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細語嫣然(下)

語嫣低着頭道:“一開始我真的不能適應沒有工作、沒有事業的人生,我整天都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事,心中空蕩無比,直到我長大了,纔好好地看一看這個世界。”

她說話聲音很低,這時突然轉過頭來道:“你看清楚這個世界了嗎?”

王賢搖頭道:“沒有,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帶到草原上了,在那裡渡過了十幾年,剛回汴京就被關到大牢裡了,實在不瞭解大宋怎麼樣了。”

語嫣嘆道:“我原來想,宋朝是我們古代的朝代,都說他們政治清明、國家太平,人們安居樂業,貿易往來頻繁,百姓們各個都很富庶,雖然國家的軍事不行,可是卻很富裕,等我長大以後才明白,我是戴上了青色眼睛,把古代想的太美好了。

這個宋代,現在大概有一億的人口,但是你知道嗎?所謂的繁華和富庶都是表象,大部分的農民們現在連一點地都沒有,他們給地主種田,換取糧食,若是平常之年還能養活一家,但要是災荒之時就慘不忍睹了,餓死人乃是平常之事。

你看這汴京,多麼繁華,現在差不多已經有兩百萬的人,整個汴京城比我們那時代的南京市區還要大,但是你可知道這裡面有多少心酸嗎?皇帝傾天下所有的物力財力於汴京,才換來這樣的繁華!可是這汴京的一般坊戶,每天朝起晚歇,才能換的百文銅錢,若是生意不景氣,那就要餓着肚子,甚至自家小孩子都養活不起,只能賣掉。

這就是大宋,雖然科舉取士給了天下孤寒之士一些希望,可這實在是太少了,天下本來能讀起書的人就少之又少,再加上科舉進士比例,一州百姓,未必能出一個進士,而這些進士做了官之後,也忘記了自己以前的生活,以爲當上了官是以前自己那麼苦換來的,做官之後便要享受。

再加上每年對遼國要上歲幣,對西夏要賜歲賜,大宋之民的錢財被這些人都交給了外族,他們還不滿足,又巧立名目,私設稅賦,變相壓榨百姓們的錢財!”

她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倒讓王賢有些吃驚來了,他知道語嫣的意思,記得中學時候學歷史,老師就一個籠統的概念,說封建社會民不聊生,百姓生活極爲艱苦,當時就是一個印象而已,而今才知道百姓之苦不是一般人可想到的,他們現在是求一碗飽飯而不得啊。

王賢忽然笑道:“怎麼,剛見到我就和我說了這些憂國憂民的話來了?”

語嫣眼睛盯着王賢,一字一頓地道:“你可知道我爲何說這些?”

王賢沉吟了一下道:“你可能是現代人到了這個時代不習慣吧,我想你在後世一定是個沒受過苦的人,像我在草原之上的生活,你若知道有多艱苦就好了,你知道草原上平常牧民兩日才吃三頓飯,那些羊肉都是限量的,就是我所生活的那個富裕一點的部落,也幾乎沒有一家牧民敢大吃大喝的,牛羊不夠啊!但是你換一種想法,難道人就是爲了吃喝而生嗎?”

語嫣冷哼一聲道:“荒唐,人若連吃飽穿暖都成了幻想,還能盼其他事情嗎?”

王賢道:“難道吃飽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追求嗎?”

語嫣盯着他道:“對於你可能不是,但是對於數萬萬的窮苦百姓來說,吃飽便是他們一生最大的想法!”

王賢愕然半響,卻聽見語嫣道:“這個世界不公平之事許多,我就舉一個例子,每一個縣都有一個縣衙對吧,有知縣和縣令坐鎮,但是你可知道一個縣有多大嗎?就是京城外面的那個小縣劉縣都是有後世的兩個縣這麼大,你說如此大的縣審案就靠一個縣官,豈不是荒唐?距離縣衙稍微遠一點的百姓們就不會過去訴訟,這民間的黑暗從不會有人理會,有多少人冤死之後人卻不知?”

這句話讓王賢想起了那個死掉的石焱,他怎麼說也算是個名門之後,還有一個忠義伯的名號,可是死的時候像草芥一般,不僅兇手沒事,就連已經死了的他還要背上一個惡臭的名聲,他都如此,更何況那些在社會底層的苦哈哈了。

語嫣見到王賢不說話,又道:“還有百姓們最怕遇到的天災,每逢水旱之災,蝗蟲之災,那些百姓們都會流離失所,沿途乞討,官府們稱他們爲流民,爲了怕他們造反,立刻就從裡面抽調年輕壯丁組成軍隊,每月給養一點,其他的百姓,包括婦女孩子、老婦老者,都只能聽天由命了,你說這些人難道就是等死之命嗎!他們的命就不是命了?”

