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

梁啓超進了夏鈞的辦公室,夏鈞就在辦公室裡招待了他,讓人上了茶水,夏鈞明知故問的對梁啓超問道:“不知任公有何指教?”

算是開場白吧

夏鈞對梁啓超的來意心知肚明,不過卻假裝不知。梁啓超可謂是近期最活躍的思想家,不過他的思想夏鈞並不是完全接受的。

他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是結合未來歷史而產生的思想。

“將軍可知,如今中國羣龍無首,急需有人站出來接任大總統,以穩時局。”梁啓超對夏鈞說道,也算是一個開場白,接下來就是見招拆招,見縫插針的時候了。

夏鈞聽了梁啓超的話後卻是哈哈一笑,說道:“羣龍無首好啊卦象中羣龍無首乃是不爭,互相謙讓的意思,這可是好卦象啊任公怎能說急需有人站出來呢現在不也很好嗎?”

“……”梁啓超頓時被噎了下,夏鈞明明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偏偏又往文字意思上引,而且還有據可援。

夏鈞絲毫不急,華東政府自成體系,就算是不搞總統了,整個社會依舊能正常的運轉下去。

因此主動權在夏鈞手上,他想什麼時候正式表態都可以,民主派也對他無可奈何,遊說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怕了不成?

不過樑啓超很快就調整了心態,也跟着笑道:“將軍所言極是,當前中國羣龍並起,且起而不爭,確實是好事。”

接着梁啓超話鋒一轉,說道:“不過一個國家必定需要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領袖才能鎮住羣龍不是嗎?”

夏鈞卻不中套,說道:“之前黎大總統亦可震懾羣龍,請黎大總統收回北洋解體命令亦可。”

“將軍此言差矣,黎總統能穩定時局,全憑將軍勞,實乃將軍統攝天下,因而時局穩定。然黎總統掌控之北洋,不過只是一空殼罷了,真正之中國中央,實乃華東聯合自治政府矣。”梁啓超搖頭道,夏鈞笑了笑不說話。

梁啓超繼續說道:“因而黎大總統註定是當不久這個總統的,如今環視中國,能震懾羣龍者,止有將軍一人,將軍只文治、武皆無人可比,縱觀將軍自辛亥年來,束吏員,強軍事,勵精圖治之下當有今日之中國,將軍德之無量,當今誰人可與比肩?”

這高帽戴得……聽了還真是舒服,不過夏鈞只是笑了笑了,也知道這是高帽而已。

“國不可一日無主,蛇無頭則不行,將軍當爲四萬萬國民考慮一番,順應民意而登總統大位。”梁啓超這時很注意言詞了,不再說是羣龍無首,而是說國不可一日無主,但他很刻意的不說是‘國不可一日無君’。

“呵呵任公說到民意,可知當前民意如何?”夏鈞又敏銳抓住了梁啓超的語病,不等梁啓超回答,夏鈞拉開窗戶說道:“任公可以看看下面的情況再說。”

“這個……”梁啓超走到窗戶邊往下看,結果看到了行政大樓下面竟然有一羣人在靜坐請願。

幾個人高舉橫幅,上書:“請委員長順應民意,早日登基帝位,以安民心之恐慌。”

其他人則是高舉長卷,長卷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小字,由於太遠看不清楚,梁啓超也不知道上面寫了什麼。

“此乃各省各地民意代表,現在民意都不支持繼續推行總統制。”夏鈞淡然的說道,梁啓超對民意的變化自然清楚,知道繼續講民意是沒有優勢的,因此梁啓超說道:“將軍所言有理,總統制的確不如共和制來得好。”

“不錯,不錯,共和制確實比總統制好得多,不過現在民意並不支持共和制,任公是否去勸諫一番?若是民意轉變,吾當奮勇參選內閣首輔。”夏鈞對梁啓超說道,梁啓超咋聽之下,以爲是夏鈞真的有意如此,不過仔細一想卻不是那麼回事,好像是在踢皮球。

不過夏鈞已經這樣表態了,梁啓超再說下去也沒意思了,當即點頭道:“如此亦可。”

夏鈞點了點頭,拿起電話打給了遊正斌,讓他帶幾個民意代表上來,夏鈞是這麼說的:“且帶幾位民意代表來與任公辯論一二。”

遊正斌在電話裡聽懂了,辯論嘛也是存在強辯的,意思就是讓他挑選幾個立場堅定的民意代表上來,別讓梁啓超那張嘴給忽悠住了。

“任公,請。”夏鈞對梁啓超做了個請的姿勢,梁啓超點了點頭,兩人走出辦公室,夏鈞對梁啓超說道:“任公自去便可,我還有些公務要處理。”

夏鈞還要趕去主持預算會議,對北洋軍的收編和遣散已經談得有眉目了,不過這東西就是得花錢。

再則也是不想去摻和接下來的辯論,到時候反正夏鈞不在場,碰上什麼尷尬的事他也無需出面調解。

如果梁啓超說不動,那夏鈞可不管,如果真讓他用那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動了,那麼外面還有一羣呢

車輪戰都搞死他了。

……

而在對北洋軍的收編問題上,很快北洋軍方與華東政府達成了意見上的一致。

在高層人員的待遇上,段祺瑞被華東政府僱爲國策顧問以及中國國防部副部長,管的是國防工程,實際上也就是個虛職。國防工程該怎麼搞還是怎麼搞,查驗時不通過就得拿人試問的,段祺瑞也沒辦在面亂搞,而且段祺瑞不貪財,這是個優點。

