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

清風徐來,唯有幾隻鳥兒在樹上蹦來蹦去的。

黃仁皺着眉頭四處張望,隨即看着那下人道:“賊人在哪?”

那下人揉了揉眼睛,喃喃道:“剛纔我明明看見有人啊,怎麼不見了?”

“你給我下去!”黃仁重重地哼了一聲,隨即又朝着王賢拱手道:“冒犯大人之處,還望海涵。”

王賢只是一笑,隨即便道:“既然無事,我也要回去了,這外面聚着的那麼多人,黃老爺也應該知道如何處理吧?”

“草民知道,草民知道。”黃仁連忙點頭,“草民就和大人一同出去說明,一會就開倉賣米。”

王賢也不再說上什麼,就直接走到門口,那些百姓們此時正眼巴巴地看着,一見王賢出來,便立刻蜂擁而上,不停地問着,驚的那些下人們立刻圍起來,生怕這些人衝進去。

“諸位安靜,安靜,我家公子有話說!”朱強這時出聲了,讓這混亂的場面變得有些安靜起來。

“各位,適才我進了糧鋪,見到這糧鋪主人黃老爺,然後說上幾句。”王賢看了看黃仁,笑道:“這位便是黃老爺,他這糧鋪雖然已經並無多少糧草,但是聽我說起百姓們飢餓不堪,動了仁慈之心,所以決定以平價賣米,以助諸位渡過此難。”

他話音剛落,一大堆人都朝着黃仁叫嚷着,像是催促他早點賣米。

“呃,諸位稍安勿躁,先前我不知諸位之飢竟至於如此,而聽到王公子說起此事,深感慚愧。”黃仁也是一個讀書人,說起這些話來挺文縐縐的,不過這圍觀的人們在意的卻不是說的好聽不好聽,所以黃仁也就不再囉嗦,直言道:“我已決定開倉,以平價賣糧,諸位等上片刻便成。”

下面的人頓時高興起來,也更加吵鬧不堪。

王賢只是一笑,朝着黃仁微微抱拳,便直接走了出去。

他這時走着走着,卻突然停下,然後道:“朱強,方纔你爲什麼跑了?”

朱強一聽,立刻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你又如何該死了?”王賢盯着他,慢聲道:“你跑走是爲了報信,是吧?”

朱強一愣,吃驚地看着王賢。

“而且你的幫手的確來了,但見到我們平安無事,他便在那院子之中監視着。”王賢看着臉色發白的朱強道:“雖然我沒有見到他,但我很想知道你們到底是什麼身份?”

朱強連忙道:“小的不懂大人你說什麼。”

“不懂就算了。”王賢也不想繼續逼問,一笑道:“反正我知道你也不會害我,我想等到時候到了,你自然會告訴我。”

朱強輕輕地鬆了口氣,便連忙跟上已經走遠的王賢。

兩個人一前一後進了縣衙,便見到陸收正坐在那裡,王賢微微示意了一下朱強,便走到跟前,笑聲道:“這麼快就處理好了?”

“大人,我是來向你稟告一件事情的。”陸收肅然地道:“昨夜,有幾個在縣東胡集的衙役,不知是不是喝多了酒,竟然胡作非爲地**了兩個只有十來歲的小女孩,而村民們氣惱之下,竟然亂棍打死一個衙役,如今衙役們也惱火起來,在那胡集邊竟然聚起來,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一時之間,讓人心寒,而那些村民們也不甘如此,於是兩邊互相打起來了,鬧得不可開交,還好主簿李瑞及時趕到,控制了局勢,只是現在衙役們和村民們都互相不滿,李瑞脫不開身,便連忙差人向縣衙稟告,希望大人你定奪。”

“什麼!”王賢本來心情還不錯,聽到這事以後頓時氣道:“這些衙役們好大的官威啊,好啊,好啊!”

陸收膽戰心驚地看着王賢四處走動着,他其實心中也生氣,現在正是大災之後,人心不穩,他每天忙的焦頭爛額的,就希望能夠穩定下來,卻沒有想到這幫衙役們竟然如此的胡作非爲,給自己惹下了偌大的麻煩,所以他也在心中暗罵這些衙役們飯桶。

“他媽的!什麼垃圾衙役,簡直就是一堆屎!”王賢是越想越生氣,竟然大聲地罵開了,“這幫XX的,怎麼不去死?死了他媽的都沒人去看一眼,比屎還要臭,真他奶奶的敗類!”

他罵了好久,還覺得不過癮,直叫了好幾句:“我操!我操!”,這才長長地出了口氣。

這個縣丞陸收待在走南闖北也是見怪了世面,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平時這少年縣官文質彬彬的,一副書生模樣,可是現在卻絲毫不注意形象,破口大罵,髒字一堆,讓他這個縣丞驚呆了眼。

不過還好,王賢罵完了之後,就不在說話,只是坐在椅子上,對着陸收道:“你說鬧事的共有幾個?”

