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王者代表的不是正道

bookmark

全本推薦:步步生蓮

五日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曹禪需要做的事情不單單是匈奴人,以及從河東那裡發來的公文。

這公文都是一日一發。

但是這日,曹禪卻得到了一封荀彧的報告。

請功表。

張燕率領夏侯淵,夏侯惇兄弟大破黑山賊楊鳳,白繞,眭固等十餘賊帥。楊鳳,白繞被殺,其部曲被吞併。眭固投降。楊鳳三人都是黑山賊中較爲巨大的,各自部曲都不少於數萬人。

再加上其餘十餘賊帥。降者不下七十萬。黑山軍被張燕三人剿滅了六七成。

餘下的三四成都是冀州,幽州境內的。幷州一帶的黑山賊,隨着這一戰被完全的肅清。

黑山軍的組成部分要比白波軍正常許多,其中男女比例比較正常,只是老弱少一些而已。

完全不用像白波軍一樣,考慮這七十萬人中壯丁過剩的事情。

換而言之,這批人可以直接放去幷州各地,補充當地人口。唯一要顧慮的就是這批人到底也是賊衆。

需要分散再分散,分散到各個縣城安置。安撫好後,還要防備他們鬧事。

好啊。好啊。看到這封請功文書的時候,曹禪大叫了幾聲。如此一來,幷州被完全肅清,從別州到河東,陳留,潁川等都是暢通無阻了。物資,以及兵丁的調動就會順暢許多。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幷州也可以與別州一樣,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以及發展了。

現在幷州大約有一百二三十萬人左右。七十萬人口,足足讓幷州人口增加了一倍還要多。

請功表。曹禪立刻批覆了下去,封張燕爲列侯,食邑三百戶。夏侯淵,夏侯惇,於毒。三人則封關內侯,加將軍。

不管夏侯淵,夏侯惇以及於毒,張燕等人的能力幾何。但是這次戰功卻是張燕應得首功,其餘皆爲副將。爲次功。

應該一視同仁。

曹禪做了這麼多年的大將軍,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糊塗的。

請功表批覆以後,曹禪並沒有立刻發出去。而是看了眼,荀彧上的第二封表。這是請如何安置七十萬黑山賊的。

按照荀彧的意思,今年秋收不錯,又加上幷州人口大增,來年肯定是大豐收。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兵丁。畢竟張燕夏侯,陳到等加起來的兵丁才五萬五千人,要守衛偌大的幷州,實在是困難。

另一方面,荀彧也是有些危機感。因爲冀州的袁紹,以及幽州的公孫瓚都在大肆的增加兵丁,兩人加起來不下八十萬,而冀州,幽州兩州加起來的民衆也不過六七百萬而已。窮兵黷武啊。

要是兩人忽然聯合,那麼曹禪就危險了。

但曹禪卻否定了荀彧的這個建議,公孫瓚與袁紹二人互相看不順眼久矣,互相是恨不得吞下對方治下的州郡。聯手的機率根本沒有。

再說了,幷州坐擁天下少有的雄關壺關,也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只要令夏侯敦好好的修繕壺關就沒事了。

曹禪目前不需要窮兵黷武,他需要發展。別州要發展,幷州也要發展。

積厚薄發纔是王道,窮兵黷武只是霸道。要是窮兵黷武遲早會陷入兵疲,糧乏的窘迫之中。

因此,曹禪只批覆了請功表,留下了那增添兵丁的請求。

處理完畢之後,曹禪才把文書發了出去。

坐了片刻,曹禪忽然想到。幷州既平,那麼從河東到別州的路就是一路暢通了,也是該接着母親,以及她們來這裡了。

還有呂布。那傢伙留在河東享清福實在是太便宜他了。

想着,曹禪又提起筆,發了一封公文前往河東,令程昱派遣兵丁護送家小過來。

從河東到別州,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從匈奴那邊回來之後,就可以見到家人了。

曹真都有三四歲了吧,曹顏也有兩歲多了。蔡琰也大了。王氏,王燕她們肯定越發俏麗了。

擱下筆,曹禪躺在塌上,雙手抱頭,望着天花板有些出神。

“大將軍,三位將軍已經準備就緒,請令出發。”忽然,一個小卒在外邊報告到。這小卒一身鐵甲,神色堅毅。雖然站在門外,但卻低着頭,對躺在塌上的曹禪不敢有一絲一毫的不敬。

