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

朝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清剿,是步騎、戰車和騎兵協同的清剿隊伍。

騎兵追擊,戰車防禦,步騎也就是火槍隊居中策應,這就是朝廷清剿北遼殘兵的策略。

很有效,再沒有出現被北遼殘兵截殺的故事······

針對於逃往燕山以北的北遼隊伍,趙曦現在還沒有想好怎樣做。

燕山以北,肯定是要征伐的,否則大宋完全可以在戰前就逼迫北遼將燕雲恭送。說好了要打到燕山以北,說好了燕山以北的草場要賞賜給番騎隊,輔助番騎隊,以及後期招募的騎兵。

朝廷不能失信,也不希望燕山成爲未來大宋紛爭不斷的邊疆。

就是有紛爭,那也是讓党項、吐蕃等遊牧族羣和契丹的遊牧族羣一起在草原上紛爭。

所以,現階段朝廷並沒有想着突破燕山向北征伐,只不過是在燕山佈防了重兵,對北遼沒能逃出燕山的殘兵進行圍剿。

並沒有指望清剿行動能找到北遼皇族迭刺部,趙曦的目的是其餘七部任何一部的首領。總不能忙乎了近兩年,最終動不了契丹的根基吧?

契丹八部,是整個契丹起源的跟腳。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個部落聯盟。契丹族羣即便是最後建立了北遼王朝,親疏遠近的關係,說到底還是根據這古八部傳承下來的。

也就是說,契丹古八部是整個北遼王朝的核心,也是信仰。對於信仰的力量,趙曦是最爲了解的,他比中原對先賢的推崇更可怕。

滅掉北遼,佔領土地和收買人心都不能徹底的讓契丹人絕望,滅掉他們的信仰,或者讓他們看到推崇的那個首領落下神壇,或許纔是徹底擊潰契丹這個族羣凝聚力的最佳辦法。

事實上,除了後期北遼吞併的諸如奚、室韋、萌古等部落,基本上整個北遼王朝的貴族,倒是出自這古八部傳承下來的。

甚至說,整個北遼的朝廷決斷,也都是以古八部傳承後人爲主。北遼的精銳主力,也都是集中在這古八部的首領之中。

雖然現在的北遼,已經不再提及古八部,根源總是脫不開古八部。

滅不了古八部,那就意味着北遼不滅。

“可惜了,上次因爲五百番騎被全殲,三萬大軍掃蕩方圓三百里殲滅的那五千北遼騎兵,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否則也可以甄別是不是有古八部傳承人。”

信仰的力量或許諸位臣工不瞭解,但是,官家所說的契丹古八部,諸位臣工還是瞭解的。也知道契丹古八部的傳承,代表着整個北遼王朝的核心。

也認同古八部隊契丹,對整個北遼王朝的圖騰作用。就像中原王朝的先賢一般······

這時候,隨軍的諸位內閣,也開始專注於契丹古八部的剿滅事宜,也不再着急回朝事宜······官家已經恩准遴選官員了。只待清剿收尾,朝廷官員就可以陸續赴任······

對於諸位閣老大臣而言,官家在哪裡,哪裡就是朝廷。

“是否可以從契丹人的圖騰紋身入手?”

這確實是個思路,最起碼能甄別那些在混戰中枉死的契丹貴族······

於是,大宋的清剿隊伍,便增加了一項工作,在殲敵之後,都會將契丹人扒光,根據契丹人的紋身奏報戰功······

蕭墶不也這時候在逐鹿山的山坳裡,帶着三萬自己部落的斡魯多。

在確定大遼皇帝陛下已經拋棄將士們逃掉的那一刻,蕭墶不也就以阻擊宋國北部軍的名義,調集了自己本部落的斡魯多北上了。

跟大遼皇帝的藉口是一樣的。

但是,蕭墶不也並沒有着急離開戰區,也沒有像其他首領那樣直接向北逃竄。而是在宋國的北路大軍向東進發,部署圍攻析津府的時,瞅中了宋國大軍的空檔,第一時間向西北穿插,直接進入了逐鹿山。

