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

如果特拉斯線圈的普及,中國也將蒙受不少損失,特別是那些石油。

不過美國既然已經掌握這樣的技術了,那麼中國沒有理由不去掌握。

中國完全可以不必向美國那樣極端的直接關閉特拉斯的實驗室,那樣太低級了。

中國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在小範圍內使用這樣的科技。

特別是軍事上。

以及一些需要大量能量的科學實驗,例如風洞,風洞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同時還可用在水電解制氫方面,氫燃料是火箭所需的燃料,但生產成本比較高,主要是電力問題。

還有其他一些特別耗能的軍工業,都可以用上這種幾乎是免費的能源。

此時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遠不是太發達,水電站建設速度比較慢,而大部分的電力都是火電,用煤炭發電,同時還有用甲烷發電、天然氣發電,石油發電也非常普遍。

隨着民生的發展,居民用電開始增加,而企業用電也很大。

軍工業可是極爲耗電的電老虎,爲了維持軍工業的運轉,中華帝國政囘府修建了諸多的火電站。

正如美國一戰中因爲生產軍火把城市的天空都染黑了一般,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

一些軍工業密集的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天空也被染黑了。

在特拉斯來到中國之後,夏鈞對於普通的電站建設不是太積極了,這是浪費資源的事啊!

要是用特拉斯電圈來發電,那還要那些普通電站幹什麼。

不過特拉斯的普及,貌似對中國損失更大,因爲中國也要賣石油呢!

還是遵循着原定的歷史走下去吧!

在小範圍使用特拉斯電圈來解決軍工業用電問題的同時,中華帝國已經上馬了——西氣東輸工程。

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地區有大量的天然氣,中國可以建設一個天然氣運輸管道,將天然氣源源不斷的輸送回國內。

天然氣發電是不錯的,有很大的競爭優勢,而且污染比較少。

同時俄國遠東大油田的輸油管道也在建設之中了,中國未來在能源上將非常寬裕,完全不用怕燃油不足的問題。

能源方面,自特拉斯來到中國之後,已經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就算是中國沒有了中東的石油,一樣不會被人捏住命脈。

特拉斯與夏鈞就科研項目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特拉斯是一個大發明家,像電子顯微鏡、無線電話、互聯網、電視等等發明都是他率先提出的,而這只是他四十歲以前的研究。

而他四十歲以後的研究成果,一直被壓制。

特拉斯此時已經五十歲了,按照歷史,他能活到八十多歲。

特拉斯還是一個具有異能的科學家,他的發明才能,一定程度上與這些異能是有關聯的。

一些修士在修成三明之後,可通曉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神遊遙遠的地外星球,一些自然覺囘醒的異能者同樣也能做到這一點,但自然覺囘醒的極少。

中國古代所謂聖賢,就是可以窺探天地的。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陰德是修出來的知識,是返先天來積累,讀書則是後天的積累。

地球不是沒有古文明,著名的亞特蘭蒂斯文明,就是離現代人類最近的一個古文明。

西方有一些預言家,可以看到過去、未來,就是自然覺囘醒了異能,這些預言家中也有一些關於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描述,其中獅身人面像便是亞特蘭蒂斯修建的。

而金字塔,實際上不是埃囘及人修建的,同樣是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產物,這是一種獲得免費能源的科技,而中國的八卦圖的數學模型,就是一個由⑥4個金字塔完美組合的矩陣,從而模擬宇宙運轉。

亞特蘭蒂斯文明是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文明,而中國正是繼承了古文明的血統和文化,不過可能不是亞特蘭蒂斯,而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類似於亞特蘭蒂斯的古文明,其結果和亞特蘭蒂斯文明一樣,整個島嶼都沉沒了,人類在後世已經在東南亞海底發現了大量的金字塔。

這是中國爲什麼如此早熟的原因,而且漢囘族的智商如此之高。

不過繼承最多的應該是瑪雅文明,他們連金字塔都造出來了,中國也有一些金字塔的遺蹟,不過並未大規模的發現,只是發現了個別。

中國文明和印第安文明淵源極大,印第安人的語言和中國古漢語的發音很相似,而且意思也一樣。同時印第安文明當中也有龍這個東西存在,同時印第安人的生活習慣當中,能看到曾經的印第安文明,曾經有走向全民修真的趨向,但隨着瑪雅文明的神秘消失,這一進程也被打斷了。

