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

太子殿下敦厚,這是這段時間整個朝堂對趙曦的評價。

趙曦很知道分寸,也知道進退。縱觀歷史,沒有一個囂張的太子會有好下場。

所以,他試着做一個內斂的太子。直到朝堂諸公把兒時一些出風頭的事,定義爲年少輕狂……這時候也不大。

對於朝堂議論他職司的事兒,從來只帶着耳朵去聽,然後再繼續聽奏對,聽老爹給他講帝王心得。

那怕是被問起,他也是順着自己揣摩出來相公們和老爹的意思回答……不就是一團和氣嘛,這個他會。

成人後的太子,展現與陛下類似的作風,這讓朝堂很放心。

就是在滔娘有了身孕,緊接着那個做汝南王的堂伯嗝屁時,趙曦都沒表現出一絲愉悅或幸災樂禍的情緒來。

他倒是覺得,這個堂伯終於解脫了,不用再憂心自家第三代做備胎的可能。

父子倆,兩代備胎,爲能榮登大寶,苦心經營幾十年,也隨着他的去世而煙消雲散了。

這幾十年,有過欣喜,有過不甘,有過怨恨,也有過歹毒的行爲。如今,一切都了了。

似乎在聽到堂伯離世的那一刻,趙曦對於汝南王府所做過的一切,也放下了。

人死債消。

再後來聽聞世子們因爲誰作爲承嫡者而鬧出了笑話,就更沒什麼想法了。

跟這類眼界的人計較掉價……其實趙曦也不想在宗親中搞那些血淋淋的事兒,要做也是跟趙宗詠那般……不見血。

朝堂對於太子職司採取了拖字決,每當有人提及,又會有一次爭論,到最後便再沒人提及了。

趙禎其實也不想真的給兒子安排什麼職司,並不是怕兒子攬權,與他自己有什麼爭端,他是覺得有兒子在,很多的奏摺處理起來要輕鬆很多。

兒子總是能敏捷的切中奏摺的核心,並提出相當溫和又有效的解決方法。當然,這不是趙曦本意,在他老爹當政時,奏摺的處理,得符合老爹的風格。這也是朝堂諸公經知曉後,對他認同的原因。

所以,關於太子殿下職司之事,便擱置了,最起碼趙曦覺得在老爹有生之年是不會再提起了。

無所謂,趙曦更喜歡現在他處於朝堂的角色,很好,能很全面的瞭解整個國朝的艱難運行,也能很客觀的熟悉這些朝臣,特別是那些臺諫。

國朝慣例,每個官員升遷必須有臺諫任職經歷,現在的臺諫,或許在自己當朝時,便是執宰,他需要看明白。

自從丟下太子職司的爭論後,閒着沒事的朝堂又開始了相互找茬,便又開始一茬又一茬的執宰更迭。

這還不到兩年,執宰換可兩茬……趙曦也就懂了爲什麼執宰時只會拆東牆補西牆了。沒辦法,即便想推行個政策,還沒來得及鋪開,自己就該外出了。

說實話,挺雜亂的。

可趙曦從未在官員的任免上多過嘴,一點都沒有。

他很清楚,如今的他就跟當初的他一樣,甚至還不如當初的他。那麼人事權,永遠是一把手的,那怕一把手問意見,那只是程序或者尊重,並不是讓你做主的。

這點他執行的很嚴格,那怕是他老爹,他也一樣把該守的規矩守着。

歐陽修歸朝了,當初意氣風發的年齡,現在也已經快知天命了,鋒芒不見了,倒是多了份儒雅,越來越像個純文人了,而如今的國子監祭酒好像也是專門爲他這氣質預留的。

可韓琦和富弼卻仍然一直在各個軍州轉……該不是還擔心他倆回來爲老範翻案吧?

從歐陽修的變化,趙曦很擔心這十幾年,會把韓琦、富弼兩人曾經的棱角磨平了。

王安石趙曦也見着了,多少次朝議,趙曦也沒見他有什麼驚人的言談……這人趙曦還是知道的,絕對跟自己一樣,是憋大招呢。

要說在趙曦眼裡,誰最像個政客,唯有文彥博文寬夫了。

自從因爲搞定一個王則進了朝,從樞密副使做起,這近十年,東西兩府來回更迭,只有他沒有再外出過。

並不是他沒人彈劾,偏偏人家從來不避讓,有什麼彈劾自辯什麼,也從來沒自請外出,或者回家等處置過。就待在朝堂,看着你們說我,死皮賴臉的扛着,一直扛到你們什麼也不說了爲止。

這纔是政客應該具備的素質……

趙曦就像個看客,看着整個朝堂你方唱吧我登場的大戲,慢慢的在腦子裡成型自己的執政方略。

趙曦本想就這樣一直收斂到自己登基,沒想到發生了自己不得不展露鋒芒的事兒。

儂智高反了。

開始別說是朝廷,就是趙曦也沒當回事,因爲他不記得大宋有什麼有名的農民起義事件。

可接二連三的奏報,讓朝廷不得不重視起來。

從廣南西路到汴梁,那怕是驛遞,少說也得月兒半載的,也就是說,朝堂得到奏報,知曉廣南西路具體情況,要比當地的實際現況遲近一月。

一月呀!誰都能想象的到,這一月的時間,整個廣南西路將會混亂到各種境況。

這時候,朝堂終於開始正視了,卻也亂了。這就是文人朝堂的真相。

國難思良將,到這時候,靠他們的嘴和筆是不行了。

“陛下,廣南路多年不經戰事,軍卒懈怠,雖餘靖、孫沔援戰,爲保不失,老臣以爲,須着西軍前往廣南。”

龐籍說出這般話,趙曦總感覺政事堂好像應該壓着些奏報。

其實壓不壓吧,從邕州開始,賓州、橫州,貴州、潯州、賀州,接連着都是棄城而逃……國朝對這些知州確實有點過於優待了。

“何人爲帥?”

趙禎確實有點慌了,這才三五日,已經連失五州,如此這般下去……

怎麼說呢,就是廣南西路那邊,也沒想着會被禍亂到這般地步。儂智高起事之初,並未有人當回事,直到後面國朝軍卒連接潰敗,連失數城,纔想起來緊急奏報。所以,奏報便成了這般一日三另的情況。

“陛下,老臣以爲,狄青狄漢臣可任!”

“陛下,狄漢臣不宜爲帥!”

龐籍的話剛落下,韓絳就直接否了。

爲什麼?國朝從來不曾有武將爲帥者。

況且,那邊現在又是儂兵起事……趙曦知道機會來了。

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六八章 沒死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一五章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四三七章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三二章 推進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三八章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六六七章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
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六八章 沒死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一五章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四三七章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三二章 推進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三八章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六六七章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