馮國璋則掛了一個議會議員的職務,便拿着三百萬元回家養老去了,反正他平時愛在家待着就在家裡待着,閒着沒事幹可以去議會參加決議。

曹錕則被任命爲河北省省長,是個有實際權力的職務,視能力升降了。

吳佩孚、馮玉祥都被任命爲師長,具體調到哪個軍區再議,不過是甲種師編制。

而對於下面的北洋軍軍官和士兵,則是軍官進行考評,視能力進行收編,那些蛀蟲就打發回家去。

而那些普通士兵,則將裁汰掉大部分,只收編十五萬兵額,其他的五十五萬則遣散掉。

普通士兵的遣散費不低於一百五十元,相當於他們三年多的軍餉,甚至在軍餉被剋扣掉的情況下還要更多,甚至是五六年。

當然這些士兵遣散後也會造成一些社會問題,因此可以逐步遣散,並且華東政府將會爲他們提供培訓,以安排他們就業。

只要把這些遣散士兵的就業問題解決了,那麼社會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遣散的預算方面,復轉專門於北洋政府接觸的朱曉誠說道:“普通士兵的遣散費用問題是段祺瑞親自要求的,要不低於每人一百五十元。”

“這個段祺瑞自己不貪財,倒是挺爲下面的戰士着想的嘛”夏鈞聽了不由笑道,陳軒宇笑道:“他倒是知道我們錢多。”

段祺瑞當然知道華東政府錢多,遣散費用方面自然是能往大了喊,這樣也好能給下面的官兵們一個交代。

“按照這個遣散價位,我們遣散這五十五萬北洋士兵,需要花費八千兩百五十萬元,這個……這個,要是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起碼得花掉百千五百萬復興幣,這還是普通士兵,加上那些軍官的遣散費就更大了……”劉文洪有些鬱悶的說道,這數字也太大了點吧

夏鈞想了想,說道:“給就給吧總比收編進軍隊裡強,儘量把費用壓在一億元以下。”

要遣散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花一億能拿下來已經很不錯了。

一億元對於現在的華東政府來說也不算什麼,不就是錢嘛反正又不是流失到國外的錢,只要錢還在國內,那都無關緊要。

“這倒也是。”陳軒宇點頭說道:“北洋軍雖然有很多不錯的軍隊,但大部分都沾染上了不好的作風,而且已經很難改了,還是遣散的好。”

至於具體的培訓和就業安排,則交給行政方面去做了。

“好吧”劉文洪點了點頭,遣散預算就這麼定了,花一億復興幣將北洋軍要裁汰的那五十萬士兵和那些不合格軍官遣散掉。

接下來會議又商議了對北洋軍收編的經費問題,收編的北洋軍士兵主要將被安排到那些編制時間較長的各師之中,這樣一來這些北洋軍士兵形不成一片,很快就會被融合進華東軍之中。

經費按照正常的擴軍方式算,現在華東軍正在不斷擴軍,主要是爲了培養後備役。

吳佩孚和馮玉祥則將先被送進華東軍事大學學習,然後再給他們一個甲種步兵師,至於編入哪個軍區,顯然不會是南方軍區,或許是一個華北軍區一個西北軍區。

他們能否出頭,看自己能力和機遇吧在北方軍區肯定是有仗可打的,至於能打成什麼模樣,看自己本事。

而那些北洋軍官,則將大批被送如華東軍大學進修班,到時候要進行能力考評,能當什麼職務看考評成績。

……

北洋軍要被收編的消息很快就傳便了整個北洋軍,華東政府給出的遣散條件具體怎麼樣還沒宣佈,不過也宣佈了一部分,那就是還有工作崗位分配,雖然可能不是什麼太好的工作崗位。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有工作分配已經可以接受了。

現在誰都能看出來,北洋軍未來的命運不是被華東軍收編就是被打垮,北洋軍與華東軍有過交鋒,也有過合作。

華東軍所展現出的實力,說能戰勝華東軍的那是不是傻子就是把別人當成傻子。

能被收編、遣散自然是最好的。

總體來說北洋軍上下是沒意見的,現在北洋政府都解體了,軍餉都不知道去哪裡要,簡直就是沒娘要的孩子。

華東軍與北洋軍迅速成立了一個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主要是對北洋軍的兵額數量進行覈實,同時對這些士兵進行篩選,哪些該收編哪些該解散都儘快分清楚。

——————

第二更到

今天就更新八千吧本來想更新一萬的,有點累了,先閃!

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101章 火藥桶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29章 塔娜的宏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41章 夏收到來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3章 通電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0章 逆襲清軍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103章 新氣象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101章 火藥桶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1章 夏收到來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133章 14年秋收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75章 改組第27章 開辦工廠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88章 擊沉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75章 改組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20章 逆襲清軍第8章 停止擴張第27章 開辦工廠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13章 民心未附第101章 火藥桶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58章 基礎投資第1章 穿越1909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63章 逗你玩,衝鋒第63章 走私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46章 春節臨近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8章 挖牆腳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68章 討要接濟第9章 剪辮子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87章 聯盟協議第35章 摘桃子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19章 民憤滔天
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101章 火藥桶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29章 塔娜的宏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41章 夏收到來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3章 通電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0章 逆襲清軍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103章 新氣象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101章 火藥桶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1章 夏收到來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133章 14年秋收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75章 改組第27章 開辦工廠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88章 擊沉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75章 改組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20章 逆襲清軍第8章 停止擴張第27章 開辦工廠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13章 民心未附第101章 火藥桶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58章 基礎投資第1章 穿越1909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63章 逗你玩,衝鋒第63章 走私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46章 春節臨近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8章 挖牆腳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68章 討要接濟第9章 剪辮子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87章 聯盟協議第35章 摘桃子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19章 民憤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