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

bookmark

中龘華帝國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讓美國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感覺不可思議。

只是不到三年時間,中龘華帝國就放棄了收割,而轉手恢復經濟,等於是到嘴邊的肉不吃,他們絕不相信中龘華帝國用三年不到的時間就把整個社會的有價值財富都收割完全。

然而這也體現出了雙方目的性的不同。

美國的銀行家們的目的性是加強壟斷,以讓他們徹底掌控這個國家的經濟。

而中龘華帝國的目的性雖然一定程度上也有加強國家壟斷的意味,但中龘華帝國的目的性是戰爭。

贏得戰爭!

要想贏得戰爭,就得不斷建設,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力量。

至於壟斷什麼的,現在這個程度也不差了,本身中龘華帝國就是一個工業體系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家,在工業發展工程中,華東集團一直保持着較高的壟斷,只是在土地等不動產方面掌控還不夠而已。

壟斷也不急於一時,這次經濟蕭條,點到即止。

想着繼續接收不動產,還不如早點結束經濟蕭條,恢復國民建設,早一年就能建設不少工程,就能增加不少戰爭潛力。

中龘華帝國不可能像美國那樣讓經濟蕭條五年,中龘華帝國等不了五年。

中龘華帝國此時再次瘋狂的印鈔票,並上馬大量的工程,再次讓國民繼續瘋狂的投入建設當中。

這是一種邊養邊宰的發展模式,不如泡沫經濟那樣繁榮,也不如泡沫經濟那樣崩潰得粗暴。

隨着中龘華帝國國企壟斷了諸多行業,這種瘋狂印鈔票的發展模式是很有好處,有助於平衡國民財富,以縮減貧富差距。

畢竟票子增發了,多印了。那麼物價漲了,普通國民的工資水平也會隨之上漲,只要國民繼續工作,就能夠生活得不錯,加上五年的泡沫經濟建設,國民擁有不錯的生活基礎,有房子,還有車子。

而那些較爲富裕的羣體,則多數日子不是這麼好過。

首先中龘華帝國形成了以華東集團、中威集團、華威集團這三大集團爲主,同時還有數十個控股公司爲輔的壟斷集羣,這使得那些目前手上比較有錢的羣體,他們沒有太多賺大錢的項目。

因此貨幣貶值,受損失最大的就是那些什麼也不幹,之前在股市得利的投資者,以及那些有一定身家,但失去固定商業收入的羣體。

他們身上的財富會不斷的縮水,除非是找到了保值手段。

而那些屬於夏鈞建立起來的壟斷集羣內部的商人,他們收入很高,但稅收也變高了。他們因爲處於這個壟斷集羣內部,因此基本上是享有諸多的政策優惠之類的,因此一般情況下不可能賠本。

不過這些商人當中,很多是華東銀行來不及收割的部分,雖然有控股,但還有一部分股份在私人手上。

在下次經濟蕭條中,這些人同樣會成爲宰殺目標,這次只是搞得急了,沒有收割乾淨罷了。

此時的中龘華帝國,依日有不少有錢人存在了傳統的思想,賺到了錢,就建豪宅,再買地、買山,藏糧存銀什麼的。

帝國徵收鑄幣稅後,這些人的錢會不斷的縮水。

同時帝國徵收鑄幣稅,是一種全球範圍的徵收,因爲中龘華帝國的亞元是世界性的貨幣,很多國家都在使用亞元作爲主要的外匯儲備。

像這種邊養邊宰的模式,事實上並不能如同國民想象的那樣很快還清欠下銀行的債務,因爲工資水平相比繁榮巔峰時期下降了很多,如果繁榮時期要還一年,那麼現在要還三年,但生產力又沒有下降,創造的東西還是難麼多。

實際上,帝國的政策此時還是讓國民維持‘半飢半飽’經濟狀態,這並非是指肚子,而是腰包。

等戰爭期間,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工資水平,再次將貨幣貶值,同時延長工作對間,並且施行按需配給制,限制個人消費。戰爭過後國具手上就很多錢,並且還還清了銀行貸款,這時候又能夠出現大量的消費行爲,那時經濟又上去了。

發展經濟就是這麼回事,當工人飽的時候,就會變懶,同時都沒什麼消費行爲了,想勤快的國民也沒辦法,畢竟沒那麼多的工作崗位,這時候就要宰了。

當工人很過得不好的時候,就要增加工人的利益,這時候就是養。

這是一個在不斷循環中進步的世界,極陰必陽,極陽必陰,物極必反這是萬物的基本定律。

通過一系列的政策、金融手段,就能夠不斷的調動國民進行不斷的生產建設,當每個國民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飛速發展。莓個人都瘋狂建設,這只是處在於理論中的東西,現實中自然不可能那樣,但可以儘量追求那種狀態。

同時在1933年,閻馬內閣與其他第三世界聯盟成員國共同通過了《第三世界聯盤工業復興法》。

這個《第三世界聯盟工業復興法》,限制了各行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份額、工資水平。這是一個完全有利於中龘華帝國壟斷資本的法案,該法案在中龘華帝國內部抵制住了民企的反撲,在第三世界成員國,則抵制了其他成員國的民族資本的反撲。

