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汗王

樂遊塬之上,旌旗獵獵,馬兒嘶鳴。

太子邵承節也帶着一干東宮屬衆前來打獵。

過來的人不多,計有太子詹事、貝州人崔協、太子賓客、長安人韋說、太子洗馬、邛州人樑震、太子通事舍人、邕州人鍾允章等,武官只有一位,即太子左衛軍指揮副使安重誨。

這些人職位雖高,但爲時人所嫉。

邵樹德冊立太子之後,太子立刻組建自己的班底,但他軍中有人,文臣卻不多,於是從投靠他的進士中選拔人才,充任各職。

這些人,可謂一步登天,不知道被多少人嫉妒。但看他們安之若素的模樣,似乎也不在乎其他人是什麼看法,兀自圍在太子身側,輕聲交談。

“燕王在雲南,縱橫捭闔,頗得人心。”崔協說道:“聽聞西洱河諸蠻對其服服帖帖,大理、昆州諸事也打理得井井有條,遠近聞之,鹹以爲能,太子須得注意一番。”

韋說奇道:“燕王不是要就藩雲南麼?”

崔協搖了搖頭,道:“你還真信啊?便是真想留在雲南,聖人一紙詔書,也就喊回來了。”

韋說遲疑了下,道:“燕王軍略如何?”

“以前看不出來什麼。這次雅州之戰,自成都南下,數百里馳援,以身爲餌,已經賺了武夫們一波好感。”崔協說道:“守城期間,數次親臨城頭,鼓舞士氣,隨後又兵進雲南,總督各部滅國,並非庸才。”

“臣請太子注意燕王。”鍾允章聽了一會,心中憂慮,道。

在這個國家中,廣義上能被稱爲君的,一共只有四人,即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其他人,即便是後宮嬪御,也是有品級的,都是臣。

“諸王之中,確實就燕王威脅最大了。”崔協道:“臣亦請太子注意燕王。”

諸王之中,燕王是嫡子,而且看得出來不是那種混吃等死的人,威脅確實大。聖人明明只是不太放心李唐賓,讓燕王掛個主帥的名而已,誰能想到他自己給自己加這麼多戲?

學韓王不好麼?在遼東領兵時,征討之事皆付于禁軍大將,自己只負責用下印鑑,這纔是沒有野心的皇子。

至於趙王,雖然趙貴妃被追封爲明獻皇后,但威脅可比燕王小多了。

唐代宗時,太子爲李適(德宗),太子生母沉氏在戰亂中失蹤。代宗追封獨孤貴妃爲皇后,貴妃所生之子韓王李迥半點機會都沒有,無法威脅太子的位置。

說到底,還是同爲折皇后所出的燕王威脅最大啊。

“我家兄友弟恭,哪有你們說得那麼嚴重?”邵承節聽得煩了,眼一瞪,說道:“本來沒有事,全是你們這幫人天天胡說八道,無風也給掀起浪來。”

“太子!”韋說急了。

“太子還請三思,萬勿掉以輕心。”崔協看了一眼四周,見都是自己人,壓低聲音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前些時日,聖人在含涼殿宴請長和國降人,席間有人說起燕王南征以來的一樁樁舊事,聖人龍顏大悅,笑謂‘此子類我’。”

崔協這話說得很毒。

“類我”這種話,很多人說過。

劉邦曾說太子“仁弱,不類我。”

漢武帝說漢昭帝“此子類我。”

李世民也曾說“吳王恪英果類我。”

這種話對開國君主而言,未必有什麼深意,人家可能就是失望或高興時,隨口一說而已。

時時刻刻考慮政治影響力,那是掌控力不足的表現,一般是後代君王纔會如此。

劉邦、李世民說的話自由度、隨意度很高,隨你怎麼解讀,愛咋咋地。

邵樹德喝高興了,隨口一說,你能咋地?

這種事,在開國百年後,可能會被老官僚們重點研究,當做政治信號。

但在馬上皇帝開國初期,這又是信號,那又是信號,你是信號發射機啊?

開國將相,有的可能是小吏出身,有的可能是殺豬的出身,有的可能是盜賊出身,你天天那麼多信號,煩不煩啊?有空不如去看看百姓的耕牛夠不夠,多幹實事,不要終日務虛,琢磨政治,國家不要治理了?國事就是被你們這些老官僚敗壞的吧?

邵樹德說燕王“類我”,大部分人都覺得燕王在雲南做得好,讓聖人高興罷了,就你崔協話多,來挑撥離間。

太子洗馬樑震掃了他一眼,沒說什麼。

太子組建班底,人手較缺,竟是什麼蠢人都收進來,看來後面還得整肅一番了。

崔協這番話,說不定就會讓聖人知道了,怕是沒有好下場。

“且住!”邵承節也有些不高興,道:“聖人立我爲太子的過程,我比你們都清楚。聖人諄諄教誨,尤重掌軍之能。其他兄弟是什麼才具,我更比你們清楚。縱然有人生出野心,那就出來比一比掌軍好了,比得過我嗎?比不過,就待一邊去。比得過,我甘願讓位。將來兄弟安分,我就給他一世富貴。不安分,我自討平。我就是這樣的漢子,勿復多言!”

