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

十一月一日,華東廣場上人山人海。

今日是中華帝國建國大典,不過按照夏鈞的吩咐,還是一切從簡,沒有去弄出浩大的聲勢。

只是人民羣衆的聲勢很浩大,各界人士紛紛涌入華東廣場進行觀禮,將偌大的廣場擠得滿滿的,政府已經啓動了防踩踏措施,大批警察在廣場上維持秩序。

一大早,夏鈞就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人羣頓時發出熱烈的歡呼,夏鈞脫下軍帽向羣衆致意。

在夏鈞身邊的則是李詩婧,她今天也一同出席建國大典。

一同出席建國大典的還有各軍區軍長、參謀,以及華東政府的行政的官員,基本上能到的都到了。

北洋政府的高官們也到了,不過他們只是配角。

八點整,九十九響禮炮轟鳴,夏鈞開始在萬衆矚目之下,來到高高的話筒前,衆人不由屏息傾聽。

“我宣佈,中華帝國今天正式成立了。”夏鈞緩緩的用高昂的語調喊道中華民族自辛亥年推翻異族統治,從那時起就意味着中華民族掙脫異族帶給我們的苦難與枷鎖,中華帝國的建立,意味着我們中華民族開始邁向全面復興的步伐,中華民族……萬歲”

下面的羣衆頓時沸騰了,跟着夏鈞高喊:

“萬歲……”

“萬歲……”

“萬歲……”

夏鈞舉起手壓了壓,廣場上快要擠滿的羣衆終於是停下了歡呼。

“承蒙國民推舉,鈞今日就任帝國元首,雖不才,然可向全體國民再次保證,當做到五項要求,第一:讓所有中國國民實現溫飽。第二,讓每個出生在中國的國民,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權利。第三,專政體制下,約束官吏,杜絕腐敗。第四,絕不做出損害民族利益的舉動。第五,讓每個同胞都能活得有尊嚴。”

“我們是一個帝制國家,帝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然今時今日西方民主傳入,國內存在一些分歧,爲考慮部分羣體的意見,因此我們求同存異,擱置爭議,鈞只就任帝國元首,而不任帝國皇帝。鈞就任元首之十二年期限間若有建樹,民心依舊存在,則完全恢復中華帝制。鈞若無所建樹,民心盡失,則十二年後下野退隱,當無虛言。”

夏鈞此時卻是不再謙讓,既然已經許下了承諾,也無需再行謙讓。

……

整個開國典禮很簡單的就結束了,夏鈞在發表了就職講話之後,又參加了祭天大典,這是習俗,雖然有些繁瑣夏鈞也硬着頭皮上了。

接着,遊正斌發表了內閣首輔就職講話。

中華帝國的政體模式已經正式確定,即成立責任內閣,內設一名首輔,三名次輔,內閣平時負責處理政務,然後交給夏鈞審批。

作爲帝國元首,夏鈞平時的決定,也將由內閣擬票以決定是否通過。

基本上這是一個照搬明代內閣的制度,明代內閣屬於雖無宰相之名,卻權力勝過宰相,而且可以限制皇權的一個機構。

明代設立內閣,內閣權力很大,也正是如此,皇帝十幾二十年不上朝國家都不亂掉,明代實際上已經走上了一個變相的君主立憲時期。明代內閣到了張居正時期到達巔峰狀態,顯現出了極高的權力。

遊正斌出任中華帝國內閣首輔,陶成章、閻錫山、吳彥章出任內閣次輔。

這個任命是夏鈞親自擬定的,遊正斌勤勉聽話,進步也很大,足以勝任內閣首輔。陶成章老成持重,雖然比較保守,但卻是必不可少。閻錫山則老謀深算,深諳中庸之道,很多頭疼的問題可以交由他去處理,吳彥章則是原工業部長,未來走的是工業路線,吳彥章出任內閣次輔,主要處理工業上的問題。

教育部部長的工作則由章太炎接任,工業部部長由甄玉成擔任,甄玉成是剛從學校裡畢業兩年的大學生,在基層磨練了兩年,被夏鈞以火箭速度提拔了上來。甄玉成理論知識過關,又極具奮進精神,作爲夏鈞的得意弟子,在此人才稀缺之際,自然是能夠以火箭速度直接躥到工業部長上面。