宋國已經佔據了奉化州、歸化州,也就是說,逐鹿山以西,在宋國看來已經是大後方了,已經貫通了雲州到奉化州的通道。

而北部出燕山,那還是大遼的疆域。任何人都想不多,自己會率領本部人馬向西······

蕭墶不也偏偏就向西了。

因爲他知道,宋國這一戰不僅僅是收復燕雲,就是向北逃到中京,逃到大定府,也終究逃不掉宋國的大軍攻伐。

南京道一戰,由於陛下的先行逃跑,已經讓宋國把大遼的脊樑打斷了,從此後,大遼的騎兵已經很難在鼓起與宋國一戰的勇氣。

並且,大遼的皇帝陛下不死,皇族和後族的隊伍不滅,宋國就不會善罷甘休。

這時候向北湊熱鬧,純粹就是取死之道。

所以,在決定逃竄的第一時間,蕭墶不也就選擇了逐鹿山。

那時候,宋國的北路軍已經越過逐鹿山了,整個逐鹿山也就在固定的關隘有守衛。

蕭墶不也對逐鹿上很熟悉,知道哪些路徑可以避開常規的行軍線路。

於是,他就躲在了逐鹿山的山坳裡,等待着宋國大軍的鬆懈。

雖然奉化州和歸化州已經被宋國佔領了,但是,宋國從西北出兵,從雲州出兵,目的都是在南京道對大遼形成包圍。

蕭墶不也估計,宋國對於奉化州和歸化州的統治,絕對不會像南京道析津府那些州府郡縣一樣,只會是一種名義上的佔領,還來不及做治理方面的事。

同時,因爲宋國西北軍和雲州軍是自奉化州、歸化州一帶向東進發了,也是一路打過去的,這一路的大遼軍伍基本被清除乾淨了。

所以,在奉化州和歸化州一帶,宋國不會留守太多的軍伍,這是他蕭墶不也的機會······

蕭墶不也知道,大遼的西北招討司駐地,也就是可敦城,因爲防衛西北的原因,祖例規定,任何時候不得少於十萬匹戰馬和精騎。

即便是宋國的西北軍,也不曾染指可敦城······因爲宋國的西北軍出征,戰略目標是對南京道的大遼軍伍圍剿。

這也讓如今的可敦城,成爲了大遼唯一剩餘的生力軍。

只要轉戰奉化州、歸化州向北,他蕭墶不也就可以抵達可敦城,並以可敦城爲基點,召集整個大遼西北招討司的各方力量,意圖後事!

大宋在析津府周邊的清剿應該要告一段落了。

這近一個月的清剿,總計剿滅有圖騰紋身的契丹人約五萬七千餘。這就是說,除了正面戰場,大宋又殲滅近六萬的北遼主力騎兵。

整個清剿行動,基本上將整個南京道都過了一遍,應該不再存在成建制的北遼殘兵了。至於那些遊兵散勇,就看汪洋的南京道子民,能不能在特定的誘惑下,完成最終的清剿了。

這時候,大宋的前線朝廷,開始醞釀下一步越過燕山的進攻目標了。

“報······”

多久沒有這樣的急報了,一時間讓整個中軍宮帳都靜了下來。

“報······奉化州駐防隊伍急報,昨日,有近三萬北遼騎兵通過奉化州境內,向北進軍。該北遼騎兵均爲一人雙騎的配置,並未對我奉化州發起攻擊。”

“考慮敵我雙方的戰力懸殊,奉化州駐軍並未出擊,只是固守奉化州城。”

傳令兵後面的話,沒多少人往心裡去。奉化州留守的駐防軍不足三千,就是一種宣示主權的意思,並不需要他承擔截殺北遼殘兵的任務。

特別是這種成建制大批隊伍。

所有人都在想,這部分北遼精銳騎兵的出處······

“北遼還是有高人呀!”

趙曦看着整個南京道的沙盤,由衷的讚歎。確實,有這樣的奏報,再結合整個南京道的沙盤,趙曦不難想到事件的始末。

人家很聰明,根本不攻擊大宋的駐軍,純粹就是路過。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低敵意,還能避免大宋的烽煙傳訊,以至於招來大批宋軍的圍剿追擊。

“在河北道戰場開始之時,人家瞅準時機退出戰場。當我方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中軍混戰和析津府的收復時,導致西面各路大軍出現空檔······就這裡,逐鹿山。”

“隨便找一個山坳隱藏,等待我方大軍在清剿······思路清晰,時機抓的巧妙!”