崔協、韋說灰頭土臉,訥訥而退。

“樑洗馬,你在想什麼?”邵承節扭頭看向沉默至今的樑震,問道。

樑震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禮,道:“臣在想,太子之位穩如泰山。過完年,聖人可能就會下詔,令太子勾當軍國事了。”

“何以見得?”邵承節饒有興致地問道。

樑震指着正在塬上正在馳獵的聖人、軍將和蕃部酋豪們,道:“聖人慾西征,常有時不我待之感。去歲伐雲南,軍用多取於南蠻,於國無傷,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聖人西巡迴京之後,聽聞常在宮中翻閱典籍,瞭解西域風土人情。又數次至講武堂,與軍將推演戰事。今日遍會羣豪,西征已然不遠。”

“有幾分道理。”邵承節讚道:“可賞。”

樑震躬身稱謝,繼續說道:“但西征的時機不是很好。淮南平定不過兩載,民心未復。渤海國看似平靜,但仍需大軍屯駐,未可輕離。至於雲南,更是今年才平定,亂事方熾,燕王能不能掌控局面,委實兩說。聖人是國朝的擎天玉柱,他一走,說不定就讓一些賊人覺得有機可趁,跳出來作亂。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勾當軍國事了。這種事,宰相名不正言不順,皇后幹不了,只有太子最合適了。”

如果有賊人作亂,那是需要出兵鎮壓的。

天子不在國中,誰能領兵?總不能交給禁軍大將吧?那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危險的。

只有太子最合適了。

先後討平了李茂貞、馬殷、楊握三大勢力,也參與過對渤海國的戰爭,南部諸州府就是他打下來的。他當統帥,那就是真的統帥,因爲他真會打仗。

“樑卿可爲左諭德。”邵承節高興地說道。

樑震再拜謝,並未推辭。

崔協、韋說有些嫉妒。樑震這廝,踩着同僚上位,着實可惡。

“走吧,該東宮的兒郎們上陣了,莫要讓蕃人看扁了。”邵承節讓人牽來駿馬,翻身騎上,笑道。

“遵命!”安重誨立刻招呼同來的太子衛軍將校十餘人,一齊上馬。

******

邵樹德策馬歸來,將兩隻兔子、一隻雉雞扔下,道:“烹製一下,一會與人共食。”

蕃部酋豪們也興高采烈地將獵物取下,一會聖人要點評誰打得更多,好發賞賜。

有人甚至還爭執了起來,因爲有的獵物中了兩箭,這個人說我射中了脖子,該我的,那個人說我射中了身子,是我的,爭執不下,吵吵嚷嚷。

邵樹德見了哈哈大笑。

酋豪們在他面前爭執,往深了說,是對他的一種認可,是臣服的態度。若不真心服從,才懶得爭呢。

與文人加深感情,你要與他們談論詩文。

與酋豪加深感情,就得一起打獵。

騎馬馳射,是皇帝的基本功,絕對不能落下。

李世民的武藝就不說了,唐玄宗李隆基都能馳馬打獵,還射中了兔子,突厥可汗的使者親自下馬,撿起獵物獻上。

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原天子丟掉了這項基本功,可能是因爲他們不需要統治草原部落吧。

塬上突然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喝彩聲。

衆人舉目望去,原來太子一箭射中了兩隻雉雞,衆皆驚歎。

“那是朕的兒子,你們覺得怎麼樣?”邵樹德馬鞭一指,問道。

“果然是可汗的種!”有人讚道。

“若非可汗之子,足以當我女婿了。”又有人說道。

“哈哈!”衆人皆笑。

邵樹德亦笑,拿馬鞭指着那人,道:“拔野古,你女兒若有姿色,可嫁給我兒,我說的,說話算數!”

“謝可汗!”拔野古大喜,道:“我有二十個女兒,明年就讓她們過來,任小王子挑。”

“那就一言爲定了。”邵樹德笑道:“你們家族當初是突厥、回鶻的于越之一吧?那也是貴族出身了,不會辱沒了我兒。”

拔野古這個名字,在草原上是大姓,三十姓韃靼之一,後世演變爲巴爾虎蒙古。

突厥初立那會,三十姓韃靼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西拉木倫河以北區域,與室韋關係匪淺,互相通婚,甚至有學者直接認爲他們就是室韋人。