閻錫山被任命爲內閣次輔,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閻錫山本並非是最初的一批元老,竟然躥到內閣裡去了,這也意味着閻錫山未來將是中華帝國的核心高層之一了。

當然這也與閻錫山將他的資產全部賣給了華東集團有關,若是閻錫山還擁有龐大的個人資產,那是完全沒有上升空間的。

遊正斌發表了就職講話後,三爲次輔也陸續發表了就職講話。

中華帝國的體制結構基本上確定了下來,以帝國元首爲領袖,帝國元首掌控軍政大權,內閣則負責處理政務。

再下面則是各部門,處理的份內之事。

帝國成立之初,總是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和落實的。

宗教問題上,夏鈞提出了立道教爲國家,限制佛教斂財的政策,基本上也就是學習南洋共和國的政策。

這份議案隨即被送到了剛成立的內閣,遊正斌與三位次輔商議了一番,認爲南洋共和國的宗教對待政策確實有可取之處。

佛教既然爲出家之人,衣食溫飽國家自可爲其提供,但其不可聚斂社會財富,想要錢先還俗。

“完全禁止佛教斂財是不太可能的,因爲香客多會施捨錢財,不如把和尚在寺廟之外的斂財行爲禁止,而在寺廟之內香客的錢財則收歸國有,再留一部分給他們修繕寺廟。可以專門成立一個佛教機構進行管理。”閻錫山說道。

“這個辦法不。”

“附議。”

內閣很快寫上建議,然後讓人送回夏鈞手上,夏鈞看了這個內閣批覆,蓋上帝國元首大印,正式生效。

內閣很快下令成立‘佛教管理總辦’,這個機構將對國內的佛教寺廟、和尚進行登記管理。

在保障和尚衣食供應充足的前提下,禁止和尚在寺廟之外的任何斂財行爲,寺廟內部的斂財項目也將受到管理,香客還願的錢財將對半分,政府一半,寺廟一半。

同時寺廟不能自由動用這筆錢,這筆錢由佛教管理總辦代爲保管,寺廟要想動用這筆錢,是拿去做用都得打個明白的報告上來,在用的時候同時還要有所監督。哪個和尚貪污,也將按照貪污罪論處。

中國的求神拜佛之風很盛行,佛教作爲一個確實有能力解決香客煩惱的一個宗教,因此才能在中國這個都信又都不信的大環境下盛行開來。

現在中國富裕了,求神拜佛的風氣就更盛了,許多香客出手豪爽,寺廟斂財行爲開始復甦。

和尚本爲出家人,視錢財如糞土本是自身應當具備的一個準則,政府對此做出限制,並不動搖他們的利益,只會讓佛教內部更加的純淨,把那些到處騙錢的假和尚從佛教內部剔除掉。

想要錢就別出家,還俗也沒人攔着是吧

因此對於佛教的限制是很合理的,佛教本身也無法做出反對。

在限制的同時,中華帝國免費爲和尚提供衣食,些許衣食對如今這個生產力迅速增長的龐大帝國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作爲一座寺廟的主持,缺衣少食了,只要打份報告,政府馬上給你送來。

陳櫻寧作爲道家協會會長,同樣提交了一份對道教進行約束的報告,報告中對道教風水、算命等活動提出了限制要求。

道教沒有佛教的制度,修道之人要想獲取生活所需的衣食,除了自身家庭條件以外,就得靠算命、風水來賺錢,而《周易》正是算命和看風水的利器,只是有點大材小用。

也有很多人打着看風水、算命的伎倆騙取騙財,陳櫻寧建議對風水師及算命人士進行專業的考評,拿到執照才能進行這些社會活動。

同時陳櫻寧建議,道教也應享有免費供應衣食的福利,以讓修道之人可以安心修道,同時國家給道士衣食用度,修成神通之後應回報社會,諸如地方上有無法偵破的案件,可請那些修出神通的道士或者和尚出面解決。