“帶頭的有五個人。”陸收見到了這縣官發火的樣子,此時說話也小心了許多,“不過鬧事的就很多了,幾乎整個莊子都跟着這五人一起鬧起來。”

“胡說!我問你的是鬧事的衙役,不是百姓們。”王賢臉色不是一般的兇狠,他心中的火氣實在是太大了,此時壓着怒火地道:“那侮辱女孩的有幾個人?最後帶衙役過去的領頭又是誰?”

陸收這才明白自己說錯話了,他連忙道:“據說有四五個人,被打死了一個後,剩餘的幾個人就回來找人,縣衙的這麼多衙役們便過去了,領頭的那個好像是捕頭黃寬,爲人仗義,聽到自家兄弟被欺負後就帶人去……”

“狗屁!這叫仗義?這叫爲惡!”王賢一口怒氣憋着,突然又罵道:“這幫蠢材,他奶奶的是不是沒有給他裝腦袋?我操,太他媽的氣人了!”

儘管這個少年縣官說了許多有辱斯文的話,但陸收還是裝着沒聽見似的,低着頭不說話。

“現在那些人還在那裡?”一邊喝茶一邊呼氣的王賢又問道:“李瑞難道管不住他們嗎?”

“這……”陸收苦笑地道:“大人,這幫衙役們也是在氣頭上,雖然李瑞一直苦勸,可是他們就是不肯罷休,搞得現在還僵持不下。”

“他們在氣頭上?”王賢不知何故,頓時笑了起來,“他們在氣頭上?他們有什麼氣的,侮辱了兩個小女孩,又把那個村莊搞得一團糟,還氣什麼?他媽的,老子纔在氣頭上呢!”

他一下子站起身來,大聲道:“陸縣丞,你幫我通知一下杭州軍政司知事,讓他帶人和你一同過來!我們就在城東回合!”

“大人,上官未必會理會我們。”陸收知道王賢在氣頭上,但他不得不道:“而且因爲衙役之事,就要請動杭州的知事大人,未免小題大做了。”

“我自有分寸!”王賢卻不理會,坐在案臺這邊,草書一封書信,遞給了陸收道:“杭州畢竟是上官,別人過去他們不會相信,就讓你去吧,這封信是送給那知事的,你也是認識,剛好他們在於潛,離這裡不遠,你快馬加鞭,立刻趕過去,帶兩百兵士過來!”

陸收接過這草書的書信,知道不能有所更改了,便拱了拱手道:“那下官便去了。”

王賢揮了揮手,等到陸收走了以後,他才一拳頭砸向案臺,直讓那茶盞晃悠悠地響着不停。

直到下午,王賢都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時候,陸收帶人過來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堆拿着武器的兵士們齊整整地走過來,這種陣勢,果然是一派殺氣,齊騰騰地冒上來了。

雖然和草原上不一樣,王賢也是見過塔塔爾和蒙古之間的戰鬥,那時候塔塔爾人有數千騎兵圍攻,看起來黑壓壓的,和現在這麼少的人完全不同,但是這整齊的行軍,讓王賢有些疑惑起來,大宋一個州軍都可以這樣訓練有素嗎?那爲什麼抵禦不了外族?

不過他想不了多少,便迎了上去,這邊的領頭之人穿着不一樣的衣服,此時拱了拱手笑道:“一別數日,王大人別來無恙。”

王賢一愣,他實在記不起曾經在哪裡見過此人,但也不能失禮,便也是還禮道:“承蒙上官惦記,在下一切安好。”

“吳知事雖然與大人是一面之緣,但卻極爲親近,實在讓人羨慕。”陸收看出來王賢的茫然,便故意給他提了一個醒道:“數月之前,吳知事因奉知州大人之命來昌化縣,和巡察使大人一同離去,我等一直十分掛念,想來兩位大人必是相互惦記着。”

王賢這才明白起來,原來以前自己被洪渡均陷害,寫信給杭州知州,他派來的便是這個吳知事,此時聞言連忙客氣起來,不過那老吳知道這個少年和朝廷相交匪淺,所以也是極爲客氣,一時之間,客套起來。

“王大人老是叫我大人,實在讓吳某汗顏啊。”那個吳知事呵呵一笑地道:“吳某一向不怎麼拘泥,脾氣隨和,所以別人都稱我爲老吳,如果王大人不嫌棄,便叫我老吳可好?”

