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

這一次拓海隊東出,趙曦並沒有讓工坊城參與,甚至說他也沒怎麼重視。

趙曦的記憶裡,沒有這個時代海戰,或者這個時代海盜的記憶,一直認爲安危僅限於航海的風險,而不存在遭遇海盜。

琉求,趙曦曾記得,後世有好事者,幾人驅漁船便可到達,心裡也確實沒把拓海當回事。

本以爲,真正的困難會在立足琉求以後,想要經略高麗和扶桑是纔會出現。

沒想到會是出師未捷的結果。

“如何處置,或者說是否處置,內閣拿個意見吧。”

趙曦在說這話時,就表明了沒有想要處置的意思。

在某種程度上,這一次拓海,朝廷確實沒有重視,甚至說,趙曦都當做打發四皇子的一種方式。

可事情發展到這地步,就由不得朝廷視而不見了。

不管緣由如何,在朝堂確實形成了東出拓海是爲謀劃北遼,朝臣有許多爲博點功勞,遣子侄進入這支隊伍。

朝廷這時候若繼續沒有反應,恐怕連二皇子那邊招募人手都會很困難。關鍵是,趙曦不覺得招惹了大宋,朝廷就這樣放手了。

“官家,臣以爲此事不應處置。臣以爲溫良臣臨機處置得當······”

“官家,臣附議······”

王安石剛提了個頭,章惇就接上了。

“官家,臣爲福建人,於海運事務也多有聽聞。國朝海運繁榮,市舶司也因此逐年增加稅入,海運易貨獲利頗豐,但海運風險也非陸運易貨可比的。”

“臣聽聞,出海易貨者,受各種災難損失者一成,遭遇海盜損失者十之二三,即便是在熟悉的航線上,迷失者也時常發生······”

“甚至臣還聽聞,凡從事海運事務者,通常以供養固定線路上的海盜,以求易貨安全。更有甚者,海運與海盜並無區分······”

“如此看來,琉求之地,恐怕是海盜巢穴,拓海隊能在包圍中脫身,雖不能賞功,也不宜罰過。”

接下來,內閣也都紛紛建言,大體都是附議不做懲戒,而提及海盜者卻寥寥無幾。即便是有人說起,也多用什麼聽聞,據說這類的措辭。

也就是說,國朝沒有相關海盜的記載。或許是迴避吧······

“朕曾記得《太平廣記》記載:唐振州民陳武振者,家累萬金,爲海中大豪。犀象玳瑁,倉庫有數百個。先是西域商船,飄溺至者,因而有焉。海中人精通詛咒的法術……凡商船經過海路,不幸風漂迷路,到了振州境內,振民就登上山頭,披頭散髮地詛咒,詛咒過後果然起風揚波,興風作浪,商船也就開不動了,肯定會漂到所咒之地便停下了”…

“又有馮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舶二三艘,取物爲己貨,蘇芳木露積如山,其餘財物,亦稱此焉,甚至形成了一個“南北三日行,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的波斯奴婢村。”

“朕想知道,爲何國朝不曾有關於海盜的記載?果真是我朝強盛到真正的海晏河清了?今日拓海遭遇海盜之事,倒是讓朕明白了,事實上海盜一直存在。”

朝堂有一個現實,朝廷重臣中,南方人多於北方人。趙曦這樣說,也是想敲打那些所謂的南人朝臣們。

這個現實不是短期能改變的,最起碼現在還沒有得到明顯的改觀。

從五胡亂華,中原文化南渡,就已經形成了國朝南方士族高於北方的基礎。加上國朝疆域在北方的侷限性,北方又連年征戰不斷,土地貧瘠等等各方面原因,導致北方讀書人相對於南方人要少的多。

自前朝禍亂之後,絲綢之路斷絕,商賈拓海,打通了海上通道,發展了海上易貨。造成南方的富庶不僅僅是因爲物產,也就有了海運易貨收益的原因。

章惇有一句話說對了,有時候海商和海盜是分不清的。這也是國朝很少有海盜方面記載的原因吧?

“官家,政和之前,雖然朝廷稅入尚可,但因爲三冗之弊,地方州府郡縣維持艱難,多有苛捐雜稅的存在。臣爲官地方時,也對此無力改變。”

“也因爲如此,不僅僅是海上盜匪,即便是國朝內陸的盜匪事件也是時有發生。而朝廷的決策,基本上是非侵害州縣者不予記載······”

王安石一點都沒給先帝留情面,甚至說再往前推,估計朝廷也是這樣的政策。

趙曦很無語,即便是這樣,也沒必要這樣直白吧?

趙曦一直沒有介入海運事務,是被自己知道的皮毛影響了。大宋航運發達,這是後世沒有任何爭議的說法。

趙曦一直秉承着,自己不熟悉的事務儘量不去幹預的原則。

但是現在,既然有海盜頻發的事,既然有了拓海隊遭遇海盜的事由,趙曦就不介意介入海運事務了。

當然,趙曦的介入,不會限制海運,只會去促進海運,同樣也必須規範海運。

“內閣代朕擬一道詔令吧。從即日起三個月,朝廷允許屬於國朝子民的海盜改邪歸正,朝廷既往不咎。”

“凡三個月後,依然有在海運事務上爲非作歹者,殺無赦!另外,此詔令對琉求一帶,或者說參與本次拓海隊海戰者無效!”

既往不咎,是因爲朝廷沒有做過限制,或者說沒有相關法令······這時候也沒有領海的說法,不在國朝犯下的罪行,也不適用大宋刑統。

“大理寺、刑部、市舶司會同市易相關衙門,組織相關官員,擬定適合國朝海運事務的法令······”

“工坊城根據此次海戰的詳細戰況報告,改良火器,以求適應海戰。同時,會同都水監,嘗試將各式火炮、火藥彈發射等軍備裝備到海船上,營造適合海戰的火器船隻。”

“講武堂、兵部、樞密院,從現役軍伍中挑選有航海基礎的軍卒,或者直接招募有航海經驗的適齡丁壯入伍,甚至可以不必對應新軍的招募標準。”

“同時,講武堂要選擇合適的地方,開展海戰相關的訓練,包括海上射擊,海上火炮的使用,海上陸戰隊的訓練,以及海戰各種常規戰術的訓練等等。”

這時候,趙曦已經不僅限於對這次拓海隊潰敗的報復了,而是真正的介入海運,或者說有意拓海了。

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三零二章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三四二章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八六三章 秀場
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三零二章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三四二章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八六三章 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