此時的中華帝國有一個軍情二處,軍情二處相當於是‘異能局’,專門吸納那些非修行人士的異能覺醒者,如果國家內部發生了一些震動高層的惡性案件,在無法偵破的情況下多會請軍情二處的異能者出馬。

這些自然覺醒的異能者,所擁有的異能相比那些修士的神通來說,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但修士脫離塵俗,因此除了極少數以外,多數都是不可能被政府招攬的。

不過國家既然出錢養他們,要請他們出馬辦一兩件舉手之勞的小事也是很容易的,因此也需要對那些修出了神通的修士進行登記。

陳櫻寧這個提議內閣很快通過了,並且再次送到了夏鈞手上,夏鈞仔細看了一遍這份報告,又在報告上寫上了他的意見,即在各地成立道觀,然後以國學研究院的道家研究院挑選精通玄理之人前往各地道觀佈道,以壯大修道羣體。然後蓋章通過,又送回了內閣,內閣對於元首的意見再次蓋上大印,然後下發了下去。

很多人認爲道家除了活得久一點,其他對社會的貢獻基本上是沒有的。這種想法是很誤的,道家從古至今一直髮揮着其獨特的社會作用。

如今中華帝國出錢養他們,也花不了多少錢,就算是出現幾百萬名道士也養得起,修道之人的開銷是很小的。

國家的支持,也在社會上創造出了一個很好的修道環境。而且也在引導這些修士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他們本身就是有能力做出貢獻的。

就算是後世的中國,也有對道士的扶持政策,不過只是扶持一小部分,也是爲高層服務的。

隨着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物質越來越豐富,信息量越來越大,修道方面會進入一個‘末法時代’。

這個叫法是後世佛教提出的,之所以稱之爲末法時代,不是因爲靈氣枯竭,而是人的識神越來越強,元神就不容易修了。

人分元神和識神,元神是先天掌權,沒有意識,識神是後天掌權,有意識存在。

正如《黃帝陰符經》中所云: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神而所以神。

意思就是有意識的識神看似是神,但並不是真的神,而無意識的元神看似不是神,但卻是真的神。

古代社會沒那麼複雜,人的思維比較單純,識神掌權不穩,因此元神容易修,按照佛家的說法就是慧根高。而隨着社會的發展,物慾橫流之間人的思維就變雜了,識神掌權更加穩固,元神就不容易修了。因此才叫‘末法時代’。

在這個末法時代,人們的慾望強烈了,有攀比了,一個人突然退出塵俗去修道了,親戚會看呢?首先在行動上就受限制了,再則修道也需要生活,物質方面又被限制了。

如果有國家的認可和支持,那麼避世修行也就不會被人當怪物一樣看了,再則物質上也不受限制。

在末法時代來臨時,國家應給與一定的支持,以規避社會發展給修道界帶來的打擊。

如今農業生產力暴增,吃的穿的還會沒有?再給與修道人士一個合理的社會地位,即可規避‘末法時代’。

‘末法時代’並非是絕對的災難,《黃帝陰符經》中又云: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修真之道,採先天,化後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只要有足夠的毅力,再穩固的識神也可以伏藏起來。

……

中華帝國成立之後,各國的華東大使館皆變更爲中華帝國大使館,外交關係上依舊與以前華東政府一樣,因爲中華帝國政府就是華東政府演變而來。

帝國成立之時,各國駐中國大使館接發來慶賀,由於只在消息公佈後十天成立建國大典,因此很多國家的使團併爲趕上。

拉希德阿拉伯王國作爲此時中華帝國的主要小弟,在聽聞中華帝國成立後,馬上派遣出了一個使團前來進貢。

拉希德阿拉伯在阿拉伯半島上已經牢牢獲取了統治地位,國內的工農業也有所發展。農業上已經能做到初步的自給自足,但嚴重依賴中國給他們提供的高產作物。而在工業上,發展的項目主要就是煉油。

至於污染問題,世界上除了中國有所關注以外,其他國家還根本未有足夠的重視,更何況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國。