王賢呵呵一笑道:“如此也好,那老吳你便直稱在下爲弟,我等也不拘泥這官場禮節。”

老吳哈哈而笑道:“很好,很好,想不到王老弟也是一個隨和之人,你我可真是脾氣相投啊。”

他們二人說笑一陣,王賢便嘆道:“老吳想必也知道我昌化出現的麻煩事了吧,本來不應該勞煩你的,可是這些衙役們實在太過放肆了,連主簿李瑞都勸不住,所以我思來想去,只能向老吳你求助。”

老吳擺了擺手道:“王老弟太見外了,衙役們不聽使喚,我們這些兵士們就讓他們瞧瞧厲害,讓他們不敢再胡作非爲!”

王賢點了點頭,又看了一下天色,便道:“如今已經不早,我等便趕緊上路吧。”

一直到了天近黃昏,一行人才到了那個小村莊胡集,但村莊也不見有什麼人影,亂七八糟的東西倒在地上,整個村莊看起來極爲破敗。

王賢揹負着雙手,直接走到莊內,這樣大的聲響讓躲在屋裡的村民們都出來了,結果一看到那麼多兵士過來,都嚇得回去了,不敢發出什麼響聲,生怕驚動了這些兵士們。

“爲什麼不見有人?”王賢看向陸收道:“那些衙役們呢?李瑞呢?他怎麼也不在?”

陸收也是疑惑不解,隨即道:“不如找人問問。”

他見王賢點頭,便直接走向一家,這家的院子倒了半個,顯然還未從洪災中恢復過來,此時見到陸收過來,那家中之人皆是顫抖地道:“大人,不關我們的事啊。”

“沒說關你們什麼事。”陸收左右看了一下,然後沉聲道:“那些衙役們呢?他們跑哪去了。”

那人顫抖地道:“草民不知道啊,好像是到上面去了。”

“上面?”陸收奇怪地道:“是在莊子上面嗎?哪裡也是一個莊子?”

那人連忙點頭,然後道:“有一個大人帶着他們一同上去了,草民不知道他們幹什麼去了。”

陸收“嗯”了一聲,隨即便寬慰地道:“你不要這麼害怕,現在知縣大人到了,他帶人過來就是爲了嚴懲那些犯事的衙役,不是爲了抓你們的。”

那人一愣,像是不明白起來,卻見到陸收已經走向那些兵士,正說着什麼。

“在上面?”王賢看了看那上面,這邊是一塊小山,往上面的地勢稍微高一點,正是盛夏,一片青綠之色,遙望過去,果然可以見到有村落模樣,他點點頭道:“那好,我們便到上面去。”

還未到跟前,王賢便聽到一片吵鬧之聲,他不由有些厭煩,當下快步而行,直接朝裡面走了過去。

這邊比起下面要好一些,本來就沒有遭到太大洪災,而且那些衙役們也沒打砸什麼,王賢寒着臉走上來,卻引來那場中諸人的注意,立刻有幾個人喊道:“是誰?”

“是我!”王賢大聲地道,腳步不停地走到跟前。

天色已經很暗,那些衙役們也看不清王賢,此時見他擅自走過來,不由大聲道:“你是什麼東西!竟然敢上來!”

“哼哼,我是什麼東西?”王賢聲音一頓,“應該問你們是什麼東西纔對!”

那些衙役們不由有些火氣,便要上前,突然聽到一個聲音道:“是王大人嗎?”

王賢“哼”了一聲道:“李瑞,你給我過來。”

諸衙役一愣,卻聽見那聲音道:“原來真的是大人,下官見過大人。”

這時衙役們才明白過來,原來是昌化縣的頭頭上來了,他們正要前來賠罪,又聽見一陣腳步聲,隨後便模模糊糊地看見一大羣人走了上來。

“李瑞,你把詳細情況說一遍,一個字也不能漏!”王賢這時也不理會那些衙役們,直接走到一個房子之中坐下,而老吳、陸收還有李瑞也跟着進來了,幾個兵士們把守着屋子,不然衙役們靠近。

李瑞初見到這麼多兵士,心中一緊,此時聽到王賢寒聲而問,頓時緊張起來。

不過他還是慢慢地把整個事情說了一遍,和王賢知道的大同小異,只不過他說的更爲詳細,一直說道勸說這幫衙役上來以後,他才停嘴。

一時之間,整個房中都無人說話,這肅然的氣氛讓李瑞臉皮狂抖,一種極爲不妙的感覺浮上心來。

“已經看不見什麼了,這裡有蠟燭嗎?”王賢終於開口,打破沉悶,卻讓李瑞哭笑不得。

他忙道:“大人,我帶着的就有,且稍等一下。”

過了不久,他便點好了蠟燭,放在一個破桌子上,然後再借着昏黃的光線打量了一下屋內的諸人。

縣丞陸收面無表情地坐着,而他旁邊的則是一個陌生人,身穿兵服,想來就是那羣兵士們的統領,此時雖然看不清什麼表情,但藉着弱光來看,他卻好似在笑。

這少年縣官王賢正一動不動地坐着,平常的時候,李瑞也見過他不少次,而王賢一直都是微笑着說話,很有書生氣,但此時不發一言,讓李瑞心中忐忑起來,想找點話說,卻又不敢在王賢面前說什麼。

“這麼說,你是今早就知此事?”王賢終於開口道:“爲什麼不向我稟告?”

