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韓琦和富弼的夜談,在朝廷官制改革和三級決策制詔令下發後,絕不是唯一的,應該說整個國朝官員,都在一種雜亂的情緒中。

比如說蔡確,他就在猶豫是不是還應該去王府拜訪王安石。

他蔡確將爲議政,或者說他是以天子親軍監察衙門副總監察的身份入議政。

雖然不是內閣,但權勢未必比內閣差,他們總監察是有資格參與朝廷內閣議事的,並且有發言權,甚至否決權。

他跟呂惠卿不同,雖然二人同樣是借王安石的階梯上位,可呂惠卿進議政後,是受王安石這個內閣管轄的。他蔡確直屬於官家!

“蔡持正乃小人也!”

王雱還是那德行,大病初癒,便全身心要投入大宋朝堂謀劃中。

呂惠卿來了,呂嘉問來了,曾布也在,就連章惇,也過來打了個照面才離開。就是他蔡確未到王府。

這讓王雱不恥,不客氣的隨口定成小人了。

蔡確是不是小人,呂惠卿他們幾個不會去評論。

“望之,官制改革後,我卸任三司使,只能由子宣接任。望之進議政的途徑,在老夫看來,要不去講武堂,要不出外做個軍伍的文佐官……”

王安石根本沒有對兒子的言辭有表示,只是很無力的安慰呂嘉問。

沒辦法,對於呂嘉問的職銜,他甚至親自跟呂公弼協調了…不成!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原本自己革新的團隊,就這樣一個個的離心了。

章惇,本來就和新法的團隊若即若離,如今更是隻忠於官家。

呂惠卿,若不是因爲自己入閣後還分管市易寺,估計很難說他會不會來。

至於蔡確,反倒是正常的做法。

王安石一直想把呂嘉問推上去,並不是說呂嘉問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需要用呂嘉問來維持這個團隊的向心力。

可惜,呂家人對於家賊根本不開原諒的口子。

“三司使爲朝廷重臣,是議政之位,豈容我等內閣私相授受?呂嘉問如何,與我何干?與我呂家何干?介甫問我又爲何意?”

這就是呂公弼的原話。王安石知道,在呂家沒有原諒呂嘉問之前,官家是絕不會對呂嘉問委以重任的,那怕呂嘉問才華出衆。

官家不是先帝,不會因他人的言辭而改變看法。

這一點王安石猜對了,恐怕即便是呂家不在意呂嘉問的行爲,趙曦也不會委以重任。

朝堂不可能全是君子,也不可能全是諍臣,可像呂嘉問這樣的,趙曦真心不會去用。

呂惠卿是小人,蔡確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那怕是內閣的文彥博、韓琦也談不上君子。但都在可用之列。

從某種意義上講,呂嘉問的秉性堪比刑恕,或者說更甚於刑恕。

最後,王安石不得不將呂嘉問的名字替換成曾布,以確保三司使不至於旁落。

參知政事的稱呼沒有了,而議政席位的確定和內閣的相互制衡關係,導致內閣對於議政的節制權並沒有多大。

或者說,不管是議政還是內閣,權利都來源於官家。

王安石不希望自己這個內閣被分管的議政架空……這也是內閣心知肚明的,即便官家,應該也默認內閣推薦議政的模式。

“王相,幾個同年拜訪,下官方纔脫身……”

蔡確最終還是來了,很客氣的致歉,甚至連王雱的白眼也沒在乎,跟在座的各位寒暄着。

原本尷尬的氣氛,因爲蔡確的來臨,讓氣氛更加尷尬了。

現在的監察衙門,在臣工們眼裡,那就是曉不得惹不得的存在。更何況蔡確還是內參那個炮點的總編撰。

就連王安石,也不再說朝堂的事,也在迴避着蔡確……

蔡確無所謂,之所以過來,只是不想落人口實,他雖然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也在意背主忘恩的名聲。

尷尬的氣氛不可能讓敘話的時間久了,沒一陣就散了。好像蔡確是專門過來攪和場子的……

“持正兄,你這一步算是走對了。副總監察主內參編撰,已非一般議政可比了……”

“爲大宋盡力,爲陛下盡忠,本就是我等臣工職責,不存在相比不相比的。”

離開王府時,呂嘉問客氣,蔡確也不得不陪着客氣。

只是不明白,爲什麼曾布拱手直接離開了,即便是呂惠卿也跟躲着一樣離開了。

“聽聞內參編撰很忙,每日甄別彈劾文稿繁多。甚至各種匿名彈劾文稿更是數不勝數……”

啥意思?難不成這呂嘉問有意進監察衙門?還是說有意做內參編撰?

蔡確不確定。再說了,不管是監察官還是內參編撰,可不是他一個副總監察內參總編撰就可以定下的。這是陛下的事。

呂嘉問有這樣的念頭也說的過去,三司使雖然還存在,但在新官制下,三司使將劃歸戶部。雖然仍然是王介甫分管,可畢竟跟王介甫就隔着階了。

他呂嘉問若拿不到三司使主官,往後的日子不一定能爽快了。

薛向主國營寺、皇家銀行,同時會兼任戶部侍郎,絕對是排名第一的侍郎。而薛向跟呂公著的關係……

蔡確很快就明白了。

“望之兄可能有些誤解。首先,自朝廷監察衙門開衙辦公,今上又詔令既往不咎,如今的朝堂基本上算是波浪不驚海晏河清。”

“要說內參編撰的繁忙,有點不符實了!吏部考功的變化,內參編撰想要評上等以上越發難了!我等現在不是愁被叨擾,而是愁彈劾文稿太少了。”

“因爲這樣的境況,我都幾次跟總監察提了,實在不行就從內參編撰往地方監察衙門分流一些,以確保內參不至於人浮於事。”

“內參本就是承擔國朝風聞奏事的職能,又遇到當今這百年不遇的吏治清明,那還管是不是匿名文稿呢?”

“望之兄,我們內參可不敢擔這個名聲。別說不忙,就是忙的停不下腳,那也是朝廷賦予我們的重任。”

蔡確轉念之間就把呂嘉問的請求堵回去了。

別說他做不了主,就是能做主,他也不會招惹呂嘉問這個麻煩。

呂公弼是內閣,呂公著是議政,還是樞密使議政,呂家更是官家的親近。

把呂嘉問弄到內參?就是王介甫提出來,他蔡確也會頂回去。

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八一章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二六二章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七八六章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二二章 撤第七七四章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七二二章 撤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七零五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
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八一章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二六二章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七八六章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二二章 撤第七七四章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七二二章 撤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七零五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