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薛向聽說過集議,先皇時他就聽說過。

集議是政事堂相公各抒起見,與官家商討朝廷重事的。

而這一次,他見到與傳聞不同的集議。

看樣子,政事堂相公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一張張統計表格,相公們三言兩語,接下來就是官家鄭重而情真意切的感慨。

在大家沉浸其中時,官家把這事的處理措施已經說完了。

每一句話,都帶着官家的執政理念在裡面,值得在場所有人去領會。反正薛向是感觸很深的。

他與官家的交流不少,但都是特定領域裡的交流。他不是護衛營出身,像這樣叩心的理念式演說,他還是第一次聽。

這時候,他也能理解護衛營出身的那些文武,在做事時表現出來的風格了。

官家,是個有魅力的人!

韓琦有意再論一論,真的,官家這樣的處理太狠了。不就是一次奏報嗎?沒必要整的傾家蕩產吧?

可文彥博不停的拉扯他。他知道,這是在阻止他。

再看看歐陽修和司馬光,已經完全被官家的說辭感動了。

至於呂公弼……雖然是反對青苗法的,誰都知道,只要官家表態,他以及他們家,他的門生,會立馬轉向支持。

唉……弄不成了!看來王介甫的青苗法是真的有可能推行了。

可這青苗法……是真的不合適呀!

韓琦他不是沒肚量的人,雖然不喜王介甫的一些小動作,可在國朝國策面前,他還拎得清輕重。

走吧,說是集議,還不如說是來聽官家訓話的。訓話完了,走吧,按官家說的做就行,還愣着幹啥?

韓琦看了看各位,好像都還在思考官家的話……

“我看就讓王君貺牽頭這次調查吧……這個……”

說着,趙曦又拿出一本裝訂的很規整的薄皮冊子。

“新幣剛鑄造時,我記得當初的相公們問鑄幣多寡如何判定的問題。”

“當初我說過一種理論,就是以糧食爲基準鑄幣。當初爲確保新幣不至於攪亂國朝的易貨、度量以及稅入,曾做過一次田畝的奏報。”

“那時候的奏報,是爲新幣鑄造發行而備,想必真實度尚可。當時的汝州是王君貺府尊。”

“時隔近二十年,不至於滄海桑田,耕田到底有多大變化,由王君貺主導調查,估計也能有個比較直觀的對比。”

果然是一環套一環,連主導調查的人都選定了……

又能怎樣?找不到可以拒絕的理由。

而文彥博想的不是這個,他想的是:難不成官家在那時候已經開始爲今天準備了嗎?

若真是那樣,官家可不僅僅是可怕了!

王拱辰…王君貺,對青苗法的不感冒。不是因爲他跟歐陽修是連襟,是他壓根就不感冒。

官家爲何安排王君貺主導調查?王安石很不解。

這次集議,官家自始至終,都是在偏向青苗法,可最後卻安排一個反對青苗法的去調查……

所以,王安石在官家拿出陳年舊冊時,又一次搶在韓琦面前拿到了手裡……唉,這老王,怎麼就不長記性?

王安石已經顧不得了。汝州是出事了,可汝州事件的調查結果很可能是耕田增減的風向標…~畢竟各州府郡縣上報的數據可信度不大已是共識。

所以,他需要知道當初王君貺知汝州時,上報給朝廷的田畝數。

他根本就不在意韓琦的惱怒…~如果他是個在乎別人看法的,就不會幾個月還不洗澡了。

王安石快速的翻到汝州那一頁……還好,就是今朝汝州已經報多了,依然比王君貺主汝州時少了些。

他王拱辰就是再膽大,也不敢把汝州現在的數字再浮誇……

本來官家安排王君貺負責調查,多少讓韓琦心裡舒服了一點,結果因王安石這一次搶先,又有一口氣堵胸口了。

這個獾郎!

韓琦那個鬱悶呀……不得不從王安石手裡接過那薄冊。

先看了看汝州……官家故意?這讓王君貺很難做的。

王拱辰當初所報數比現在浮誇後還多。王拱辰總不能說以爲田畝影響各州府發放的新幣數量吧?

可如今,他主導調查,必須得查出汝州上下官員瞞報的事實,並減少這次上報的田畝數……

偏偏這些都是促成青苗法的基礎。

王拱辰難呀!官家又何必煎熬王拱辰呢?這是要表態不成?這還沒結論呢,就要定下推行青苗法嗎?

再翻翻…~原來十多年前每個州府所報田畝數都很多。

對照如今各州府郡縣所報,那怕是標註着紅色的,也就是反對青苗法的州府郡縣,也一樣要比當初的少。

官家無意烤王拱辰,是在烤整個作假上報的人。

沒必要,就這次處置汝州的辦法,就已經把所有人都烤熱了。

是不殺,甚至連貶謫都沒有。可還有比這更狠的嗎?

這還是仁慈了!這叫仁慈嗎?

“這次調查,工坊城會遣人蔘與,但他們不摻合對汝州官員的調查,只抽查幾個村、的耕田重新丈量,以便對本次上報數據有個大概的譜。”

集議散了,就是薛向也收拾乾淨那些統計表格回工坊城了。

就歐陽修磨磨蹭蹭的落在後面……

“官家,臣老邁,不堪朝廷事務。向官家請辭……”

這老頭,怎麼就過不了這坎呢?

趙曦也真是服了。

歐陽修於朝廷,他治政能力也就那樣,他的作用並不在治政上。

可趙曦同樣明白,如今,或者說任何時候,政事堂的穩定,就是朝堂的穩定,也是政策延續的保證。

這也是他當初勸韓琦,並替韓琦開脫的原因。留韓琦在朝堂,他是誠心誠意的。

可這歐陽老先生…~

“歐陽公,恕我不能同意。我也知道你去意堅決,或許並非因爲彈劾之事。”

“請歐陽公以國事爲重,繼續於政事堂爲國操勞。最遲等到富相回朝可好?”

這個要求不過分,想了想,歐陽修還是同意了。

“歐陽公,若有時間,建議你抽空多關注一下講武堂。我的意思,在你辭去政事堂職銜以後,希望你能到講武堂授課。”

“武將除了戰略戰術的學習,除了忠誠和服從的教育,更需要培養一種品質,就如歐陽修所具備的君子之品。”

讓老臣接觸一下講武堂的理念,能避免將來做事時雜七五八的閒言碎語。

趙曦真正的意思是,在他執政以後,不準備放執宰回鄉……因爲那樣很可能造成整個執宰的祖籍,眼裡就只有這名執宰了。

第七四一章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六五七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九五章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七七四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五五八章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六一二章第三零二章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五六章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五八章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七二二章 撤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三零二章第六八章 沒死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
第七四一章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六五七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九五章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七七四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五五八章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六一二章第三零二章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五六章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五八章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七二二章 撤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三零二章第六八章 沒死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