“我以爲這是小事,所以就……”李瑞低聲地說道。

“小事,這是小事嗎?”王賢盯着他,冷哼一聲道:“我一再說過,如今大災之後,不能出上亂子,要安定民心,而重中之重就是官吏不能有錯,現在可好,竟然出現**兩個十多歲的女孩的衙役!這等禽獸不如的貨色竟然招惹出這麼大的麻煩!你當時知道了,就應該向我說一聲,若我早一些知道,也不會讓這幫衙役們聚集成禍!”

李瑞連忙道:“是,大人說的是,下官知錯了。”

王賢揮了揮手道:“你去把那個鬧事的捕頭黃寬給我叫來。”

他長出了口氣,低聲對着陸收道:“你帶些人過去清點一下本莊百姓,多多安撫,然後問清楚是誰家的女孩被糟踏,把他們的家人帶過來,還有這裡的都保長也給我叫來,我要問話。”

陸收點了點頭,便走了出去。

王賢收回目光,看了看那老吳,卻見他面無表情,便想說上幾句,卻又聽到李瑞的聲音道:“大人,黃寬已經到了。”

“黃寬,你還記得我嗎?”王賢盯着這個黃寬,哼了一聲道:“你這個捕頭之位還是我幫你升的,原本以爲你不畏艱難,有膽有識,卻沒有想到你竟然如此膽大,實在讓我失望!”

“大人,刁民聚衆鬧事,毆打公差,卑職帶着衆兄弟過來平息,但李大人不久就過來勸阻,隨即又是大人你親自過來,還帶着這麼多的兵士,卑職思來想去,不明白自己哪裡錯了,還望大人明示!”黃寬顯然是直腦筋,雖然王賢說了一句“失望”之語,但他還是面不改色地向着王賢問話。

“呵呵,你還有理了。”王賢不怒反笑,瞪着黃寬道:“你口口聲聲說這些百姓們爲刁民,我卻想問你,爲什麼這些‘刁民’會聚衆鬧事?你難道不知道原因嗎?”

“回大人,卑職知道。”黃寬沉聲道:“起因是因爲費甲、費乙諸人在胡集飲酒,酒過三巡,有些發昏,所以就趁着酒勁拉着外面的小姑娘進來,想要讓她們陪酒,然而不知道爲什麼,被外面的那些刁民知道了,他們就拿着棍子過來亂打,使得費乙被當場打死,費甲、費丙諸人皆是受傷頗重,如今也是危在旦夕,所以此事罪在那些刁民,我身爲捕頭,自然要爲兄弟們報仇,而這於公於私皆是合理!”

“好一個合理!”王賢實沒有想到黃寬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不由地有些氣暈了,此時指着他道:“我當時也不知道怎麼看走了眼,竟然把你升爲捕頭,沒想到你的腦子真是蠢得可以!”

黃寬臉皮一緊,沉聲道:“卑職是蠢,但卑職還是認爲自己沒錯!”

“你沒錯難道是我有錯?”王賢看着這黃寬,就像一個硬石頭一般,極爲固執,他突然之間怒火而盛,大聲道:“這些衙役們姦污了兩個小女孩,你不但不嚴加治理自己的部下,反倒帶着所謂的‘兄弟’來尋仇,把這個莊子砸成這個樣子,你還沒有錯?你他媽的沒錯嗎?”

他衝口而出的髒話,讓諸人都驚訝了一下,一時之間竟然沒有人說起話來。

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6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96章 雪天觀景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5節)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94章 密室相談第73章 酒誤之緣第34章 全民皆兵第45章 終於返家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28章 大汗遭刺第72章 如此結案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93章 再遇端王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外傳:失蹤之事(四)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22章 合不勒(下)第59章 王家老小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三)外傳:失蹤之事(三)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29章 也算託孤第22章 合不勒(下)第8章 關進黑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2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51章 又要遠行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5章 賽馬射箭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1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80章 丹清照人外傳:失蹤之事(五)
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6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96章 雪天觀景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5節)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94章 密室相談第73章 酒誤之緣第34章 全民皆兵第45章 終於返家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28章 大汗遭刺第72章 如此結案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93章 再遇端王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外傳:失蹤之事(四)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22章 合不勒(下)第59章 王家老小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三)外傳:失蹤之事(三)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29章 也算託孤第22章 合不勒(下)第8章 關進黑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2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51章 又要遠行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5章 賽馬射箭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1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80章 丹清照人外傳:失蹤之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