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

國朝官員如今的升遷,很大程度上還帶着前朝的痕跡。

雖然科舉完全正規了,改變了前朝那種依靠恩主做官的模式,可依然保留着舉薦的模式。

政事堂的執宰,每年都可以舉薦五人,當然,所舉薦者都是有出身的,也只能在法度範圍內升遷。

因爲司馬光獻《通志》,趙曦是誠心誠意的讚揚了司馬光專注於史的精神和能力……咱不能讓《資治通鑑》這皇皇鉅著因爲自己而埋沒不是。

所以,趙曦給予司馬光修史各種方便。

當時司馬光就點了劉攽和劉恕的名,並沒有舉薦升遷。

現在的範祖禹,算是司馬光借修史而舉薦升遷的第一人。

“範祖禹是孤兒,隨其叔父範鎮長大,範鎮就是現禮部侍郎範景仁。”

“範祖禹在士林名聲方正,也是呂誨叔女婿,嘉佑年進士。”

處處姻親啊!

聽着王中正的彙報,趙曦也是很無奈。

朝堂就這麼大,重臣就這麼多,歷年的科考進士也是有數的。

說國朝榜下捉婿是商賈們熱衷,朝堂臣工又何嘗不是如此?

說國朝不是門閥世家的朝政,你看看這些成階梯式的臣子,勾連無處不在。

感慨一下而已,該準的還得準。別說這範祖禹真不錯,就是提拉不起來,有司馬光的舉薦,範鎮的牌面,呂公著呂家的情面,這範祖禹升遷也得準了。

緊接着是王安石舉薦呂惠卿由國子監教授就任太子中允,其實對於呂惠卿,有館伴大理王的經歷,已經具備這個升遷的資歷。

只是政事堂相公們都標榜自己的品性,對於呂惠卿在館伴段思廉時的一些小動作看不慣,就沒人去舉薦。

王安石回朝後,朝堂因科考有一陣忙亂,又趕上今年是官員輪換的大年。呂惠卿的升遷就擱下了,一直等到現在。

趙曦倒是也對呂惠卿另眼相看,只是他並不屬於趙曦親近,關鍵是趙曦有意把呂惠卿留給王安石。

所以,這時候擢升呂惠卿倒也順理成章。

資歷、成績都在哪兒放着,沒人能說出什麼來。

有這兩個開頭,一個個舉薦就接連不斷的來了。

簡明扼要的介紹,原就任各州府和朝廷衙門的評語,考中進士的時間,歷年考評的結果,以及他們所做出的成績,一項一項的羅列着。

這就是趙曦看到的。

說真的,習慣了後世的那種評價體系,趙曦還真看不明白這時候這些考評的依據。

說白了,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甚至考評的指標也讓他覺得莫名其妙。說是考評,倒不如說是熬日月。

考課、磨堪、改官、舉薦、差遣等等,看似是一套完善的流程,有一定的規矩和原則,在趙曦眼裡卻是處處漏洞。

所謂考評,涉及的內容只有年限、資歷、出身、履歷、業績和過失。可業績重點看是否有民亂,丁口增減等等這些屬於啥也不幹也沒變化的指標,或者說不由人左右。

然後再說舉薦,不論低層還是中階官員的升遷,都必須有薦主。擺在檯面上,是讓薦主來承擔舉薦責任,背後裡倒不如說是給賣官鬻爵一個好聽的名頭。

再看看王中正關於這些被舉薦官員的彙報……趙曦就不單單是感慨了。

是,確實是,國朝沒有門閥世家,可趙曦看來這樣七拐八彎的關係,比純粹的世家更可怕。

侍郎家的侄子是翰林學士的女婿,府尊家的女兒是相公的兒媳,御史是吏部的姻親,戶部跟樞密又是世交……

只有皇家的姻親是武將和商賈。

說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倒不如說是天下被士大夫綁架了。

抑武揚文……這特麼就是整個士大夫各種關係規整起來,對抗皇權和軍伍。

門閥世家與君王共天下,好歹在利益上,在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整體。

而這樣的架構會是怎樣?除了對抗皇權和軍伍,其他時候,整個朝堂就是一個字:亂!

各家有各家的利益訴求,各家又有各家的關係勾連,彼此拉攏、拆臺、對立、聯合,這得有多亂呀!

趙曦很慶幸自己年少時的做法,好歹是把老六家紮實的綁緊了。

否則,他真不知道怎樣面對這樣的朝堂。

很不爽,趙曦很不爽。即便是清楚這就是現實,心裡一樣不爽。

這情況……即便是後世,也很難避免,或者說司空見慣。

當初他那個縣,各部委局辦,以及各鄉鎮,姻親關係的多了去了,拐彎連着親戚的更多。

在後世,趙曦曾聽聞,西方有七成元首,都出自早先二十幾家貴族的後裔。

怎麼說呢,倒不是說門當戶對是至理名言,但圈子是真有區別。

一個執宰的女兒,你不能強制她嫁給赤腳漢吧?就是商賈,那在執宰的眼裡,也是隨時可被宰殺的豬。

所謂貧寒貴子……哄誰呢?家裡沒點餘糧,誰家敢養幾個後生,見天的除了吃睡就溫書?

更別提求學的束攸,遊學的開銷了。

言傳身教,怎樣的家庭出怎樣的人才,這應該是普遍現象。家裡有了一個進士,體會到做官的好處,自然會費大力氣讓整個家族的子弟繼續在求學的路上努力。

這也就有了一門幾進士的故事。

如今的國朝,除了韓家、呂家、王家、範家這些傳承百年的耕讀世家以外。像南豐曾家,福建建寧章家,南康李家,包括蜀地的蘇軾一家,江西王安石一家,藍田呂大防一家等等,哪家不是一門幾進士?

這些家族再多生優生,兒女子侄一大羣,再瓜葛點姻親,在朝堂根本就掰扯不清這些關係。

當然不否認真的有貧寒貴子的存在,可那不過是再添一家勾連姻親而已。

同樣,也不是沒有衰落和沉淪的家族,比如寇相公,比如晏殊一家,都明顯後繼無人。

唉……趙曦對這些有準備,這也是他沒魯莽的殺這個,殺那個的原因。

國朝的文人,雖然也求利求益,可檯面上的有些德性,都還是恪守的。

真要是舉鍘刀了,恐怕真有可能騰空了朝堂。

這時代,家國並沒有高於家族,更多的士子文人,就包括武將,從心底裡認爲,家族傳承比朝廷更重要。

有千年的家族,卻沒有千年的王朝。王朝再怎麼更迭,離不開治理朝堂的臣工……

真心不爽啊!

還好,原來的護衛營,現在的講武堂,是趙曦植根家國理念的地方,希望最終會有成效吧。

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七四章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五九一章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七八六章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
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七四章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五九一章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七八六章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