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軍事威脅

————11月,已經入冬了。

在這個初冬,華東臨時政斧的上臺,讓福建百姓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不過對於浙江百姓來說,卻還不太清楚。

不過近些天縣衙內貼出告示,凡土地少於50畝的農戶免除一切稅賦,且地主出租土地之地租不可高於十斤稻穀。

浙江百姓頓時也歡欣鼓舞,不過地主不高興了。

不僅是浙江的地主不高興,連福建的地主都不高興,江西的地主更是差點鬧翻了天,局勢忽然間出現了混亂。

《新農業管理條例》的出臺就像是在趨於平靜的水潭中扔下一顆重磅炸彈,激起一片波瀾。

地主是這個時代最主要的地方力量,而地主階級大部分都屬於寄生於佃農的類型,他們靠的是出租土地過活,當然也普遍存在自己請長工到家裡做事,自主經營的現象,但很少有地主將自己的農田全部請長工來耕種,大部分都是部分出租,部分自耕。

這個《新農業管理條例》出臺後,意味着他們手上擁有的土地出租後將沒有任何收入,十斤稻穀根本收不了多少錢。

浙江、江西的鄉鎮自治議會頓時停止辦公,各地鄉紳開始抗議華東臨時政斧新出臺的這個法案。

特別是江西鷹潭、上饒一帶,鄉紳們喊着福建佬滾出江西的口號,這些鄉紳往往能糾集一大片人,江西之混亂達到三省之最,而福建最爲穩定,因爲華東政斧在此已有根基,百姓根本不響應那些地主,那些地主也只是口頭上抱怨而已,卻沒有實際上的反動。

浙江那邊的局勢也比江西要好上一些,因爲浙江無人煽動是非,而江西則不同,江西都督馬琉寶得知華東臨時政斧出臺的這個法案後,馬上開始煽風點火。

“委員長,局勢不妙啊!”遊正斌滿頭大汗的對夏鈞報告道,“江西地方上的鄉鎮議會剛建起來就癱瘓了80%,而且還在蔓延,我們的行政人員根本無法展開工作,另外還有一些鄉紳糾集百姓,暴力驅逐我們的行政人員。另外根據駐紮江西的第三讀力團報告,江西都督馬琉寶已經開始組織兵力,隨時準備相應江西鄉紳。”

“哼!江西都督,我看他能做多久。”夏鈞冷哼一聲,對當前混亂局勢絲毫沒有擔憂,福建乃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既然福建未亂,浙江也就亂不起來,浙江亂不取來,就差這江西了。

夏鈞的農業調控雖然急了一些,但並未釀成什麼可怕後果。

“馬上調集一個團的防暴警察進駐江西,另外行政部立即於各地張貼告示,澄清農業管理條例之事。”夏鈞馬上下達命令,“另外調第一、第二讀力團前往鷹潭駐紮,第三讀力團駐紮九江。”

夏鈞的命令下達後,軍部與武裝部馬上開始調兵遣將。

防暴警察屬於武裝部管轄,第一、第二讀力團則屬於軍部管轄,一個團的防暴警察坐上卡車,從建安到仙霞關的公路直接開出福建,然後進入江西地界,開始分駐各地進行防暴任務。

第一與第二讀力團部署在永定、汀州一帶,調動起來雖然不如防暴警察那麼快,但道路基本上無礙,在全軍摩托化運輸的情況下,調動起來非常快速。

夏鈞調集兩個讀力團進入江西,是因爲江西局勢不穩,隨時可能爆發衝突,而夏鈞新編的五個讀力團的戰鬥力並不怎麼強,因此他調集了三個團過去,那個什麼馬琉寶要火併的話,他就隨時恭候了。

行政部在夏鈞的授意下,很快各地州縣貼出了告示,宣稱新農業管理條例並非欲奪地主之利,只因出於自食其力之立場,防地主寄生於佃農之身,地主可自聘長工從事農墾,華東臨時政斧將爲他們供應充足的肥田粉(化肥這年代的叫法),以及農業機械的支持,並揚言華東臨時政斧提供的農業機械一長工可比十長工……這是一個安撫地主階級的告示,並以林德寶剛成立的‘農墾公司’爲例,列舉了各種農業機械的效率,以及自主經營的效益。

這份告示上說得的確沒錯,不過唯獨漏了農業稅上的定義,夏鈞此時還沒有出臺一個明確的農業稅徵收政策,這是下一步的調控動作了。

先把這些地主忽悠住,等局勢穩定下來了,再提高他們的農業稅,到時候這些地主想鬧都沒人響應他們。

只要給華東臨時政斧一定時間,就能把這些地主的民衆基礎耗光,到時候這些地主想鬧事,哪個百姓支持他們?

夏鈞這第一步的農業調控,意在保護自耕農和佃戶的利益,這些人絕對有占人口的80%左右,甚至更高。

而那些地主,說是社會精英也可以,說是寄身於農民身上的臭蟲也可以,反正夏鈞不會再容忍他們佔據生產資料,所以第一步的農業調控完成後,就是進行第二步的農業調控——增收針對地主的農業稅。

增收農業稅後,就會把一大批不善經營的地主刷下去,讓合適經營的地主、農墾公司接手這些農業資料,從而把臭蟲掃到一邊,把精英留下。

所以說,這份告示雖然可信,但夏鈞還有後招。

Www ●тт kΛn ●¢ O

這份告示張貼出去後,各地地主的情緒算是穩定了下來,浙江地區的混亂很快就消失了,各地鄉鎮自治議會開始運轉。

江西那邊隨着告示張貼,以及防暴警察進入江西之後,地方上的局勢也穩定了下來。

這些防暴警察可謂是全副武裝,盾牌、頭盔、電擊棍、高壓水槍,不過這些防暴警察並未持槍。

他們一進入江西,很快就和鬧事者發生了衝突。這些防暴警察武裝得跟烏龜一樣,在衝突中很剋制,一些看準了他們不敢還手的地主讓人上前打砸,結果被這些防暴警察用電擊棍打倒在地,然後一一逮捕。

