上,讓王賢在這月下,什麼也不去想地靠在柱子上,任憑月光灼着自己,眼光瞧向那有些暗色的牆壁,微風而過,就像是沙場起兵一般,一瞬間的聲響隨風而去,這時候整個院子也像隨着它而動,竟然在月影下有些恍惚,這便像是一道雲煙散在院子之中,只能看見飄渺的影子,若睜開眼睛,卻又發現依然如故。

他站在這裡,享受着風兒的吹襲,忽然想起了以前和答圖在草原上,到了蒙古部的時候,意外地遇到的那次大暴風,那樣的烈風,就算現在回想起來也能使人有些發顫,轟隆隆的炸雷聲充斥不絕,那什麼也看不見的絕對黑暗,還有那撲面而來的猛烈沙子,那便真的是一場殘酷的搏鬥,而人卻是隻能努力地保護着自己,向天祈禱着自己的平安。

也不知答圖還好嗎?

他心中想了好多事情,然後才走進臥房之中,把那盒子輕放在那裡,便就躺在牀上,慢慢地睡着了。

正月十六日王賢便又要回太學了,這次王合又是千分叮囑,讓王賢有些哭笑不得,他連聲答應,然後便趕往太學了。

今日已經過來七七八八了,王賢剛一回到水字間,便看見齊偍和張地雲已經在這裡了,不由笑着和他們道:“山論、子云,原來你們二位已在此了,新年之際,先祝上一番。”

齊偍笑道:“我尚好,臣貝一年過去,像是又長高不少,看起來氣色甚佳。”

張地雲這時也是笑道:“臣貝你在汴京,可觀那上元之燈了?汴京果不同他城,上元燈火,竟然連綿不絕,竟然讓天上星辰也失去了顏色,實在是極妙。”

王賢亦是笑道:“此是自然,不過賞燈還有幾日,就算山論也不會錯過這等好景的。”

他突然道:“我等剛過來,應該去拜見齋長一下吧,畢竟新年剛過,已是迎春之時,我等作爲學子的,也應該盡一些本分纔對。”

張地雲此時點頭道:“的確如此,馬齋長尚在太學之中,我等便過去拜訪一番吧。”

他們一衆商量好,便和齋內的其他人一起過去,共見馬階,而此時馬階正坐在太陽之下喝茶,見到這麼多的士子過來,不由有些激動起來,連說話聲音也變了,這可以算是他在太學之中首次受到如此的尊敬和如此的推崇。

一直到了下午,諸位士子先熱絡了一下,便到外面的蔣生樓或是別的酒樓吃上一頓,新年新氣象,諸士子此時皆是興高采烈,直到許久方纔回房間。

這一晚,王賢向齊偍稍微說了一下週兵很安全的事情,他不能把所有事情都說明白,只好說周兵已經在外地書院求學,現在一切安好,讓齊偍也莫要擔心的話。

齊偍問了幾句方纔放下心來,嘆口氣道:“止兵與我爲好友,遭遇此事,真是造化弄人。”

王賢一笑,看了看有些空曠的牀位,不由奇怪地說道:“怎麼一寶兄和德溫二人都未過來,真是奇怪。”

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引子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63章 奇怪事件外傳:失蹤之事(三)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0章 行醫者事第8章 關進黑屋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28章 大汗遭刺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3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22章 合不勒(下)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引子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157章 周大公子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73章 酒誤之緣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59章 王家老小第5章 賽馬射箭第79章 經義策論(下)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50章 先定後婚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35章 慘烈之戰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67章 有朋遠來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57章 逃亡途中第44章 夜涼如水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61章 居安仁吉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40章 布和首領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34章 全民皆兵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
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引子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63章 奇怪事件外傳:失蹤之事(三)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0章 行醫者事第8章 關進黑屋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28章 大汗遭刺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3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22章 合不勒(下)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引子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157章 周大公子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73章 酒誤之緣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59章 王家老小第5章 賽馬射箭第79章 經義策論(下)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50章 先定後婚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35章 慘烈之戰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67章 有朋遠來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57章 逃亡途中第44章 夜涼如水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61章 居安仁吉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40章 布和首領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34章 全民皆兵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