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

三級決策制,是趙曦的一個設想。他借鑑了後世大明的部分制度和流程,也借鑑了他自己原本那個時代的一些。至於是否適合這個時代,趙曦不肯定。

所以,他還是採取了由政事堂相公們先拿意見的做法。

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先由政事堂拿出意見來,在有個雛形的基礎上,趙曦再去添加一些內容,或者調整一些內容,要比自己從開頭做到結束輕鬆很多。

說實話,就是現在,趙曦對國朝的官制也還糊塗着,更不用說臣工們繁多的俸祿名目。

有改革官制這個由頭,也能讓臣工條理的國朝的體制以奏摺形式給他說清楚,讓自己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最終在自己設想和現行官制中找到合適的點,不至於讓官制改革受到太大的牴觸。

原本趙曦是想建立國朝自上而下的監察體制後,再進行官制改革。

現行這種御史臺風聞奏事的模式,趙曦很不看好。

風聞奏事,也就是說對所奏事宜不必擔負責任,而只要被彈劾,不管是否屬實,朝廷都需要處置。

這樣的御史臺,確實有其優點,能一定程度的約束臣工的操守。

同時,這樣的模式也容易導致御史臺成了一種工具,朝臣相互攻訐的工具。

趙曦推動官辦產業垂直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想爲自己設計的監察體制做藍本,爲建立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監察體制提供參考。

本來還想,等官辦產業運行幾年,垂直管理的模式有一定經驗後,再推出監察體制,最後進行官制改革。

可一次又一次的混亂朝會,讓趙曦失去了耐心。

就跟王安石在不合適的時間提出市易法一樣,最終的結果還是不錯的,一樣推動了市易監管和官辦產業的實行。

雖然爲了做成新市易法,讓趙曦不得不責令工坊城舍掉一部分利益……這也是遲早的事,在市易法提出國朝易貨壟斷之弊時,就註定工坊城不能長久的撈把着那些產業不放。

這也算吧,可以讓工坊城從製造轉向研發。

當然,這一次出售,讓工坊城發痛了。加上朝廷又免了工坊城三年的稅,這時候工坊城比朝廷還要富有。

韓縝很擔心,整個工坊城的主事人都很不踏實。

錢太多了,作爲一個到底是朝廷一級政權,還是一個利益實體的工坊城,就連工坊城的主事人都沒個譜。所以,他們認爲工坊城不該也不能擁有如此多的現錢。

給朝廷?韓縝還不敢那樣做。整個國朝都知道工坊城是官家的,也是很多朝臣從中得利的所在。

這時候,滿朝堂都能分清朝廷和官家以及臣工的區別。

“該分紅分紅吧,這是工坊城本質決定的。工坊城的很多產業本來就是合夥的形式,沒必要因爲錢糧的多少,就更改原本的契約。”

讓地主變成老財,讓人們把關注點從土地上轉變,這本來就是趙曦推動工業化的目的之一。

參與工坊城產業的朝臣得利頗豐,是更好的促進臣工們對工業化投入增加的催發劑。

這些錢,都是數字,是皇家銀行票據。趙曦不相信有誰會大批量的提現。

關鍵是,這一次工坊城出售和授權工藝,國朝的大多數州府郡縣都摻合了,那些分別屬於各州府郡縣的朝臣自然捨不得丟掉這樣的機會。

皇家銀行出現了第一次信貸爆發。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掛在皇家銀行往來賬目上。

“陛下,分紅並不能減少多少工坊城的收益。陛下,臣等也清楚,這些收益很大一部分是皇家銀行的信貸,分紅也不過是那些東家償還信貸,只不過是平一下皇家銀行的存貸平衡。”

“可這次工坊城授權的工藝,並不單純是早年如馬車、水泥、羊毛紡織等工藝,更多的收益來源於諸如鍋爐、玻璃等後期工坊城研製的產品工藝。”

這一次,是工坊城全體主事人一致來找官家問計,真的是被賬面上的金額嚇着了。

“有多少錢?”

趙曦也奇怪了,能有多少錢呀?還至於沒處花了?

“六百多萬貫……”

呃……怎麼可能?趙曦也被韓縝所說的數驚着了。

“陛下……”

蘇頌看得出官家的驚訝,有些事他比韓縝更清楚。所以就接過了話頭。

“陛下,幾乎所有的北方的州府都購買了鍋爐製造的工藝。而鍋爐的工藝授權價格爲五萬貫,這是經過戶部、三司使以及商賈代表、牙行多方議定的價格。都沒有覺得價格高了。”

“如果說鍋爐還僅限於上州或者富庶的州府,但蜂窩煤和蜂窩煤竈火就幾乎是所有的州府郡縣都得到了授權。”

“這是可以普及到一般殷實人家就可以使用的竈火,又是與蜂窩煤工藝成套授權……蜂窩煤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如今石炭礦那些粉炭幾乎不值錢,而蜂窩煤的效果幾近與石炭相同。”

“至於玻璃,朝臣們都見識了勤政殿安裝玻璃後的效果,也就對玻璃的推廣有了促進作用……”

“韓城主所言六百萬貫,是將前期產品刨除,只說屬於工坊城的直接收益。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授權價格並不高,只是這筆錢就這樣留在工坊城,又是被諸多臣工看着盯着的。臣等才問計於陛下,該如何處置。”

“納稅情況怎樣?”

“回陛下,所有交易完成後,都按照十稅一的商稅,如數上交了稅金。朝廷因這次工坊城授權產品一事,入稅多達一百多萬貫……”

“不是工坊城免稅三年嗎?”

“陛下,雖然戶部認爲這不屬於單純的工坊城交易有點牽強,臣等還是按章納稅了。錢太多了……”

工坊城的擔心,朝廷的眼紅,這筆稅入就成了朝廷沒名堂的收入。

估計這也是政事堂對征戰唃廝羅沒多少意見的原因之一吧。

錢確實是有點多了。要說這些收益屬於工坊城,不如說是屬於趙曦更合適。想法都是趙曦提出的,工坊城只是將想法實現了而已。

可這個…~真不能公佈於衆。一個帝王,沒事盡鼓搗這些,一個玩物喪志總是少不了的。

這纔是這筆錢沒法花,工坊城又不能隨意花掉的原因。

唉……確實錢確實有點多呀。

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五零八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八三一章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三零二章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五九五章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五八三章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四八七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八章 甲子桃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
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五零八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八三一章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三零二章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五九五章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五八三章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四八七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八章 甲子桃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