此人叫法司。是爲數不多的,在清河村時就已經跟隨曹禪身邊的一個心腹小卒。以前的那些人,都被曹禪一一的放出去了。或是軍侯,或是校尉。

但是有不少人,一直追隨曹禪,法司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曹禪這個改變他們命運,並且帶着他們走到今日地位的人,他們不容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曹禪也隱隱有些察覺。他也覺得在自己身邊放上心腹是必須的,典韋,許褚兩個畢竟不夠。

因此也默認了這羣能力都在軍侯以上的士卒留在自己身邊。給的地位等同校尉。

睜開眼,曹禪站了起來。對着法司言道:“回報三位將軍,說我馬上就道。”

“諾。”法司低聲應了一句,立刻起身離開。從始至終,都是低着頭。

“更衣。”曹禪展開了臂膀,大聲道。立刻有幾個侍女從旁邊走出,爲曹禪穿上正服,戴上冠。

其中繁瑣,足足耗了一刻鐘。

當曹禪踏出將軍府,乘坐上馬車的時候。他整個人已經完全變了,一身威嚴無比的正服,以及頭上紫色冠。腰帶紫色綬帶,懸佩劍。

端坐在馬車上,左右許褚,典韋隨行護衛,身前身後足有三五百的護衛。

這還算是簡單的,真正的大將軍出行,依仗還要加無數。曹禪都省略了。

三封城的變化日新月異,現在不僅人口衆多,偶爾也有一些金髮碧眼,或是額骨寬厚的女子經過。說着不太利索的漢話。買賣東西。

隨着曹禪的婚配計劃完全進行,漢人百姓對於出現這些異族女子已經見怪不怪了。也慢慢習慣了。

你來我往,互相友善。賣家起來又斤斤計較。在曹禪的治理下,民風漸漸變爲樸素。

但是當曹禪的馬車出行的時候,卻改變了這一和諧的一幕。

不用護衛驅趕,左右百姓都很自覺的推到兩旁。爲曹禪的車架讓出一條道路來。

動亂的時候,人們最渴望的就是和平。誰結束了戰亂,誰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高如天上的紅日。

對於別州數十萬百姓來說,曹禪就是那種人。何況在曹禪的治理下,百姓鮮少有餓死的。今年的田地內也是一片黃燦燦。

已經初步顯露了大豐收的景況。這幾樣事加起來,曹禪在別州的地位齊高。因此,百姓纔會自發的避過。

不過,有一點讓百姓們很是憂心。那就是曹禪很少配備大規模的護衛出行。若是配備了大規模的護衛出行,就等於要出戰了。

一半是憂心能不能勝,保住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一半也是擔心曹禪的安全。若是曹禪有個不測,百姓們不知道這天會不會塌下來。

