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

韓縝、蘇頌包括李誡,趕到災民安置點時,流民已經散開了,太后和皇后娘娘已經回宮了,只留着相公們在馬車邊一個勁的埋怨官家。

“官家,現在開封府記錄在冊的已經萬數流民,半月後可能增加到兩萬!陛下如何能輕易許諾?君王之誠與朝廷相當,若失信於民,窮百倍之力難挽回……”

司馬光這倒不是嚇唬。這不是在紫宸殿,更不是在垂拱殿,不管有沒有保密法令,都有臣工或者朝廷的說辭。而剛纔這是一個君王對自己子民面對面的承諾。

這樣的承諾,在民間傳播的速度,根本就不是能想象的。

“官家,此事唐突了。流民乃歷朝歷代之難事,國朝也是因此纔有了近四十萬的廂軍。如此承諾,一旦失信,必將引起騷亂,甚至會有更大的禍事。”

“官家,這是在汴梁城外,事關京師安穩,如今之計,唯有着令汴梁之新軍嚴陣以待,以防不測了……”

這時候,相公們早忘記官家在這裡忙乎的目的了,腦子裡只有官家那不切實際的承諾。

越說越覺得情況嚴重了,真有了讓新軍戒備的想法,同時又在思謀該擴多少廂軍,該往哪裡安置這部分流民廂軍…~

就任由相公們絮叨,趙曦沒反駁…~僵化的思維,求穩的心態,這就是如今政事堂的現狀。

趙曦已經看到韓縝幾人來了,也等着他們開口呢。結果韓縝幾人見相公們絮叨,居然站後面聽着……也是,打斷相公們跟官家議事不合適。關鍵是他們也不知道緣由啊。

“玉汝,你們幾個近前……帶紙筆沒?”

趙曦沒反駁,就是等着工坊城韓縝等人過來用事實說話。

趁相公們囉嗦的間隙,趕緊把韓縝幾人招呼過來了。

顧不上在乎相公們的惱怒……不反駁,或者說不接他們的茬,是爲了接下來不讓他們太尷尬。

話說,一直打相公們的臉,趙曦也覺得不太好。

“回官家,帶了。”

這不是趙曦交代的,是李誡有備而來。

一個癡迷於營造的大拿,被官家叫到野外奏對,這點準備還是有的。

“我說你畫。”

李誡的專業素養沒說的,趙曦就不獻醜了。

從整一片地形開始,趙曦根據自己徒步度量的情況,開始對李誡講述。

說是流民安置點,倒不如說是一個鄉村,或者說一個城鎮的規劃圖。

圖紙越來越完善,讓相公們覺得官家的承諾越來越難實現。

一兩年?三五年?或許可以建成這樣的集鎮,可官家承諾的半月呀!

因爲安置災民,只是臨時性住所,這般作爲純粹是無端耗費錢糧……

臉色越來越不好看了。

“再拿點紙……”

說着,趙曦還挽了挽袖口。

“傘?”

看着趙曦那抽象的畫,在場的都大概認出來了……就是把傘。只不過是兩邊垂下了跟流蘇類似的物事。

這是傘嗎?趙曦也無語了,他明明畫的是蒙古包好不好?

傘就傘了,能說明問題就行。

“明仲,就跟傘差不多,就是放大的傘,跟房子大小,傘沿接油紙垂下來,跟帳篷類似……”

既然都認爲是傘,趙曦就以傘解說了。

“傘型帳篷?傘亭子?”

好吧,趙曦也是服了。不計較這些了。繼續說……

“名字不重要,這樣的簡易房,做四五千,供兩萬人用,工坊城需要多久?”

這不是純粹的營造了,更傾向於技藝。這是蘇子容的活……

“官家,將作監負責構件製作,一律做成標準件。帳篷作坊製作油紙,統一規格。四千具,十日足夠。”

蘇頌這時候明白了,官家這是爲安置災民,爲災民做臨時房屋。

十日四千具……說起來挺趕的,蘇頌心裡明白。

自將作監搬遷到工坊城,把將作監的庫存一併搬過去了。由於軍備革新的原因,將作監的很多存料就那樣堆着,再因爲水泥的出現,更是讓將作監的備料沒了用武之地。

也就是因爲這些備料打底,蘇頌纔有底氣,否則就是光用料的採買也夠嗆,別說製作標準件了。

一干人沒一個愚鈍的,當趙曦把蒙古包勾勒出來以後,就已經明白了。

不再叨叨了,丟人,說的越多越丟人。官家做事,從來鬥不能以常理度之,這不,就個災民安置,還讓相公們很沒面子。

當官家的草圖完成後,諸位已經明白,這是一種可以拆卸並反覆使用的簡易房,跟軍卒用料的帳篷類似,或者說就是放大了的帳篷。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都是他們相公們日常具備的能力,只是從朝會結束後,本來大夥是來勸諫官家的,再因爲官家白龍魚服,又對災民隨意承諾……諸位相公心裡只有對官家的埋怨,也是這點埋怨,把一個個玲瓏剔透的心竅給堵了。

原本蓄積的氣勢,這時候都散了,或者說壓的更深了。

把活交給工坊城的人,趙曦並沒有離開,站在一個緩坡上,看着那混亂的災民據點……

國朝是懶散的,從朝堂到民間,從軍伍到黎民,都是懶散的。

朝廷多年來習慣性修修補補的做派,已經由朝臣帶到了民間,成了整個國朝的大環境。

因此,人們就習慣了苟活。從朝堂文武臣工到黎民百姓,都有一顆特隨和的心。

所謂一葉知秋,就看這災民的狀態,就可以看得出整個國朝的是怎樣一回事。

不管是十七八歲的後生,還是三四十歲的壯年,在遭受災難後,沒人想着去博活路,就等着朝廷的救濟。

一窩蜂的到了汴梁城外,然後就每天等吃食……

整天無所事事的看太陽,三五個湊一起侃大山,扯鹹淡……

“人閒心亂,如此這般的聚集又無所事事,最容易導致混亂……”

趙曦像是跟相公們說,又似在自言自語。

“官家,歷年如此。爲避免騷亂,朝廷需要商討安撫和招撫了。”

韓琦說的趙曦明白,無非又是玩撫民爲軍的那一套。

“冗兵之弊略有成效,若一次災情增萬數廂軍,何時是個頭呀?”

趙曦頓了頓,又接着說“內苑建造宮殿吧……”

“官家……”

司馬光顧不得是不是在野外,立馬就要勸諫。可官家已經扭身離開了……

哪跟哪呀?這邊還說着擔心災民騷亂,立馬就又要大興土木了!

第七八六章第三零二章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二六章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三七二章 殺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一六四章第五五八章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
第七八六章第三零二章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二六章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三七二章 殺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一六四章第五五八章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