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四章

當商賈能意識到戰爭有紅利時,也就意味着整個國朝開始有了野心。

對於國朝大量商賈西進的情形,趙曦是喜聞樂見的。

商賈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商賈,特別是國朝這樣的。

每一個商賈,都是一地鄉紳的代表,都是士大夫階層的代言人,都是所謂耕讀世家的錢糧庫。

商賈的認知,就意味着鄉紳的認知,就意味着朝臣的認知…~這就是趙曦的目的。

沒有什麼比利益更能左右人的趨向的。

同樣,開疆擴土的利益之大,又能讓士大夫乃至朝臣意識到強大軍備不可替代的作用,進一步改變整個朝廷對軍備,對軍伍,對武將的認識。

那怕是商賈對於軌道運送的需求很大,也必須是先滿足朝廷的用度。

這一次,朝廷的運送量也是相當大的。

首先是功勳之將帥回京,其次是党項貴族入京受封,再然後還有軍伍的調度……河北道的新軍、駐防國朝州府郡縣的軍卒,以及汴梁的駐防軍伍,都需要跟這次征戰的軍伍更戎。

這不僅僅是內閣以及朝臣要分拆各路大軍的問題,就是趙曦,在各地駐防軍伍的調度上,也是要求嚴格執行的。

或許,在趙曦的心底,也對征戰形成的軍伍山頭有戒備。

這一點很難避免。趙曦可以不在意將帥的可能出現的忤逆之意,可以信任軍卒的忠誠度,可他對於軍伍的山頭意識,卻知道不可避免。

唯有經常性的分散,打亂是最有效的辦法。

任何一支軍伍,只要長時間屬於同一編隊,自然而然的就會有團隊意識,也就會形成山頭主義。

就比如這一次,每一路大軍經歷的戰鬥不同,所立的功勞不同,殲敵數量、攻克防線等等都不同,很難避免之間的競爭攀比,也就無法避免不同軍伍之間的集體主義觀念。

“官家,西北已經啓程了,再過半月,差不多就能在汴梁受降封賞了。一月之內估計就能完成受降儀式的準備事宜。”

“官家,這一場屬於滅國之戰,禮部以爲,應該以最高禮儀舉行儀式,也就是應該告天地,昭告天下,祭奠太廟……”

這都不應該專門請奏的呀?趙曦覺得富弼的行爲很奇怪。這本來就是應有之義,也是趙曦恩准並交付禮部主導的。

帶着疑問,趙曦等富弼的下文。

“官家,禮部以爲,如此盛典,應有太子參與……老臣以及各位內閣也深以爲然!”

富弼說完,就不再吭氣了,連頭都沒擡。

確定大統繼承人,本不該是臣工過多參與的。況且,官家正直壯年,偏偏太子業已成人,臣工過多參與了,難免被官家疑心。

富弼之所以敢這樣建言,包括內閣大臣都這樣認爲,是因爲他們的任職應該跟太子沒多大交集。

事實上,也是因爲這種昭告天下,祭奠太廟的大禮儀,確實應該由太子在場的。

“太子……”

“陛下,太子如今已經是成都府推官,即便是臣工,上府推官擢升,都可以入京爲官了。”

“官家,從歷練而言,太子多年治政,吏部考評均爲上等。老臣以爲,是時候讓太子接觸朝政了。”

富弼見官家並無不愉之色,乾脆就將自己心底所想都闡述了。

富弼很贊同官家讓皇子出宮歷練的做法,最起碼不會產生不知黎民疾苦的帝王,君王也不會何不食肉糜。

同樣,對於未來的君王而言,也不應該長久的在野,避免在格局上沒有了君王統籌的思維。

“已經是推官了?”

這個趙曦還真不清楚。太子家書,多是述孝心,儘子意,對於職守變遷,很少跟趙曦提起。即便是有,也是針對某些國朝政策在地方施行情況的分析。

對於太子,趙曦是相當欣慰的。不過,他都是從家書中瞭解的,並沒有從朝臣的角度去關注太子。

當然,對於太子安危的防護,不管是皇城司,還是近衛,並不比趙曦自己出行護衛力量差。

每一位皇子出宮歷練,在防護這方面,皇城司做的都挺嚴格。

“那就召太子回朝吧!說起來我這個爹爹,還真沒多關注太子……”

富弼沒看到官家神情上有不愉快,反倒是有舔犢之情的流露……自己以及內閣諸位,還是想多了。

這種大禮議的模式是現成的,這也是禮部請首相專門向官家轉述,奏請太子出席的主要原因。

前方將士回朝,對於各路大軍的主帥,是需要親王或者太子引領進太廟,焚香沐浴,齋戒十日,而後祭奠太廟的。

先帝唯官家一子存世,並無親王。雖然官家子嗣頗多,成年的皇子也有封王者,但祭太廟的寓意太過重要,不是隨便哪個大王就可以擔負此責的,基本上在如此大禮議中起接引作用的,就是帝國大統的繼承者。

禮部很爲難,纔有了上奏內閣,請首相奏請官家,恩准太子入京。

這種事,不適合內閣集體請奏,避免官家以爲是逼宮,更何況,面對強勢的官家,臣工們沒人想摻和君王繼承的事務。所以,這事是富弼單獨請奏了。

太子任宜州知州時,就已經是參政了。每次大朝會,太子都會避開同僚,入宮請安。一年一次,除了述親情,趙曦也會有適當的考究,倒還真沒在意過太子的擢升問題。

說實話,對於非議政的官員擢升,趙曦顧不過來,多數是有內閣擬定後,他就令王中正加蓋個帝王印璽。不知道太子的職銜倒也正常。

君王該管什麼,管哪一級,管到什麼程度,趙曦有自己的評估,不同級別的臣工也該有各自的職權。

從行程上看,太子接到回朝的詔令,時間上要比西北諸部遲。但從成都府水路順流而下,在荊湖路轉軌道,反倒在時間上要比西北諸部快一些。

汴梁城裡,所有朝廷閒置的屋舍都已經修繕一新,開始接待党項的貴族,而與黨項貴族伴行的,是各路大軍的將帥,汴梁各駐軍的營房也都修繕一新,此戰的功勳軍卒,在朝廷完成大禮儀後,纔會再次轉戎各地。

一切事務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三九六章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二六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五八一章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七五八章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七二一章第七五四章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六九三章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六八八章 等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四二六章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四六三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七五六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八八章 等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九四七章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八三一章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
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三九六章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二六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五八一章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七五八章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七二一章第七五四章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六九三章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六八八章 等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四二六章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四六三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七五六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八八章 等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九四七章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八三一章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