隨着曹禪的出行,這一帶百姓們悠閒的心也沒有了。各自快速的回家,與家人商議。看能不能幫一些忙。

歷來征戰,少不了民夫運送糧食,一場十萬人的戰爭,起碼有數十萬的民夫在幫助運送糧食。在別的地方都是官府徵調。

但是在別州,卻是另一番景象。是百姓自發來官府報道的。

曹禪出城沒多久,就有數百民壯丁前來鍾繇的衙門外報道了。聽着有護衛來報,說是門外聚集起了無數百姓,希望爲大軍運送糧草的時候。

鍾繇擱下了手中的筆,剛想打發一個小吏出去打發了那羣百姓。但是鍾繇最終沒有這麼幹,他再次提起筆,從旁抽出了一張白色的布。

書寫了起來。

大意是這場戰爭不需要民夫。讓百姓們返回家中,安心耕農。寫好後,鍾繇讓人把這份公告貼在衙門外。讓百姓們自己看。

因爲鍾繇忽然想起來,這波走了,還會再來一波。還不如給寫清楚,乾脆利落。

王者之國,使民富;霸者之國,使士富。

這句話是姜尚所言,如果鍾繇在未來別州前或許還不明白,那麼來了別州後,他覺得他已經明悟了這句話。

使民富,則民用力。使士富,則士歸心。但是民的力量,顯然要比士強大。而且民心是單純的,士則充滿了各種的利益糾葛。

叛變。疏離。等等都時有發生,但是民不會。王者之國並不是說帝王之國,正道之國,王者之國只是代表了力量。

各方面的力量要比霸者之國強悍。

含着一絲明悟的笑容,鍾繇起身出了庭院。看着天空中的太陽,只覺得旭日東昇,冉冉向上。

若匈奴那邊順利,別州將再進一步。大將軍也再進一步。天下爭衡的腳步,也會再進一步。

城外大營。

不管是馬步軍,還是騎兵。趙雲,曹純,徐晃都已經準備就緒了。曹禪要做的就是登點將臺,進行出征的儀式。

類似的情況,曹禪已經歷經過無數次了。

馬車進入軍營後,士卒開道。來到二萬餘的士卒站立的校場旁邊,隨即曹禪下了馬車,在無數士卒的目光中,稍微的掀起衣襟,登上了點將臺。

站在高處,頭上帥旗迎風飄舞。下邊,徐晃,曹純,趙雲一字排開,站立着。

三人皆是一身銀色甲冑,威武不凡。

“將兵出北。”掃視了眼腳下士卒,見軍容肅整,隱隱帶着一股肅殺之氣。曹禪心下滿意,大手一揮,大聲叫道。

“諾。”轟然聲中,在徐晃以及他的部將帶領下,二萬大軍緩緩的出了大營。曹純,趙雲二人則是策馬出了大營,在大營與自己的騎兵會合。

拱衛大軍左右兩側,以及肩負着打探消息的任務。

三封縣離朔方纔一二百里左右。馬步軍四萬的動向,而且還是近在咫尺。而且匈奴單于於夫羅雖然廢材了一些,但卻並不是沒有心機。他在三封縣有探子。每當曹禪做了什麼大事的時候,他就能第一手得到消息。

一半是爲了警戒,另一半也是拍曹禪的馬屁。就像曹禪與鮮卑人的交易女子的事情傳出後,於夫羅就從族中挑選了五百名女子,爲曹禪送了過去。

爲此,曹禪褒獎過於夫羅,上表天子,賜給了許多金銀給他。

這些歲月以來,曹禪不是挖痛河道,就是整治民風。還有就是建立學堂,開墾農田。

使得於夫羅心中對曹禪的警惕心降到了最低點。認爲曹禪是真的一代能臣,其心只在治理河套,對他們匈奴人並無威脅。

隨着警惕心下降,又有曹禪的大軍屯在身邊,不用膽戰心驚的隨時提防鮮卑人南下反撲。軍隊的事情,被很乾脆的於夫羅拋之腦後了。

軍隊疏於訓練,戰鬥力自然直線下降。

所以當消息說,曹禪馬步軍四萬北上,目標直指朔方城的時候,於夫羅傻眼了。

傻了足足一刻鐘,還是在侍衛的提醒下。匆忙的下令召集匈奴的八王。左右賢王,左右校王。以及其餘王,共八人。

本來,匈奴人的制度應該是十王的,但是南遷進入河套後,部族規模縮小,貴族之間又爭鬥很多,最終只剩下了八王。一單于。

下令召集衆王后,於夫羅拋棄了便服,穿上了一身正服,風帽,腳踏長靴。腰懸彎刀。坐在上首位。

片刻後,左右賢王率領其餘六王進入大廳。

大廳一共也才九個位置,這九個位置是恆定的。自從匈奴人半臣服漢人居住在城中的時候,初代南匈奴單于立下了這九個位置。

左賢王踏論大約二十四五歲,穿戴方面看起來與於夫羅差不多,只是頭上戴着的是尖帽。是於夫羅的親弟弟,在理論上也是第一繼承者。

右賢王呼浩是於夫羅的堂兄,四十歲左右,長的極爲魁梧,有些威嚴。其餘王或老或年少,都是一幅王者打扮。

衆人落座後,於夫羅把曹禪大軍的動向說了出來。在場的衆人齊齊變了臉色。

正在這時,有小卒進門稟報道:“啓稟大單于,曹禪軍隊已經進入朔方城五十里範圍以內。”

五十里範圍以內。在場衆人臉上一臉的冷汗。

調動大軍,以及找尋軍馬,都來不及了。

匈奴人雖然南遷進入漢人地界,也學習了許多漢人文化,律法等,但是在軍隊的配置上,還是標準的草原人配置。

常駐軍隊只有一二萬,其餘的都是牧民。四散在河套的各個地方放牧,戰爭時候徵召就是兵。和平時期就是民。

距離五十里了,徵召已經來不及了。

“大單于,我們先派人去召集各地的牧民前來朔方拱衛朔方。在牧民們到達前,鎮守住城池。”左賢王踏論雖然年輕,但是反應卻極爲迅速,看着高坐在上位的於夫羅建議道。

“哼,我大匈奴儘管是面對鮮卑人,也要以騎兵進行周旋。面對馬步軍四萬的曹禪,你居然要守城?我們大匈奴人的臉面往哪裡擺?”右賢王呼浩發出一聲冷哼,極爲不滿的看着左賢王踏論。

