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

也難爲景洵了。

對於這種背叛自己種族的人,想要在另外一個環境下出人頭地,並維持自己的地位,真的不是一般的不容易。

就景洵這爲取悅大夏皇帝,所耗費的腦筋,就憑他能做出突火槍的樣品來,在趙曦手下都未必混不上一個好位置。

卿本牛人,奈何做賊!

或許是被爆竹震暈腦袋了,也或許是被景洵這猴戲帶偏了,也有可能是景洵真的打消了李諒詐對火器傳聞的恐懼……關鍵是,整個大夏朝廷,一致有來一次大戰的決心。

那就打唄!

這一次,基本上能組織將近二十萬的騎兵,就是李諒詐也確定了要打一戰的決心。

有一點趙曦想對了。對於吳宗的侮辱,並不是導致戰爭的主要原因,死人,死去的各家武士,以及薛向操作的糧食和羊毛交易,纔是促成戰爭的主要原因。

西夏人,比大宋更講究實際和利益,對於這些有的沒的的虛活,是根據需要而定。

於是,這時候,這算是雙方爲來一次大戰,達成了共識。

興慶府這般密集的騎兵進城,又有各家勳貴的頭領出現,自然瞞不過皇城司探知的眼。

而如此大規模的騎兵進攻,能選擇的戰場也自然不言而明瞭。

……

“大朗,今日西賊到現在還沒攻寨……”

按說在軍伍中,都應該按照軍階或者職務稱呼的,但在麟府二州例外。

形式上,麟府二州確實也是國朝的郡府,但偏偏主官一直是世襲的。

從開朝時,太祖就給了折家這樣的待遇,聽宣不聽調。也就是說,折家在麟府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

國朝沒有家將和部曲的說法,可在麟府二州,所有的軍卒,好像只認折家人。

折可柔的長隨,即便是在軍中,也這樣稱呼他就不奇怪了。

折可柔屬於折家的第八代老大,在家裡一直是被叫作大朗的。

“家父曾結合二弟書信分析過,這次西賊肯定會全線騷擾,但最終攻擊的點,不是秦州就是延州。”

“咱們麟府就是敲敲邊鼓,做不了主攻,也就沒有真正的建功立業的可能了……”

折可柔比折可行大六七歲,已經三十多了,現在也就是個指揮使,也就是說他按國朝軍階,最多隻能指揮五百人。

而折可行……現在的軍階幾乎跟家主,也就是折可柔老爹折繼祖相提並論了。

當初,家裡並沒有太看重太子殿下的,只是爲了國朝唯一繼承人的身份,才捧個場,派了家裡的老二去混事的,跟種家一個樣。

只是沒想到,當初以爲只是太子玩樂,居然真的成事了,還有了偌大的名聲。

二弟曾作爲巡營的護衛營指揮使回來過,當看到那些不尿自己,甚至連老爹都待答不理的護衛營軍卒,極其對二弟恭敬時,全家人就都知道錯了。

而二弟,對於護衛營,比麟府這個家,歸屬感更強!

“這次老爺去秦州,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待遇……”

折可柔看了看自己的長隨……周圍沒人,又是家生子,這話倒也能說的出。

國朝訓練新軍,整個麟府二州,四五萬的常備軍卒,國朝只給了兩都的新軍訓練指標,並且,全部新軍都不是家生子。

這已經是最大限度了。

這還是趙曦在朝堂據理力爭的結果。

按照朝堂議定的,訓練新軍,是要把整個麟府撇開的。理由很充分,因爲折家是聽調不聽宣。

折可行也是知道情況的,就是回家省親,也只是照實說。

折可行已經不是折家的折可行了,他是護衛營的指揮使,是太子殿下的親軍首領之一,接受的是趙曦的條令條例教化,是被護衛營灌輸了整套家國理念的折可行。

就是他自己,也認爲自己家族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太合適。

太子殿下不是常人,甚至不是他熟讀史書知曉的任何一個帝王。一旦太子殿下登基,若家族繼續如此,他真的不知道最終會走向何方。

關鍵是,就是他家,現在也有一大部分收益是來源於太子殿下的產業鏈的。

“莫亂言……”

折可柔還想說些啥,可一下子又頓住了。

不可說,不能說,也沒有理由說。

國朝新軍的裝備,他了解,作爲折家長子,他有全套的裝備。所以,他很清楚,一旦國朝新軍成事,他們折家,到時候是必須有所選擇的……

“指揮使,探知葭蘆河對岸的西賊營寨有異動……”

“什麼異動?”

“好像他們在撤,或者說是部分撤。”

他們要撤?看來真如自家父親所言,麟府還是個敲邊鼓的角色,就是西夏,也沒有把麟府當作主攻點。

或者說,西夏也清楚折家在大宋的處境。加上雙方的生意往來……

有時候都懷疑整個西軍都是分裂的性格。

論戰力,國朝西軍第一,沒有哪支敢跟西軍抗衡,跟西夏人打起來也是拼了命的打。

可,奇怪的是,一旦邊境承平,雙方又忙乎着互通有無,還是不經過榷場的互通有無。

特別是像折家這種久居邊境的世家,這也是朝廷事事都防着折家的原因。

就像現在,看到西夏人的營寨有異動了,誰都想着是不是可以打一場……

“新軍呢?”

“回指揮使,新軍這些時日拉練,一直順着邊境。此時,應該快到咱們營寨了。”

探事的軍卒不知道指揮使爲啥問新軍。不過新軍的動向他還是清楚的,也一直關注着……不是監視,是羨慕,不管是待遇還是裝備,都羨慕。

“走,見見新軍統領去……”

對方營寨兵員減少,這是個好機會。若是有新軍的參與,把握應該更大……人家有火藥彈,有車輪炮。

“牛校尉,葭蘆河對岸的西賊營寨兵員在減少……”

看看人家護衛營,就是一個普通的軍卒,都已經是正八品了……就是他折家的大朗,跟人家說話,都得恭敬着。

“指揮使的意思是打一場?”

“可柔確實如此想過。如今正好牛校尉路過,有意請牛校尉一同商議……”

不好意思說想見識見識新軍的戰法,更不能說想讓配合着打一場。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到了此時,新軍在麟府也是聽調不聽宣了。

“既然折指揮使有意打一場,那就打一場唄。”

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七六六章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五一章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一五章 秦州
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七六六章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五一章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一五章 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