在市場份額劃分上,中龘華帝國的壟斷集團中的成員都佔有較大部分的市拓份額,但這些企業並非是明打着華東集團的旗號,而是被華東集團控股的,沒有併入華東集團的企業。

這個市場份額劃分上,主要是針對輕工業市場,至於重工業市場,本身就屬於高度壟斷的領域。

華東集團在輕工業領域是採取控股制,但卻不介入企業內部管理,只負責財產監督。

在經濟蕭條期間,華東銀行接管了大量的破產企業資產1不動產和輕工業產品技術都掌控了一大堆。

這些東西都分給那些控股輕工業,同時華東集團靠這些東西,增加了持有的股份。

那些合股企業,本身在掌控了大量的技術,並且大量競爭對手倒閉之後,實力就很強大,畢競能夠在這次經濟蕭條當中堅持下來的企業,都是實力很不錯的企業,在被華東銀行進行整合之後,實力就更強大了。

再加上《第三世界聯盟工業復興法》的市場份額支持,未來一段時間裡可以高枕無憂了。

在這種資本模式下,壟斷並非是公開的說你不能進入這個行業,而是當銀行幾乎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各個經濟領域後,投資者根本就擠不進去。

要買工廠,沒人賣。

沒有底子,那隻能自己建設工廠,在該行業發展初期還說能夠爭一爭,但該行業已經發展很長時間了,一個沒有經驗的投資者想要從頭開始辦廠,幾乎是不可能。同時就算是工廠建成了,還要面對一大堆的專利費什麼的。

就算這些都成不過去了,大不了利用雄厚的資本擠死該企業,同時又不給該企業放款。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製造泡沫經濟,然後使泡沫經濟突然破碎,絕對是死一大片的民企。不少民企就是這樣被華東銀行給搞死的,破產、倒閉的工廠已經上升到了十萬計了。

富者愈富,窮者愈貧,企業間也存在這樣的現象。

華東集團的高度壟斷已經形成了,就算是輕工業領域,華東集團也掌控了大量的股份。

而在整個國家的不動產方面,華東集團在這次經濟大蕭條當中,接收了很多土地、建築,不過相比後世的那種土地公有化來說,只是小巫見大巫。

華東集團終於是露出了獠牙。

所得反壟斷,實際上只是一個口號,壟斷纔是資本的王道。

能夠與華東集團一起分一杯羹的就是華縣會的那些民族資本商人,任何統治都得有一個利益羣體來共同維持。

這些民族資本商人,經過這些年來的不斷選拔,已經組成了一批極具民族意識的民族資本商人團體。

儘管華夏會的高級民族資本商人已經達到了兩百多名,但相比整個國家來說,這依日是極少數人。

極少數人的壟斷,和少數人壟斷是不同的。

極少數人的壟斷,儘管這極少數人的錢多得花不完,但也正是如此,纔不會造成社會矛盾。

因爲就算是這些人過得很好,也不會造成太廣泛的影響。畢竟只有兩百多人,若是幾百萬人,那就不同了。

同時極少數人的掌控大部分資源,可以將資源集中使用,最大程度的避免資源的浪費。

正因爲他們是民族資本商人,一旦戰爭時期,必須要出錢出力,也肯出錢出力,這也是夏鈞與他們分享利益的主要原因。

因爲華夏會的民族資本商人始終團結在華東集團周圍,他們代表着主流商人階級,在出次經濟蕭條當中,都是和政府一唱一和。

儘管這次經濟蕭條,是一次國進民退的大變革。

閻馬內閣通過種種政策改革,迅速的壯大以華東集團爲代表的國有資產總量,大大的確定了國有資產的壟斷地位。

同時這些政策,迅速的加強了中龘華帝國的戰爭潛力。

同樣也使蕭條的經濟頓時有了氣色。

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91章 工業狀況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112章 殲滅第181章 切腹!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章 全副武裝第8章 兌換裝備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27章 水利專家第14章 軍事威脅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3章 全副武裝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19章 民憤滔天第72章 秋收到來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4章 公然霸佔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373章 全民命格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98章 產值暴增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84章 交惡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71章 瘋狂舉債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60章 港口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14章 公然霸佔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90章 人才啊!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96章 毫無誠意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89章 中國格局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7章 水利專家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8章 停止擴張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60章 港口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12章 殲滅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4章 軍事威脅第11章 雷霆戰旗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9章 鞏固地盤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
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91章 工業狀況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112章 殲滅第181章 切腹!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章 全副武裝第8章 兌換裝備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27章 水利專家第14章 軍事威脅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3章 全副武裝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19章 民憤滔天第72章 秋收到來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4章 公然霸佔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373章 全民命格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98章 產值暴增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84章 交惡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71章 瘋狂舉債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60章 港口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14章 公然霸佔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90章 人才啊!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96章 毫無誠意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89章 中國格局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7章 水利專家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8章 停止擴張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60章 港口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12章 殲滅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4章 軍事威脅第11章 雷霆戰旗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9章 鞏固地盤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