踏論溫言立刻橫了一眼踏論,神色間無比的猙獰。

“哼。”右賢王呼浩冷哼一聲迴應之。

匈奴人的制度,以及單于繼承製度很奇怪。大單于的繼承者一般都是左賢王,而左賢王一般又都是大單于的弟弟。

但是地位雖然是這樣確立的,但是很多都發生了例外。內鬥,以及軍事政變什麼的。往往廝殺很慘烈。

右賢王呼浩的父親是上上一代的單于,而上一代單于卻是右賢王呼浩的叔父。錯綜複雜的關係,使得右賢王呼浩與於夫羅兄弟的關係歷來不好。

互相明爭暗鬥不止。

而且最主要的是右賢王呼浩對於祖先的榮耀極爲狂熱,而於夫羅卻是慣於享受。享受漢人貴族的奢華生活。

因此,三人在政治上,以及私人上都是矛盾突出,尖銳的。

但是這個時候外敵侵犯,匈奴人就要滅族了。顯然不合時宜。

因此,在於夫羅以及其他六王的勸說下,左右賢王都暫時的平息了怒氣。

但是就這麼一耽擱,就是半個時辰過去了。半個時辰啊,對於這些匈奴貴族們來說,只是過了片刻而已。

但是今日,這幫匈奴貴族們卻察覺出了時間的寶貴,因爲在這片刻,曹禪的軍隊就推進了近四十里。

騎兵都已經到達了朔方城外,十里距離的地方了。

聽到小卒再次進門稟報後,在場的人立刻驚出了一聲冷汗。

於夫羅驚慌失措的大吼道:“守城,先守住城池再說。”

派遣官員前往各個部族召集族人,牧民參戰。再以漢人的守城方法,進行防禦。

這一刻,大匈奴人再也顧不了什麼顏面了。能保住性命,以及保住大匈奴人一族,什麼都可以放棄。

反正他們學習漢人的東西也不是一樣了,再學一樣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抱着這種想法,匈奴人貴族全部運轉了起來。整個朔方城常駐的數萬人口,以及一萬六千的騎兵,都運轉了起來。