隨着經濟的發展,拉希德阿拉伯王國皇室的生活開始奢華起來,但他們軍事上的投入卻不大,則是嚴重依賴於中國。

此次拉希德阿拉伯王國的使團前來中國,主要是想與中國的保安公司簽訂僱傭軍隊的合同。

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拉希德阿拉伯王國也意識到了危機。

十一月三日,拉希德阿拉伯王國使團到達中國杭州,夏鈞親自接見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國使團。

拉希德阿拉伯作爲之前華東政府在海外扶持起來的第一個政權,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

同時阿拉伯半島上的石油也是對中國來說極爲重要的。

爲了能夠牢牢的掌控拉希德阿拉伯王國,拉希德阿拉伯王國將是華夏會對外擴張的第一站。

同時也是中國對外推廣中國文化的第一步。

首先要推行的就是漢語

在接見阿拉伯拉希德使團是,夏鈞很快與他們達成了僱傭軍協議,將由雪豹保安公司向拉希德阿拉伯派遣一支兩萬名士兵組成的僱傭軍。

這支僱傭軍的僱傭費用只是日常開銷的,拉希德阿拉伯的經濟雖然發展起來了,但還比較脆弱,因此中國將向拉希德阿拉伯王國提供一筆一億復興幣的貸款。

對於一個小國來說,一億復興幣已經算是鉅額貸款了。

其實這筆錢,中國白送給拉希德阿拉伯都算是賺了,因此中國免費在拉希德阿拉伯開採石油,而且還沒有出口稅。等於說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國在石油開採方面除了煉油能拿到點工錢外,其他的基本上拿到到一分錢。

完完全全是霸王條款,但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價格低廉,又沒有說進入巨大的能源消耗時代,而且對石油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強,因此才能讓中國鑽了空子。

像拉希德阿拉伯增派兵力是夏鈞求之不得的事,還要人家付錢,實在是太……太爽了,既然人家提出來了,那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在達成了主要目的之後,拉希德家族派來的使團也就交給下面的去接待了討論其他問題了。

新上任的工業部長甄玉成很快找上了拉希德阿拉伯使團,很快與他們達成了一項修建稀土提煉廠的協議。

拉希德阿拉伯王國正在發展經濟,聽到有人到他們境內開廠,自然高興得不得了,以爲是中國給他們的好處。

中國是一個稀土資源極爲豐富的國家,不過此時中國卻不對稀土進行開採,主要的開採集中在美國。

美國此時還沒有戰略礦產儲備的制度和意識,更無對戰略資源保護的意識,對於開採這些稀土資源,美國沒有相關的法令進行禁止。

而對稀土的開採行爲,主要是由阿布洛特集團來進行,反正誰開採的都一樣,中國正在滿世界收購廉價稀土。

稀土資源以中國最多,其他國家本身就好,如果中國限制出口,把其他國家的稀土開採完了,那麼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將受到嚴重製約。

——————

第一更到

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20章 逆襲清軍第40章 狠手段第102章 空軍戰機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103章 新氣象第23章 收買民心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74章 震撼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41章 霸王條款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2章 福建獨立第59章 捲菸廠第16章 說服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60章 港口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4章 寂寞似雪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0章 偵查匪村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8章 鉅額貸款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5章 民心繫統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82章 夏鈞宣戰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301章 戰鬥結束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14章 公然霸佔第51章 繼續貸款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90章 人才啊!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84章 捷報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89章 炮臺第166章 日本驚懼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26章 三酸二鹼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18章 自治議會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91章 工業狀況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59章 捲菸廠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6章 民團成立第31章 下鄉資農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5章 私下通信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
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20章 逆襲清軍第40章 狠手段第102章 空軍戰機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103章 新氣象第23章 收買民心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74章 震撼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41章 霸王條款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2章 福建獨立第59章 捲菸廠第16章 說服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60章 港口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4章 寂寞似雪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0章 偵查匪村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8章 鉅額貸款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5章 民心繫統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82章 夏鈞宣戰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301章 戰鬥結束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14章 公然霸佔第51章 繼續貸款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90章 人才啊!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84章 捷報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89章 炮臺第166章 日本驚懼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26章 三酸二鹼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18章 自治議會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91章 工業狀況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59章 捲菸廠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6章 民團成立第31章 下鄉資農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5章 私下通信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