突厥征服他們後,將他們與契丹、靺鞨、室韋等部落,一起稱爲“東方之衆”,是臣屬關係,各授官職。

尹利可汗去世時,三十姓韃靼派人前往突厥弔祭。

唐朝初年,因爲突厥可汗連續發動戰爭,徵稅無度,各附庸部落被壓榨過甚,受不了了,紛紛歸附唐朝。唐朝抓住有利時機,於貞觀四年(630)滅亡了突厥汗國。

三十姓韃靼也在其中出了力,於是被突厥人仇視。

永淳元年(682),突厥人利用唐朝徵稅無度,各部落被壓榨過甚,受不了的有利時機,糾集衆人反唐,建立後突厥政權,三十姓韃靼又在其中出了力。後突厥將部衆編爲左右兩廂,居住在大興安嶺一帶的三十姓韃靼被編爲左廂,各部首領皆有官職。

回鶻建立之後,三十姓韃靼繼續臣服於回鶻。

回鶻崩潰之後,陸續西遷。因爲夏朝打擊陰山韃靼得力,西邊的九姓韃靼損失慘重,與李克用家關係密切的白韃靼被夏朝吞併,黑車子室韋(亦稱黑車子韃靼)亦被各附庸党項部落分食,其餘部落要麼與河西党項融合,要麼聞風而遁,三十姓韃靼西遷並未受到大的阻礙——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即便九姓韃靼實力完整,依然難以抵擋三十姓韃靼的西遷。

拔野古家族先後臣服突厥、後突厥、回鶻,如今又臣服夏朝,皆被授予官職,世代富貴,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明年朕要西征回鶻,此戰你等皆要出力。”邵樹德說道:“想必你們也看到了,早年跟隨朕的山後党項莊浪氏、藏才党項王氏、白道川契必氏、可敦城渾氏、諾真水哥舒氏、地斤澤嵬才氏等,部衆、牛羊日多,更有子孫入朝爲官,或與天家聯姻,富貴已極。不服從朕號令的九姓韃靼陰山阿布思,早就灰飛煙滅了。如何選擇,你等當考慮清楚。”

“大汗,昔年突厥可汗曾於草原立碑,黠嘎斯、骨利幹、三十姓韃靼、契丹、奚等各部首領皆參與盛會。”拔野古說道:“臣等願爲大汗立此碑。”

邵樹德大喜,又看向其他首領,問道:“你們呢?”

衆皆跪下,齊聲道:“願爲大汗立碑。”

邵樹德面色紅潤,舉目看向北方,突然招了招手。

“陛下!”韓全誨走了過來。

“給樞密院、理蕃院傳旨,着奚王蘇支、七聖州藩王及酋豪、室韋諸部首領、女真五州刺史、六巡檢使、諸宮宮監,於明年四月底之前趕到黑城子,不得有誤。”

“乾寧四年(897)的時候,我曾說過——”邵樹德繼續說道:“今年,我要北上於都斤山,命令韃靼人爲我修建宮殿。我要在於都斤山聖峰以西建立我獨屬的牙帳,把我永恆的詔諭銘刻於石碑之上。我是上天庇佑的無上可汗,我用大地養育韃靼、烏古斯和拔野古的人民,我要問罪不臣服於我的部落,讓他們哭泣、哀求,獻上部落最美麗的少女和勇士。”

說罷,馬鞭一指衆酋豪,道:“當年因爲攻打朱全忠,沒能實現這個願望。現在,沒人能阻止我了。你們——馬上就可以爲大汗的榮耀添磚加瓦了。”

“無上可汗!”衆人紛紛拜倒。

韓全誨悄然離去,吩咐尚宮擬旨,發往樞密院和理蕃院。

明年,磧北草原必將興師動衆,場面宏大。

會盟是神聖的、莊重的、嚴肅的。一旦完成,繼突厥、回鶻之後,又一代統領磧南、磧北草原的汗王興起了,這股力量排山倒海,將徹底撕碎西域的魍魎魑魅。

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十二章 舊事第1313章 奔喪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1225章 新土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985章 桑乾鎮第六十章 登高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六章 州情(三)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十七章 潼關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六章 夏、皋第1216章 撫寧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五章 朱瑄第三章 上元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五章 贈甲第五十二章 撤!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九章 轉變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1127章 演練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章 調查(三)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1250章 寒意第1110章 逃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五章 定策第1318章 入晉陽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十七章 山民第九章 司農寺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1261章 詰問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三十六章 雷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1076章 罪人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
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十二章 舊事第1313章 奔喪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1225章 新土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985章 桑乾鎮第六十章 登高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六章 州情(三)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十七章 潼關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六章 夏、皋第1216章 撫寧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五章 朱瑄第三章 上元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五章 贈甲第五十二章 撤!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九章 轉變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1127章 演練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章 調查(三)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1250章 寒意第1110章 逃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五章 定策第1318章 入晉陽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十七章 山民第九章 司農寺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1261章 詰問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三十六章 雷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1076章 罪人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