僅僅三天時間,防暴警察便逮捕了上百名鬧事者,這些鬧事者全被關進了警察局審問,審問速度很快,這些暴動者很快把唆使他們的地主招供了出來,警察局馬上把這些人給放了,而是把那些唆使鬧事的地主抓了起來。

夏鈞在建安立即召開司法會議,馬上確定了《社會治安管理條例》,條例中規定,在不具備一定民衆基礎的惡意暴動,唆使者可判至死刑,並抄沒家產。

這次夏鈞來真的了,很快那些被逮捕的地主就被地方法院判處死刑,並抄沒所有家產,判決一下,當天立即執行。

當那些地主被當衆槍決,並且抄沒了家產之後,江西地主頓時震動,一個個慌忙跑回家,也不敢再鬧事了。

此次他們鬧事,就面臨着一個很鬱悶的問題,那就是很多百姓並不支持他們,他們能唆使的也只是本宗族人員,甚至還要出錢。

很多地主都知道,在《新農業管理條例》的規定下,那些自耕農和佃農是不可能支持他們的。

現在華東臨時政斧派了這麼多的防暴警察進駐江西,又槍決了一批唆使鬧事的地主,還抄了家。誰還敢在這時候頂峰鬧事?再說新農業管理條例並未做絕,自己請長工還是可以的。

江西的混亂局勢僅僅持續了六天,便被夏鈞以雷霆手段迅速鎮壓了下去。

鎮壓了江西的亂局,也帶動了浙江的安定,局勢從忽然混亂的情況又再次迴轉。

這時候夏鈞調集的救濟物資也陸續運到了各地,華東集團旗下的糧行也開始在各地開設救濟站。

誰要是肚子餓了沒飯吃,都可以到救濟站裡吃上一頓,只有白粥和饅頭吃,其他則沒有,就算是穿着絲綢的富貴人家想來吃這救濟飯也沒問題。

華東糧行的這種義舉,很快在各地受到好評,百姓買米許多都到華東糧行,不過到華東糧行的救濟站裡蹭飯的還真不少。

這個年代的百姓普遍貧困,可以白吃白喝,自然是蜂擁而入。

好在夏鈞手上的大部分糧食還未脫手換錢,有足夠的糧食養他們,不過農業上的收入本來預計有將近4000餘萬兩,不過救濟站開了以後,這4000萬兩的收入就要縮水了,不過夏鈞也不打算賺這個錢。

國家確保公民的食品供應,免費給公民發放食品,在這個年代當然是極少的,不過在二十一世紀就是很平常的,很多國家都是這麼做。

消耗了這些糧食,夏鈞可以得到民心,因此夏鈞還是賺了。

救濟站着掛上了夏鈞的肖像,宣傳說這是委員長的政策。救助站主要在城市設立,地方鄉鎮則較少,而那些救濟物資,則大部分都是在農村發放,因爲農村人口更多。

大部分的行政人員還是很守規矩的,救濟物資到了便開始東奔西走給貧困戶發放,少數有貪污的行政人員也不敢明目張膽,只是挪賣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發放了下去。

這批救濟物資的到達,讓許多百姓瞬間感覺到了華東臨時政斧的溫暖,民心指數一路飆升。

相應的,各地方局勢迅速安定。

11月10曰,辛亥革命爆發後一個月,江西都督馬琉寶電華東臨時政斧,要求華東政斧退出江西,否則將採取必要手段。

華東臨時政斧迅速穩定江西局勢,這讓馬琉寶很是意外,不過華東臨時政斧侵佔江西地盤是他所無法容忍的,最讓他無法容忍的是華東臨時政斧佔據了九江、景德鎮等富庶之地。

九江作爲扼守鄱陽湖進入長江的水道要地,其重要姓可想而知。

已將自己視爲江西之主的馬琉寶,豈能容忍這些地區落於外省之手,隨即對華東臨時政斧施以軍事威脅。

()

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27章 水利專家第94章 東北自治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103章 集團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35章 外交佈局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263章 逗你玩,衝鋒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17章 支援漢陽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9章 民憤滔天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31章 礦業佈局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94章 東北自治第39章 殺向縣城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35章 摘桃子第4章 獨擒羣匪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76章 邀請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2章 土匪襲村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11章 賒賬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47章 刺刀第76章 邀請第29章 塔娜的宏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68章 討要接濟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103章 新氣象第104章 改組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56章 洋妞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15章 民心繫統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373章 全民命格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51章 繼續貸款第17章 西鄉自治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5章 外交佈局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6章 三酸二鹼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36章 民族與信仰
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27章 水利專家第94章 東北自治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103章 集團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35章 外交佈局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263章 逗你玩,衝鋒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17章 支援漢陽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9章 民憤滔天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31章 礦業佈局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94章 東北自治第39章 殺向縣城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35章 摘桃子第4章 獨擒羣匪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76章 邀請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2章 土匪襲村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11章 賒賬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47章 刺刀第76章 邀請第29章 塔娜的宏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68章 討要接濟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103章 新氣象第104章 改組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56章 洋妞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15章 民心繫統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373章 全民命格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51章 繼續貸款第17章 西鄉自治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5章 外交佈局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6章 三酸二鹼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36章 民族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