王賢見到語嫣頗有些激動,臉上也換上一絲嘲笑的表情道:“怎麼了?你說了這些東西又能如何?誰不知道百姓苦,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些事情你知我知,就是那些士大夫們也知道,可知道又能怎樣?你又能對大宋怎麼怎麼樣?做皇帝的照樣是皇帝,做大官的照樣是大官!”

語嫣搖了搖頭道:“你染上了這個時代太多痕跡了,竟然有着這樣的思想,看來我剛纔說的話就是對牛彈琴了。”

王賢有些惱怒地道:“哼,就你好,你說這些無用的東西又能如何?你憂國憂民,你憐惜這些苦哈哈們,可是你又能做些什麼?你只能誇誇其談,只能像個女人一般喋喋不休地說這些東西!”

語嫣鄙夷地看着這個有些暴怒的少年道:“瞧一瞧你,竟然發火了,你不是爲黎明百姓發火,而是爲了你那所謂的腐朽思想發火,我剛纔說對牛彈琴,我說錯了,對牛彈琴尚沒有什麼,可是你這樣已經被這個時代酒肉生活所迷惑的人,連牛都算不上!”

王賢怒極反笑道:“說的好,說的好,我是連牛都比不上,那你呢?你又算的上什麼?我看你這樣就知道你只是一個只會說夢話的白癡女人!幼稚,簡單的可笑!”

語嫣“哦”了一聲道:“很幼稚很可笑嗎?那你給我說說不幼稚的。”

王賢一轉身,他真是對這個理想主義者無語了,與其在這兒和她鬥嘴,還不如走掉爽快,這要一個理想主義者就是喜歡把自己當成救世主,整天說着要把人間黑暗給消除,他沒想到和他一起穿越到這個世上的竟然還是如此之人。

語嫣突然呵呵一笑道:“你別走,我還沒問你話呢。”

王賢停下腳步,轉過頭來道:“怎麼了?還有什麼話可問的?我們兩個人道不同不相爲謀,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

語嫣嗯了一聲道:“不是和你說這個,我問你,你真去參加那個什麼太學嗎?”

王賢道:“這是自然,難道我就不可以去嗎?”

語嫣笑道:“我給你提個醒,據我所知,這些太學生有四五千之衆,但是幾年能直接授官的也不過兩三人而已,你真的有把握能夠脫穎而出嗎?不要拿古人當傻子一般,聰明之人多如牛毛。”

王賢奇怪地道:“我還以爲你多高尚的思想呢,沒想到也是那麼的俗,難道我去太學就一定爲了做官嗎?我學點東西不成嗎?你這人怎麼如此奇怪。”

語嫣搖頭道:“我是爲你着想,你若真是這樣想我也無話可說。”

王賢見她這樣,自己還真沒脾氣,他猛然想起李清照來,對語嫣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入鄉隨俗?我第一眼看到你就覺得你這人有些奇怪,但是不知奇在何處,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語嫣楞道:“我有什麼奇怪之處?”

王賢搖頭嘆道:“你看,你自己還不知道,你的奇怪之處就是太不像這個時代的人了,可以這樣說,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語嫣看了看自己道:“我沒有發覺什麼不對的,我一樣叫爸爸爲爹爹,叫媽媽爲娘,我每日說話都很注意,哪裡有不對的地方?”

王賢解釋道:“你不是說話不對,而是那種氣質不對,怎麼說呢,這樣說吧,你和李清照很是相熟吧?你把自己和李清照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之間的區別來了,你明白我說的意思了吧?”

語嫣迷惑了一陣,輕輕地蕩着鞦韆,也不說話。

王賢臉上一笑,這個女人不簡單,自己最好是和她保持一定的距離,他看着正低着頭的語嫣,搖了搖頭,正要悄悄地消失,沒想到語嫣又喊了他一聲。

見到王賢不解的表情,語嫣微微一笑,輕輕指了指王賢的嘴巴。

她這一笑竟然頗爲嫣然,恰似冰河回暖一般,王賢下意識地摸了摸嘴巴,竟然還有飯黏在上面,他自嘲地笑道:“看來我天生就是愛吃飯,連飯粒都黏上我不放了。”

語嫣卻沒有再和他說話,又在蕩着鞦韆,王賢自覺沒趣,又轉身而走。

第40章 布和首領引子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23章 沙暴過境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95章 學正罰站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10章 行醫者事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59章 王家老小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96章 雪天觀景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37章 運糧歸來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54章 面呈宰相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51章 又要遠行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54章 面呈宰相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92章 神秘通道第30章 內鬥不斷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74章 三舍之法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92章 神秘通道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十)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80章 丹清照人第40章 布和首領
第40章 布和首領引子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23章 沙暴過境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95章 學正罰站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10章 行醫者事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59章 王家老小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96章 雪天觀景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37章 運糧歸來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54章 面呈宰相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51章 又要遠行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54章 面呈宰相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92章 神秘通道第30章 內鬥不斷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74章 三舍之法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92章 神秘通道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十)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80章 丹清照人第40章 布和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