騎兵下了戰馬,拿起弓箭,走上城頭。充當守城兵。民衆則在官員的帶領下,準備各種守城器械。

先守住城池再說。

第263章 我家小獅子。侄孫兒曹休第291章 前方捷報第36章 處置第139章 求官問爵第79章 再來陳家村第66章 家宴第192章 江東虎第169章 以曹仁第76章 極大的進展第271章 王者代表的不是正道第79章 再來陳家村第41章 曹家的咆哮第272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105章 危急(下)第93章 手足冰涼第310章 溫水煮青蛙第14章 兩個女人第175章 萬貫家財從東來第68章 兜回鐵匠第124章 陳宮坐縣衙第187章 是驢子是馬。拉出去幹一架第228章 討伐不臣之大將軍出征第202章 抄家,抄家,抄家,抄家第302章 擡頭挺胸,大叫一聲,老子做到了第27章 居然是世仇第84章 戰爭第111章 猛人的威力第35章 殺第210章 獨一無二的曹城第215章 喜了第224章 變天之讓你自以爲皇太后第191章 何時才能裸衣而上第173章 作爲諸侯的第一日第190章 玄德兄第265章 小霸王,年芳十七第30章 流匪第4章 被劫第90章 火燒青山第256章 狂飆的洪流,騎兵戰步兵,誰強?第131章 彧,嘉,志才,羣,繇。滿眼盡是英傑第225章 變天之教育太皇太后第265章 小霸王,年芳十七第66章 家宴第156章 郭嘉,程昱。荀攸。已在掌握中。第6章 陪城王家第288章 沸騰的水第75章 縣尉第32章 殺驢盟誓(上)第68章 兜回鐵匠第84章 戰爭第51章 奴第97章 迎面放倒第11章 陳蜿的男人之火第271章 王者代表的不是正道第161章 三個絕世謀臣第94章 冷厲第112章 小小黃巾第257章 時之良將,五子爲先第257章 時之良將,五子爲先第261章 殺一百零四人第261章 殺一百零四人第251章 或一杯毒酒,或深宮。貂蟬的路。第146章 當諸侯入洛陽第266章 滿載而歸第166章 三五句話讓你見棺材第132章 潁川侯死第255章 曹禪用騎兵第46章 所謂得寸進尺第273章 殺八王第20章 亡命徒第207章 腰掛頭顱第60章 有點花第310章 溫水煮青蛙第259章 河套內漢人的春天來了第112章 小小黃巾第39章 返還第16章 亡命之徒第242章 成熟,銳利。大將軍乾綱獨斷第185章 君辱則臣死第74章 擴大第76章 極大的進展第221章 變天之帝危第130章 魏謀之大智若愚荀攸第26章 曹母第88章 張飈的得意與失意第194章 迅速出擊。絕世謀臣的作用。第219章 身是龍軀第109章 血氣方剛時第259章 河套內漢人的春天來了第206章 天亡曹禪呼第208章 前方殺出一頭大肥羊第278章 運轉下,別州的繁榮第303章 魏君到魏都第231章 老子叫高幹第9章 出謀劃策第120章 大兄啊第213章 大將軍立鼎都河東第152章 龍虎出擊第19章 瞠目第98章 勢如破竹
第263章 我家小獅子。侄孫兒曹休第291章 前方捷報第36章 處置第139章 求官問爵第79章 再來陳家村第66章 家宴第192章 江東虎第169章 以曹仁第76章 極大的進展第271章 王者代表的不是正道第79章 再來陳家村第41章 曹家的咆哮第272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105章 危急(下)第93章 手足冰涼第310章 溫水煮青蛙第14章 兩個女人第175章 萬貫家財從東來第68章 兜回鐵匠第124章 陳宮坐縣衙第187章 是驢子是馬。拉出去幹一架第228章 討伐不臣之大將軍出征第202章 抄家,抄家,抄家,抄家第302章 擡頭挺胸,大叫一聲,老子做到了第27章 居然是世仇第84章 戰爭第111章 猛人的威力第35章 殺第210章 獨一無二的曹城第215章 喜了第224章 變天之讓你自以爲皇太后第191章 何時才能裸衣而上第173章 作爲諸侯的第一日第190章 玄德兄第265章 小霸王,年芳十七第30章 流匪第4章 被劫第90章 火燒青山第256章 狂飆的洪流,騎兵戰步兵,誰強?第131章 彧,嘉,志才,羣,繇。滿眼盡是英傑第225章 變天之教育太皇太后第265章 小霸王,年芳十七第66章 家宴第156章 郭嘉,程昱。荀攸。已在掌握中。第6章 陪城王家第288章 沸騰的水第75章 縣尉第32章 殺驢盟誓(上)第68章 兜回鐵匠第84章 戰爭第51章 奴第97章 迎面放倒第11章 陳蜿的男人之火第271章 王者代表的不是正道第161章 三個絕世謀臣第94章 冷厲第112章 小小黃巾第257章 時之良將,五子爲先第257章 時之良將,五子爲先第261章 殺一百零四人第261章 殺一百零四人第251章 或一杯毒酒,或深宮。貂蟬的路。第146章 當諸侯入洛陽第266章 滿載而歸第166章 三五句話讓你見棺材第132章 潁川侯死第255章 曹禪用騎兵第46章 所謂得寸進尺第273章 殺八王第20章 亡命徒第207章 腰掛頭顱第60章 有點花第310章 溫水煮青蛙第259章 河套內漢人的春天來了第112章 小小黃巾第39章 返還第16章 亡命之徒第242章 成熟,銳利。大將軍乾綱獨斷第185章 君辱則臣死第74章 擴大第76章 極大的進展第221章 變天之帝危第130章 魏謀之大智若愚荀攸第26章 曹母第88章 張飈的得意與失意第194章 迅速出擊。絕世謀臣的作用。第219章 身是龍軀第109章 血氣方剛時第259章 河套內漢人的春天來了第206章 天亡曹禪呼第208章 前方殺出一頭大肥羊第278章 運轉下,別州的繁榮第303章 魏君到魏都第231章 老子叫高幹第9章 出謀劃策第120章 大兄啊第213章 大將軍立鼎都河東第152章 龍虎出擊第19章 瞠目第98章 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