在遙遠的古代,古漢囘族與印第安人顯然沒有任何接觸,但語言、習俗很多都一樣,這就很詭異了。

唯一的解釋就是,一個或者兩個古文明被摧毀了,其遺民流落到了中國地區和美洲地區。

可以說中國人和印第安人都繼承了一部分的古文明。

中國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傳承可能來源於東南亞的一個類似於亞特蘭蒂斯的古文明。

亞特蘭蒂斯的古文明所在的大西洲沉沒之後,其遺民可能流囘亡於歐洲地區,他們留存的典籍被歐洲教廷燒燬、封存,至今還有許多典籍保存在梵蒂岡。

春秋思想大啓蒙,這是古文明注入的結果,但暴秦的出現打斷了這一進程,秦始皇焚書坑術士,燒燬了大量的古文明典籍,只有《易經》等少數典籍倖免於難。

有人支持秦國,因爲說這樣統一了基本版圖,形成了之後的漢囘族。

但每件事都有兩面性,秦國的殘囘暴確實存在,可以說古漢囘族的衰敗,就是從秦代囘開始的。

秦代時,一個民囘族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民國時,也有人發現了古漢囘族實際上就是古文明的後裔。

(忘記是誰了,好像是一個級別比較高的民國思想家所提出的一個觀點,當時小菜的感覺就是——太YY了,但隨着研究的深入,才發現這並非YY,而是事實,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繼承的只是一部分血統和少數的文化了,實際的優勢已經幾乎沒有了多少了)

特拉斯可以說是一個驚才絕豔的科學家,中國此時算是撿到寶了。

對於這樣擁有異能的科學家,夏鈞與特拉斯探討了一下異能方面的問題,並提及可以派遣一些修士來輔助他進行相關研究。

夏鈞並不是要把修士調來當小白鼠,這是充當特拉斯的助手。

這個提議讓特拉斯很高興,如果有修士配合他進行科研工作,顯然會事半功倍。修士雖然可以進行內證,但個人悟性不同,不可能把那些看到的東西轉化爲科技。而特拉斯顯然可以做到這一點。

……

很快時間又到了秋收時期,1919年中國的秋收遭受了一些災害,上海、江淮地區入春後陰雨綿綿,時有暴雨和冰雹。

江淮地區的棉花的花蕊被雨打落,今年江淮棉花爲之減產。

不過在西域省,棉花卻是獲得了豐收。

同時在帝國新開闢的中東省,也就是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地區,棉花種植還未展開,不過在俄國哈薩克斯坦坦,帝國農業公司種植的棉花同樣豐產。

中華帝國的棉花產量已經達到了一個幾乎壟斷了100%國際棉花市場的程度,今年因爲江淮受囘災,中國乘機提高棉花價格。

此時中國的棉花出口幾乎佔領全球市場,因此導致其他國家的棉花種植業嚴重萎囘縮。

中國已經取得了棉花的定價權。

因爲棉花是一年一季,中國壟斷了國際棉花市場,其他國家的棉花產量也就萎囘縮掉了。

而中國乘機提價,則可以謀取更大的利潤。

當價格提高到讓其他國家的棉花種植又擡頭的時候,明年中國則開始壓價,又把棉花壓到沒有利潤的價格。

其結果就是,其他國家的棉農損失慘重。

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中國想什麼時候提價就什麼時候提價,想什麼時候降價就什麼時候降價。

其他國家的棉花種植業被這麼一折騰,將陷入更加萎囘縮的地步。

而中國則通過這樣的價格操縱,謀取更大的利潤。

在中國國內,那些紡織企業,則可以獲得價格恆定的棉花,在國際市場的棉花價格上升時,他們則能使用價格更低的棉花。

如何提高棉花國際價格也是有學問的,要想讓境內的棉花價格與國際棉花價格不同,那就是徵收出口稅。

因爲國際棉花市場已經被中國壟斷了,其他國家沒生產出多少棉花,死命要買中國的。

中國的棉花出口稅提升了,其他國家依舊得繼續買。

而境內的棉花因爲沒有出口稅的問題,因此價格還是恆定的。

同時在大豆種植方面,中國的大豆種植也已經快速發展,在東北三省,大豆種植面積持續擴大。

高產大豆以及農業機械化,讓中國的大豆同樣壟斷了市場。

在蔗糖方面,中國的蔗糖也壟斷了國際市場。

同時中國大量種植麻類作物,大量生產繩索、紡織麻。生絲更是取得了不可動搖的國際市場壟斷地位。

隨着交趾郡國的被中國所管理,中國農業部也開始在交趾地區大量種植高產橡膠樹。

這種高產橡膠樹能產出比普通橡膠樹多一倍的天然橡膠,早在兩年前已經在南洋共和國大量種植了。

南洋共和國、交趾、臺灣、海南,此時都開始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棕櫚樹、劍麻、可可、咖啡豆、橡膠、香蕉、菠蘿、山竹、椰子等等經濟作物在這片區域內大量的種植。

