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

效果相當不錯。

景洵一次次點燃他做的那種大爆竹,一次次往戰馬耳朵裡塞麻布疙瘩,到最後,戰馬在爆竹響起以後,騎士們還能遊刃有餘的控制。

這一下,總算是讓大家放心了,就是滿心疑慮的西夏武士,在看到這情形後,也都踏實了……一羣蠢貨,無非是聲音大一些而已,居然讓宋軍打成這樣!

軍心,這算是收攏好了,接下來又有爭論了。

該打哪?

大軍現在是在韋州周圍,也就是靜塞軍司的駐地。

wωw¤ TTKΛN¤ ℃ O

二三十萬大軍,那是一個韋州能放下的……好在西夏人不挑住處,隨便都可以。

這地方對西夏大軍而言,是個最合適的駐軍之地。

往東,越過橫山,便是宋國的環州。往西,翻過殺牛嶺,就可以長驅直入會川。

而往南,幾乎沒什麼關隘險地,可以一路殺到秦州境。

不管是原來的定川寨之戰,還是好水川,都是在這條線上。

如今積聚了如此規模的控弦武士,還多爲騎兵……除了漢軍,應該說大夏全部都是騎兵。

本來就是準備直接殺到秦州的,只是皋蘭失守,以及葭蘆河兩岸全數被種諤收復,讓西夏的營帳多了很多聲音。

“晉寧軍、綏德軍、保安軍,整個東邊少說也有七八萬宋軍。從覆蓋奪取葭蘆河流域看,宋國主攻應該是環慶的種家……”

這是傳統勢力範圍在左廂神勇軍司的。自家的二郎被滅了不少,地盤也被宋軍給禍害了……從來沒有想過回不來,只是暫時被宋國佔據一陣而已。

“龍州、銀州、石州、鹽州,整個環慶緊緊貼着四州之地,一旦邊寨全部失守,預示着四州有可能全部成了邊城……”

大夏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擔憂?偏偏這一次,這種家折家就跟瘋了似的,一點情面都不留,拔掉了幾乎整個左廂神勇軍司和祥佑軍司的營寨。

到底要弄哪般?

可不管最終會不會再打回來,現在的草場沒了,羊羣沒了草場,這將預示着明年必定會減產。

所以,一心想攛掇着能全軍壓向東面,把綏德軍和晉寧打回去,甚至直接打到延州去……

“大王,蘭州的禹藏花麻和木徵一直沒給個準信,這一年信使往返多次,一直就是含含糊糊的。”

“現在宋軍打下了皋蘭,雖然不至於威脅到卓囉和南軍司,可對於大王招攬禹藏花麻和木徵的大事,勢必會有不好的影響。”

“況且,蘭州與青塘唃廝羅不和,我大夏瞭解,難不成宋國不瞭解?”

“會川的郭逵又與蘭州各方勢力多有往來。如今打下皋蘭,若趁勢南下,恐怕禹藏花麻和木徵,轉頭就歸順宋國了。”

“如此看來,西邊是必須重兵壓過去的,只有把皋蘭收復,才能讓大王謀算蘭州幾年的心血不白費。”

這個好像也有些道理。

這時候是真正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各人有各人的立場,也自然能找到符合自己立場和利益的措辭。

很多事都是這樣,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問題,也就有了不同的結論。

“陛下,諸位將軍,我們何不換個角度想問題?”

“衆所周知,如今與我大夏作戰的主帥乃是宋國太子,是宋國未來的帝王,還是唯一的繼承人……”

景洵儘管在西夏,可還是沒捨得丟掉士人的做派。比如稱呼,他就覺得稱呼什麼大王很不合適,就應該是正式的稱呼陛下。

李諒詐還就好這一口。景洵更喜歡裝逼,拿捏一下,做做勢。

這時候他停頓了,就是在等人接茬……

“哪有怎樣?”

果然有人接茬。景洵在整個西夏的朝堂,是非常有優越感的。

“多少年宋國與我大夏交戰,何嘗有把策引戰打成主力戰線的情況?”

“種諤和郭逵如此瘋狂的,不顧及深入我大夏境內作戰,目的會是什麼?各位可曾想過?”

“他們的目的就是在遮掩宋國秦州兵力以及主帥不及的事實,引導我大夏騎兵分兵攻打皋蘭和葭蘆河,從而爲宋國的秦州一帶減輕壓力!”

這一次景洵是自問自答,根本沒捨得停頓……他擔心有人想到了,讓他心裡憋着的高深想法說不出來。

因爲他看到了,大夏皇帝的內相樑乙埋,似乎有開口的意思,所以趕緊把話說完了。

果然……

“陛下,乙埋贊同景相公所言。宋國殿下趙曦,這次主導對我大夏作戰,是因爲他有南征安南的前例。”

“而他所謂的南征經歷,說白了是宋國文臣忌憚狄青功高,而將南征功勞戴在他頭上的做法。”

“如今狄青因病致仕,宋國西軍中也就種家折家,以及郭逵還算得上有跟我大夏一戰之力的將帥。”

“但我大夏在宋國侮辱使臣,殘害我大夏武士之初,在整個與宋國的邊境,全線對其開戰。這樣的做法,讓宋國無法朝堂一時無法調任將帥,每一處都需要防備。是故,纔有了宋國太子殿下擔任主帥的事實。”

樑乙埋早憋不住了,有些想法是跟景洵相同的。他倆沒有具體的勢力地盤,所以在考慮時,可以完全撇開如今的損失去考慮。

可惜,還是讓景洵搶先了,所以他一句接一句的把景洵後面想說的都說了。

這時候是不是該說一句:果然是自己人才瞭解自己人?最起碼景洵和樑乙埋,是純粹以漢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的。

“陛下,如內相所言。宋國太子我是見過的,魯莽衝動之輩而已。”

“當初我隨寧令哥出使宋國,宋國太子因寧令哥幾句激言,便不知所爲的以身涉險,非沉穩性子。”

“如今之勢,不管宋軍在東西兩路如何猖狂,我大夏只需要集中兵力,直搗秦州,將那宋國太子拿下……別說是皋蘭葭蘆河,到時候商討延州又如何?”

論嘴皮子,那怕是在國朝,這些文士都所向披靡,更何況在這些只識得彎弓腰刀的西夏朝堂?

景洵和樑乙埋這一唱一和,把本來還爭論着往東往西的西夏勳貴,直接說愣了。

好像真的是這麼回事。

不說這秦州有宋國太子,關鍵是這一路適合策馬奔騰,還有沿路那些密密麻麻的軍寨…~話說,大夏武士出征,口糧全靠掠奪的。

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六九三章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六一二章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四六三章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六八八章 等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四二六章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四二八章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六三五章第六一二章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
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六九三章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六一二章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四六三章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六八八章 等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四二六章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四二八章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六三五章第六一二章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