趙曦在評論,幾乎是還原蕭墶不也的逃竄過程。只是,這感覺讓整個中軍宮帳裡很不爽。

整個河北道大戰,基本上是圍三缺一的包圍圈。說白了,大宋沒法把北遼南京道的東北方向也佈置兵力,也就放開了東北方向的出路。

這也是接下來朝廷繼續出兵的方向。

可誰曾想,北遼會有人鑽出大宋的包圍圈,還是西北軍、雲州軍、蔚州軍三路大軍的西北方向。

“官家,西北方向的將領失職了!”

倒不是推卸責任,只是有感而發。整個包圍圈各司其職,在誰的防線上出了問題,自然就是誰的責任。

“不存在失職。當時的情況時,中軍下達了必須按時形成包圍圈的命令,北路的西北軍和雲州軍,作戰的重點是向東北進發,清掃析津府北邊的所有障礙。”

“在大戰開始,也就是北遼陣線混亂之時,北路軍需要全線向北,攔截北逃的北遼大軍。”

“而也是這時候,北路軍已經沒有了防禦西線的職責。這一次出現紕漏,責任不在北路軍。”

章惇很討厭文彥博那種有事沒事追究責任的措辭。怎麼說呢,應該是新一代的將領,亦或是新一代的文臣,很不習慣這種有事就在背鍋人的做法。

但是,近三萬北遼逃兵穿過奉化州,也確實是西路出現了問題。章惇不得解釋整個過程。

背後的話就是:責任在前線指揮部。

趙曦壓了壓手,制止了文彥博想繼續爭論的意願。然後給王中正使了個眼色,讓他把宮帳裡的無關人員清出去,並讓皇城司親從官將守衛宮帳周邊。

“此事沒有責任,是朕有意爲之!”

“諸位請想想,整個對北遼的包圍圈形成後,只需要穩步推進,完全可以迫使北遼的所有勢力兵馬向東北逃竄,朕爲何要在包圍圈形成以後,調北路軍向東呢?”

“堵截北遼大軍北逃嗎?任何一路大軍,特別是單純的騎兵隊伍,不可能攔截北遼十幾乃至幾十萬逃命的騎兵。”

“朕還不至於讓自己的將士們去白白犧牲。”

“之所以調北路軍讓開西邊,以至於出現空檔,朕就是有意讓北遼的能有部分軍伍從西邊逃竄。”

“現在基本明瞭了一點,北遼皇帝是在圍剿大戰之前,就已經離開了戰場,那時候逃跑的路線,只有東北方向,也就是他只能逃向北遼的中京道。”

“北遼皇帝這樣的行爲就是拋棄了北遼的其他勢力,拋棄了北遼這幾十萬的騎兵。能沒人有怨氣嗎?”

“可這樣的怨氣,只要最終逃到中京道,在北遼皇族十萬精銳實力的情況下,那些逃到中京道的勢力,將不得不接受北遼皇帝的繼續統治。”

“可逃向西邊的不同,在選擇跟北遼皇帝不一樣的逃跑路線時,就意味着他對北遼皇帝失去了信心,有意另起爐竈了。”

“這樣的萌芽,我大宋應該給與方便。”

“諸位,對於大草原的統治,除了羊毛經濟的關聯,就是以夷制夷,大草原的地形特定,註定了朝廷治理大草原的方式。”

“先不說徹底消滅北遼朝廷的問題,党項、吐蕃、契丹、萌古等各類草原部落,如何在平滅北遼後,保持他們之間的紛爭和平衡,朝廷需要儘早準備。”

“朕之所以在部署包圍圈時留這麼一個後路,就是想讓草原的未來不至於讓如今國朝的番騎、輔助番騎以及招募番騎一統了。”

“接下來深入草原追擊北遼殘兵,乃至攻伐北遼流亡朝廷的任務,將重點由番騎、輔助番騎乃至招募番騎完成。”

“有些仇恨需要引導產生,也唯有仇恨才能構建草原未來的平衡,也只有這樣,大宋纔可以居於一個裁決者的層面。”

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一二章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七七四章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七二一章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五八三章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七六六章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八六章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六五七章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
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一二章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七七四章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七二一章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五八三章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七六六章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八六章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六五七章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