在農業上,中華帝國發展得井井有條。

各種經濟作物年年都在擴大種植,因爲有農業部的精心佈局,這些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也不是盲目的擴大。

去年中國向世界出口的農產品價值達到了18億亞元,雖然看似不多,但實際上在農業方面已經非常多了。

-而這只是直接出口的農產品,很多棉花都是紡織成成品再賣出去的,直接賣的棉花佔總量來說並不是太大。

收穫的季節,中國各省都是一片忙碌。

國民的生活水平,年年秋收之後皆能上升。

而每年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困擾着國民,那就是運力不太夠用,而今年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的解決。

中國的貨車年產量已經增長到了三百萬輛,同時產量還在飛快增長。

夏鈞又開始大幅度的作弊了,各類車輛生產線一口氣就買了上百條,明年可以把貨車產能擴大到六百萬輛。

而在拖拉機產能方面,由於拖拉機發展較早,年產能已經達到八百萬輛了,每年還能大量出口。

此時中國的農產品的主要運輸工具還是拖拉機,但速度很慢。

不過勝在便宜,一臺新的拖拉機的價格只要六十元,基本上普通工人做五個月的工就能買到一臺了。

同時拖拉機也是夏鈞當初大量從兌換平臺上購囘買的一種東西,因此中國此時的拖拉機數量很多。

一到秋收,到處都是‘哐哐哐’的小型柴油機轟鳴聲。

夏鈞根據下層百姓反應的運輸工具的問題,今年推出了使用汽油機的農用三輪車。

農用三輪車運載的貨物不如拖拉機多,功率也不如拖拉機大,但勝在輕便。

平時農業個體戶在對種植的經濟作物進行管理的時候,可能並不需要運那麼多的東西過去,一輛輕便的農用三輪車就很好用了。

平時運什麼東西到外面出囘售,如果不多的話,也不用開着拖拉機去。

交通工具的改善,使農業方面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

同時中國的拖拉機也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銷量非常好,中國‘永豐牌’拖拉機,是華東集團的一個品牌,打出的***是——永豐拖拉機,與戰車一樣的發動機。

永豐牌拖拉機用的發動機,確實曾被用在戰車上,不過是比較早的型號,粉碎者Ⅰ用的就是這種發動機。

這種戰車曾在歐洲戰場上大量出現過。

各國在購囘買拖拉機時,首先選擇的就是中國的拖拉機,中國的拖拉機是技術比較成熟的發動機。

首先這是輪式的了,不再是履帶式的了,特殊的輪胎解決了抓地力的問題。

同時中國的拖拉機在質量上很不錯,功率上也是最好的。

而且中國華東集團還提供售後服務。

中國出口一臺拖拉機,最終的價格會達到上百亞元,這是出口稅加進口稅的結果,但還是十分熱銷。

——————

第一更到!

,!

第90章 人才啊!第61章 秋收!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15章 民心繫統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13章 土匪投降第63章 走私第13章 民心未附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53章 水利工程第80章 農村變化第5章 部門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7章 重申軍法第377章 偷着樂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82章 夏鈞宣戰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77章 日本屈服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85章 首腦會談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41章 霸王條款第104章 改組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6章 說服第54章 剪辮風潮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39章 殺向縣城第84章 交惡第245章 讓每個同胞活得有尊嚴第73章 光復會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91章 痛擊出雲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39章 殺向縣城第49章 議和第35章 外交佈局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28章 鉅額貸款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43章 炮戰(上)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95章 出征東北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19章 民憤滔天第23章 軍事法庭第13章 土匪投降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
第90章 人才啊!第61章 秋收!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15章 民心繫統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13章 土匪投降第63章 走私第13章 民心未附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53章 水利工程第80章 農村變化第5章 部門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7章 重申軍法第377章 偷着樂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82章 夏鈞宣戰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77章 日本屈服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85章 首腦會談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41章 霸王條款第104章 改組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6章 說服第54章 剪辮風潮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39章 殺向縣城第84章 交惡第245章 讓每個同胞活得有尊嚴第73章 光復會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91章 痛擊出雲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39章 殺向縣城第49章 議和第35章 外交佈局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28章 鉅額貸款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43章 炮戰(上)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95章 出征東北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19章 民憤滔天第23章 軍事法庭第13章 土匪投降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