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

不知道現在的國朝,算不算是掀起了學習官家理論體系的旋風。總則,從皇城司的反映看,現在的國朝官員,確實做到了人手一冊的在學習那摘錄版的唯物主義辯證法。

如何評價這些理論之於國朝的成效…~國朝並沒有所謂的月報季報制度。但是,趙曦卻能從市易寺和國營寺的例行奏報中看出國朝變化的端倪。

不管是從利益層面出發,還是真的被自己的理論指導了,這半年多的時間,趙曦確實見到了國朝一些產業的變化。

不管是對規模效應的推崇,還是對創新創造利益的認同,這半年多,國朝確實有了產業變化的苗頭。

這讓趙曦很欣慰。

三級決策制的章程,合理的劃分了從朝廷各衙門、內閣以及君王的權利,在這半年多的運行中也逐漸順暢了。

這一切都向好,表現出了國朝振興的勃勃生機。

而役兵法,經過近半年的宣傳,幾乎傳達到了國朝的任何角落,讓整個國朝的子民都知曉了。

政和十四年的秋末,國朝將迎來第一次徵兵事務。

“役兵三年,未擢升校尉之前家眷不得隨營。這一點略有不妥……”

內閣大臣對於國朝的第一次徵兵也是相當慎重,便有了針對性的商討。

文彥博是內閣大臣中,分管兵部及樞密院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國朝軍卒,即便是廂軍也是家眷隨營的。國朝設定這樣的制度,就是爲穩定軍伍,也是予利於軍卒…~”

“文閣老此言差矣!士子求學,三五八年不曾回鄉者多亦,也未見士林有何不穩的跡象。爲何軍卒就有不同?”

“況且,這是役兵法規定並已經知曉滿國朝的,不容更改。新軍之於禁軍廂軍的不同,不僅僅體現在軍備上,更體現在待遇上。”

“從軍卒餉糧,到軍卒之家戶減免稅入,與原來的禁軍廂軍不可同日而語。朝廷也不該朝令夕改!”

張方平不考慮文彥博說這話的原因,只針對他的話反駁。

文彥博不同,他需要考慮樞密院和兵部的政績,或者說指標任務也可以。

樞密院和兵部,在他的阻攔下是沒有簽訂責任書,可五年內完成國朝軍卒百萬,這是整個朝廷明確過的。

是不是簽訂責任書,對於樞密院和兵部而言,並沒有多大區別。

文彥博很擔心第一年徵兵會慘淡……

次年的事,文彥博倒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有樣學樣,當第一年役兵服役後,朝廷的各項待遇落實,軍卒之家戶得利後,他相信會出現趨之若鶩的景象。

但是,萬事開頭難。撇開朝廷的信譽,地方州府郡縣的信譽,作爲曾任職過地方官員的文彥博,真的很擔心。

“不知所謂!”

文彥博懶得跟張方平辯駁,張方平根本就不去想他說話的意思。

對於子民而言,首先是國朝多年文武的差距,服兵役對於子民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其次,對於子民而言,他們能看到的利益纔是利益,對比的利益纔是利益。

如今的軍卒取消家眷隨營,服兵役對於子民還有多大的吸引力,文彥博不敢判定。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基礎國朝這些年稅入逐年增加,各式糧倉都需要年年賤賣清空。他希望在不變役兵法的情況下,在對待軍卒家眷上,朝廷能捨出些利益……

“寬夫,朝廷法令的確不可以朝令夕改,況且還是第一次實行的法令。”

“至於軍卒家眷…~可以嘗試將各地報名的時間提前,視情況再做決定。”

就這幾個內閣大臣,富弼需要控制節奏,儘量不出現過激的爭論。

“富相,相對於供養一家一戶,免除農戶的兩稅,吸引力並不算大。”

文彥博所說的是兵部和樞密院,在溝通戶部、三司使以後的結論。這也是呂公弼入主樞密院後,帶着老護衛營思維做的徵兵準備工作。

“這涉及到如何對比的問題。早先的禁軍並非農戶,也就是說,禁軍沒有田地,或者說一旦成爲禁軍軍卒,在其原籍便不再有自耕田。廂軍更不用說。”

“現在的役兵,並不改變他們原本的身份,甚至在擢升爲校尉以後,依然保留他原本的耕田,這幾乎是與士子同等待遇。”

王安石主戶部三司使,也有自己的立場和理由。

總體來說,文彥博想要借朝廷舍利來順暢第一次徵兵的想法,在內閣議事時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富弼能理解文彥博的擔心,也明白各位內閣反對的理由。

當內閣議事不能達成一致時,問題便會上交,或者說是讓官家決斷。

從多數少數的角度,這事可以在內閣形成決議,可從國朝第一次徵兵工作而言,文彥博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甚至可以說是極有可能發生。

這不僅僅是樞密院和兵部的問題,這將是涉及朝廷役兵法能不能繼續實行的大事。

富弼不敢僭越,內閣大臣對於將此事請奏官家也沒有意見……說歸說,張方平和王安石也不敢擔役兵法半途而廢的責任。

趙曦對於內閣大臣請奏的問題很疑惑,這不應該是需要他裁決的事宜,應該是內閣形成決議後,由他審閱後批註即可的問題。

“禁軍軍餉原本月俸七百錢,而新軍軍卒爲一貫又半,朝廷本就有軍餉兩分的措施,繼續如此也無不可。”

“招剌例物相對於原來的禁軍提高了一倍,這也是需要宣講到位的。”

“另外,役兵法新增關於服役期滿後朝廷依據服役兵種和年限的補貼,可以以最低標準,按年按月支付於家眷……”

既不對役兵法改變,也能讓軍卒家眷感覺到得利,這就是朝三暮四的變相說法,趙曦不相信內閣大臣想不到這些。

說白了,還是不敢承擔責任,也是對役兵法沒有信心。畢竟,文爲上的思想在國朝根深蒂固。

“另外,對於士子報名服兵役者,每一州要樹立一個典型,大力宣傳。”

“同時,凡國朝適齡壯丁,都有服兵役的義務…~這一點必須宣教到位,同時將拒絕服兵役的懲罰也要宣教到位。”

趙曦就這三言兩語的,除了表明了態度,基本沒有什麼新舉措,無非是將役兵法的一些內容重複了而已,改變的只是順序和方法……

官家的理論有一個: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六九三章第六六七章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九四七章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七一七章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一六章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三九六章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五九一章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六一二章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九五章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七八六章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四一三章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六八八章 等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
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六九三章第六六七章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九四七章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七一七章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一六章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三九六章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五九一章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六一二章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九五章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七八六章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四一三章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六八八章 等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