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五章 說服

要說在這次事件中,心中最有數的,還是王安石。

王安石自覺還是瞭解官家的,特別推崇官家在財貨之道上的造詣。即便是薛向,王安石也覺得是在拾官家的牙慧。

國朝的一條鞭稅法,是在官家的框架下完成的,就是目中無人的兒子,也對官家的一條鞭稅法的框架讚歎不已。所以,王安石覺得,如今國朝商稅的漏洞,官家應該很清楚。

這一次,他王安石無非是給官家遞一把刀,就跟上幾次一樣,自己背鍋,官家割肉。所以,他從來不擔心佔地增稅法是否通過的問題。

官家的威望,已經具備了一言而決。

等他看到閬州陳琦的申明時,更加確定,佔地增稅法會順利實行。

這不,官家宣自己奏對了······

王安石以爲官家是單獨召見,沒想到富弼會在場。王安石本來就不是個在意他人的性子,富弼是否在場,他倒也無所謂,雖然擔心富弼會摻和,他也知道,富弼並不擅長思辨。

“王閣老,佔地增稅法恐怕不能如此頒佈······”

“官家·····”

“稍安,朕說的是不能如此通過,並不是說佔地增稅法不推行。第一個,大朝會只有不足兩日的時間,來不及在大朝會上通過,需要在接下來的議政會議商定。”

“第二點,國朝商稅的增減,朕清楚,確實存在新興產業增加稅額掩蓋商稅減少的事實,也正是如此,佔地增稅法不能這般通過。”

稅制改革,不是那麼簡單,即便是富弼不來奏對說明情況,趙曦也不至於武斷的推行王安石的佔地增稅法。確實,趙曦又是在借王安石的刀,而陳家是磨刀石,有這兩個因素,趙曦可以提前進行稅制改革了。

但是,對於王安石,趙曦必須得有所表示。真實的歷史,因爲兒子王雱的去世,王安石心灰意冷,致仕回鄉。

對於王安石的治政之才,趙曦還是相當看重的,所以,他需要在調整佔地增稅法時,跟老王同志招呼一聲。

其實,對於稅制,趙曦也不懂,一點不懂。

趙曦認爲,稅率的制定,應該考慮成本因素,考慮整個經濟發展情況,考慮朝廷的需求,考慮一定程度上公平,考慮促進和抑制等等,諸多的因素。

而趙曦自問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也知道國朝沒有具備這種能力的人。

就比如工坊城,趙曦能知道各種產業的利潤相當高,也清楚這裡面有所謂附加值的存在。

然而,卻不能根據利潤去制定稅率。

比如現在的國朝產業發展,都處於高利潤階段,同樣不能以利潤去制定稅率。那是因爲,國朝的產業發展還沒有到所謂的物質極大豐富的階段,隨着發展,市場會倒逼出產價格,會倒逼着降低利潤。

趙曦不認爲任意調節稅率是一個朝廷應有的做法,最起碼在一定時間內,稅制應該是恆定的,這樣纔有利於促進產業發展。

之所以告知王安石,不能頒佈佔地增稅法,就是因爲這點。跟他所有的新法一樣簡單,沒有嚴密的核算。有點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意思。

“官家,即便是兩倍稅,也僅僅是千文四十。國朝的住稅只有千文二十。”

“軌道的貫通,讓過稅大幅度降低,原本物品的稅入,每千文交易,最少也有五十文的稅入。如今達不到千文三十。”

“商賈販賣,從產地直達售貨地,基本把過稅全數省了。雖然增加了軌道運費,可原本易貨也有運費的。”

“況且,軌道運輸的結果,讓商賈販貨的損耗成本降低,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如今的商賈易貨,可以說是在朝廷稅入上吸血,以朝廷減少的稅入滋養着商賈和工坊巨大的利潤。”

“老臣以爲,以佔地名義提高稅率,並不會影響國朝產業發展的大方略,只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賈和工坊的利潤。這樣的降低程度,對於現在巨大的利潤,幾近與無。”

富弼不得不承認,在易貨之道上,王安石要比他精通的多。

富弼在考慮一項政策推行與否時,多數從治政上考慮,從朝廷和臣工、士族的平衡上考量,做不到王安石這般刨根,讓人無從辯駁。

還好,自己不需要跟王介甫辯駁。他說服官家是從朝廷的穩定入手,而王安石說服官家是從稅入上入手。

這樣的情形,很考驗官家的智慧。

富弼嘗試過,他覺得無解。

一方面是朝臣幾乎全部都涉及的利益,善財難捨,盲目的增稅,會遭到朝廷整個的牴觸,不利於國朝如今大好局面的延續,也不利於如今君臣同心謀發展的形勢。

一方面,正如王介甫所言,是用朝廷流失的稅入,在供養着各地的工坊和販貨的商賈。這也不是一個王朝正常的狀態。

這樣的情形,根本就沒有可參考的樣本,歷朝歷代,沒有哪一個王朝,像當今這般產業蓬勃發展。

這大概就是官家理論中所提到的,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

這變化讓富弼都感覺到了吃力。

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結果就不同。

朝臣、朝廷、官家、商賈、子民,各有各的立場,如何在這樣繁雜的局面中找平衡點,這纔是治政。

皇家其實也是既得利益的一方。更何況還會涉及到例如工坊城這類官家親軍收益的情形。

至於王介甫所說的國朝稅入明升暗降的問題,富弼相信,大多數朝臣都能想明白,這也是這次王介甫拋出佔地增稅法時,沒有受到過多駁斥的原因。

只不過都是得利者,即便明白也會裝糊塗。

現在,這層紙被王介甫挑破了,朝臣也不能再繼續裝糊塗,又想裝爲難,結果,陳琦這樣一鬧,連爲難也沒得裝了。

這時候,恐怕朝臣們該着串聯了…~

富弼正是出於這種擔心,才找官家奏對,必須儘快拿定主意,在極短的時間內,朝廷有個準信,避免出現混亂。

畢竟,這正值國朝臣工大聚集的時期,絕不可有一絲懈怠。

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七十章 騎行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三九六章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七八六章第六五一章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五章 後續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四八七章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八四七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七七四章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七四章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五零八章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
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七十章 騎行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三九六章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七八六章第六五一章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五章 後續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四八七章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八四七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七七四章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七四章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五零八章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