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

真這樣殺乾淨?

這對於王韶只是一句話,可對於其他各路的主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一樣,他們跟王韶不一樣,王韶屬於以文馭武,或者說文轉武也行,可他們不是,他們都是傳統的武將。

既然作爲前線做主帥的王韶有這樣的想法,朝廷臣工呢?別看他們現在都是一路主帥,有滅國之功罩護,可一旦戰爭結束,隨時都可能是一個什麼團練使······狄青就是前車之鑑。

所以,這一次的各路主帥議事特鬱悶,沒一點勝利者的興奮感。

所以,戰場出現了驚人的一致,各路大軍都相對謹慎的推進,沒有西夏人的反抗,沒有誰主動發起攻擊。

“大帥,末將以爲如今之情形,需要奏報朝廷。若大帥不允,末將會以個人身份奏報。”

這是第一個,曹霖先跟郭逵講明瞭。就這意思,朝廷定穩步推進,是擔心莽撞的進攻導致包圍圈的漏洞,而不是如此消極的戰術。

曹霖是老護衛營的校尉,是郭逵部的副帥,更是太后娘娘的親屬、官家的絕對親信。在這種情況下,他不能隱瞞朝廷和官家。但也需要溝通郭逵。

“曹將軍,你能跟老夫名言,老夫承這個情。不過,老夫會與各路主帥溝通,最好是前線整體奏報合適······”

確實承情。如果曹霖直接奏報,曹霖是有密報權的。他郭逵,包括整個前線的將帥都會有牽連。

“大帥,穩步推進不是謹慎作戰,目前的態勢對於軍心不利,還希望大帥儘快決斷······”

這是折可行以及種誼的進言。

“大帥,末將明白當下的處境,但是,大帥爲致仕之臣,出征乃是官家欽點,不受朝廷節制,在如今的情形下,大帥不需要忌諱什麼,戰事即將收關,這不是正常的狀況!”

高敬賢作爲狄青的副手,深知狄青能出征的緣由,甚至在出徵時,家裡人也告誡他要尊重狄帥······官家對狄帥的情感似乎不侷限於帝王對名將的看重。

“殺乾淨了又怎樣?”

章惇就是這樣。各路將帥議事,他不會反駁王韶,但是,回到本部帥帳,他的話一點都不含蓄。

“還是再議議吧,恐怕各路主帥對我的話有誤解······”

王韶當時說這話的意思,是想大家商量個章程,如何能在減少殺戮的情況,做到滅掉西夏,並無意警告大家是否嗜殺。

怎麼說呢,由於軍備上的優勢太明顯,這場大戰從開戰之初至今,殲滅的党項人應該有十萬之數,國朝的軍卒也死傷近兩萬。這在整個國朝對外作戰的歷史上,確實算大規模殲敵了。

······

“各路主帥都有臨機決斷之權,到最後還是將難題丟給了朝廷。”

誰想背一個屠夫的名聲?就是內閣大臣也不想擔這個名。韓琦這倒是道出了諸位內閣的心聲。

武將嘛,本來就是殺敵的,殺多殺少都該是武將做的,難不成讓朝廷下屠殺的詔令?

自從官家不建議標榜首功之臣,朝堂上也就準備着戰事結束後,以殺戮一事作爲彈劾前方主帥的切入口,以便能平衡功過。

所謂恩出於上,只有功過並存,才能給朝廷,給官家賞罰的藉口,才能讓這些主帥不應賞賜不足而生怨恨。

現在倒好了,前線直接將球踢到了朝廷。

“殺也殺不過來呀。党項人三百多萬,所謂的控弦之士少說也得百萬之衆,真要這一路殺過去,我等的史冊留名是肯定的,至於後人怎樣評價就另當別論了。”

韓絳並不覺得前方這樣做不合適,反倒是最合適的做法。

“真要是銀夏之地滿地屍骨,恐怕國朝拿下來也會成爲死地。”

都先議議,每次都是這樣的。有了什麼事,內閣大臣都會先討論着,如果討論出結果,官家就不再參言了,如果沒什麼定論,官家會直言方略的。

可現在這事,討論歸討論,還沒誰去觸及決斷去······太難了。

党項人的反覆無常是秉性,是本質,是歷史證明的。都有心說聖賢之道什麼的,可既定戰略是消滅西夏的有生力量,這也是內閣議定的。所以,這時候真不好變過來。

可要說強令前線殺過去······他們是文臣,不至於還沒有武將有憐憫之心吧?再說了,確實都也不想有這樣的慘劇發生。

所以,討論來討論去,沒一點建設性意見。從党項人的丁口數,直接說到了銀夏之地的富庶問題,甚至開始追溯當初党項人認同歸附大宋的典故······

習慣了,但凡出現什麼難題時,都習慣旁徵博引,或者說是玩轉移話題的那套。這麼多年了,還是沒什麼改觀。

特別是大戰獲勝就是眼前的事,各位的心思又多起來了。

“就這樣挺好,朕認同目前前線的策略,就這樣吧。”

趙曦轉身走了,留下內閣諸位面面相覷······這場景又讓官家厭煩了?

富弼唉了一聲,看了看諸位內閣,也跟着趙曦去了後殿。朝臣總是缺少擔當,不管文臣還是武將,終歸還是讓官家不滿意了。

富弼得跟去,到底怎樣,朝廷需要有個章程,前方還等着呢。真不是慪氣的時候。

“富相是不是以爲朕置氣?”

富弼雖然沒回話,也是默認了。

“要說一點情緒沒有,朕是說假話了,要說最後認同前方的策略,朕是真實的,確實是這樣想。”

“富相,其實現在的情形是很明顯的,絕不可能真的對党項人趕盡殺絕,但卻可以讓他們絕望。而想營造党項人絕望的困境,前方的策略並沒有錯。”

“大包圍圈的壓縮,步步推進緊逼,不反抗者不攻擊,在這個階段就是最好的策略,就是在給党項人指明該怎麼做······”

可能是自己的情緒影響內閣諸位的判斷了,按說這個道理都能明瞭的。自己有那麼可怕?以至於讓內閣大臣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官家旨意是受降?”

“還能怎樣?當真讓朕揹負嗜殺之君的名聲呀?”

勝利,即將勝利,一些小情緒並不影響趙曦心裡的愉悅,沒那麼嚴肅。

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三七四章 狠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七五四章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八二二章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
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三七四章 狠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七五四章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八二二章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