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

說是恍然大悟,可能最符合諸位臣工的心境。

從王安石的轉折,到章惇和蘇轍的參言,終於讓諸位臣工從自己的圈子裡出來了。

確實,若不是有意探路,官家又何必拿西番的貨品說事?若不是有意向導引路,這樣的兵事議題,又何必召集市易寺介入?

最後悔莫過於呂惠卿了。官家讓他自責的前提,導致他後面失去了理性考慮的基礎。

算是這樣吧!他們嘉佑二年,沒一個等閒之輩。

“官家曾跟老臣說過,如今因滑州潰壩災情,朝廷的儲備略有減少,對西夏的謀劃,非一兩年之內的事。倒是老臣南轅北轍了。”

富弼這話,像是在自嘲,卻變了態…~他贊同官家另闢蹊徑的提法。

年歲大的人偏向於保守,有這個基礎,在考慮問題時,很容易把危險無限放大,甚至堵塞他全盤考慮的思路。

富弼很坦率的承認,倒是沒折一點他作爲首相的名望。

“確實如此!朕對於這條通道,處於猜測的階段,這需要驗證。這也是朕召集市易寺參與議事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點,朕考慮,即便這條通道存在,很有可能有很遠的距離是荒無人煙的,甚至存在山嶺溝壑。”

“很可能不僅僅需要戰馬,還需要駱駝,這也需要市易寺主導。爲保障軍伍行軍的糧草,直至後期到達古玉門關作戰的彈藥,包括抵抗氣疫的問題,必須配備大量的戰車,還是改裝後的戰車!”

趙曦不準備把所有事都講清楚了,既然是召集議事,就需要臣工們各抒起見,慢慢完善計劃。

從青塘西行,過荒原,對西夏形成包夾,形成真正的包圍之勢,都應該做哪些準備?需要臣工們集體商議。趙曦不能把所有事都做了。

“官家,這一偏師的將士以多少爲好,這需要商榷。人數少了,很難起到對西夏夾擊的態勢,甚至連沙洲、瓜州都無法打下來,無法最終與主力會師興慶府。”

“人數多了,即便是探知到可以運兵運物質的通道,也很難保證軍備運送到位。畢竟那是一片無人區,沒有可以補給的地方,全靠河湟,乃至秦州供應。過長的補給線,方向都難以確定,後勤保障難度太大。”

文彥博的考慮切中了要害。

“其實,還要一點需要注意。國朝謀劃西夏,形成東西夾擊的目標,肯定是在發起戰爭之前,不被西夏知曉行動爲好。可是,大規模的軍伍行動,如何潛行,這是個難題。”

“既然朝廷已經決定,河湟就需要承擔一個後方的責任,河湟新收復,異族內附衆多,對於內附的部落,真正歸順的有幾何?懷有異心的有幾何?有沒有還與西夏勾連者?是否存在細作?等等,這些都需要條理,需要整飭。”

“未來在行動時,是將青塘城作爲物質補給點,還是將邈川城作爲補給點,這需要斟酌。”

好像沒人擔心青塘城是否能打下來。這樣的信心就是最大的變化。議事越來越有點味道了,趙曦可以說聲自己很欣慰。

務實的治政習慣,基本上在朝堂形成了,最起碼這些重臣已經開始適應這樣的議事方式,也都開始注重於實際工作。

“所有的一切可能,都需要在探知新的路徑成立,現在談這些還早。”

“此言差矣。既然存在西番商賈通行,路徑是肯定存在的,無非是通行的難度大小而已,也就是說能怎樣通行。是戰車可以,還是戰馬可以,亦或是軍卒必須自行攜帶足夠的物質。這些因素都是左右偏師數量的原因。”

“這一點我們市易寺可以完成評估。商賈運送貨品,沒錢賺誰也不可能遠涉萬里之遙。可以從商隊的人數,攜帶貨品量,所使用的牲畜數量等等,對新路有個前期的判斷。”

“吉甫所說的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建議市易寺統計所有西番商賈,皇城司或者朝廷相關衙門遣人與其接觸,爭取能取得信任,加入商隊,或者是將收買商賈,讓我們的人進行一次運行,真實瞭解新路徑的實際情況。”

Wшw▲ttk an▲c ○ “確實,必須是忠誠之勇士,真正經歷一次新路徑,才能爲我所用,避免道聽途說的差錯。不過,跟從嚮導探路者,最好是軍卒,還是悍卒,成建制出行。運行商隊中途出意外的可能太多了,更何況難免有盜賊馬匪出沒。”

“只有探明具體路況,才能決定偏師的數量。我以爲,探路最好是收買嚮導,由朝廷組織遠行隊伍,以商隊形式也可以。這樣能保證探路的保密性。”

“附議,建議在朝廷準備發兵之前,遇到商隊必須殲滅,以免泄露風聲。”

“若由國朝軍卒組隊,可攜帶一定量的火藥,並搭配一定數量的工程兵,即便是不適合戰車我的地方,也炸出一條可以讓戰車通行的通道來。”

“在朝廷打通新路徑後,建議朝廷要全面接管通道,不管是殲滅還是看管,所有通道上的商隊,一律必須待大戰結束。”

“在完成路徑暢通之後,還需要將這條通道上出沒的馬賊全殲,必須是全殲。無法肯定他們的出身,以及關聯的勢力。唯有全殲才能確保通道爲國朝的唯一性。”

······

這大概是羣策羣力的好處吧。有些趙曦都沒有考慮過的,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逐漸完善了。

這樣的議事,經過秘書處的記錄,最後在整理,完全就是後世所說的攻略。

可還是有一點,比較重要的一點,所有的臣工夠沒有考慮到。

“諸位臣工,如此遠距離的路程,應該有水源處,也必須有水源處。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要控制這條路,爲什麼不在水源處建立一座兵站?可以說是軍城,叫中轉站也可以,甚至可以承擔物質儲備點。”

“還有一點,爲避免行動被西夏知曉,完全可以分批次,以商賈的身份,零散西行。用三兩年的時間,即便一次三五十人,完全可以完成十萬雄師的隱蔽轉移。”

趙曦算是總結性陳詞吧,把他想到的關鍵點提出來了。

這一次議事還算成功,討論的結論基本上全面了,在經過秘書處整理後,在一定範圍內通報後,在逐步完善。

這個謀劃西夏的戰略,基本上算是通過了。

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八三一章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七七四章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一二章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五五八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七二二章 撤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五零八章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六二六章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九六章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
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八三一章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七七四章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一二章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五五八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七二二章 撤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五零八章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六二六章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九六章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